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向你学习!”

1、什么情况下说这句话?

当孩子做的事超出你的预料时就应夸奖说:向你学习!

2、学会用这句话激励孩子:

责任感是人们对自己的言行带来的社会价值进行的自我判断,并从中产生情感体验。这种体验来自对自己行为后果的反馈,同时又激励、督促自己去履行一定的义务,以实现一定的行为目标。责任感是孩子安身立命的基础,当一个人具有了某些能力时,就要对相应的事物负责。但是,孩子做事,往往更多地重视行为过程本身,而不太重视行为结果。因此,要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必须让孩子有对自己的行为结果负责的习惯。

因为孩子做事往往是凭兴趣的,对他要求不明确,孩子便不会坚持下去,因此,要让孩子对某件事负责到底,必须清清楚楚地告诉他做事的要求。如把洗青菜的活儿承包给孩子,做好可以表扬他:“我自己都没有做得那么好!向你学习!”要是孩子没有做好,也要告诉孩子:“没洗干净的菜不能吃,否则,会吃坏了肚子的。”这样,孩子才会知道,自己的行为是要自己负责的。

有位十岁的小女孩儿,负责为家里倒垃圾已经五年了。在她五岁时,突然对倒垃圾产生了兴趣,一听到收垃圾的铃声,就提着垃圾桶去倒。她的父母为了提高她参加家务劳动的积极性,培养她的责任感,就对她帮父母做事予以表扬,说她能干、勤快,还经常当着女孩儿的面在外人面前称赞她:“干得不错!我们都应该向你学习!”这样,激发了孩子主动倒垃圾的自豪感,并慢慢地形成了习惯,把这项劳动看成一种责任。

小迪的妈妈要求他洗完澡后把换下来的衣服放进洗衣机,可八岁的小迪却经常忘记。妈妈就让他用一个记事本记下洗澡后该做什么事,以便提醒自己。从此以后,小迪还真记住了,而且还做得很好。妈妈就夸他说:“小迪,你做得比大人都好,妈妈也得向你学习。”现在,小迪已不需要记事本提醒自己,他为自己的进步感到很自豪。可见,当要孩子记住做某事时,与其大人经常提醒或给他贴张备忘字条,还不如让孩子自己记下要做的事情,并及时鼓励孩子。那样,孩子会为记得提醒自己而沾沾自喜,慢慢地也就学会了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孩子只有学会了对自己的事情负责,才能逐步发展为对家庭、对他人、对集体、对社会负责。

如孩子损坏了别人的玩具,一定要让孩子买还给人家。也许,对方会认为损坏的玩具不值多少钱,或认为小孩子损坏玩具是常有的事,或者因为其他某些原因而不好意思收下孩子的赔偿。但从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出发,还是要说服对方收下,这样可以让孩子知道,谁造成不良后果就该由谁负责,每个人的行为都是有责任的。当然,父母在家中要为孩子树立好的榜样,“言必行,行必果”,这样才能树立威信要求孩子负责任,才能让孩子有模仿对象。

海外育儿观察团:让孩子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北美的暑假是孩子进行野外活动的大好时光,今年玛希娅的儿子被选拨进了临近城市Dieppe的AAA棒球队。这样,玛希娅的儿子结识了更多具有相同爱好的同伴和朋友。前几天的一个下午,玛希娅的儿子被朋友Jack(杰克)邀请去他们家玩。由于Jack家离我家有半个小时的车程,玛希娅开车送儿子过去玩。

Jack的妈妈Jacqueline(杰奎琳)是小学老师,爸爸是加拿大皇家骑警。Jack有一个15岁的哥哥Bill(比尔)和7岁的妹妹Kellie(凯利)。玛希娅和儿子一到Jack家,好客的Jack妈妈就邀请他们进去坐一坐,喝杯咖啡。玛希娅和儿子一进入Jack家的客厅,就看到Kellie手中拿着一条白色的毛巾坐在地毯上,使劲地在擦着地毯。Kellie看到玛希娅和孩子说到:“我不小心把指甲油的瓶子打翻了,指甲油洒在地毯上了。我擦了很久,现在快把指甲油污渍都擦干净了”。玛希娅一看果然地毯上的几乎看不到指甲油的痕迹。玛希娅告诉Kellie,她干都很棒。Kellie也为自己感到很自豪。

Jacqueline告诉我:在生活中,每个人都会因为不小心而发生意外,但这没有关系,重要的是,如何教会孩子处理这些意外才是关键一点。在玛希娅看来,这些意外事件为提供教育孩子为自己的行为负责的绝好机会。

在生活中,有许多孩子,甚至成年人,不管出于何种原因都会觉得他们不用对自己的行为选择负责。他们一旦犯错,拒绝承认“我搞砸了。”而是想方设法,不是迅速指责别人,就是为自己的过失寻找各种为自己解脱的借口和理由。因此在家庭教育中,父母要让孩子明白他们的行动会对自己和别人带来怎样的后果,只有这样,孩子才能学会如何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那么在生活中,北美父母如果培养孩子为自己的行为负责的呢?

1,明确告诉孩子:是他们应该为自己的行为负责,而不是父母,兄弟姐妹或朋友。

想必在家庭教育中,我们都从孩子口中听到过这样的借口:

“我不小心做错的”

“我的朋友们都这么做,我才这么做的”

“是你惹我生气,我才打你的”

“老师太严格了,我的考试成绩才这么低”

“我今天没能准时把作业交给老师是因为我的电脑坏了”,等等。

不可否认在孩子的生长过程中经常会感受到来自同伴的压力,他们渴望和自己的伙伴们做相同的事情。但父母需要教育孩子的是:不要人云亦云,如果坚信自己正确,那么就应该坚持自己的正确选择,而不要考虑其他人的看法。

父母还要让孩子明白选择和由自己的选择而带来的后果之间的关系。比如孩子选择了当天放学回家之后马上玩电脑游戏,那么他可能晚上就得花时间做回家作业。再比如孩子喜欢各种体育运动:游泳,打羽毛球,空手道,冰球等等。但是游泳俱乐部规定俱乐部成员每周一,三,五下午必须训练,而学校羽毛球队也是每周一,三训练2次。那么孩子必须在这两项体育运动中做出选择。如果孩子选择了参加每周三次的游泳俱乐部,那么他就没有时间下课后和参加学校羽毛球队的好朋友一起玩。通过这种比较和选择,孩子学会了自己选择所带了的后果,并为自己的成长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2,让孩子应付自己的错误,或收拾自己的残局

如果孩子向杯子里倒果汁时,把果汁洒到了地方,父母要避免急着为孩子把洒在地上的果汁擦干净,而告诉孩子如何把果汁擦干净的方法。比如:到什么地方拿干净的抹布?清洗地板用什么样的洗洁精?对于幼儿,父母可以边解说,释放给孩子看。 而对于年长的孩子,父母可以让他们独自担当。让孩子去收拾自己弄脏,弄乱的残局,可以培养孩子在成长中所必需的责任。

3,不要让孩子把过失推到别人身上

其实在生活中,就是成人也常常会采用这样的方法来逃避为自己的行为负责。比如,前几天,新华社河北新闻频道报道了“女子过马路闯红灯跨护栏反怪护栏低”的新闻。

在生活中,我们的孩子也常常会使用这些方法。比如两个孩子吵架,其中的一个常常以“是他先开始的”作为自己和人争吵的理由。针对孩子这种说法,父母切忌把自己变成裁判和法官,而要让孩子明白,不管其他的孩子做什么,他仍然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当孩子冷静下来之后,父母使用启发式问题帮孩子评估当时的情况,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比如:

发生了什么事情?

采取了什么行动?

为什么要采取这种行动?

这种行动为什么是正确的/错误?

确认问题

提出修正方案

这个过程鼓励孩子分析和思考,帮助孩子认识到妥善的方法。孩子和成人不同,有时不知道在某种情况下应该采取何种方法,他们随机应变,很多时候使用了不恰当的方法。大多数的孩子如果具有正确,合理的方法,他们还是愿意使用。

父母若要孩子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就不能剥夺了孩子履行责任的机会。让孩子处理自己的事情,并为自己的决定承担后果,从而达到培养孩子责任心的目的。只有这样,孩子才能养成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文Hash:a1301fc214970faec3a4b9fd9f962bd6eac84b35

声明:此文由 飞舞九天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