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决不能让孩子用哭达到目的

坚决不能让她用哭来达到各种别有用心的目的

尽管我也看过育儿书,也仔细研究过婴儿食谱,也略懂得了一些基本的科学育儿的方法,可是我发现在一周岁以前,几乎谈不上什么教育问题。除了吃喝拉撒睡,其余纯属扯淡,根本就是纸上谈兵。

怀孕的时候,我就看过很多关于胎教的实例:日本有个孕妇,特别注重胎教,她生的孩子都特别棒,是天才儿童。我也很想吴猪猪变成那样聪明的孩子,于是我学着她那样,每天都坚持听那些胎教音乐,还用力幻想“1”像小棍棍,脑子里就浮现一个棍棍;“2”像小鸭子,脑子就浮现一个在水上游来游去的鸭子。可吴猪猪长大以后,从一岁我就开始教她数数,她会跟着念,也会自己数,但用的都是跳跃性的思维方式,从“1234567”直接到“10”。要么就把“678”去掉,从“5”直接到“10”。

我跟猪猪吴说:“你女儿怎么这么笨?教了N遍,还是这样的!”

猪猪吴说:“那证明我女儿有音乐天分,你见谁弹钢琴整天就只按‘哆来咪发嗦啦西哆’?”

到最后我发现,其实胎教的功能就是让孕妇听些比较平和健康的音乐,让心态平和,心情平静,对于胎儿没有太大影响。孩子的智商高低,大多数还是取决于父母的遗传基因和后天开发(也不排除有先天性的,像爱因斯坦那样的天才,不过这种几率很低哦,微乎其微)。当然怀孕时期的心情的确很重要,因为过于激动会导致流产。

吴猪猪出生以后,我每天都和她说很多话:“爸爸快要回来了!”、“妈妈给你换尿片啦!”、“你怎么还不睡觉?想什么呢?”、“你拉屎怎么不说一声,搞得这么臭,快把妈妈臭死了!”、“我今天心情不好,身体不舒服,你能不能不要那么多毛病啊!”……

尽管我知道她不会回答我,但我每次做什么之前还是会告诉她。不到一个月,她已经很熟悉我的声音,只要我对着她说话,她就会微笑,感到很幸福的样子。两个多月的时候,一些很简单的话她都可以理解了。包括我们说她拉屎臭,她拉屎用力的样子,我们笑她,她都会哭表示她不高兴。

吴猪猪两个多月大的时候,我跟家人打电话,说她不好、爱哭或者其他的话,她就会哼哼唧唧表示不高兴,可我一停下来说别的,她马上也跟着停止。这充分证明她的确能听懂我的话。说来好笑,其实我觉得这种道理很简单,人之初和小动物差不多,那些马戏团的人训练动物也是从小开始,动物就很快可以熟悉训练师的各种语言表达。

由于猪猪吴整天很臭美地跟吴猪猪说“爸爸好喜欢你,爸爸带你出去玩”之类的肉麻话,我也慢慢在心里接受了她,真正地投入了做妈妈的状态,很自然地自称是她妈妈。

但这个时候猪猪吴已经先入为主,占领了她心里的高地,大概她的脑意识里最多的是爸爸,所以她只有六个月就会叫爸爸了。从八个月到十个月,我都一直不停地教她叫妈妈,直到我生日那天,她才第一次开口叫了我妈妈。为了证明我这个妈妈也很伟大,在她心目中也很重要,我跟猪猪吴说:“因为爸爸是B开头的,M是排在B后边的,所以她就先会叫你爸爸了,没什么可炫耀的!只是按照字母顺序来而已。”

在北方,孩子在婴儿时期,老人经常会将小孩子放在床上,两脚并拢,胳膊放在身体两侧,对他说:“捋捋长(zhang)长,顺顺长(chang)长……”,这样一边嘟囔一边按摩小孩子,据说这样孩子腿长得直,个子长 高。

我觉得这也不无道理,现在的育儿教科书上也这么讲,在婴儿初期也很重视帮助孩子舒展四肢按摩。所以,我也经常帮吴猪猪小朋友舒展筋骨。每天洗完澡以后,都要帮她轻轻地甩甩小胳膊、抻抻小腿、翻过来趴趴,再让她两脚并拢,“顺顺长长”。这样能不能长高我不知道,我可以断定的是,活动一下关节,增强关节的活动能力,这样长大了胳膊不容易脱臼。因为小宝宝在一两个月的时候,靠自身的能力活动是有限的,就好比我们大人整天用一种姿势躺在床上也很累是一个道理。

刚生完还在医院里的时候,一个同时生产的产妇,她的小宝宝刚生下来几天,就整天抱着,因为她家人多,奶奶、外婆、爸爸、妈妈轮流抱。从医院回家以后,几乎24小时需要抱在手里,一放下就哭,于是全家人轮流换班抱,每每看见她睡着很久了,一放到床上,她马上就开始哇哇大哭起来。

吴猪猪就没那么幸福,因为家里人少,我不可能整天抱着她。新生儿黄疸住院后,我喜欢上了她,愿意做她妈妈,就有了母爱,这种母爱的表达方式就是只要她一哭就想保护她,保护的方式就是抱在怀里。

结果发现,小孩子也很会欺负人,看客上菜的,抱惯了以后,她发现只要她哭就可以威胁别人来抱她,经常用哭来达到各种目的。直到吴猪猪两个月大,因为她的这种“小人”手段导致我的胳膊痛得都抬不起来,每次下车都要假装自己是名媛贵妇……连车门都拉不开。很长一段时间内,我的胳膊都伸不直。看新闻报道说张柏芝非常爱她的儿子,最高纪录抱了连续7个小时不放手。

我就没那么好脾气,也没那么伟大。我也会玩小心眼,只要她哭,不是因为饿了,我一般都不会抱着她。我会告诉她:“妈妈好累哦,妈妈好辛苦对不对?你看,我要帮你冲奶呀、煮奶瓶呀,又要帮你榨果汁呀,还要洗榨汁机,还要给爸爸做饭呢!你不是很喜欢你爸爸吗,等爸爸回来没有饭吃了怎么办?”

我觉得这个办法很好。我说话的时候,她就盯着我,发现我说完话并没有抱起她,她还哼唧两声表示不满。次数多了,她就会听着我说话,然后思考问题一样发一会儿呆,接着咿咿呀呀开始嘟囔。我才不理她是不是在埋怨我这个做妈妈的不合格。这样,她无所事事,也只好无聊地在床上学翻身,她两个半月就会翻身,原因就在这里。

因此,家长们应该知道教育孩子的重要,让孩子好性格的重要性,这样才能让孩子健康成长的。

千万别让孩子利用发脾气达到目的

孩子有时候会跟父母耍一些“小聪明”,比如说企图通过发脾气来使父母妥协,从而达到自己的目的。面对这种情况,父母一定要有清醒的头脑,一定不要放纵。这其实是父母与孩子的较量,如果父母在较量中输了,那么孩子今后就会一直拿这个武器来要挟父母。所以,父母一定不要让孩子养成利用发脾气达到目的的习惯。相反,父母可以在孩子发脾气时及时加以引导和帮助,使他们尽快走出不良情绪的影响。

大多数父母都会碰到孩子发脾气的问题,特别是在孩子二三岁的时候,那时他们刚开始具有独立性,想按自己的意志去行事,稍有不如愿就会大动肝火。发脾气实际上是孩子正在成长的独立意识的信号。任何一个心理健康的人,都有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孩子也不例外。其实,孩子从一出生就有了情绪反应,如果需求得不到满足,发脾气是他们表达情绪的一种方式。

一般来讲,孩子发脾气的行为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减弱。因此,家长要正确认识孩子发脾气的问题。其实,孩子发脾气的原因是不同的。孩子发脾气有时候仅仅是因为过度疲劳或受了刺激;有时候则是因为需求没有得到满足。不管孩子为什么发脾气,父母必须让孩子明白发脾气是一种毫无意义的行为。

有关专家表示,孩子偶尔发发脾气,是极其自然的情绪表达方式,有助于孩子情感的健康发展,家长要允许孩子发脾气。既然发脾气是一种正常的情绪反应,那家长就可以不管不问?当然不是。孩子毕竟还小,几乎没有什么情绪调节、控制能力,如果不及时加以引导,不仅有损孩子的身心健康,还会影响到孩子以后的人际交往、家庭和社会关系。

当孩子因为自己的需要没有得到满足而大吵大闹,父母一时不知如何应对,只好设法满足了他的需要。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形成一种心理意识,“只要我一发脾气,爸爸妈妈就会答应我的要求”。父母的一番好意不但不能使孩子平静下来,反而对孩子以后的成长百害而无一利。因此,父母必须正确地对待孩子发脾气的问题,不要让孩子养成利用发脾气达到目的的习惯。

那么,面对孩子大动肝火时,父母应该怎么做呢?很简单,找出孩子发脾气的原因,采取不同的应对方法。

面对孩子不合理的要求时,父母可以对他的无理取闹置之不理,这是帮助孩子摆脱发脾气习惯的最好方法。因为孩子发脾气的目的就是想得到父母的注意,如果他发现没有达到效果,渐渐地就会意识到发脾气没有什么用,还是少用为好。

在商场的玩具专柜前,不管妈妈怎么劝说,灵灵拿着喜欢的玩具就是不松手,还大哭起来,甚至摔了东西。妈妈很生气,但是一时也没有什么好的方法,怎么劝说都没用。妈妈看着在地上打滚的灵灵,狠下心来转身就要离开商场。灵灵见妈妈要走,赶快爬起来,跟着妈妈走了,也不再哭闹。从那以后,每当遇到自己喜欢的东西时,灵灵都是耐心地和妈妈说,再也没有大发脾气过。

对孩子的不合理要求置之不理,对父母来说做起来很困难。孩子伤心,父母看着会更伤心。但是为了孩子的身心健康,父母不得不这样做。面对无理取闹的孩子,父母一定要沉住气。下面的一些小建议,也许会对你有所帮助。

1.转身离开。孩子发脾气时,父母尽管去做自己的事,孩子觉得没趣自然也就平静下来。

2.可以进行适当地劝说。如果父母做不到置之不理,那可以对孩子简明扼要说明什么事是不允许的,但不要做出任何举动。父母的目的是帮他摆脱困境,不是帮他达成心愿。

3.千万 要议论孩子。孩子从愤怒中平静下来后,不要对他品头论足,对刚才的行为大谈特谈,就像什么也没发生过一样。

4.说到做到,决不让步。如果孩子哭闹了一会儿,父母的态度就柔和下来,那是起不到什么作用的。

5.必要时提供帮助。孩子因为遇到困难而焦躁不安,百思不得其解时,主动帮助孩子,让孩子看你是怎么解决他解决不了的问题的,有时候寥寥数语、关键性的提示,足以缓和孩子一触即发的紧张情绪。

父母一定要明白,孩子毕竟是孩子,他们发脾气不会持续很长时间,明智的父母通常都会通过一些小方法来平息孩子的怒气,而不会向孩子的任性妥协。

本文Hash:0e3e5786240fc3867f1c75707697b26e494b788d

声明:此文由 梦相随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