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这十记教出好孩子

孩子的天性是好的,可是他今后的行为和做人是否好坏,关键在于家长和老师的教育。其实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可能只是你的教育方法不对。孩子的教育不能急于求成,需要老师和家长的耐心,只要你仔细琢磨,你总能找到教育好孩子的方法。下面小编给你教你10招。

一、扮弱计——让孩子充当一次“小大人”

父母常常抱怨现在的孩子对父母漠不关心,缺少责任感,他们不知道,孩子的责任感是要从小培养的,如果你总在孩子面前表现出一副风雨无惧的样子,孩子就会认为父母是不需要他们关心照顾的。因此,父母们不妨偶尔扮一次弱,向孩子求助,你会惊奇地发现孩子竟因此变成了懂事的“小大人”,而你也可以从孩子的帮助中获得很多东西。

二、补强计——让孩子由自卑变自信

美国加州大家哲学博士詹姆斯.多伯林提出了“补强法则”。当一个人的行为得到满意的结果时,这种行为就会重复出现。因此,当孩子受到认可时,他(她)的自信就会被激发出来,不断重复令人满意的行为,直至摆脱自卑,成为自信上进的好孩子。

三、诱导计——帮孩子跨过厌学的泥潭

几乎每个孩子都多多少少有些厌学情绪,这是可以理解但却不能放任自流的,因为这种情绪会阻碍孩子学习的热情,给孩子的成长带来难以估量的影响。然而强制孩子学习也不是好办法,这只会加深孩子的反感,聪明的做法是诱导孩子学习的兴趣,让孩子自动自发地学习。

四、冷淡计——让孩子有一点自控能力

今天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受到家人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照顾,然而这样的生活却让孩子养成了任性的习惯,这个坏习惯将给孩子未来的生活埋下巨大隐患。专家建议孩子任性时不妨试试冷处理,这会使孩子因得不到注意而自动收敛脾气。

五、受挫计——给孩子一个体验失败的机会

美国教育家卡乐尔.桑德堡说:“顺境当然可以出人才,但逆境也可以出人才。而且在逆境中经过挫折和千锤百炼成长起来的孩子才更具生存竞争力。”也就是说为了增强孩子的耐挫力,父母们不妨有意识地给孩子创造一些适度的挫折情境,这种挫折教育对增强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大有好处。

六、放手计——培养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不要什么都为孩子做好,家长应当试着放开手,让孩子自主地去做,第一次也许做不好,但以后就会做得又快又好。千万不要做包办父母,放开手为孩子创造做事的机会和平台,孩子才能有自立能力,父母们也会少些麻烦。

七、纵容计——让孩子在“淘气”中开发潜能

一些父母抱怨自己的孩子“太淘气”是“破坏狂”,其实这类孩子往往很聪明,求知欲、好奇心都比较强,意志力也比一般孩子来得坚定。因此,聪明的家长要试着“纵容”孩子的淘气和“破坏”行为,并借机挖掘潜能,培养兴趣,说不定你的孩子就是另一个“爱迪生”。

如何教孩子学会体会别人的好意

  在日常生活里,父母不妨常常提醒自己和孩子心存感谢,感谢送信的邮差,感谢帮我们小忙的邻居。此外,也去发现,有些人做了使我们不愉快的事,其实也是出于一番好意。人有意未必就做得出有益的事,有时候反而因为太好意而无意间伤害了别人,如果我们能知道让我们不舒服的人原本拥有一份善意,的确是一件令人宽慰的事。

  孩子也有很想帮忙却越帮越忙的时候,例如:抢着帮爸爸关门而碰翻了杯子。这时候,我们先别骂他,如果能领他的情,明白他的好意,那么我们和孩子都会很舒坦的。

  多体会别人的好心,或许能增加对人性本善的信念。抱持这种信念,孩子也将有更大的机会遇到好心的人、善意的事,而享受更多世间的情谊。早为自己做准备

  母性是天性,任何女人当了母亲以后,都会竭尽自己的力量去保护、养育自己的孩子。看到孩子从会笑、会翻身、会爬、会坐、会站到会说话、走路,几乎每天都在成长,都在进步,更会满足愉快地沉醉在幸福感里面,而完完全全地忘了自我。于是孩子的一哭一笑成了母亲生活中的一切,乐得她忘了关心丈夫,也忘了阅读书报。很快地,虽然带大了孩子,但是十多年的光阴已经一晃过去,她已经跟丈夫疏远,跟社会脱节了。

  更可怕的是她会发现孩子越大越不需要她,连话都不想跟她说了,她会顿然感到孤独寂寞,也会开始后悔“切为孩子”的牺牲精神是多么地冤枉!尤其想到同学历的丈夫,学生时代功课可能比自己差,或者婚前同过事的丈夫能力并不见得比自己强时,更会不服气于丈夫把她当成“什么都不懂”的黄脸婆。于是自怨自艾,越变越消沉,或者唠唠叨叨,成天找丈夫吵闹,到了更年期,没病也觉得有病,搞得全家人愁眉苦脸,再也找不回家庭的和谐和快乐了。

  这样的实例实在太多,因此我要提醒年轻的妈妈们,全心全力忙着照顾幼儿时,不能忘了关心丈夫,更不能忘了也充实自己。我们的社会每天都在变化、进步,如果思想、观念与常识跟不上时代脚步,要拿什么话题跟文夫孩子聊天儿呢?自己什么都不懂,能怪丈夫不爱说话、孩子不理人吗?所以,随时提醒自己不与社会脱节是很要紧的。

  早一点为自己做准备吧!孩子长大后还有一大段人生等着我们过。不要忘了随时吸收新知或及早培养一两样兴趣,好准备将来过快乐自处的生活。

  总而言之,充当家庭主角的我们,要永远开朗愉快,一家人才能过得幸福美满,不是吗?

本文Hash:1e17a9ef6642cf4acbb47b5da836ffd6d07b5677

声明:此文由 一正一邪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