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为何对依赖性强的孩子若即若离

现在的中国,做全职妈妈的并不多,因此很多妈妈在带孩子这件事上,总是做不好抉择。一方面,自己和丈夫要赚钱,现在养一个孩子是花费很大的,因此把孩子交给能清闲地拿退休工资的父母是一个比较好的方法,父母比较清闲,又因为带过孩子比较有经验,所以放父母家中自己也比较放心,每隔几天去看看孩子,平时还能悠闲地和老公享受二人世界,何乐而不为呢?

但这就又有了另外一个问题,孩子的依赖性很强,很有可能短时间不见,他和你就不太亲了。曾经我就遇到过这样的事情,因为母亲生病,我回了娘家照顾母亲,宝宝就抱到了丈夫的哥哥那里去带,丈夫的哥哥家孩子已经很大了,在外求学,对于这样一个小家伙自然是非常地疼爱。一开始我想,这样我比较放心,爸爸虽然每天都回家,但工作这么辛苦,肯定不能好好地带宝宝,和爸爸商量后还是把孩子放在哥哥家里比较好,而且嫂嫂也一直非常喜欢宝宝。

回去了一个月后,因为家里又出了点事情,又回去了一趟,这样算下来就有两三个月,就这样短短的时间,我就感觉有些不对劲了,宝宝好像和我都有些距离感了。我才走的时候,他拉着我的衣角,哭得那个伤心啊,把我这个妈妈的心都快哭碎了。本来想带着孩子走,可也不想让孩子也跟着奔波劳累,回去要照顾母亲也是三天两头医院和家里两处跑,孩子这么小,又要上幼儿园,我不想他也跟着吃苦,就硬是把宝宝放到了哥哥家里,经常打电话听着孩子的声音都有忍不住想哭的冲动。

但回来后,宝宝竟然就和我有点生疏了,一开始我还觉得怎么这么快呢,宝宝啊,走的时候你还拉着妈妈的衣角哭着喊妈妈不要走呢,这么快就把妈妈给忘掉了。一回来就看到他跟我的嫂嫂那么亲,我去拉一下他还有点陌生的感觉,虽然过了几天就好了,但我当时还是有种做母亲很失败的感觉,于是我当下就下了决心,无论怎样宝宝都要自己带。

其实做妈妈的永远不必担心孩子和自己不亲,孩子毕竟是自己生的,小的时候会依赖性比较强,谁和他在一起的时间多,他就会比较亲近谁,这是很正常的,当孩子渐渐长大情况就可以有些改善了。千万不要和父母或是带孩子的人生气,谁付出都是在为自己的孩子付出啊。

妈妈心得

孩子能自己带最好自己带!孩子当然是要跟着自己的母亲最好,如果实在没有办法,也要争取做到经常去看孩子,不能和孩子过于生疏了。

第12堂课

孩子刚刚来到这个世界上,对世界上的一切都感到既渴望又害怕,就算是母亲也不例外。或者说他们对母亲的要求更甚,当你把孩子狠心放在父母家寄养的时候,你的孩子也许会感到被抛弃了,这种潜在的受伤心理,会促使他在再看到你的时候,情感上产生隔膜。当然这种隔膜都是暂时的,把宝贝接回家,用不了几天他又是你最亲热的小宝贝了。

从教育学的角度来看,孩子不应该太依赖母亲,因为这样的孩子将来很难独立,所以孩子跟母亲不太亲并不见得是件坏事。随着孩子年龄的慢慢增长,母亲扮演的角色本来就应该慢慢变化,母亲不能一直都是那个溺爱孩子的母亲,母亲也应该有严厉、温柔、慈祥、睿智、冷静、包容等特质。这些特质能够满足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需要的一切母爱元素,而只有得到过完整的母爱的孩子,才能拥有在社会上真正独立并得到幸福的能力。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母亲就要刻意去和孩子保持距离,只是单独提醒一下那些习惯了孩子腻在身边的母亲,偶尔也要放开手,让孩子去更广阔的世界漫游 。

家长如何拒绝孩子的依赖性

不少父母“心太软”,恨不得所有的事情都替孩子做好,对孩子的一切大包大揽,结果让孩子患了“软骨症”和“依赖心理”,给以后的生活造成了巨大的障碍。拒绝孩子的依赖心理,应成为父母最重要的一堂必修课。

有的父母抱怨说:“每次我离开孩子,他都要不停地哭闹。”这种情感上的不舍,其实是孩子依赖心理的开端。情感依恋是典型的心理依恋,即某人(或某人的反应)成为他人做事的动机。长此以往,孩子就会变得离不开父母,对外界的一切感到不适。有报道说,很多孩子上了初中、高中,甚至大学,生活自理能力都很差,还需要母亲一路陪读。这样的例子被很多父母引以为戒。不过“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孩子这种可怕的依赖性可能在孩子刚出生时,就被父母不知不觉中宠出来了。

孩子过度依赖父母,不但对父母的生活造成不便,而且对孩子的成长发展也极端不利。父母拒绝留在孩子身边,其实也是必须的举措,孩子正是在伤心中意识到,自己应该独立,应该自己去应对很多事情。这样,孩子就会战胜依赖心理,主动积极地去发现新天地,去和更多陌生人交往。

很多父母都有这样的经历,只要自己对孩子的关爱得当,在保证孩子安全感的同时,给予孩子更多的自由空间,孩子会越来越独立。此时孩子通常会自得其乐,并不需要父母。只有当孩子需要有人作伴,或者是需要父母的安全感,孩子才会重新需要他的父母。随着孩子的成长,他致力于建立自己的独立性,不会过多地待在父母的身边。反而是父母出于奇怪的心理(比如说占有欲),总是出现在孩子周围,干涉孩子的尝试,让孩子被动地依赖他们。慢慢地他们只习惯于同父母(往往只同父或母)相处,慢慢地他们会离不开父母,怕见陌生人,形成很强的依赖性。

要杜绝孩子的依赖性,父母就应该致力于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父母要引导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情。父母不应该在孩子遇到困难要求帮助的时候就代劳,而是要给孩子适当的鼓励,比如说“妈妈相信你能做好”“这点小事难不倒我们家的男子汉”等,让孩子受到刺激和鼓励,积极地去独立完成。

如果孩子想自己尝试,父母没必要总是事无巨细地关心。放手让孩子去做,就是给孩子一个机会,让他在自己动手尝试中获得经验教训,以便将来更好地解决问题。这种经验对孩子来说可能是成功的,也可能是失败的,但不管是成功还是失败,它们都会在孩子今后的生活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专家支招

父母不要太迁就孩子,不要让孩子觉得是为了父母的奖赏,或者是为了逃避父母的责备而去做某件事。更不应该帮助孩子去完成他应该独立完成的事情,有的爷爷奶奶宠溺孩子,甚至帮助孩子做作业;孩子在学校表现不好,不是教育孩子而是到学校去闹。这样做不是爱孩子,而是害了孩子。如果想锻炼孩子自己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就应该多让孩子自己动手,杜绝他们形成依赖心理。

推荐:

善待宝宝的每一个为什么如何培养宝宝阅读的兴趣

孩子依赖性强 家长如何做到放开手

  经历过一些波折,我33岁才有自己的宝贝。做母亲的感觉真是幸福,所以我对儿子也照顾得非常细致,从小时候几个小时喝一次奶,到每天衣物的添减,我都安排得非常仔细,生怕出一点纰漏。家里人都笑我对孩子关心过度,但我一直对这种说法嗤之以鼻。

  从小到大,儿子都和我关系特别好,看着他依偎在我怀里,笑眯眯地说:“妈妈,我爱你。”我觉得无论多少辛苦都是值得的。

  可随着他年龄的增长,我也开始有了困惑。儿子好像依赖性过强了,哪怕是一点点小事,他也会找别人来帮忙。比如早晨穿衣服,不是这穿不上,就是那找不着,总在自己房里大声喊:“妈妈,来帮帮我。”

  他现在已经上小学一年级了,就连书包也不会收拾。每天晚上都是我帮他收书包、削铅笔什么的。

  前不久,我发现他就连学习上好像也懒得自己动脑筋。如果某一道题需要稍微转个弯,他就会看着我,让我帮他想,好像学习是我的事似的。如果我生气不管他,他除了在那掉眼泪,根本不会自己动脑子想。

  我是想把孩子照顾得周到一点儿,可没想到,他怎么连脑子都一并懒起来了。

  老公建议我从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入手。我也想这么做,可一遇到具体事儿的时候,比如看着他削铅笔时颤乎乎的样子,我总怕他伤着,不自觉地就会拿过来帮他做了。

  事后我也后悔,怎么又管他了。可每看到儿子求助的眼神时,我却总也硬不起心来。

  请问我怎么才能真正放开手呢?有朋友安慰我,让我一步步来,可真正从哪里开始,又怎么才能一点一滴地实施呢?我心里实在没谱。

  如果从旁观的角度来看,母亲与孩子之间的这种依恋很像是一种游戏。很小的时候,母亲扮演一个照顾者,孩子扮演一个被照顾者,两人间产生了一种依恋,这些依恋不仅是亲情的依恋,可能还有角色的依恋。直至孩子一年级,这样的游戏还在继续,母亲热衷于做照顾者的角色,孩子从被照顾中感觉到母亲的爱与关注,无意识地幼稚化,或不那么想独立做事情,谁能说不是试图把自己被照顾的角色维持下去呢?

  任何关系一旦形成就可能产生一种称为惯性的东西,人们无意识地寻求一种熟悉的方式,就如开车会习惯走已经走惯了的路一样,孩子所有的对母亲的诉求都可以看成在行为上去重现关系的老路。解决的方法是母亲把游戏的角色颠倒过来,开始从一些小的层面让孩子来扮演照顾者。有一天他对照顾别人厌烦了,自己也就不那么想当被照顾者了。

  比如,让孩子从学校回家的时候换一瓶酱油回家。妈妈请求地说:“宝贝,妈妈今天特别忙,你要帮帮我!”孩子把空酱油瓶拿到学校,再带回家,可能会产生许多麻烦,但完成了,母亲要对他格外好。如果他不愿意,妈妈可以说:“妈妈求你帮忙你不愿意,可你为什么总是要妈妈帮助你呢?”这个问题可以促使孩子思考,给他一些扰动。这样的事情重复多了,孩子做作业的时候,呼喊母亲帮助的底气就不那么足了。

  另一个变通的做法就是尝试着让孩子犯错误,比如母亲收拾书包的时候,故意把他的铅笔盒落下,但把它放在显眼的地方,孩子稍加留意就可以看到,并来纠正照顾者的错误。可以纠正母亲的错,孩子会对自己产生信心。如果孩子疏忽了,到学校必然会有不少的麻烦,对母亲的依赖就会动摇。这样的错误母亲可以重复犯,比如检查作业的时候故意把明显错的地方忽略掉,让老师给孩子一个很低的分。慢慢地孩子对照顾者的信任减少,自己独立学习和管理的能力就会逐渐增强。

  对一个七八岁的孩子,处理这样的依恋纠结不能只是教育,因为母亲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游戏角色并没有改变,孩子还是一个依赖者,母亲还是一个照顾者。要用一种智慧,或计谋。想让孩子顺利长大,母亲需要转化角色,并把主导孩子的空间让出来,让孩子对自己建立信心。

  久久健康网母婴频道的小编温馨提示:越是坚决地贯彻教育的母亲,孩子越不容易长大;相反,宽松的家庭和合适的引导,孩子反倒如小鸟展翅,会勇敢地飞翔。

  (编辑:荀满满)

本文Hash:607e317f2016fd1cffb9b07176525acad69c49b4

声明:此文由 Scarlett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