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条件倾听是对孩子最大的心理支持

无条件倾听

亲人去世后,照顾孩子的成年人要经常花些时间,耐心地、不加任何评论和批评地倾听孩子说说自己的感受。这种无条件倾听是对哀伤中的孩子最大的心理支持。

当我们能够无条件倾听时,我们就既能听到孩子说出来的话,又能听到孩子未曾言说的心声。比如,孩子常常很难表达内疚感,但是,我们可以从孩子的行为中看出来。孩子可能经常这样贬低自己,“我是个笨孩子”,“没有人喜欢我”,“我以后什么也做不好”等。他们也可能表现为郁郁寡欢、昏昏欲睡、独处一隅、感到孤立,有时也会感到身上多处疼痛……这些都表明,孩子正在压制自己的情绪。

如果孩子得不到这样无条件的倾听,不能充分地表达被压抑的哀伤情绪,就会产生严重的后果。以《物种起源》而著称于世的达尔文在8岁的时候,母亲去世。爸爸和几个姐姐不许他谈到妈妈。当他表达任何哀伤情绪时,家人都皱着眉头。达尔文在晚年的时候曾说,他根本不记得母亲去世的情形。许多人认为,达尔文终生疾病缠身实质上是源于精神疾病和心身疾病。他释放痛苦的惟一方式就是不可理喻的自我折磨。

如果孩子能尽早地处理丧亲的哀伤,他就更可能摆脱与达尔文类似的命运。

保护

在哀伤的日子里,孩子最需要的就是亲友的爱和支持。他们需要有人陪伴自己,使他们免受过多的压力。他们不希望生活有太多的突变,不希望很快承担新的角色。

生活方式和生活环境的改变会对丧亲的孩子构成额外的压力,可能会削弱孩子驾驭丧失的能力。许多儿童专家认为,并不是父母一方的死亡破坏了孩子的未来,而是其他所有的生活变动积累起来动摇了孩子的整个生活基础。因此,无论在何处,与孩子最亲近的人都应该支持孩子,使他们自己变得更有力量。

即使你不与孩子住在一起也能支持他,可以请你的亲友经常给孩子写信、打电话,或来家拜访。送一些小的纪念品会给孩子很大的安慰。孩子会因此感到,尽管那个爱他的人离去了,但是仍然有人关心自己,这种安全感将有助于孩子适应未来的生活。

不要忽视孩子的同伴给他的支持。因为孩子更容易对同伴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情绪,好朋友更容易帮助孩子挡开好事者的追问。必要的时候,还会请老师帮助。

在哀伤的日子里,保护孩子并不意味着将孩子隔离起来,相反,应该让他们上学。当然,这时我们需要关心的并不是孩子的学业,而是孩子的心理。

有的孩子会发现,参加学校的日常活动可以缓解哀伤,他们可能想要尽早返校。由于家里发生了不同寻常的事情,他们成了老师同学关注的焦点。对于有些孩子来说,这个关注甚至成了一种待遇。这种待遇虽然与悲伤、愤怒、痛苦和内疚等情绪交织在一起,但确实能使孩子暂时地从哀伤中摆脱出来。

但是,回到学校,孩子必须面对的是,如何向大家解释死亡。对于孩子来说,找到恰当的语言向别人解释死亡是很难的,成人常常忽视这一点。

因此,在返校之前,要告诉孩子,可能有些同学或老师为了表示关心,询问家里发生了什么事,那个人是怎么死的等。如果这些提问使他不舒服,他可以这样回答,比如,他可以说:“我有两个姐姐,但是,其中一个死了。”“现在我们家就我一个孩子。但是过去我还有一个哥哥。”如果别人接着问:“他是怎么死的?”孩子可以告诉对方:“我不想说这件事。因为我会难过的。”同时,你还要告诉孩子,这样的回答并不会得罪别人,每个人都有权利决定自己什么 候和谁谈论什么事。这样的沟通技巧不仅可以缓解孩子经历哀伤的紧张,而且能够增强他们的自信。

关心

丧亲之后的一段时间里,孩子可能会变得脆弱敏感。一点点小事就会使他们感到备受伤害。哀伤的孩子既渴望独处,又希望伙伴陪伴,既回避回忆过去,又经常说起过去。帮助正在经历哀伤的孩子时,孩子可能会以敌意的方式将这些冲突直接发泄在你身上。或许孩子以为你正在帮助他远离过去,可是,他可能还没有准备好向过去告别。这时,你既是孩子发泄敌意的靶子,又是为他们提供支持的源泉。这时,孩子最需要的,不是诉诸武力或斥责的“管教”,而是细致的关心。

我们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帮助孩子减轻哀伤的痛苦。恐惧和自责可能会使孩子只能依靠自己度过哀伤,他们不能从别人那儿得到支持和帮助。然而,如果孩子对自己有积极的感受,他们就通常能够向祖父母、邻居、老师和朋友等他们信任的家外人寻求帮助。因此,帮助孩子培养自信是度过哀伤的关键。那些被看重的孩子也会学会看重他们自己。

一些非常简单的小事可以表达你对孩子的尊重和关心。尽管天气并不冷,但是,丧亲的孩子会比以前怕冷,这是由于

听到噩耗之后的震惊所导致的。在床上放个热水袋,孩子与它依偎在一起时会感到很舒服;在看电视的时候,让孩子抱个毛绒玩具或靠垫,他会因此感到一丝安慰。白天要给丧亲的孩子多加一件衣服;晚上躺在床上人睡时,可以让孩子听到家庭背景的说话声或轻音乐,当他们听到这些熟悉、安抚的声音时,会感到自己不那么脆弱和孤单,更容易放心人睡。鼓励孩子主动说出自己想要什么,不要总是让别人猜。

哀伤的孩子也可能会装病,因为他们想要父母和他们在一起。可是父母要工作!这时,你可以说:“我知道你想让我不上班在家里和你呆一天。但是,我今天必须上班!晚上我回来以后,我们可以有一些时间单独在一起,就我们两个。好吗?”这种协商的办法既保证了父母自己的生活安排,又让孩子感到自己的需要得到了重视,这种自我价值感将增强孩子的内心力量。

享受未来

需要指出的是,那些正在经历哀伤的孩子难以接受但必须接受的现实是,死去的亲人再也不能回家了。这样的现实意味着

他们的生活将是不可预料、不可确定的。无论他们抱着怎样的神奇幻想,无论他们拥有多么良好的愿望,无论他们怎样努力,最糟糕的事情还是发生了!一切都无济于事!当孩子开始能够接受自己的无能为力时,当孩子仍能得到自己所信任的人的关心时,他们开始具备摆脱哀伤的自我力量。对于这个孩子来说,过去的生活再也不能复现,但是,他们还能够享受未来的美好生活。

经历苦难后的成长感,是健康地度过哀伤的标志。这意味着,一个人开始有力量对过去说“再见”,向未来说“你好”。许多人相信,哀伤的经历是一种有价值的学习过程,我们从中学会了珍惜生命、珍惜爱,也学会了欣赏生活。

一旦孩子失去了生命中一个重要的人,他真正从丧亲的哀伤中康复过来需要几年的时间。这样痛苦的经历会改变他们。大多数孩子也健康地度过了哀痛,他们变成了一个更坚强.更富有同情心的人。

倾听是对孩子最好的赞扬

春节,家里来了亲戚,看见客厅里摆着架子鼓,就请鲁鲁表演一个。鲁鲁正好有兴致,不仅欣然同意,而且还把MP3拿出来,一本正经地配上伴奏音乐,准备好好展示一番。

他选了首以前登台表演过的曲目。音乐一起,正式开始,鼓声震天动地。但是也许因为很久没有演奏过了,有些生疏,中间突然卡了一下,伴奏就跑到前面去了。我说:“没事,接着打吧。”鲁鲁却不干,非要重来,只好又从头开始。

就在他一心想要完美奉献出他的拿手好戏时,另外一个亲戚进来了,要拉正在听演奏的亲戚去给他演示一个好玩的软件,听演奏的亲戚就随他去了电脑房,另外几个小孩也一窝蜂地跟了去,客厅里除了我,就只剩了一个女孩孤零零地坐在沙发上。

发生这一切的时候,鲁鲁并没有停顿,还是一鼓作气打完了全曲。但他的脸色却很阴沉,虽然我给了他最热烈的肯定:“你的结尾是最精彩的!”他还是默不作声,收拾好乐谱,就独自回了自己的房间。

我一直很后悔没有阻止亲戚去玩电脑,也就是一转眼的事,一场兴致勃勃的表演,就变成了一次羞辱,一次失败的感觉。我很理解鲁鲁,他确实是最擅长结尾的,每次表演都是结尾最精彩,考级的时候,主考官当场表扬他的就有“结尾很好”这一条,所以他一心要演奏一个完整的曲目,非要坚持从头到尾。然而观众却提前退场了。

我总在想,我们平时花了很多力气去鼓励孩子做这样做那样,但却可能在不经意间,让一些小事把我们的鼓励抵消了。

孩子需要什么?不仅是言语上的鼓励,不仅是摆事实、讲道理,更重要的是我们身体力行。很多时候,听比说更重要,倾听能够给人力量,因为它意味着关注和尊重。有人倾听,你就不是茫然和孤独的了,你的行为就有了意义,你也就有了力量的源泉。人为什么要奋斗,要成功?归根结底,就是为了赢得他人的关注和尊重,作为孩子人生中最亲的人,如果连我们都不能给他这些,他的自信又从何而来?

听和说从来就是相辅相成的,没有好的倾听者,也就没有好的诉说者。很多家长都爱抱怨,孩子长大了,什么话也不和家长说了。可家长为什么不想想,孩子为什么有话不和父母说?有话不说,就意味着两代人的沟通已经出了问题。

人生真正的大事并没有多少,岁月总是由一分一秒积累而成,沟通也是在一点一滴的琐事中实现。

每天儿子回家,我总要问,今天学校有什么事。他就讲点学校的事,考试得了多少分,和谁一起玩了,老师讲了个什么笑话之类。有时实在没得讲的,就说说中午吃了什么菜,我都听得津津有味。

我喜欢听儿子的一切,经常对他说:“我们分别了一整天,我很想知道你这一天里发生的一切。”他说的时候,我只是分享,并不指导,真的,没什么可唠叨,我就只是想听,想知道他的点点滴滴、他的一切。

就像我和父亲的交流一样,他现在在成都,我们经常会通通电话,说说彼此的情况。其实,我的事他又能帮上什么呢?我们各自的世界已经隔得很远。但这就是一种亲情,一种彼此的关怀,并不在于能帮上什么。这种关怀本身,就让人感到温暖,感到一种支撑和力量。

所以,我问儿子每天的事情,也并不在于想要监督他、教育他,就是一种单纯的爱,就是一种关怀而已。

儿子也明白这一点,所以他没有心理负担,随便和我说点什么,随便聊聊就行了,没有什么长辈、晚辈,没有教育者和被教育者,我觉得,这样的时刻很美好。而且,因为有了很多这样的时刻,我们的 人生也变得美好。

倾听是对孩子最好的赞扬

春节,家里来了亲戚,看见客厅里摆着架子鼓,就请鲁鲁表演一个。鲁鲁正好有兴致,不仅欣然同意,而且还把MP3拿出来,一本正经地配上伴奏音乐,准备好好展示一番。

他选了首以前登台表演过的曲目。音乐一起,正式开始,鼓声震天动地。但是也许因为很久没有演奏过了,有些生疏,中间突然卡了一下,伴奏就跑到前面去了。我说:“没事,接着打吧。”鲁鲁却不干,非要重来,只好又从头开始。

就在他一心想要完美奉献出他的拿手好戏时,另外一个亲戚进来了,要拉正在听演奏的亲戚去给他演示一个好玩的软件,听演奏的亲戚就随他去了电脑房,另外几个小孩也一窝蜂地跟了去,客厅里除了我,就只剩了一个女孩孤零零地坐在沙发上。

发生这一切的时候,鲁鲁并没有停顿,还是一鼓作气打完了全曲。但他的脸色却很阴沉,虽然我给了他最热烈的肯定:“你的结尾是最精彩的!”他还是默不作声,收拾好乐谱,就独自回了自己的房间。

我一直很后悔没有阻止亲戚去玩电脑,也就是一转眼的事,一场兴致勃勃的表演,就变成了一次羞辱,一次失败的感觉。我很理解鲁鲁,他确实是最擅长结尾的,每次表演都是结尾最精彩,考级的时候,主考官当场表扬他的就有“结尾很好”这一条,所以他一心要演奏一个完整的曲目,非要坚持从头到尾。然而观众却提前退场了。

我总在想,我们平时花了很多力气去鼓励孩子做这样做那样,但却可能在不经意间,让一些小事把我们的鼓励抵消了。

孩子需要什么?不仅是言语上的鼓励,不仅是摆事实、讲道理,更重要的是我们身体力行。很多时候,听比说更重要,倾听能够给人力量,因为它意味着关注和尊重。有人倾听,你就不是茫然和孤独的了,你的行为就有了意义,你也就有了力量的源泉。人为什么要奋斗,要成功?归根结底,就是为了赢得他人的关注和尊重,作为孩子人生中最亲的人,如果连我们都不能给他这些,他的自信又从何而来?

听和说从来就是相辅相成的,没有好的倾听者,也就没有好的诉说者。很多家长都爱抱怨,孩子长大了,什么话也不和家长说了。可家长为什么不想想,孩子为什么有话不和父母说?有话不说,就意味着两代人的沟通已经出了问题。

人生真正的大事并没有多少,岁月总是由一分一秒积累而成,沟通也是在一点一滴的琐事中实现。

每天儿子回家,我总要问,今天学校有什么事。他就讲点学校的事,考试得了多少分,和谁一起玩了,老师讲了个什么笑话之类。有时实在没得讲的,就说说中午吃了什么菜,我都听得津津有味。

我喜欢听儿子的一切,经常对他说:“我们分别了一整天,我很想知道你这一天里发生的一切。”他说的时候,我只是分享,并不指导,真的,没什么可唠叨,我就只是想听,想知道他的点点滴滴、他的一切。

就像我和父亲的交流一样,他现在在成都,我们经常会通通电话,说说彼此的情况。其实,我的事他又能帮上什么呢?我们各自的世界已经隔得很远。但这就是一种亲情,一种彼此的关怀,并不在于能帮上什么。这种关怀本身,就让人感到温暖,感到一种支撑和力量。

所以,我问儿子每天的事情,也并不在于想要监督他、教育他,就是一种单纯的爱,就是一种关怀而已。

儿子也明白这一点,所以他没有心理负担,随便和我说点什么,随便聊聊就行了,没有什么长辈、晚辈,没有教育者和被教育者,我觉得,这样的时刻很美好。而且,因为有了很多这样的时刻,我们的 人生也变得美好。

本文Hash:05ead2fb72de9e5579ff94e987b84d4d78309720

声明:此文由 leaf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