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支持小儿做游戏

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形式之一.许多心理学家认为它是儿童的主导活动,是儿童认识现实的手段,曾多次要求家长注意游戏本身所包含的巨大教育的可能性,要求人们注意游戏在发展儿童创造才能方面的重大意义.

看,一个三、四岁的幼儿搬来一个装皮鞋的盒子,他一会儿把它当做"手提箱",学着成人腔,严肃地对小伙伴说:"我明天要出差了."一会儿,他又把这个合子前后推来推去,于是,它又变成了"小汽车",和同伴一起推着"小车"朝前走,一边走一边还发现"笛笛"的汽车喇叭声.他们玩得兴致多高啊.就这样,在游戏的天地里,孩子失演着各种各样的角色,再现着丰富多彩的生活.正是在各种模拟的游戏中,他们开始实现着做生活小主人的强烈愿望.

一些心理学工作者认为游戏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儿童通过游戏,反映着他周围的生活;二、游戏是儿童获得知识,并且更加确切地掌握知识的一种方式;三、游戏是一种思维活动;四、行动和言语是儿童解决游戏中的问题和基本手段;五、游戏是儿童用主动的再现现实的方法来反映现实的一种活动.可见,引导幼儿参加各种游戏,是家庭教育必不可少的内容.

要尽可能创设必要的游戏条件,还要经常给他们讲述生动有趣、富有教育意义的故事,鼓励他们扮演其中的"角色",进行创造性的游戏活动,包括游泳、坐车、划船等真实活动及"乘宇宙火箭"、"坐飞机"、"开汽车"等假想活动.让幼儿参加的游戏活动越丰富,其内容也会变得更加生动、深刻.

要支持孩子多参加集体性的游戏活动.集体性的游戏不但有利于培养孩子们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的良好品质,还有助于互相启发、相互感染,不断提高孩子的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

父母如果有时间,还应该与孩子一起玩玩.两代人一同游戏,孩子会喜上眉梢,玩得更加认真.这样,父母能够及时鉴定孩子心理发育状况的优劣,以便因势利导,帮助孩子更快地成长.

小儿识字早不如做游戏

其实你知道吗?小儿识字并不是让孩子出众的原因哦,让孩子出类拔萃的是游戏、游戏,再游戏!听听美国佛罗里达州的心理专家、早教专家玛思博士怎样为家长解读“游戏的力量”。小儿识字早不如做游戏生活本身就是游戏不少家长抱怨时间少,担心照顾孩子不够。但玛思博士对年轻家长强调:全世界的爸爸妈妈都越来越忙,美国很多妈妈生完孩子6周后就去工作,这并不是家长的错,但工作再忙,也能挤出时间陪孩子,把生活中的点滴小事都变成游戏!“生活用品是最好、最廉价的游戏道具。”玛思博士表示,廉价的纸盒并不比昂贵的玩具差,评价玩具好坏的并不是价格,而是用处。锅碗瓢盆就是最好的音乐道具。孩子通过敲击可以了解声音的大小、节奏,甚至为自己创作出一段不错的音乐,充满成就感。此外,把宝宝整个身体放在卷起来的毛巾上,就可以训练他的平衡感;一面镜子和一支口红可以帮助宝宝认识自我,比如:把口红涂在宝宝的鼻尖上,当宝宝在镜中看见自己,并试图抹去口红时,孩子就会意识到原来镜子中的宝宝就是他自己。在游戏中学习社交礼仪玛思博士认为,孩子不仅在游戏,更在经历学习做人的最初体验。目前很多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在合作等方面比较薄弱,父母应该鼓励孩子和其他孩子多交往,创造一个良好环境。0至3岁的宝宝已经有他们自己的社交。玛思博士说,当宝宝哭泣时,别人会有反应,这就是最初的交流。宝宝会在和别人的游戏中逐渐了解规则、解决问题方法等,而户外游戏更能帮助孩子认识世界、热爱世界。同时,教会孩子在游戏完毕后收拾房间,也有助于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家长,宝宝的第一个玩伴“爱玩是孩子的天性,但并不是所有的游戏都同等。家长要选择合适的游戏,并做好孩子的第一个玩伴。”玛思博士说:“别只把孩子推给电视,尽管电视节目很有趣。家长选择的游戏不能太复杂,但也不能太刺激。游戏要尊重宝宝的成长速度,符合宝宝的特点等。”专家建议,躲猫猫就是孩子最爱玩的游戏之一,孩子遮住眼睛就会认为事物消失了,玩这种游戏可以帮助宝宝意识到物体永恒性,爸爸妈妈不会因为他看不见而不存在。小编总结:宝宝的模仿能力也很强,经常做一些日常动作,比如:挥手再见等,能帮助宝宝更好地学会用肢体语言表达;而角色扮演能培养宝宝的想像力,给宝宝一只玩具话筒或用玩偶和宝宝对话,都能更好地让宝宝开口表达。(兼职编辑:邹利军)

本文Hash:62ad4a76f10d2743bfdf0ef9c66f66a3e17d64e4

声明:此文由 飞舞九天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