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家长策略:做朋友

许多家长不约而同地谈到了要和“90后”孩子做朋友。“放下传统的棍棒教育,和学生做朋友”,业已成为不少“80后”老师的共识。面对“90后”孩子,家长真能成为孩子的朋友吗?

家长的理由很简单:“威逼利诱”都不好使了,不了解孩子到底在想什么,放下家长的威严和孩子做朋友,几乎成了一种必然选择。

董宛瑾和妈妈无话不谈,学校里的烦恼也常常向妈妈絮叨。往往从这些“只言片语”里,陈女士就会敏锐地体察到孩子当时的心情和心理。在陈女士的教育理念里,应该给孩子提供一定表达自我的自由空间。

陈女士常常会回想起自己的成长经历,“有什么观点藏在心底,父母绝不允许孩子说不”。陈女士常想,是不是这种教育影响了自己现在的性格。

选择和女儿做朋友,更多的是陈女士的主动选择。常常困扰于“没有办法掌握女儿思想”的她,现在往往掌握了教育的主动权。

“要和孩子当朋友的口号喊得再响,而不注意对孩子点点滴滴的平等培养,也是一句空谈。”闫林这么说,也这么做。

女儿因为看动画片误了写毛笔字,为应付检查,在日期上动起了“歪脑筋”。就添了两笔,“一号”变成了“十一号”。闫林发现后,左思量,右思量,强压怒气,没有急于和女儿“交火”。

“皮肉之苦达不到教育目的,而要让孩子内心去感受。”闫林最终选择了用朋友的方式和女儿谈心,在保证不跟孩子生气,不打骂孩子的前提下,女儿终于道出了实情。

在兰州交通大学学生处处长李爱春看来,“家长和孩子做朋友是一种方法,更多的是一种策略,一种姿态,带有功利性目的。”他同时表示,这与家庭氛围有很大关系,一个民主、博爱的家庭环境更可能催生这种氛围。

他提请注意,在中国传统思维的影响下,即使是家长和孩子做朋友,这种朋友关系也是大打折扣的,父母很大程度上是在给孩子施加影响。另外,孩子也不可能把家长当作同龄朋友一样看待。

尽管选择了和女儿做朋友,但陈女士新的困惑产生了:“收放不自如,就像风筝线,抓得紧了风筝飞不高,放得太开了飞跑了。”

其实陈女士心知肚明,“和孩子做朋友只是迫不得已而为之,只是为了了解孩子,关注孩子,进而引导孩子,母女本质上不可能是朋友。”

家长要如何和宝宝做朋友?

    在宝宝的婴幼儿期,大脑的发育不仅快,甚至还达到了一定的成熟度,这种条件为儿童的早期教育提供了可能性,如果在这时父母能够及时给予早期教育,就会进一步促进宝宝的大脑发育。所以在宝宝的生长过程中,父母就扮演着一个相当重要的角色。

    家长心态最重要

    想做宝宝的朋友,那就先从调节自己的心态开始吧!每次和宝宝在一起玩耍的时候,家长也应该有一颗童心,把自己置身在宝宝的年龄段当中,认为“自己也是个宝宝!”这点非常重要,这样才能从宝宝的角度出发去思考,更易和宝宝打成一片。

    内蒙古第三医院的心理咨询师希吉日表示:“孩子需要朋友,才能发展健全的人格,宝宝在成长中不仅需要年龄相同的伙伴,更需要提供正面影响的朋友来帮助他建立正确的是非观念,而这个朋友,最好就是家长。”

    体会宝宝的感受

    宝宝都有大发脾气的时候,这个时候的你是冷静的还是比宝宝更暴躁呢?不妨和你宝宝聊一聊为什么他会发脾气,将道理解释给他,有时宝宝不能完全理解,也不能保证立刻改变自己的行为,但是这样做却有助于你体会宝宝的感受。当宝宝受了委屈或遇到不开心的事时,幼小的心灵一定很难过,如果家长只是说:“没什么大不了的,别难受了。”会让宝宝认为父母一点都不体会自己的感受,倘若一句:“你很难过吧?我要是你也会有这种感受的。”相信会有截然不同的效果。

    呼和浩特红黄蓝亲子园早教老师李智英表示:“如果父母说些宝宝无法理解的话,或提出一些宝宝达不到的要求,相信不但宝宝觉得辛苦、压力大,亲子间对话也势必难以搭得上线。”

上一篇

1/2

下一页

家长要做孩子的知心大朋友

核心提示:家长要掌握家教艺术,根据孩子的性格、兴趣、爱好和习惯采取相应的教育方法,才能提高家庭教育的质量,才能走出家庭教育的误区。

继前不久的“虎妈教育”之后,连日来的“狼爸教育”再次将中国未来的子女教育方式推上舆论的峰口浪尖。近日,被称为“中国狼爸”的萧百佑,只要孩子的日常品行、学习成绩不符合他的要求,就会遭到严厉的体罚。他的四个孩子中的三个被北京大学录取,同时其行为也遭到众多网友以及专家的质疑。22日,记者采访了市心理医院的主任医师敖淑娟,从事多年的心理咨询指导工作的敖主任,建议每位家长都能呵护孩子的心灵,给予孩子健康人格形成的环境,才能让其一生幸福。

“狼爸”教育子女或养成不良人格

“身为人母人父的愿望是相同的,都希望孩子的未来幸福,但应试教育却让一部分家长觉得培养孩子进入名牌大学就一生幸福了。”敖主任认为,如果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使家长尝试“虎妈”“狼爸”式的教育,虽然这种残酷和枯燥的教育方式达到了一时的目标,但同时也为孩子形成不良人格打下了基础,“这将会摧毁孩子一生美好的心境,与我们希望孩子未来幸福背道而驰。”她说。

美国教育家戴尔・卡耐基对各界名人进行了广泛调查后认为,个人事业上的成功15%是由于他们卓越的学识和专业技术,85%靠的是人格心理素质。所以说“人格决定命运”,除才华和机遇外,人格是决定人的一生成功与否、快乐与否的关键因素。

民主教育让孩子更“积极向上”

“孩子不但有身体的成长还有心灵的成长,人格的完善。”敖主任提醒家长,0岁―6岁是人格形成的黄金时期,健全人格的培养应从幼儿抓起。人格会受到后天环境因素的影响,小到家庭因素,大到社会文化因素。需要强调的是,家庭是“人类性格的工厂”,它塑造了人们不同的人格特质。研究发现,以“狼爸”为代表的权威型教养方式的父母,在子女的教育中表现得过于支配,孩子的一切都由父母来控制,在这种环境下成长的孩子易消极、被动、依赖、服从、懦弱,甚至会形成不诚实的人格特征。但也不能过于放纵教养,否则孩子易形成任性、幼稚、自私、野蛮、无礼、独立性差、惟我自尊的性格。

敖主任推荐的教育方式是民主型教养方式,父母与孩子在家庭中处于一种平等和谐的氛围当中,父母尊重孩子,给孩子一定的自主权和积极正确地指导,使其形成积极向上的人格品质。

家长要做孩子的知心大朋友

您可能有过这种“家教”的经历,家长对孩子表现出来的不符合自己的期待和要求的行为特点给予批评、拒绝、压制或惩罚“女孩子不要那么疯,丑死了!”“这些东西是女孩子玩的,你是男孩子,羞不羞!”“别闹了,静静地坐那儿才是好孩子!”敖主任说,时间一久,孩子的人格就分裂成了两部分:一个是受到父母和社会赞同和强化的部分,所谓“光明面”,另一个是受到父母否定而被压抑下去的部分,就是“阴暗面”。从此,孩子形成了单一、片面的人格,不再是一个拥有完整自我的人。“其实每个孩子都是十分爱玩的,通过家长的严格教育形成了刻板的性格,成年之后就会十分古板、固执、以自我中心、缺乏同情心等,虽然在工作上具备很大的优势,但通常会情感冷漠,甚至不近人情。”她说,这些都是“狼爸”教育方式所培养出的典型人格。

家长既不能采取“狼爸”式教育,又不能过分溺爱,到底该怎么做?敖主任建议,家长要掌握家教艺术,根据孩 的性格、兴趣、爱好和习惯采取相应的教育方法,才能提高家庭教育的质量,才能走出家庭教育的误区。平时,要关爱孩子的身心健康,和孩子做平等的朋友,共同讨论研究问题。“千万别除了分数就对别的不闻不问,发现异常更得及时谈心,更不要采取棍棒教育。”她说,功夫在平时,以免使心理问题久聚成疾积重难返,影响孩子的人格发育。

本文Hash:005e7bc6fd36bf0423a43fa4c3fd3e50220e257e

声明:此文由 链世界-开阳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