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早教第一课:从探索宝宝的世界开始!

【妈妈网特稿】父母是宝宝的启蒙老师,了解他,体会他,是父母的一门必修课。然而,要教育好孩子,光学习知识是不够的。正所谓因材施教,父母了解宝宝的个性,发掘宝宝的喜好,才是父母的一大任务。

你对宝宝了解有多深?

盲目施教使不得!

如今,家庭早教是宝宝学习的一个重要途径。有些家长由于不了解宝宝的个性,盲目进行家庭早教,看到别人的家庭早教方式好,自己便照搬照套,忽略了宝宝在个性上的差异。当你的宝宝没有学习兴趣时,“赶鸭子上架式”的教学方式往往会适得其反,甚至会给宝宝留下坏印象,让他不愿听你的教导。

善于了解宝宝的个性

宝宝在早期的成长阶段还是自我探索的阶段,所以这个时期的家长的早教目标主要从宝宝的个性出发,了解宝宝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然后才能更好的,具有针对性的进行指导和培养。

然而,怎样才能更好的了解宝宝?看小编支招!

从宝宝的行为习惯入手

宝宝的行为习惯包括吃、穿、住、行多方面,每个环节都直接影响孩子的身心发展。家长应观察孩子的一举一动,适时给予正确的引导。

从宝宝的语言表达入手

每个宝宝都有自己固有的语言特点,每句话每一个动作都可以看出宝宝的性格。尽管宝宝的语言组织能力有限,父母也应多与宝宝交流,了解宝宝当下的想法和感受。

小编tips:了解宝宝当然还能从其他细节入手。总之,家庭早教也勿忘因材施教,家长必须全面了解宝宝,才能更好的为宝宝“量身定制”最适合的早教方案。

本文为妈妈网独家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并链接回www.mama.cn,违者必究!

“适龄化”早教,全面满足宝宝的学习需求

处于一个不断成长的时期,他们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有着不同的发展特点,这时家长应为宝宝提供适合的家庭早教。反之,一味的运用同一种家庭早教模式,不仅无法满足宝宝的学习需求,可能还达不到期望的学习效果。然而,想做好家庭早教,父母还需了解宝宝在不同的年龄段都有什么早教需求。

1-3岁的宝宝正处于各种能力的启蒙阶段

孩子从1岁起开始接受适当的家庭早教

1、生活基础自理能力

宝宝从1岁开始,便已经有意识地“照顾”自己和他人了。如吃饭的时候想到自己拿着勺子或食物;模仿妈妈给小玩偶吃东西、洗澡等。当然,孩子只是把这些当成有趣的游戏,更为重要的是培养孩子的兴趣。

2、社交与沟通能力

1岁的宝宝会开始牙牙学语,试图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各种想法。由于生理发展条件和语言表达受限,宝宝有时还需要眼神或肢体动作的辅助,来和家长进行沟通。

3、感官刺激与思维发展

宝宝会将他能抓握到的每个物品,去到的每个角落,看到的每一个动作,听到的每个声音等,都作为研究的对象。游戏式的探索是宝宝认知获得的重要途径。

4、运动能力

1-3岁是宝宝有一个运动能力发展的黄金阶段。宝宝从学走路,到手部的精细肌肉运动和手脚可以密切配合的舞蹈,都需要大量的游戏和锻炼来巩固。

3-6岁的年龄段被称之为儿童学龄前期

3-6岁是孩子身心发展最重要的时期

这个阶段宝宝的身心不断发展,特别是从3岁开始,宝宝已显得相当活泼、灵巧、讲话流利,能够和其他宝宝互相配合,相处融洽,而宝宝的智力和情感的成长速度也很快。此外,这个阶段也是宝宝一生中词汇量增长最快,语言与智力快速发展的时期。家长可以通过听故事、讲故事等活动,培养宝宝的言语表达能力 丰富他们的词汇量,同时有计划地让他们学习一些书面语言;或通过益智游戏、绘画等来培养宝宝的创造力,开发宝宝智力。

【小编有话说】每一个宝宝在智力、性格和心理发展都会表现出他们的独特性,父母应了解宝宝的个性及兴趣爱好,知晓不同年龄段宝宝不同的学习需求,找到最适合宝宝的家庭早教方式。如此,父母在开展家庭早教的过程中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注【妈妈网】微信可获取更多精彩母婴资讯及福利:打开微信→添加好友→查找【妈妈网】or【mama_cn】即可。

宝宝早期教育应从家庭开始

宝宝早期教育应从家庭开始

家庭是孩子生长的摇篮,是社会的组织细胞。家庭作为孩子成长历程的第一驿站,对其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影响。与此同时,0-3岁婴幼儿的教育作为人整个教育的起始阶段,在人的整个生命历程中也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因此,我国自古就有“三岁看大,七岁看老”的说法,国外的很多学者也曾明确强调了这一阶段教育的重要性,正如意大利着名教育家蒙台梭利所说:“人生的头3年胜过以后发展的各个阶段,胜过3岁直到死亡的总和”。所以,给孩子一个健全、理智的0-3岁早期家庭教育便成为家长的不可推卸的义务和责任。

其实,在家庭中的婴幼儿早期教育,更多的贯通着家长与子女之间情感的交融和互动,家长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待人接物无不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这种教育关系上的亲密性和教育上的渗透性,决定了早期教育对婴幼儿影响的深刻性。所以,在0-3岁幼儿的早期教育中,家长不仅应形成科学的早期教育观念,更应当注意教育过程中孩子行为习惯的培养,从而奏响婴幼儿早期家庭教育的和谐乐章,使孩子的潜能得以发掘。

1、家长应形成科学的早期教育观念

(1)要蹲下来跟孩子说话。家庭是孩子最早接触的成长环境,父母则是幼儿的第一位启蒙老师,其教育行为对幼儿今后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蹲下来跟孩子说话”,实际上就是要求家长,应尊重孩子,尊重他们的兴趣,尊重他们的好奇心,将孩子的权利摆在恰当的位置上。“其实,孩子再小,也有自己的需求,成人的一厢情愿往往事与愿违。”因此,作为家长应充分认识并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充分贯彻这一点。如孩子十八九个月的时候,喜欢拿诸如筷子之类棒状的东西,不放心的家长担心宝宝受伤,总会呵斥孩子。其实,孩子的种种行为正是他们探索性、创造性的表现,家长应该将自己放在与孩子平视的角度上,给孩子充分的自由空间,让孩子做他们喜欢做的事情。

(2)要用游戏的方式与孩子互动。从某种意义说,婴幼儿的早期教育实际上是一种游戏教育。婴幼儿是在游戏中发展心智、提高能力、增长知识的。作为家长,应和孩子一起游戏,在大自然中,在房间里,在书籍中,在对话里,在一切可以找到快乐因子的地方。那么,家长应怎样用游戏的方式与孩子互动呢?第一,孩子的玩耍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和随意性。日常生活中,我们有时看不到看似随意的玩耍中所蕴藏着的教育内容。如果成人能有意地引导,让孩子专注地观察,学会思考,将有利于思维能力的培养。第二,幼儿的兴趣不长久不稳定,容易转移,这是由于幼儿的注意保持时间短暂这一特点决定的。对于孩子所专注的某项事物,时间一长便容易失去兴趣。那么,如果此时父母能够随机应变,让游戏以另一种方式出现,孩子的兴趣火花又会被重新点燃。

2、家长要注意孩子行为及习惯的养成(1)观察力和认识能力的养成。孩子对什么都感兴趣,都想摸摸、看看,这是孩子观察世界、积极探索的萌芽,也是他们获得生活经验的一种途径。因此,在没有危险的情况下家长不能限制,应尽量满足孩子的自由活动欲望。孩子能独立行走时,家长可以带到户外让其看、听、触摸从而获得经验。另外,在让孩子接触事物,观察现象的同时,应注意引导他们将感官和这些物品建立起联系,从而使他们的认识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2)注意力的养成。孩子注意力的养成是其今后良好习惯和自信形成的基础。首先,良好的注意力有助于孩子认识事物和意志力的培养。另外,如果孩子的注意力集中了,就能彻底完成 一件事情,而彻底完成一件事情,就会增强自信。但处于这阶段的孩子,注意力是不随意的,家长应在孩子观察或操作中培养他们的注意力。如,在儿童观察一件事物后,问他一些简单的问题,促使他记住这件事物;或在给孩子讲故事时,先提醒他好好听,讲完后要问问题,以培养儿童的注意力。

宝宝早期教育应从家庭开始

宝宝早期教育应从家庭开始

家庭是孩子生长的摇篮,是社会的组织细胞。家庭作为孩子成长历程的第一驿站,对其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影响。与此同时,0-3岁婴幼儿的教育作为人整个教育的起始阶段,在人的整个生命历程中也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因此,我国自古就有“三岁看大,七岁看老”的说法,国外的很多学者也曾明确强调了这一阶段教育的重要性,正如意大利着名教育家蒙台梭利所说:“人生的头3年胜过以后发展的各个阶段,胜过3岁直到死亡的总和”。所以,给孩子一个健全、理智的0-3岁早期家庭教育便成为家长的不可推卸的义务和责任。

其实,在家庭中的婴幼儿早期教育,更多的贯通着家长与子女之间情感的交融和互动,家长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待人接物无不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这种教育关系上的亲密性和教育上的渗透性,决定了早期教育对婴幼儿影响的深刻性。所以,在0-3岁幼儿的早期教育中,家长不仅应形成科学的早期教育观念,更应当注意教育过程中孩子行为习惯的培养,从而奏响婴幼儿早期家庭教育的和谐乐章,使孩子的潜能得以发掘。

1、家长应形成科学的早期教育观念

(1)要蹲下来跟孩子说话。家庭是孩子最早接触的成长环境,父母则是幼儿的第一位启蒙老师,其教育行为对幼儿今后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蹲下来跟孩子说话”,实际上就是要求家长,应尊重孩子,尊重他们的兴趣,尊重他们的好奇心,将孩子的权利摆在恰当的位置上。“其实,孩子再小,也有自己的需求,成人的一厢情愿往往事与愿违。”因此,作为家长应充分认识并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充分贯彻这一点。如孩子十八九个月的时候,喜欢拿诸如筷子之类棒状的东西,不放心的家长担心宝宝受伤,总会呵斥孩子。其实,孩子的种种行为正是他们探索性、创造性的表现,家长应该将自己放在与孩子平视的角度上,给孩子充分的自由空间,让孩子做他们喜欢做的事情。

(2)要用游戏的方式与孩子互动。从某种意义说,婴幼儿的早期教育实际上是一种游戏教育。婴幼儿是在游戏中发展心智、提高能力、增长知识的。作为家长,应和孩子一起游戏,在大自然中,在房间里,在书籍中,在对话里,在一切可以找到快乐因子的地方。那么,家长应怎样用游戏的方式与孩子互动呢?第一,孩子的玩耍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和随意性。日常生活中,我们有时看不到看似随意的玩耍中所蕴藏着的教育内容。如果成人能有意地引导,让孩子专注地观察,学会思考,将有利于思维能力的培养。第二,幼儿的兴趣不长久不稳定,容易转移,这是由于幼儿的注意保持时间短暂这一特点决定的。对于孩子所专注的某项事物,时间一长便容易失去兴趣。那么,如果此时父母能够随机应变,让游戏以另一种方式出现,孩子的兴趣火花又会被重新点燃。

2、家长要注意孩子行为及习惯的养成(1)观察力和认识能力的养成。孩子对什么都感兴趣,都想摸摸、看看,这是孩子观察世界、积极探索的萌芽,也是他们获得生活经验的一种途径。因此,在没有危险的情况下家长不能限制,应尽量满足孩子的自由活动欲望。孩子能独立行走时,家长可以带到户外让其看、听、触摸从而获得经验。另外,在让孩子接触事物,观察现象的同时,应注意引导他们将感官和这些物品建立起联系,从而使他们的认识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2)注意力的养成。孩子注意力的养成是其今后良好习惯和自信形成的基础。首先,良好的注意力有助于孩子认识事物和意志力的培养。另外,如果孩子的注意力集中了,就能彻底完成 一件事情,而彻底完成一件事情,就会增强自信。但处于这阶段的孩子,注意力是不随意的,家长应在孩子观察或操作中培养他们的注意力。如,在儿童观察一件事物后,问他一些简单的问题,促使他记住这件事物;或在给孩子讲故事时,先提醒他好好听,讲完后要问问题,以培养儿童的注意力。

本文Hash:cd401858d3f6cadbdc3bb6c8220aa23732b78b0c

声明:此文由 区块大康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