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心之错是家长的“通病”

尽管天下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子女坚强自信,但他们的一些行为往往使孩子们的自信心受到伤害。国外专家提出了在教育子女的问题上,为人父母的七种通病:

(1)说他们是坏孩子。当孩子不小心将牛奶打翻在地时,父母往往会说:“你真是个坏孩子,这已经是这星期第四次了。”孩子们会因此产生这样的想法:当我笨手笨脚的时候,我就是个坏孩子。

(2)无休止地提及孩子做过的错事。这样的父母总是寻找孩子的错误,然后不断提醒他们。这对孩子建立自信心没有半点好处。

(3)给孩子起外号。叫孩子“小矮子”、“大耳朵”或者“小胖子”,这样不但会削弱孩子的自尊心,且不利于树立家长的正面形象。

(4)认为他们永远是孩子。“有一天,你会如何如何”或者“你还小,照我说的做肯定没错”是这样的父母经常说的话。这种语言会让孩子们无法全面地看待自己。

(5)一味地批评孩子。孩子们听到的批评越多,他们避免去尝试做其他事情的可能性就越大。“你在运动方面根本就不行”,“这是你第三次犯这种错误了,我怀疑你永远不会有责任心”,这样的话会给孩子带来很大的伤害。

(6)为孩子代言,而不是让孩子用自己特有的方式表达。这只会让他们对自己产生怀疑,失去自信。父母替孩子表达,等于向他们传达了这样一个信息:我可以比你说得准确,因为你还太小,不知道如何表达。

(7)当着孩子的面随便议论他们。孩子们会想:“天哪,他们竟然当着我的面随便跟别人议论我,好像我不在这里,什么都不是。”如果父母觉得孩子无关紧要,他们自己也会越来越这样认为。

以上这些行为都是父母无意为之的,却伤害了孩子的自信心,不过,一旦父母改变了对待孩子的态度,他们的自信心就会很快恢复。

小题大做是家长的通病

那一夜,我无眠,我在反复地思考怎样才能做个好母亲――既不能纵容孩子的缺点,又要有耐心倾听孩子的心声,而不要孩子一有个差三差四,就大惊小怪,小题大做,甚至惩罚孩子。

当孩子大了,工作了,在社会上沾染了一套吹吹拍拍、拉拉扯扯的坏习性时,一些家长反而觉得自己的孩子有本事好人缘。可孩子小的时候,稍有一点儿差错,家长便大惊小怪,小题大做,甚至认为孩子品行恶劣,将来会沦为罪犯。这种小题大做极易把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一并断送,或许孩子真的就沿着家长有意无意暗示的路走下去了。

儿子从县城回到我身边后,和我住在集体宿舍。宿舍里还有一个比我小十多岁的姓宋的未婚姑娘。一天晚上,我正在焦急地等待儿子放学回家。小宋对我说:“张姐,有件事,我考虑再三还是决定告诉你。”

“什么事?”

小宋吞吞吐吐地说:“也不是什么大事,就是你儿子拿了我的钱。”

我一听,脑子“嗡”地一声就炸开了。

“拿了多少?”

“没多少,都是些一分钱的小纸币,钱不多,但我觉得还是告诉你比较好,要不然,会对孩子的成长不利的!”

我激动地抓住了小宋的手,连忙说:“大姐谢谢你了!谢谢你告诉大姐这一切。”我的感激是由衷的,如果小宋不告诉我,我将会永远被蒙在鼓里。

但是,我和有些家长一样,把这件事的性质夸大了。我觉得这是一件大事,儿子怎么能有这样的毛病?难道是因为我控制他零花钱的原因?平日里,我极少给他零花钱,原因有两个,一是我囊中羞涩,二是我不想让他从小就养成随意花钱的习惯。可现在……

儿子放学回来了,我劈头盖脸地就问他、训他、揍他。我觉得在这样的大是大非面前是不能纵容和娇惯孩子的。虽然他拿的是人家一些一分钱的纸币,加起来,也没有1元钱,但性质严重啊!

我把他训够了,揍够了,还不给他饭吃,罚他面朝墙角反省错误。一会儿,我看见他的小肩头一抽一抽地,我让他转过身来,发现他满脸泪水,鼻尖上还挂着一滴鼻涕。我一阵心疼,但又想到这件事关系到他的道德品质问题,就心一狠,质问他:“你给我说清楚,为什么要拿小宋阿姨的钱?”

儿子低着头,大滴大滴的泪珠砸落在地上,洇开了一片水渍。他那一滴一滴的泪也砸在我的心坎上,洇开了一片疑惑:他为什么不拿人家的大钱,只拿一分钱的纸币呢?

想到这里,我换了温和一些的语气问儿子:“告诉我,你为什么要这样做?”

儿子抬起头,用满含泪水的眼睛望着我,肩头还是一抽一抽地,断断续续地哭着说:“妈妈,我不是……不是……偷钱,我,我以为小宋阿姨扔在床上不要了,所以就拿来叠宝了!”

我一听,泪水刹那间潸然而下:可怜的儿子,妈冤枉你了!

冷静地想了想后,我还是严肃地对儿子说:“小锐,你给妈记住,别人的东西我们不能动!不管人家用不用,也不管你要用来干什么,都不许拿人家的东西!记住了吗?”

“记住了!”儿子一个劲儿地点头。

那一夜,我无眠,我在反复地思考怎样才能做个好母亲――既不能纵容孩子的缺点,又要有耐心倾听孩子的心声,而不要孩子一有个差三差四,就大惊小怪,小题大做,甚至惩罚孩子。

本文Hash:a6c7cd0c60ac6290ce6ba244aa67ffb6747c748d

声明:此文由 leaf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