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才能让我们的孩子活得更精彩

不要让孩子离开学校

案例1读书有什么用

朱某和唐某夫妇是湖北省荆门市东宝区团林铺镇白鹤村的农民。朱与唐于1995年结婚,双方均是再婚。其中现年10周岁的儿子是朱某与原妻于1989年收养的。12岁的女儿则是唐某与前夫所生,她在父母离异后随母亲来到朱家,并从原学校转入陈家坪小学就读,家庭的变故使她有些厌学。1997年9月她还未读完小学五年级便辍学回家了。对女儿的辍学,朱、唐夫妇没有采取任何积极措施促其复学。在女儿辍学后,唐又挑唆丈夫强迫儿子辍学,并强迫儿子写下保证书:“我是自己不愿读书上学了,长大后我不怪爸爸妈妈。”孩子辍学后,便在家里帮家长干活。在此期间,学校、班主任、村党支部书记先后多次上门做工作。1998年3月,朱、唐夫妇才勉强同意让儿子返校读书,儿子所在班级还为此专门召开欢迎班会,为他捐学习用具和书包等。当天,儿子回到家里,学习用具被其父母扔到田里,书包也被藏了起来。第二天,儿子又被迫再次辍学。

对朱、唐两位子女的辍学,学校、村党支部在几次上门做工作均遭拒绝之后,便向镇政府、镇教育组作了汇报。4月12日,镇教育组、村党支部、学校的有关负责人再次上门做朱、唐夫妇的工作,但朱、唐夫妇态度蛮横并坚决拒绝送子女返校。陈家坪小学不得已于1998年4月13日将朱、唐夫妇推上被告席,要求人民法院依法强制被告人将子女送往学校接受九年制义务教育。5月5日,东宝区人民法院依法组成合议庭审理此案。在法庭上,审判长再次向被告宣传了《义务教育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的有关条款,希望被告能接受法庭调解,尽快送其子女复学。在遭到被告拒绝后,东宝区人民法院依法当庭作出判决:被告朱某、唐某于本判决生效之日将子女送入原告陈家坪小学接受法定年限的义务教育。1998年5月21日,即法院判决生效后的第一天,东宝区人民法院派人专程两次来到朱家对其做了思想工作,仍遭拒绝后,当天下午,依据原告提出的强制执行的要求,东宝区人民法院依法决定对唐某进行拘留15天。唐某成为全国第一个因不送子女入学而被拘留的学生家长。我国《义务教育法》第十一条明确规定: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必须使适龄的子女或者被监护人按时入学,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适龄儿童、少年因疾病或者特殊情况,需要延缓入学和免予入学的,由儿童、少年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提出申请,经当地人民政府批准。

《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九条更是明确规定: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尊重未成年人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必须使适龄未成年人按规定接受义务教育,不得使在校接受义务教育的未成年人辍学。

显然,以上的案例中,朱、唐夫妇的一对子女身体健康病、也没有其他特殊情况,朱、唐二人令其退学是违反法律的,侵犯了子女的受教育权,理应受到法律的制裁。那种认为自己的孩子自己管,上不上学是自己家的事的观点一定要彻底摒弃。

我们要对监护人说

接受九年制义务教育既是适龄儿童、少年的法定权利,又是他们的义务,即每个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同时为了保证未成年人合法权利的实现,父母作为未成年人的合法监护人,应当保证未成年人有足够的时间和物质条件接受义务教育。

如何才能让孩子变得活泼开朗

其实造成孩子这种内向、胆小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其一是由于先天气质类型、身体素质等方面的原因,有些孩子从小就非常敏感,很难适应新环境,不愿意接触陌生人。其二是由于父母教育方式不当而造成的。有些孩子则因为父母上班无人照看,被父母关在家中;有的家长因害怕孩子在与外界交往的过程中染上不良的习惯而不让孩子出门玩耍;有些家长由于过分溺爱孩子、包办一切,导致孩子没有能力去适应新环境,不会与小伙伴共享。对于这些孩子,父母不妨尝试以下一些做法,希望能给您和孩子一些帮助。

一、家长在生活中要尽量多地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让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家长要及时地给予鼓励和表扬,以培养孩子各方面的能力,增强孩子的自信心。

二、家庭要努力创造条件,带孩子走出家门,去一些公共场所或有同龄小孩的朋友家做客等等。刚开始,可以为孩子选择一两个性格开朗、年龄略小的伙伴一起玩,这样可以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并容易学会与人交往的一些方法。多鼓励孩子与小伙伴交往,并注意观察孩子在交往中出现的问题,指导孩子如何去处理。

三、家庭要和幼儿园老师沟通,请老师帮助孩子在集体生活中学会与小伙伴交往,感受其中的乐趣。

四、当孩子在社交中表现出合群时,家长和老师要及时鼓励、强化,家长的自信及良好人际关系的榜样,也会对孩子健康、开朗性格的形成有所帮助。

五、在整个过程中,家长要有耐心,不要提出过高的要求,要循序渐进。如,当孩子不敢和客人交往、不敢大声讲话、不敢做滑滑梯等游戏时,家长不要强扭着孩子。否则孩子会更加恐惧,更加害怕与人接触。

温馨提醒:3岁是智力发育关键时期

据孙老师介绍,儿童的智力发育关键时期之一就是3岁,当小孩的行动或者表现并非如想象的进度时,家长不妨换个角度思考,特别是从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小孩虽然年纪比较小,但是还是可以感受到自己父母对他(她)的欣赏,这样对建立孩子的自信心也很有帮助。

另外,对于好动的孩子,从事幼儿教育的周旋老师认为,这类孩子属于运动机能占优势,喜欢用肢体语言代表声音语言。她说,“爱动”的孩子并不是患有多动症,反而有些这样的孩子比较聪明,对身边事物感觉无聊,才会做很多小动作。对于这样的孩子,家长需要根据其特点,以夸奖等方式进行教育。

如何才能让自己的孩子更优秀?

孩子是每个家庭的未来,尤其是现在,家家都是独生子女,年轻的父母们在没有任何经验的前提下对孩子的教育却必须一次成功,这怎能不让他们苦恼呢。如何才能让自己的孩子更优秀?

人脑需要刺激

据程跃博士介绍:其实,现代神经科学发现,人脑细胞具有异乎寻常的增生能力,遗传进程为个体感知、运动、思维发展提供充足的细胞,以保证适应复杂环境的需要。如果环境刺激贫乏,头脑的许多细胞就会发育废止,不再生长。如果环境刺激丰富,神经细胞就会充分发展,建立起高度复杂、功能强大的神经网络,这就是儿童超常发展的奥秘。

最新的脑科学研究成果指出:在人脑的发育建构过程中遵循"窗口"理论,孩子越小打开的窗口就越多,此时智力提升的机会最大;随着年龄的增长一扇一扇的窗口随之关闭,智力提升的可能性越来越小。长达20年的跟踪研究测定:假定一个17岁的人智商为100,如果从7岁时开发智力,只能开发20%,从4岁时开发就能达到50%,如果提到3岁之前将能达到80%。6个月内的婴儿脑细胞每分钟就可增加20万个,孩子在2岁前是脑细胞的突发生长期,早期教育的本质是塑造脑,谁抓住了大脑发育时机,谁就有机会进入超常群体。

营养不能代替环境

人们一直错误地认为,神经系统及其感官的特征是与生俱来的,它伴随着成熟过程而逐步到位,因此人们更多地重视早期营养对脑发育的影响,而忽视了早期环境刺激对脑分化的作用。现在发现,大脑是一个动态的"创造物",早期发展关键期的本质是脑建构与分化各种信息处理系统的敏感时期,而脑的各种信息处理系统如视觉的、听觉的、言语的、运动的等,它们在功能上的复杂程度以及结构特征是与婴幼儿早期发展环境刺激的复杂性与结构性相关的。大脑的成熟过程中不断建构与分化的真正要素就是环境刺激。而人的智力差异本质上是脑的差异,脑的差异本质上是环境与教育的差异!因此,进行3岁前乳婴教育是提高儿童智力的重要途径。从某种意义上讲,"超常"智力不是少数人的天赋产物,而是大多数平平常常的儿童智力良好发展、"超常"表达的结果。

0~6岁是关键

0~6岁是幼童早期潜能开发的一个稍纵即逝的关键时期,为了帮助年轻父母及幼儿教师获得幼童潜能开发的科学、系统、先进的理念与方法,程跃博士主编了《程博士幼童智力开发教程》,按照数的概念训练、量的概念训练、手眼协调训练、认知训练、言语训练5个重要维度,分为1~3岁及4~6岁年龄段各5册。这一教程是程跃博士幼童潜能开发教育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已在5所金色摇篮婴幼园使用5年,受教幼童平均智商达到140分以上,成效显著。

生活即学习,游戏即学习,交往即学习,模仿即学习,探索即学习,劳动即学习,学习本身也是学习。只要掌握了正确的观念和方法,培养超常儿童不是梦。

本文Hash:c3c8070736733f7556973a247b5d868a09f7d5b7

声明:此文由 lizhen002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