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孩子的成长妈妈的修行》作者育儿是一场修行

【妈妈网特稿】渗透温暖的图片,简而有力的书名,让《孩子的成长妈妈的修行》更添一份魅力……翻开书本,扉页有一棵大树和一棵小树,我不禁看入了神,总在想细腻、智慧的她有哪些故事能一次次成功转型;总在想自信、优秀的她是如何通过自我去教育孩子的……本期【妈妈会客厅】与《孩子的成长妈妈的修行》作者:云香老师面对面,让儿童教育专家为你解答和孩子相处的难题。

快乐的带孩子,快乐的做自己

妈妈网:从职场白领到全职妈妈,再成功转型成为儿童教育专家、畅销书作者,这一路以来转变的历程最深的感受是什么呢?

云香老师:我个人最大的感受就是要活在当下,享受当下。做好当下的一切,未来的路自然就出来了。当全职妈妈会不会与社会脱轨?有人说会有人说不会,但未来谁说得清楚?我们永远不要为明天的太阳而担心,那是老天爷的工作,我们的工作就是做好今天每一分钟的自己,快乐的带孩子,快乐的做自己,以开放包容的心态,不拒绝每一次人生转型的机会。

我当时辞职时从来没想过有一天会写养育孩子的书,而且不止一本;我更没有想过,世界上还有一门职业叫做父母培训讲师,自己不光能做讲师,还能被人称为“儿童教育专家”。

这些东西是能计划得来的吗?所以,与其为未来担心,不如做好今天的每一件事情,享受今天的每一分钟。

我的另一个深刻感受就是:妈妈尤其是全职妈妈一定要照顾好自己!上班是八个小时工作,全职妈妈则是二十四小时随时待命,妈妈和孩子的自我总是纠缠在一起,这个妈妈会感觉到非常累,所以妈妈一定要有自己独处的时间,比如晚上回来让爸爸带孩子,妈妈做些自己喜欢的事情,周末至少有一天让爸爸带孩子,妈妈约上好友逛街、看书什么的。

妈妈一定要有和孩子分开时间来照顾自己,这不是自私,而是为了拥有更好的自己,更好的和家人相处。

本文为妈妈网独家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并链接回www.mama.cn,违者必究!

接纳自己会焦虑的事实,真诚的面对它

妈妈网:书中有写到您当全职妈妈时从开始的不适应到最后的完美胜任,但仍然有很多全职妈妈在这条路上艰难前行,您作为过来人,觉得做一名全职妈妈最需要克服的是什么?

云香老师:我觉得全职妈妈最需要克服的就是自己的焦虑。因为现在社会的舆论对全职妈妈会造成很大的压力,有人可能会说:“在家带孩子太辛苦了,将来想要再找到理想的工作太难了。”也有人说:“全职妈妈多好啊,每天睡觉睡到自然醒。”事实上全职妈妈的苦与乐,是外人无法理解和感受的,正因为这样,全职妈妈往往很难找到真正的心理支持,再加上对未来的事业的不确定性,担心自己全职都带不好孩子等等,这些会让她们感觉到焦虑。

有了焦虑怎么办呢?觉察、接纳、面对,情绪只是过客,我们不要拒绝任何情绪,而是去觉察,去看见自己的这个情绪的根源是什么,我焦虑的究竟是什么?接纳自己会焦虑的事实,真诚的面对它,或许你会发现你焦虑的根本就不是做全职妈妈这件事,而是你潜意识里存在的某些东西,每一次这样的觉察都能给你带来疗愈作用。

和孩子共同入睡,就是一种陪伴

妈妈网:您提倡的高质量陪伴是基于全职妈妈的生活细节,那其实对于职场父母,可能面对孩子的时间很少,那您能不能给职场父母一些适合他们高质量陪伴小孩的建议呢?

云香老师:职场妈妈可能每天到家的时间比较晚,回来孩子就快要睡觉了,这时候 如何高质量的陪孩子呢?如果孩子要求你陪他玩,你可以陪一会儿,但以不影响孩子正常睡觉为前提,孩子至少应该在九点之前上床;上床以后可以给孩子讲讲故事,唱唱歌,让孩子在一个静谧温馨的环境中入睡。

不管有什么困难,五岁前的孩子都应该和父母睡在一起,睡眠本身就是一种陪伴,如果你本来上班很忙了,晚上还让老人带孩子睡觉,那你的孩子哪有多少时间跟你建立连接?如果你能做到回家后真能放下工作中的一切,全身心陪伴孩子,这就已经非常好了。早上上班时,也要告诉孩子,和孩子再见,而不是偷偷溜走,这样孩子就会有安全感,知道妈妈走了还是会回来的。

孩子是父母情绪最精准的探测器

妈妈网:当妈妈有情绪的时候很容易会在话语间、行为间伤害到孩子,作为育儿专家,您有什么好的建议能给新手妈妈呢?

云香老师:妈妈有情绪很正常,偶尔对孩子发发脾气也很正常,谁能保证从来没有脾气?事实上最可怕的不是对孩子发脾气,而是明明自身有情绪却假装什么事都没有,内心火山爆发,表面温柔可加,这才是最可怕的。

你生气了,虽然你表面上笑容满面,可孩子难道感觉不到吗?孩子是父母情绪最精准的探测器。你的脸上没有生气可是你全身的每一个细胞都在说生气,孩子到底该相信哪个?这种分裂会让孩子有强烈的不安全感,因为他不知道到底是自己感觉到的是对的,还是妈妈脸上表现的是对的。

在我的工作坊中,有个学员就曾经说过她是一个从来没有半点脾气的人,大家都说她好说话,可是她三岁的女儿总是说:“妈妈你别生气了好吗?”她很纳闷自己没有生气啊,可是不管她怎么解释,女儿就是会求她别生气。后来我们上课的过程中,她发现了,原来她确实是有情绪的,只是她自己不敢去感受而已,你看,孩子是多么的敏锐!

那么,当妈妈有情绪怎么办呢?你应该觉察自己,表达自己。我愤怒了,我为什么会愤怒,我愤怒的根源是什么?难道真的是因为孩子的行为吗?在我愤怒之前,面对这件事我最初的感受是什么?然后就是非指责性表达自己,告诉孩子我的情绪。

比如,我书里面记录了一件事,就是我带孩子去医院,结果缴费的那一瞬间,儿子不见了,那一刻真的吓死了,以为儿子丢了,医院人山人海,丢了怎么办?慌慌张张地找了几分钟后孩子自己回来了,原来他去扔垃圾了。那时候的我肯定会很生气,所以我如实地向孩子表达自己的情绪:“找到你,我实在太高兴了,你知道吗?刚才妈妈看不到你,还以为你丢了,我害怕极了,你看,我都吓得流汗了”。

你可以看到我并没有指责孩子,而是在表达自己,同时我并没有表达生气这个情绪,为什么?因为在我看到孩子的那一瞬间,我是欣喜若狂的,生气是欣喜过后才有的情绪,而我们需要表达的不是后来衍生出来的情绪,而应该表达你遇到这件事最初的那一刻的感受,这样的情绪表达会伤害到孩子吗?肯定不会。所以妈妈们有情绪不要紧,要紧的是如何觉察自己的情绪并如实表达出来。

每一个妈妈都能做自己孩子的育儿专家

妈妈网:在看您的书时,很多妈妈都说有一种“共患难”的感觉,看完就知道自己如何应对孩子了,相对比时下的育儿书籍,您认为《孩子的成长,妈妈的修行》能引起家长共鸣的原因是什么呢?

云香老师:可能书中的故事都是自己的亲身经历,在经历这些的过程中,我不断反思自己的养育行为,不断用无条件养育的理论和所学过的心理学理论指导自己,所以大家会看到我犯错的 过程,也会看到我改错的过程,还会看到我对理论的反思,这是最引起读者共鸣的地方,所以会有读者说我是“一个把理论活出来的人”。

我并没有因为写书,就把自己写得多么的高大上,更没有标榜我的孩子是多么高大全的一个儿童,你可以在书中看到我记录了自己很多犯错的经历,也可以看到我的孩子并不是一个时刻让我省心的孩子,他也是一个不高兴了就哭,甚至生气了会喊:“臭妈妈,我最讨厌妈妈了!”的普通孩子。

真实的记录自己,真实的反思自己,让大家看到一个有血有肉的新妈妈成长,让大家发现这样的成长其实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做到,也就是我在序言中说的“每一个妈妈都能做自己孩子的育儿专家”,也可能这种真实就是能引起家长共鸣的原因。

将听故事的体验留给孩子自己去感受吧!

妈妈网:您的故事性叙述教育让妈妈们感受至深,在书中也有很多您听母亲讲故事,您给孩子讲故事的温暖页章,您认为对孩子而言,真正的好故事是什么样的呢?

云香老师:首先,真正的好故事一定是父母用心讲的故事。讲故事的时候,妈妈不能照书念,更不能用机器讲,自己一定要了解故事内涵,也就是说你每讲一句你自己的头脑中都会出现这样一幅图景,这样孩子才能真正理解故事,这才是你和他高质量的连接;

其次,选择的故事应该要唯美温馨,而且不复杂。七岁前的孩子,需要比较梦幻、富有美感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可能会遇到挫折,但不是很大的难关,过大的挫折会让听故事的孩子承受不住。因为听故事的时候,孩子和主人公的感受是完全相连的。

再次,不要试图通过故事来教育孩子。每一个故事都有治疗的作用,都有可能触动到孩子内心的某一个点,但这种点不是父母能预先设定的,孩子一定能吸收到故事中他想要东西,父母只需要把故事呈现给孩子。

我最不喜欢的就是那种特别肤浅现实的故事,比如想让孩子讲礼貌,就讲一个小熊以前没礼貌大家都不和它玩,后来有礼貌了朋友多了这类的故事,最可怕的是故事的结尾还来一段总结为什么要讲礼貌之类的。这种故事有什么美感可言?这个无非是一个披上故事外衣的大道理而已。你不喜欢有人成天给你讲道理,你的孩子也一样,总是这样讲故事的话,孩子很快就不再喜欢听故事了。

最后,不要追问孩子从故事中学到了什么。有几个人喜欢学语文时总结中心思想段落大意?你追问孩子与当年被迫写出中心思想有什么区别?著名教育专家小巫老师曾经打过一个比喻说:“让孩子回忆从故事中学到了什么就好比让孩子把吃下去的饭吐出来,再比比看谁吐得最像老师给的”。

这不是让人生病的教育吗?有人说我不问问孩子我怎么知道他学到了什么?孩子学到的东西其实比你肉眼看见的,耳朵听到的多得多,相信孩子有自我学习的能力,将听故事的体验留给孩子自己去感受吧!

我们是孩子成长路上的陪伴者,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也是一个自我成长的过程,在云香平实的记述中,我们时时能感受到育儿是个充满乐趣、非常享受的过程。父母生育、教养孩子不是为了让自己吃苦,也不是为了让孩子吃苦。作为父母,要学会享受孩子的爱,也让孩子享受父母的爱。--著名教育专家:小巫老师

《孩子的成长,妈妈的修行》

养育是一段富有诗意的修行,养的是孩子,修的却是我们自己。父母只有不断地自我成长,时刻地自我觉察,才能跟上孩子成长的脚步,才能看见孩子行为背后的心理需要,才能真正做到“你在我面前,而我真的看见 了你!”

本书是小巫艺术养育课程讲师、P.E.T.父母效能训练讲师、华德福幼儿教师云香老师写给妈妈的“育儿手册”!书中深入浅出地论述了“P.E.T父母效能训练”课程里的沟通技巧、华德福教育理念和具体实施方法,话题涉及养育学龄前孩子的方方面面。通过这本书的阅读,妈妈不仅仅能够学到育儿的知识,也能够让自己变得更优秀、更成熟。

这本书带着鲜活的生命能量,情真意切,感人至深,时而令人捧腹,时而催人泪下,在丝丝入扣的叙事当中,深入浅出地论述“P.E.T.(ParentEffectivenessTraining)父母效能训练”课程里的沟通技巧、华德福教育理念和具体实施方法,话题涉及养育学龄前孩子的方方面面,我相信每一个读者都会从中获益匪浅。希望读者在看了这本书之后,不仅更加了解儿童的发展和需求,而且对于做一个好父母,也拥有了更多的自信。

--著名教育专家、“中国的斯波克博士”小巫

华德福教育是很多人心目中的理想教育,但并不是把孩子送进华德福学校就万事大吉了,更不是所有人都有机会将孩子送进华德福幼儿园,那么在家践行华德福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云香的书记录的正是自己在家践行华德福教育和P.E.T.教育理念的亲身经历,文字优美,真实感人,反思深刻,是一本值得所有父母都认真阅读的好书。

--北京百草园华德福幼儿园园长房凤荣

当云香第一次出现在我的工作坊里时,她的言语风趣生动,她的分享独特而深刻。文如其人,在她的文章里既可以读到亲子关系带给她的成长和蜕变,也可以让人眼前一亮,哇,育儿原来可以这样,点点滴滴中,娓娓道来,温暖袭人,你已受启发。

--P.E.T.父母效能训练讲师安心

关注【妈妈网】微信可获取更多精彩母婴资讯及福利:打开微信→添加好友→查找【妈妈网】or【mama_cn】即可。

忙碌的爸妈让孩子成父母双全孤儿最美好的事是陪孩子长大

如今,都市男女都在忙碌,忙工作,忙应酬,家中的孩子被忽略。忙碌的爸妈让越来越多的孩子变成父母双全的孤儿。就想《爸爸去哪儿》主题歌中所唱的,最美好的事就是陪孩子慢慢长大。

“宝贝,宝贝,我是你的大树,一生陪你看日出。……”这首“爸爸去哪儿”的主题歌,唱出了家长们的心声——陪孩子慢慢长大,是最美好的事。

多子化社会,孩子在自己的群体里生长,不论父母是否对孩子非常严格,孩子总有自己的“小社会”。但是在现在这个忙碌的世界,孩子要么就因为父母工作忙碌而成了父母双全的孤儿,要么就背负着父母对未来无穷的期望。深入分析今年有关家庭教育的事件,不难发现中国式亲子关系本身所反映的问题——今天,我们到底该怎样做父母?

忙碌的爸爸妈妈,让孩子成了父母双全的孤儿

爸爸负责赚钱养家,妈妈负责带孩子;爸爸是严厉的代名词,妈妈是慈爱的代名词,这似乎已成中国家庭的教养模式。而“爸爸去哪儿”这档节目的热播,使得人们重新关注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性。

今年,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公布过一份对孩子们的调查,在被问到“心情不好时,谁最能理解、安慰你”时,仅有10%的孩子选择了父亲,排在第四位;在被问到“空闲时间,你和谁在一起的时间最长”时,仅有6.9%的孩子选择了父亲,排在第五位;在被问到“谁最尊重你,让你感到很自信”时,仅有15.5%的孩子选择了父亲,排在第四位;在被问到“内心的秘密,你最愿意告诉谁”时,仅有8.5%的孩子选择了父亲,排在第四位。调查显示,一半以上的家庭中存在父教“缺位”的情况,母亲是子女教育的绝对主角。

忙碌的爸爸妈妈让孩子成父母双全孤儿

哈佛大学一项关于父亲在孩子成长中作用的研究显示,一个人要发展两方面的能力,一个是亲密性,一个是独立性。母亲的天然优势是培养孩子的亲密性,而父亲的天然优势是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和责任感。大量研究都显示,如果父教缺失,孩子的独立性和责任感较差,退缩行为比较多。

不过现在更糟糕的现象是——爸爸妈妈都“不在家”。忙碌的工作使得朝九晚五的生活也无法保证,回家后孩子已经睡觉,早晨上班时孩子还没有起床,这成了常事。即便是工作之余和孩子在一起,也早就身心疲惫,更不要说费心关注孩子的心灵成长了。

而且,实行计划生育政策30多年来,大量独生子女已进入婚育年龄为人父母,由他们生育的第二代独生子女被称为“独二代”。据调查,超过70%的年轻父母“只生不养”,抚养孩子的重任全部由家中的老人承担。其中,孩子主要由爷爷奶奶照料的占42%,由外公外婆照料的占30%,而由爸爸妈妈亲自抚养的孩子不到两成。超过80%的“独一代”父母表示,目前社会竞争激烈,工作压力大,自己每天都要疲于奔命地工作,根本没时间考虑带孩子的事情,更没时间照顾孩子。

在萨提亚家庭治疗法看来,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大部分是通过沟通来进行的,父母双全的“孤儿”状态会对孩子与父母之间的关系产生极大的影响。父母在孩子成长中长久的缺位,使得孩子内心对与父母的沟通有抗拒心理。而且不容易使孩子产生强烈的自尊感和被认同感,更不用说让孩子拥有自主的独立人格了。12

背奶妈妈专访:孩子的健康是我最大的动力

【妈妈网特稿】“你知道吗?当我第一次被宝宝吮吸的时候,感觉就好像踩在了棉花糖上”,在采访的过程中Jolinron的动作和眼神充满了爱,谈到宝宝的时候,完全不像是工作中那个雷厉风行的她,充满了无限的温情与柔软,这一期的【妈妈会客厅】,请来的嘉宾是中国知名互联网运营主管Jolinron,听她讲述背奶过程中遇到的小困难,以及她是如何平衡背奶与工作。而且我们也非常有幸,能够真实跟拍到Jolinron一天的背奶和工作过程,用Jolinron的话说,就是忙碌却又幸福着。

母乳喂养的决心从孕期开始

妈妈网:坚持母乳喂养做背奶妈妈的决心是从孕期就开始的吗?

Jolinron:从备孕的时候就开始了,因为知道母乳喂养是给宝宝增加抵抗力的最好方法,所以我不愿意添加奶粉,更不愿意因为上班就放弃了母乳,所以过程辛苦点麻烦点,但这些可以换到宝宝的健康,非常值得。

妈妈网:第一次被宝贝吮吸时的感觉是什么?那种感觉是您一直坚持母乳喂养做背奶妈妈的原因吗?

Jolinron:感觉就好像踩在了棉花糖上,让我倍儿感轻松。虽然宝宝出生后离开了我的身体,但好像通过母乳喂养宝宝吸允时,我和他又重新的系在了一起似的。当然,这也是我一直坚持母乳喂养做背奶妈妈的原因之一。我相信,母乳时间越长的母子,感情会更好!

妈妈网:在背奶的过程中,最让您难忘的辛酸事是什么?

Jolinron:说辛酸事的话,我想应该是涨奶的时候因为一些客观原因没办法马上吸奶吧。比如工作较忙的时候遇到开会,比如外出的时候没有环境提供吸奶,比如记得带吸奶器却忘记带奶瓶,等等。当我面对突如其来的变数,自己却无法抽身离开的时候,应该是最辛酸的事情吧。

自然离乳是给宝宝最好的礼物

妈妈网:作为一名背奶妈妈,如何做到工作与喂奶两不误的?

Jolinron:第一天背奶的时候,我也会手忙脚乱,因为不知道吸奶的时间到底会在哪个时间点或者时间段,所以第一天就在工作和吸奶的乱糟糟中度过了。第二天开始我就有了经验,让我的工作尽量早些完成,不要耽误我的吸奶时间。如果有时间,我就会立马去吸奶,因为不知道下一刻工作上会出现哪些变数。这样一来,工作和背奶,就不会有冲突啦。

妈妈网:当遇到乳头混淆、乳房结块等一系列的问题时有想过放弃母乳吗?又是怎样解决的?

Jolinron:乳头混淆的时候,我的乳头也被咬过,钻心的疼,乳房结块的时候,通过妈妈和催乳师对我乳房的疏导,终于乳腺痛了,乳房也没有了结块。这个过程,我真心想过放弃,尤其是乳房结块那种一碰就疼的时候,可我妈妈对我说,别放弃。我想想也是,生孩子都过来了,小小的结块我怎么就能放弃呢。我想,就是因为不放弃,才让我走上了全母乳的道路吧。

妈妈网:做为女人您是怎么看待喂母乳后乳房缩小的问题,会因为这些外观的情况而放弃母乳吗?

Jolinron:这个我看的很淡,因为我觉得有的时候,小一点也无所谓啊,因为宝宝健康和我的美丽相比,重要太多了。我当然不会因为自己的外表放弃母乳喂养的,我会努力做到自然离乳,相信这是给予宝宝最大和最宝贵的礼物。

本文Hash:484a0df849276852c420c5c394e597e34d6b2edd

声明:此文由 lizhen002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