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特梭利感官教育

感官教育在蒙特梭利教育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并成为她的教育实验的主要部分。在她的著述中,有大量篇幅专门论述感官教育训练、运动训练与智力发展以及感官教育与纪律教育、知识、技能的培养的关系和密切的联系。她认为感官教育的主要目的是通过训练儿童的注意、比较、观察和判断能力,使儿童的感受性更加敏捷、准确、精练。在蒙特梭利看来,学前阶段的儿童各种感觉特别敏感,处在各种感觉的敏感期,在这一时期如过不进行充分的感觉活动,长大以后不仅难以弥补,而且还会使其整个精神发展受到损伤,因此,在幼儿时期进行各种感官教育显得至为重要。同时她认为,感官是心灵的窗户,感官对智力发展具有头等重要性,感觉训练与智力培养密切相关。再者,她还认为,人的智力高低与教育有较大关系,通过感觉教育可以在早期发现某些影响智力发展的感官缺陷,并及时采取措施,使其得到矫治和改善。蒙特梭利的感觉教育包括视觉、触觉、听觉、嗅觉和味觉等感官的训练。视觉训练在于帮助幼儿提高度量的视知觉,鉴别大小、高低、粗细、长短、形状、颜色及不同的几何形体;触觉练习则是帮助幼儿辨别物体是光滑还是粗糙,辨别温度的冷热,辨别物体的轻重、大小、厚薄;听觉训练是要使幼儿习惯于区分声音的差别,使他们在听声的训练中不仅能够分辨音色、音高,还能培养初步的审美和鉴赏能力;嗅觉和味觉的训练则是注重提高幼儿嗅觉和味觉的灵敏度。蒙特梭利希望通过这一系列的感官训练,使幼儿成为更加敏锐的观察者,促进和发展他们一般感受的能力,并且使他们的各种感受处于更令人满意的准备状态,以完成诸如阅读、书写等复杂的动作,也为将来进行数学的学习打下基础。蒙特梭利的感觉教育遵循着一定的原则和方法。她认为,感觉教育的实施应该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并且她提倡幼儿根据自己的能力和需要进行学习,使幼儿在感官训练中通过自己的兴趣去进行自由的选择、独立操作、自我校正,去努力把握自己和环境。所以,在蒙氏的教育教具中都设有专门的错误控制系统,使儿童在操作过程中能按照教具的暗示进行“自我教育”。摘编自蒙特梭利教育法系列全集》

蒙特梭利教育的特点

二十世纪初,国际上的教育观念发生了根本变革,即形成了“传统意义上的教育概念并不存在”、“教育是心理学工程”、“教育是启动受教育者自身潜能”的观念和思想体系。几十年后,这个变革造就了一批发达国家。在新世纪前后,这个教育新观念已被牢固确立。在中国,这个变革刚刚在发生,在萌芽。

在国际上,蒙特梭利学校的知名度很高,并被公认为是所有学校里最好的。蒙特梭利方法由于其名誉卓著及其培训机构遍布全球,被当作新教育入门的宝典。

蒙特梭利方法的核心,是儿童的按照他自身内部的“精神胚胎”指导的“自我发展”,学校和教师则“捕捉敏感期”,时刻准备着从心灵、心理和心智上“帮助儿童”。

这需要贯彻这个原则的特别操作技术。但最重要的还是观念转变,而观念转变最重要的是领悟新观念的灵魂。这是最难的。所以我国的这类教育实验虽然也恍似轰然,却大多数归为流局。人们开始认识到,蒙特梭利方法的实施是极难的。

儿童发展是一门科学。它需要具备特别素质和多年的学习研究。大多数成人们包括大多数家长和教师们就更没有机会去了解它,也就自然不了解儿童的内在需要。他们凭潜意识、下意识、早年经验、想象、自我感觉和当时情绪去“带儿童”,与儿童对话,和儿童相处,处理儿童的问题,就造成了大多数儿童的很多心理问题。“正常儿童”反而显得稀少。在这种情况下,蒙特梭利方法首先能调节儿童的心理障碍并使之逐步恢复正常。

蒙特梭利方法能使正常化了的儿童正常发展和成长。这样的儿童是可爱的,具有极好的品质、潜力和人格力量,长大后能充分发挥人类天然的巨大的生命潜能,而这个潜能在现在大多数人那里是很少被发掘和调用的。

离开传统观念,转而接收蒙特梭利观点和方法,是一个巨大的思想解放、观念转变和灵魂更新。产生这个转变的可能性的缘由和条件,是对孩子的亲人之爱,是具创造性思维倾向的人们的响应科学的呼唤和人们内心的青春不泯。

本世纪初有位知名美国学者预言,二十一世纪有两大产业,一是高科技产业,另一个是科学的儿童教育。科学的儿童发展不再仅限于实验而要社会化已为人类所认识。

人之奠基树人才,楼之奠基树高楼。当代心理学科学地揭示了儿童时期对人一生的决定性作用。0-6岁是人生的基石。步入新世纪初的中国人也正在意识到幼儿教育的重要。

人们正在认识到:中国的幼儿教育,首先要从“随带”、“看护”观念中走出,另一方面也要从“唐诗儿歌”、“小写小算”、“天文地理小识”、“小学内容下放”等儿童早期教育误区中走出。

人们正在认识到:

没有强烈的爱心和牺牲精神的父母很难说有带孩子的真正权利。

没有受过严格训练的保姆不能带孩子,就是不宽容的祖父母也不应带孩子。

素质不高的保姆不仅带孩子是危险的,甚至和孩子接触、对话也是危险的。

没有新教育科学指引和洗练的幼教机构也不是明智的。

全社会正在意识到:怎样才能辨别儿童的发展情况和状态?怎样才能识别正常的儿童!

什么样的发展是正常的?什么样的儿童成长环境是合格的?这个很高专业的问题,却在大多数场合被“外行”地评论着。儿童被放在不合格的人文成长环境里。不仅社会环境不合格,就是大多数学校环境也不合格。所以我国的“人的生产”处在 只生产“低素质人口”的状态。

教育的改革与对外开放、教育的体制转变、素质教育、教育方法引进,教育投入,正在成为全社会的呼唤。

本文Hash:b4d07aa18ca3a76d52e6216c50f088b3b492b59d

声明:此文由 梦相随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