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当“虎妈”遭遇“猫爸”的时候

曾经轰动一时的美国“虎妈”,日前来到上海,与上海“猫爸”进行了一场关于家庭教育的对话。媒体制作的标题是:上海“猫爸”交锋美国“虎妈”。“猫爸”说,尊重孩子选择,给予更多自由;“虎妈”说,富不过三代,教育就要严格。

笔者很佩服标题党的煽动能力,寥寥数语就把中西两位家长的教育观点推到了水火难容的两个极端。然而,耐心读一读“虎妈”的育儿经,仔细听一听“虎妈”和“猫爸”各自的家庭教育故事,其实你就会发现,主张“给予更多自由”的“猫爸”,在“像猫一样温柔地踩着轻松的步子和孩子跳圆舞曲”的同时,也有非常严厉的一面;而坚信“教育就要严格”的“虎妈”,在“严厉得近乎偏执,要求得几近苛刻”的表象背后,也隐藏着一颗温柔和慈爱的心。

所以,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从来就不存在东西方谁优谁劣之争,那只是出版商炒作出来的一个伪命题。然而我们必须承认,企鹅出版社找到了一个东西方都感兴趣的卖点,那就是:孩子的家庭教育。在当今的世界上,没有什么比孩子的教育更让人关注。

其实,家庭教育原本就是极具个性的教育,每个家长都应把注意力放在观察、了解、研究自己的孩子和自己的家庭上,千万别老去比较,人家的孩子怎么那么听话、那么有出息。就像世界上没有一种万能的灵药可以包治一切疑难杂症一样,世界上也没有一种全能的方法能够教好所有的孩子。

“虎妈”的成功并不全在于她秉承了东方的教育之道,这其中有着与众不同的独特因素。蔡美儿是大学教授,她的家庭拥有良好的文化背景和丰富的教育资源。她在严厉要求女儿的同时,还能给孩子很多有效的帮助和支持。而这恰恰是现在有些家长无能为力的。与学校教育最大的区别是,孩子的家庭教育条件是千差万别的。教育的主体――孩子,都有其独特的身体条件和心理特点,因而他们应对外界的方式也千差万别;教育的客体――环境,每个家庭的人员结构、地域背景、文化氛围都不一样,因而它们对孩子的影响也各不相同。而成功的家庭教育就是要在这两者之间找到一个最佳的结合点,就好比给每把锁配一把合适的钥匙。比如,对待比较内向、敏感的孩子,需要细致一些、温和一些的方法,帮他自悟自省;对待比较外向、好动的孩子,不妨严厉一点,既给压力,又给机会,让他发挥潜力;对待注意力容易分散、粗心大意的孩子,就要狠抓习惯培养、坚持意志训练,从小事从细节抓起。总之,只有找到能打开孩子心锁的那把钥匙,你才会成为成功的父母。

还是“虎妈”说得辩证:“美国的教育太宽松了,所以需要严厉;但中国的教育已经很严厉了,家长就需要放松对待,关键在于平衡。”这就是家庭教育的精髓。陈亦冰

当BB遭遇不公平的批评的时候妈妈咋帮

问题来了:我家儿子今年上四年级,前天在学校挨批了。当天下午最后一节课,老师让大家做作业,下面有同学在讲话,我儿子说他没有故意要讲话,只是跟同桌借块橡皮擦,结果老师就把他叫了出来,说他违反课堂纪律,还跟班主任说了,结果班主任把我们叫过去说了一通。我想找任课老师了解情况,班主任又不让。儿子很委屈,一直在我面前说自己是被冤枉的。他平常是挺调皮的,但很少撒谎。我现在很头疼,我怎样做,才能把这件事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呢?

明月支招:看到你的问题,想起自己小时候,也因为类似的原因被老师冤枉过,当时心里那个不平啊,很长一段时间都不喜欢上学。跟成人比起来,小孩子对不公平的遭遇是更为敏感,也更缺乏免疫力的。老师漫不经心的批评,可能就会给孩子造成很深远的心理阴影。显然,你家儿子的老师还没有充分意识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

还好,从你的描述来看,孩子对你还是很信任的,愿意把心里话告诉你。发展心理学研究表明,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哪怕他身边只有一个成年人能给予他信任、爱和温暖,那他对不公平待遇的抵抗力都会大大增强,身心健康发展的概率也会大大提高。说实话,在当前的大环境下,你很难影响和说服孩子的老师,但你可以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做一根“定海神针”,为他提供坚强的精神支持和温暖的情感滋养。

具体到这件事情的处理上,耐心倾听孩子的述说,让他澄清其中的细节,引导他把内心的不平抒发出来,表达你的理解和支持。你这样处理后,孩子一般就不会再有太多的负面情绪了。有可能的话,你也不妨引导孩子跟老师换位思考一下,让他尝试去想象一些不同的可能性,比如老师可能看错人了,老师也可能家里出了什么事心情不好……当一个孩子内心强大到可以去理解老师看上去不怎么完美的行为时,他以后就更能够抵抗类似遭遇的负面影响。

当然,培养一个内心强大的孩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你自己可能也需要学习大量的知识,甚至还要完善自己的人格。但跟孩子一起成长,不是一件很美妙的事情吗?

从《虎妈猫爸》看当今育儿三大问题

近日,随着《虎妈猫爸》的荧屏热映,想必观众们对于该剧中浓厚的“现实主义”和“写实精神”印象深刻,无论是从故事情节还是涉及的孩子教育话题,都更能引发观众的热议与共鸣。此剧是赵薇暌违屏幕7年后携手佟大为为全国观众献上的亲子教育大餐,不乏精彩的剧情台词和卓越演技。但是,在各位父母感同身受的同时,却又不得不去思考在现实生活中,对于孩子的养育和教育问题,身为父母的我们应当怎样去选择一种最适合的方式?

养育方法的问题:穷养?富养?再惹争议

古语道:从来富贵多淑女,自古纨绔少伟男。因此,当代便有了一种叫做“穷养儿富养女”的说法。其实,“穷养”也好“富养”也罢,我们一定要明白其背后的真正含义。“穷养”不是刻意追求“劳其筋骨,饿其体肤”,而是要养出孩子独立自主、克制物欲、奋发图强等特质。在日常生活中,让孩子学会自理,锻炼他的生活能力,还要从小培养他自立和受挫的能力。其次,要让他意识到,任何东西都要付出劳动才能得来,没有理所当然的索取。另外,要培养孩子正确的心态,不能盲目攀比,关键是要用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去创造财富。最后,也要注重挫折教育,让他在不断碰壁中变得更成熟和坚强。

“富养”当然不是指锦衣玉食,山珍海味。真正意义上“富养”是要养出孩子开阔的眼界、丰富的知识、得体的举止等文明的生活习惯。我们要在精神上“富养孩子”,条件允许的话,可带孩子去度假旅游和观看艺术展览,让孩子学会欣赏、尊重各地的风土人情,陶冶她们的情操。另外,可以带孩子参加适宜的社交,体会“修养”和“高雅”是人类文明追求和向往的,让孩子们希望能够成为社会的主流、文明的先驱者。

学前教育的问题:孩子应如何赢在起跑线上?

“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是许多家长奉若神明的信条。然而,很多父母容易忽略的一点是:什么是“起跑线”?进一个好的小学、中学、大学是起跑线吗?如果以此为基准,以学习数学、认字等技能培养的早教模式固然是最合适的。但是却很少有家长反思,这种技能教育虽然或许能够帮助孩子进入好的小学、中学甚至大学,但放在整个人生阶段来说,学校阶段的教育只是孩子人生的一小部分,学到知识固然重要,但如何适应社会、如何待人处事的人格养成,却远非学校教育能全部包含的。

不同年龄段的孩子的诉求是不同的,因此,早教的方法也应有所区别,在不同的时期给孩子不同能力的训练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专家提醒家长,早期教育不是提前学习知识,而是身体、情感、智力、人格、精神全面成长的教育,适当开发智力是必要的,但学习知识并不是它的目标。0至7岁是儿童大脑发育最快的时期,如果这一时期能够丰富儿童的生活,针对儿童的年龄特点给予正确的教育引导,就能加速儿童智力的发展,为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形成奠定基础。另外,最重要的是家长的言传身教和高质量的陪伴对于孩子的影响更加深远,这是再好的早教方法都代替不了的。

成长发育的问题:健康才是头等大事

自从宝宝出生的那一天起,他的健康问题便成了整个家庭的头等大事。人的生长发育有两个高峰,一是婴儿期,另一个是青春期。如何从婴儿时期慢慢健康长大让每一位父母殚精竭虑,是母乳喂养还是选择奶粉?是用纸尿裤还是传统尿布?什么时候为孩子添加辅食?……每一个问题都需要爸妈们绞尽脑汁,反复斟酌。食物的选择、营养的搭配、 病的预防……无一不是父母心中的头等大事。

由于孩子在出生后发育较快,单单从食物中吸收的营养素并不能完全保证身体成长所需,所以父母都会额外为孩子补充营养制剂。姑且不说这是一笔巨大的花销,从营养药品的选择上,就已让各位爸妈眼花缭乱,容易“听风就是雨”。

在此,专家提醒父母,为孩子补充营养素并不是多多益善,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蛋白质-热量摄入不足问题已很少见,但有些特殊营养素缺乏问题依然影响着宝宝们的健康,这些统称为“隐性饥饿”,其中最常见的就是维生素A和维生素D,它们对宝宝的成长发育至关重要但又很容易缺乏的营养素。维生素A对促进视觉发育、提高免疫力、促进骨骼牙齿生长、增强机体造血功能等方面意义重大,如果缺乏会造成夜盲症、干眼症、机体抵抗力下降、生长发育迟缓、易发贫血等问题。维生素D可以使钙质更容易、更快速地被吸收,促进骨骼钙化以增加强度,并且还可以增强宝宝的免疫力,有效预防各种疾病的发生。这也就是儿保医生建议宝宝从出生15天起每天一粒伊可新并坚持到3岁的原因。伊可新AD同补,营养均衡,配比科学,宝宝身体健康,父母们也更加安心。

而对于其他营养素如钙、铁、锌也是婴幼儿生长发育过程中较易缺乏的,需要科学合理补充。

对于剧中出现的各类教育方法,不少观众表示虽然不可尽信,但的确都能在身边找到原型。对此,专家表示,没有一种方法适合所有孩子,对待不同性格的孩子,一定要运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发挥他们独有的天性和特点,让他们健康快乐的成长。

本文Hash:a1e6a5bdd4d8ca11bd280645c4bf09984996557b

声明:此文由 梦相随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