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不让孩子输在家庭教育上

7月18日,当新疆克拉玛依市南湖中学德育主任罗小荣一行敲开初二(3)班学生阿雅库孜家的家门时,阿雅库孜和她的母亲像迎接亲人一样,给老师端茶倒水,并端上香甜可口的西瓜。

阿雅库孜在老师眼中是个优秀学生,在文艺方面很有特长。罗小荣和阿雅库孜的班主任一起了解了她的暑期生活安排,并详细了解了家庭教育情况。

阿雅库孜的母亲告诉班主任,家里经常鼓励孩子做家务劳动,孩子很听话。在得知阿雅库孜已经到社区报名,准备参加社区活动时,班主任给予了肯定并鼓励她多参加社区活动。

这只是克拉玛依市中小学教师“大家访”的一个镜头。

家访教师成为城市最美风景线

连日来,在克拉玛依市,全市中小学教师冒着36度以上的高温,穿梭在一栋栋楼宇之间,他们上楼下楼,走家串户,与家长们交谈,和孩子们沟通交流。由于克拉玛依市有完善的贫困生资助政策,所以家访的重点不再是为困难学生提供帮助,而是转向需要家庭教育指导的打工子弟家庭。各中小学都制定了详细的家庭教育指导方案。这个暑期,活跃在各个家庭的教师们,成为这座城市最美的风景线。

克拉玛依市教育局局长彭建伟介绍,“大家访”必须要落实两个100%,一个是100%的中小学教师参与,另一个是必须对100%的学生进行家访。活动时间从7月初到9月中旬。家访内容包括了解掌握学生家庭情况、成长环境、在家表现、学习和生活习惯,帮助学生制定暑期计划等,但最重要的内容是对家长进行家庭教育指导。

目前,克拉玛依市中小学教师已完成家访任务的60%,到9月中旬将完成对剩余40%学生的家访。

家长对待孩子不会再简单粗暴了

“学习这么差,我看你是考不上高中了,初中毕业就给我去打工。”“打工就打工,我自己养活自己,不用你管。”这是克拉玛依市实验中学教师夏永东在家访时遇到的一幕。

这个家庭3年前从河南来克拉玛依打工,父亲是建筑工人。因为孩子学习成绩不理想,这位家长当着孩子老师的面,大肆指责孩子。见此情景,夏永东立即将父子两人分开,并分别进行了交谈。

夏永东当即指出了这个父亲的教育方法存在严重问题,并告知他如何教育孩子,怎样和孩子沟通,如何保护孩子的自尊心等。经过耐心指导,这位家长认识到刚才那样粗暴对待孩子是错误的,不仅向孩子道了歉,而且表示以后要改变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

“这位家长说自己不懂怎样教育孩子,以为用强压的办法可以解决问题,没想到孩子越来越不听话。这说明家长在家庭教育上存在很大的困惑,需要帮助。”夏永东告诉记者,“听完我的指导后,这位家长表示,以后要多和老师沟通,采取更为恰当的教育方式教育孩子。”

真正的“起跑线”是家庭教育

“家庭是一个孩子养成良好习惯和思想道德品质的关键和基础。”彭建伟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这一说法是很有道理的。家庭教育出问题,或者家庭关系搞不好,孩子要想健康成长是很困难的。”

克拉玛依市第六中学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占到了60%。在家访中,教师发现,有的打工子弟家庭教育几乎是空白,有的存在很多误区。

“这些误区的存在,对学校教育形成了巨大挑战,如果不解决好,会影响学生的培养。”彭建伟对记者说,“正基于此,我们把开展家庭教育和对家长进行指导放在重要位置来做,目的就是通过行之有效的指导,改善家庭教育状况,不让孩子输在这条起跑线上。”

为什么说孩子的家庭教育重在教育父母

如今,依赖于父母实施的家庭教育现状不容乐观,他们的个性、学习背景、成长经验、就业状况和生活压力,使得一些父母无法开展良好的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的主要问题

缺乏和谐的家庭氛围

一些家庭特别是弱势群体的家庭如农民、农民工、未就业人员和经济贫困家庭的孩子生活水平低下,有的孩子缺乏必要的学习条件,留守儿童、流浪儿童已经成为社会问题。有的父母婚姻异常,单亲、重组、隔代抚养和旁亲监护抚养孩子的数量加大;还有的父母因个性、收入等原因,吵架打闹不止,缺乏互敬互爱。家庭的不和谐和生活的动荡让未成年人连起码的安全感都没有,有的孩子对父母失去归属感、对家庭失去信心。一般来说,得不到家庭温暖和关爱的孩子,其人格特点表现出攻击性和反叛性,极易走入歧途。

思想陈旧教育不当

有的父母把孩子看成自己的私有财产,不尊重生命的价值;相当一部分父母人才观念狭隘,“望子成龙”,“逼子成龙”。盲目的家庭教育忽视了孩子的个性成长,孩子的人格尊严受到侵害,由于心理需求和自我成长不能实现,造成许多孩子精神扭曲,形成不良的品行。当前的大学生就业困难,父母也应该反思,对独生子女溺爱倾向已经导致我们的孩子生存能力不强、责任感缺失、竞争力不强。

学习能力差

许多年轻夫妇在思想上还没有做好充分地准备,孩子就已经降临世间,怎样抚养、教育孩子既没有学习也没有受过专门训练;一些父母虽然看了一些书,但由于不了解家庭教育的科学性、缺乏针对性,常常莫衷一是。于是,“一喊、二骂、三打、四窃(孩子隐私权)、五夺(孩子财产权)”普遍存在于中国家庭中。相当多的父母及监护人不懂也不能依法教育、抚养,不能通过学习掌握家庭教育的规律和方法,不能给处于成长中的孩子以积极的人文关怀、心理关注和成长指导,从而导致未成年人心理发育迟缓,人格不完善。被“管”出来的孩子,特别是那些被打骂虐待、貌似“爱”的严管监控和“特长”学习下的孩子,其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参与权和受教育权往往得不到充分保护,孩子精神遭受创伤,学习兴趣下降,社交焦虑加深,心理形成逆反,能力提高缓慢,“快乐成长”变成了一句空话。

不能以身作则

有的父母及监护人自身素质差,缺乏爱心,社会角色顽劣,这导致了有的孩子游走在社会边缘,内心绝望,还有的孩子患有严重的心理疾病,自暴自弃。

父母也要接受教育

家庭教育是人接受时间最早最长、影响最深的教育。父母给孩子的教育是养成道德习惯、生活习惯、学习习惯、陶冶气质,是人生最重要的教育环节。良好的家庭教育使人终生受益。让儿童健康成长,关键在于提高父母的素质和他们实施积极家庭教育的能力,“孩子有问题,父母来‘吃药’”应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教育父母,应该从父母自学和对父母开展社会教育两个方面来努力。前者强调,每位父母应抱着培养孩子也是一种事业的理念,加强学习,与孩子一起成长。向生活实践学习,不断认识自我、认识孩子,掌握科学的教育、心理知识,寻求符合自己孩子成长规律的教育方式和方法,解决孩子成长中的问题。后者则主要是政府及有关部门动员社会力量,弘扬先进的教育理念,普及科学的教育规律;积极开办各类讲座、培训班,普及现代家庭教育知识。

教育 为什么说现在的孩子不能打

  一说到打孩子,很多家长都会说:“我们小的时候经常挨打,也没见有什么问题。怎么现在的孩子就不能打呢?”这是因为时代的不同而导致的结果,在工业时代,大家关注的是物质方面,而在如今的信息化时代,大家更多关注的则是人们的内心需求。

  这里的打指的是用粗暴的手段或滥用武力给孩子的肉体和心灵造成痛苦的惩罚。

  “我们谁小时候没挨过打呢?那时候打就对,今天打就不对了。为什么?”和平区教研室教研员、青少年心理教育专家周梅说,“是因为时代在发展。”现在孩子的自主能力和自我意识都很强,渴望有独立的人格并得到别人的尊重。

  “不打不成材”、“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都是那个时代的理念。那个时代是什么时代?是前工业化时代。那是一个物质匮乏的时代,买东西都得凭票证。那时的社会取向是以创造更多的消费品。所以工业时代的逻辑也可以叫作制造业的逻辑。而物质决定意识,教育又属于意识形态里的东西,我们的教育也呈现了制造业的痕迹,它对待人就像对待物品一样,并不注重人的个性。

  在如今的信息文明时代,我们的教育观念有了很大的改变,注重的是人的潜能的提升和人的需求的全面满足。不是有句话说“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吗?这个时代尊重人的个性,注重个人感受。我们不能再像以前对物打交道那样跟人打交道了。它要用人本身的规律和人打交道。而人本身的规律,就是他要发展与众不同的个性与天赋。注重个人感受,内心的需求渴望得到别人的尊重。这时候家长再打孩子,孩子就受到了极大的伤害,所以不能打。

  周梅说:“我总对家长说一句话,‘我们用昨天的观念教育今天的孩子从事明天的事业,这怎么可以呢?’”

  周梅认为:“打孩子反映了家长的暴怒情绪与教育的无知。本来是想教育孩子,却不知道这种教育方式是失败的,达不到应有的教育效果。”这是因为,一、打孩子容易让孩子产生心理适应现象。如果家长动不动就打孩子,孩子在心理上会产生一种适应现象,说白了就是打皮了。二、容易让孩子关注家长的暴怒情绪,从而忽视对自己错误行为的认识。打孩子的家长很少会对孩子细细讲孩子错在哪儿,会造成什么后果。三、打孩子容易给孩子带来伤害,比如伤害孩子的自尊心,迫使孩子说谎,引起孩子反抗和抵触的情绪,造成亲子关系的紧张,更容易使孩子形成暴躁的性格等等。

  适度的惩罚可以使孩子把自己受罚的行为与挨打的后果联系起来。从而让孩子学到良好的行为习惯,克服不好的行为习惯。

  一位家长在来信中向我们咨询3岁,是应该适当地打还是一点都不应该打,是有些事可以体罚还是所有的事都不可以体罚?

  对于家长的疑问,周梅说:“经常有家长向我抱怨,你看现在的孩子吧,气得大人要命,打还打不得。我觉得不能用简单的打与不打来讨论教育孩子的问题,而是怎样适度地运用惩罚,这里的惩罚是有教育的元素在里面,是教育的一种方式。”

  我们总说,对孩子要提倡鼓励和表扬,这是正面教育。但光表扬怎么行呢?这样孩子岂不会是非不分?家长偶尔使用适度的惩罚来教育孩子是可以的,但是要看孩子的年龄,4岁到6岁或者是小学低年级段的孩子可以,10岁以上家长就应该慎重了。

  惩罚孩子要注意三点

  一、不可轻易惩罚孩子,可偶尔为之。但一定要把道理跟孩子讲清,为什么要惩罚。

  二、惩罚作为 一种管教孩子的方式,只有应用恰当,才能收到应用的效果。

  三、善于惩罚与善于表扬在家庭教育中同等重要。

  这里要着重说一下第二点,惩罚有很多种,一种是体罚,打屁股打手心。家长只能用手,而不能用脚踹或是器械等,因为手的力量比较小,容易控制。一种是谴责,家长可以通过批评、瞪眼睛、皱眉或沉默等表情表示自己的不满。还有一种是隔离,比如说家里来了客人,孩子又嚷又哭,家长可以把他带到另一间屋子,告诉他这样做不对,让他反省。最后一种是可以取消原来的承诺,比如打算去哪里玩儿,因为他犯错误而取消。

  怎么样才能让惩罚发挥作用呢?技巧在哪里呢?周梅认为,首先,惩罚的同时要配合表扬和鼓励,要先肯定后批评。比如孩子今天打架了,家长可以说,开始他骂你你没有骂他,这是对的,但是你后来急了动手就不对了。二、惩罚不能伤害孩子的人格,说一些过火的话。三、不要当众惩罚。四、惩罚要就事论事,不要把陈谷子烂芝麻的事儿再翻出来。五、要给孩子讲清楚为什么要惩罚他,他错在哪里。六、不要说气话,比如说一些“你气死我了,早知道就不该生你”之类的话,会让孩子觉得爸爸妈妈不爱自己了。

  适度、科学的惩罚不失为家长教育孩子的一种方式。这样的惩罚是以不伤害孩子的心灵为前提的。

  来源

本文Hash:0a16784e821b45b36a9f71acbd40fab15087c8db

声明:此文由 谢绝崇拜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