在生活中快乐地学习数学

“会用初步的数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问题,体会数学的意义”是大班科学领域的数学教育内容。

人们常说,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它意味着数学活动有利于幼儿思维的发展,而引导幼儿会用初步的数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学习中的问题,正是让幼儿有更多的机会,在解决一个个的实际问题中,发展分析、判断、推理等抽象思维能力。由于现实生活离不开量、形、数、时间、空间等数学内容,因此,在生活中引导幼儿学习数学也正好顺应了幼儿直觉行动思维的特点,幼儿可以在实际操作中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主动获取相关的数学经验,真实感受学习数学的意义。特别是在此过程中,在幼儿心灵深处播下的“学以致用”的种子,会让幼儿在一生的快乐发展中受益。

幼儿园怎样培养?

在幼儿园,教师除了围绕量的比较、排序;数的分解、组成,简单的统计;根据生活情境简单地加减运算和自然测量等数学教育内容目标,组织专门的教育活动外,还会捕捉幼儿一日生活中出现的问题,像值日生分发物品、按人数摆椅子、幼儿活动分组、活动区材料的摆放等,引导幼儿进行思考与探究,如分发碗盘时,用什么方法很快地计算出与各桌人数相等的数量,在椅子摆好后核对人数时有几种数数的方法,幼儿分组时怎样排序的等等。在区角游戏中,教师鼓励幼儿用初步的数学知识解决遇到的问题,如制作头饰时带子需要多长,表演木偶剧需要几个角色,用什么样的积木能搭出梯形的屋顶等。生活中的数学无处不在,教师是个有心人,会不失时机地引导幼儿在各类活动中应用数学知识。

在家中如何培养?

在家里,家长也可以抓住日常生活中的各种机会,引导幼儿用初步的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如购物前让幼儿计算准备买几样东西,购物时看看已经买了几样,还有几样没买;今天吃饭需要摆几个碗、几双筷,几个盘;如果每个人吃一个水果,要洗几个等等。总之,家长要充分发挥与孩子一对一的优势,尽量为孩子创造学习数学的机会,帮助幼儿在多种活动中,反复体验数与物的相互转化,才能有助于幼儿真正建立起抽象的数的概念。

在生活中学数数

孩子刚学会数数的时候,很感兴趣。常常情不自禁地数起1、2、3……。然而,当父母买了许多计算书,开始正规教学的时候,他却怎么也不肯照书按部就班地学习。由此孩子经常受到无端的训斥,实在是父母的不是。一是忘了孩子好动的性格,二是忘了孩子的年龄特点。对1~3岁的孩子来说,从生活中学会数数是最好的方法。生活中救数的机会很多,可以随时训练。例如,给孩子吃糖时,问他有几颗糖;走搂梯时,数一下有几级;家里来了客人,让他想一下共有几个。以游戏的口吻启发他回答,会使他兴趣盎然,大脑也积极思考起来了。由于生活中反复的机会多,也不要花专门时间,而只是每次都有实物可对照数数,就能使孩子真正理解数的概念。一些家长并不注意这一点,只求1234……“唱山歌”,认为数得越多越是好。其实,倒不在于能背数多少,那怕只会数到3,只要真正理解3的含意,知道3的组合,并能融汇贯通,知道1十2,2十1,1十1十1,0十3都是3,这才是真正有了计数能力。顺口溜地数数,口中讲的与手指的不符,这并不是真正的识数。3岁儿童大约能数到4,即理解4的概念,两岁的孩子虽也会伸出两个指头来回答2,但只是机械记忆,真正理解数的概念,一般在3岁以后。

本文Hash:1ef3a5c6676dce15f173c322f22eeddfe43adb25

声明:此文由 区块大康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