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度保护会降低我们孩子的适应能力!

最近一次吃饭,席间听到很多人在谈师范大学研究生在山上作研究,遇到大雪,他想坚持留在山上,并做了相应的自我保护措施,可父母强要他下山,并向救助队求救。就该不该强制他下山之事,大家七嘴八舌,有的从父母的角度考虑,有的从社会成本的角度出发,所有的人都觉得应该要强制他下山,就是没有人从当事人的角度出发问他愿不愿意下山。

我觉得研究生的年龄、阅历都达到了法定成年人的标准,应该可以为自己的事负责,他如果没有开口,我们旁人不应该“为了他好”就强制他下山。

历史上有多少遗憾事都是“为了他好”而发生,为什么我们不能尊重当事人的选择?很多小孩子盼长大,就是因为处处要听大人的,而大人看事情的角度与孩子不同,常让孩子觉得是“被迫”去做。心不甘情不愿时,做出来的成绩不好,被父母责骂,徒增亲子间的摩擦。

其实真的要为孩子好,就要放手让他去做,自己在后面作后援。即便他失败了,这个教训也会使他终身不忘,他的一生会比那些从来不曾犯错的人过得有意义。就动物来说,被人饲养的猪牛羊,它们的大脑都比原野上的同类小了三分之一;因为不需要为自己的生存去竞争,一切都有人在照应,脑就变小了。

我去幼儿教育研习会演讲,讲完后有好几位老师跟我讨论现在幼教的困难。其中之一,竟然是有幼儿园小朋友吃香蕉不懂得先剥皮,连皮带肉一起塞进嘴里。我听了瞪大了眼睛,不敢相信,因为连猴子、猩猩吃香蕉都剥皮,怎么在“香蕉王国”长大的孩子反而不会了呢?一问之下,原来这些孩子从小被伺候得太好,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所有的食物都是切好后摆在盘子里的,所以不知道吃香蕉要剥皮。

还有一个老师告诉我,她班上有个小女孩,除了苹果,什么水果都不吃,因为家中只给她吃苹果。我听了除了叹息,不知道说什么好,这是“爱之足以害之”。我们怎能保证孩子一辈子丰衣足食,有人伺候?教他独立生活,不依靠别人才是为人父母之道。尤其只给孩子吃某种食物的父母,更是限制了子女以后在新情境的适应力。因为动物天生就有“惧新症”,对于任何没有吃过的新东西都会害怕,会本能地避开它,这是一个演化来保护我们的机制。

自然界的食物很多,除非我们是树袋熊,只吃桉树的叶子,不然我们怎么知道哪些食物有没有毒,吃了会不会送命呢?所以大自然让我们演化出来一种“惧新症”,除了小时候妈妈喂食过的食物,其他新的东西,一概是先回避再说。

我们在老鼠的实验上看到,头一次接触陌生食物的老鼠会非常小心地只吃一小口。如果24小时没有生病,它再回来吃多一点,要慢慢等它习惯这个味道,确信这种食物吃了不会致命后,它才会大口地吃。这是为什么老鼠药都是剧毒的原因,因为如果没有在第一次时把老鼠毒死,它是不会回来再吃第二口的。

虽然人类不像老鼠那样,但是每个人的适应力还是会因为小时候的习惯而有不同。人类也是演化来的,我们的孩子也有这种“惧新症”。大约两岁以后,他们就只吃以前吃过的食物,对于新的种类就不太愿意尝试。所以美国婴儿食品的种类非常之多,南瓜泥、豌豆泥、菠菜泥……就是为了要养成孩子从小吃各种食物的好习惯。偏食除了对孩子的健康不好之外,对他以后的人际关系也有妨碍――女主人一般不喜欢邀请吃东西挑剔的客人。对于智慧,现在的新定义是“在新环境中适应新情境的能力”。孩子有多元化的习惯才能适应多元化社会的需求,只给孩子 某一种食物或把他保护得太好都不是正确的爱孩子之道。真正爱孩子应该是把他训练得在没有你的时候过得也一样好。从小培养孩子接受新奇东西的习惯,他以后才能接纳异己。

过度的保护带来孩子的无能

一位初三的学生给“知心姐姐”写来一封信,信中说:

妈妈,您为了让我一心一意地学习,平时什么活都不让我干。每到节假日,我总想帮您做点家务活儿,但您却说:“不用你干,你只要努力认真学习,就算帮了妈妈的忙了。”一个星期天,您从街上买菜回来,我高兴地想帮您择菜,您却说:“你放下吧!下星期测验多考几分就行了。”我心里明白,您这是责怪我单元考试名次没有排在前面。我扔下菜,跑回

自己的房里伤心地哭了。

妈妈,您对女儿学习生活的关心照顾是“无微不至”的,然而,您知道吗?您的女儿多么想求得您对女儿的理解,多么希望您不再像保姆似的“关照”我,“代替”我,而是像航手一样用您那丰富的生活经验为我指引航向,让我在大千世界的海洋里搏击、奋斗、成长。

这位女孩的肺腑之言,说出了许许多多孩子的心里话。

父母对孩子过度的保护正困扰着孩子们。河北某县一所小学举行“奔向新世纪”象征性长跑,跟着跑的、在路边围观的家长比学生还多。他们不时冲自己的孩子大喊大叫:“别跑,慢慢走好!”“吃得消吗?吃不消趁早退出来!”“别逞强了,走不动爸爸开车捎你!”

从小学生队伍中,传出这样的回答:“谁让你送,快回去!”“烦不烦!都被人家笑死了!”下来他们对记者说:“这样的爱我们真受不了!”

“受不了”的爱天天在发生。

一次,我们带城市孩子去河南信阳鸡公山中国少年儿童“手拉手”营地参加“我爱大自然”夏令营。一位记者妈妈担心四年级的儿子自己洗澡洗不干净,竟冲到男生洗澡的帐篷想为儿子搓澡。正在洗澡的男生个个像惊弓之鸟,吓得躲了起来。记者儿子大声喊着:“你给我出去,你讨厌!”记者妈妈很纳闷,在家不都是我给你洗澡吗,有什么大惊小怪的?她不知道自己的行为,令儿子在小男子汉面前多没面子。

著名电视节目主持人敬一丹的女儿也参加了夏令营,但她住在营区里,没和妈妈在一起。一天,敬一丹去营区看女儿。她回来对我说:“我遭到了严厉的拒绝!我女儿说,你怎么竟敢在光天化日之下闯进我们的驻地!”

不管我们作父母的多么想保护孩子,他们一旦融入集体生活,就有一种强烈的独立意识,他们会把这种“过份的关心”看成是很没面子的事。正像小学生们所说的:大人的爱真让我们小孩受不了!

现在我们的孩子大都是独生子女,“生了男孩怕学坏,生了女孩怕受害”,父母恨不得天天呆在孩子身边,可是意想不到的伤害天天都在发生!

这给我们敲响警钟:过度保护下的孩子,更易受到伤害。真正关心孩子的父母,放手让孩子出去经风雨、见世面,不要把孩子“锁”在身边。

女孩的安全最令父母操心,要教她“自护”的知识和本事。

对儿童期的女孩,要告诉她“八个不要”:1、不要贪小便宜,不要随便接受别人的东西;2、不要跟陌生人走,自己的下身和乳房是不准异性触摸的;3、不要把家里的钥匙挂在脖子上,要把钥匙藏好,不让别人看到;4、放学回家不要走偏僻的地方,最好结伴而行;5、路上发生任何事情(如受到威胁、侵害……)都要告诉父母,不要瞒着;6、独自一人在家里要锁好门,有陌生人叫门不要开;7、遇到坏人拦截要大声喊“救命”,不要怕;8、有人在半路追你,你要往人多的地方跑,不要慌。

对青春期的女孩,要教她“四个学会”:1、学会防卫。防备他人对你身体的侵害;2、学会拒绝。对不良的性诱惑,你需要理智的拒绝;3 学会辨别。对不良的性误导,你需要懂得辨别;4、学会抑制。对自我的性冲动,你需要抑制。人对自己的性行为是要负责任的,要受道德与法律约束的。网上的甜言蜜语不可信,不要浪费自己的感情。

女儿如果真的受到性侵害,父母不要因为顾及面子忍气吞声,而要借助法律的力量保护孩子。据媒体披露,某乡村小学一个禽兽不如的男教师公然在课堂上猥亵了几十名女孩,而受害女孩和家长,因怕遭报复,都不敢声张,结果这个男教师胆子越来越大,竟然当众在讲台桌后强奸了几名女学生。最后,终于有家长大胆站出来揭发、上诉,才把罪犯绳之以法。

那么,父母该如何关心男孩呢?

父母最担心的是,自家的孩子放学路上被大男孩抢劫财物。

曾经发生过这样一件事:一个男孩穿着妈妈从美国买的价值一千多元的名牌运动鞋上学,一出门,就被人截住了。

“把鞋脱下来让我穿两天!凭什么你就穿这么好的鞋?”大男孩狠狠地说着,一边把旧鞋脱掉踢给小男孩。

小男孩吭也不敢吭一声,把新鞋脱了下来。

在这里,我想提醒爸爸妈妈们,尤其是那些经济状况比较宽裕家庭的父母,不要让孩子在经济方面产生比别人优越的心理,更不要让孩子在金钱方面有优越感,因为这对孩子并不是好事。让你的孩子“变”得普通一点儿、平凡一点儿,并不是虐待孩子,而是给孩子一个安全的生活空间。

过度的保护带来孩子的无能

一位初三的学生给“知心姐姐”写来一封信,信中说:

妈妈,您为了让我一心一意地学习,平时什么活都不让我干。每到节假日,我总想帮您做点家务活儿,但您却说:“不用你干,你只要努力认真学习,就算帮了妈妈的忙了。”一个星期天,您从街上买菜回来,我高兴地想帮您择菜,您却说:“你放下吧!下星期测验多考几分就行了。”我心里明白,您这是责怪我单元考试名次没有排在前面。我扔下菜,跑回

自己的房里伤心地哭了。

妈妈,您对女儿学习生活的关心照顾是“无微不至”的,然而,您知道吗?您的女儿多么想求得您对女儿的理解,多么希望您不再像保姆似的“关照”我,“代替”我,而是像航手一样用您那丰富的生活经验为我指引航向,让我在大千世界的海洋里搏击、奋斗、成长。

这位女孩的肺腑之言,说出了许许多多孩子的心里话。

父母对孩子过度的保护正困扰着孩子们。河北某县一所小学举行“奔向新世纪”象征性长跑,跟着跑的、在路边围观的家长比学生还多。他们不时冲自己的孩子大喊大叫:“别跑,慢慢走好!”“吃得消吗?吃不消趁早退出来!”“别逞强了,走不动爸爸开车捎你!”

从小学生队伍中,传出这样的回答:“谁让你送,快回去!”“烦不烦!都被人家笑死了!”下来他们对记者说:“这样的爱我们真受不了!”

“受不了”的爱天天在发生。

一次,我们带城市孩子去河南信阳鸡公山中国少年儿童“手拉手”营地参加“我爱大自然”夏令营。一位记者妈妈担心四年级的儿子自己洗澡洗不干净,竟冲到男生洗澡的帐篷想为儿子搓澡。正在洗澡的男生个个像惊弓之鸟,吓得躲了起来。记者儿子大声喊着:“你给我出去,你讨厌!”记者妈妈很纳闷,在家不都是我给你洗澡吗,有什么大惊小怪的?她不知道自己的行为,令儿子在小男子汉面前多没面子。

著名电视节目主持人敬一丹的女儿也参加了夏令营,但她住在营区里,没和妈妈在一起。一天,敬一丹去营区看女儿。她回来对我说:“我遭到了严厉的拒绝!我女儿说,你怎么竟敢在光天化日之下闯进我们的驻地!”

不管我们作父母的多么想保护孩子,他们一旦融入集体生活,就有一种强烈的独立意识,他们会把这种“过份的关心”看成是很没面子的事。正像小学生们所说的:大人的爱真让我们小孩受不了!

现在我们的孩子大都是独生子女,“生了男孩怕学坏,生了女孩怕受害”,父母恨不得天天呆在孩子身边,可是意想不到的伤害天天都在发生!

这给我们敲响警钟:过度保护下的孩子,更易受到伤害。真正关心孩子的父母,放手让孩子出去经风雨、见世面,不要把孩子“锁”在身边。

女孩的安全最令父母操心,要教她“自护”的知识和本事。

对儿童期的女孩,要告诉她“八个不要”:1、不要贪小便宜,不要随便接受别人的东西;2、不要跟陌生人走,自己的下身和乳房是不准异性触摸的;3、不要把家里的钥匙挂在脖子上,要把钥匙藏好,不让别人看到;4、放学回家不要走偏僻的地方,最好结伴而行;5、路上发生任何事情(如受到威胁、侵害……)都要告诉父母,不要瞒着;6、独自一人在家里要锁好门,有陌生人叫门不要开;7、遇到坏人拦截要大声喊“救命”,不要怕;8、有人在半路追你,你要往人多的地方跑,不要慌。

对青春期的女孩,要教她“四个学会”:1、学会防卫。防备他人对你身体的侵害;2、学会拒绝。对不良的性诱惑,你需要理智的拒绝;3 学会辨别。对不良的性误导,你需要懂得辨别;4、学会抑制。对自我的性冲动,你需要抑制。人对自己的性行为是要负责任的,要受道德与法律约束的。网上的甜言蜜语不可信,不要浪费自己的感情。

女儿如果真的受到性侵害,父母不要因为顾及面子忍气吞声,而要借助法律的力量保护孩子。据媒体披露,某乡村小学一个禽兽不如的男教师公然在课堂上猥亵了几十名女孩,而受害女孩和家长,因怕遭报复,都不敢声张,结果这个男教师胆子越来越大,竟然当众在讲台桌后强奸了几名女学生。最后,终于有家长大胆站出来揭发、上诉,才把罪犯绳之以法。

那么,父母该如何关心男孩呢?

父母最担心的是,自家的孩子放学路上被大男孩抢劫财物。

曾经发生过这样一件事:一个男孩穿着妈妈从美国买的价值一千多元的名牌运动鞋上学,一出门,就被人截住了。

“把鞋脱下来让我穿两天!凭什么你就穿这么好的鞋?”大男孩狠狠地说着,一边把旧鞋脱掉踢给小男孩。

小男孩吭也不敢吭一声,把新鞋脱了下来。

在这里,我想提醒爸爸妈妈们,尤其是那些经济状况比较宽裕家庭的父母,不要让孩子在经济方面产生比别人优越的心理,更不要让孩子在金钱方面有优越感,因为这对孩子并不是好事。让你的孩子“变”得普通一点儿、平凡一点儿,并不是虐待孩子,而是给孩子一个安全的生活空间。

本文Hash:5a55c840feb7f7487670a8fae7f491061547e8df

声明:此文由 cliff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