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米粉含砷不代表有害

最近有媒体爆出婴儿米粉中含砷的消息,让各位父母十分惊慌。砷,那不就是砒霜吗?其实,在自然界的水中和我们每天吃的大米中,都含有微量的无机砷。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和我国的标准来看,这次米粉中检测出的砷含量,远在危险含量之下。

就在年轻的父母们被婴儿奶粉的安全性搞得无所适从的时候,关于婴儿食品中含有砷(As)的报道更加剧烈了人们的不安。据国内媒体4月12日援引国外一些机构的资料报道,“一些畅销的婴儿食品中含有有毒物质砷”,比如“早餐麦片含1.7微克砷”,“婴儿若每日进食2次米糊,砷吸入量超母乳50倍”。

多数人对于砷的印象就是潘金莲毒死武大郎的砒霜,人们说起某某物质的毒性也往往来砒霜来做比较。实际上,砷在自然界广泛存在,以“无机砷”和“有机砷”两种存在形式。有机砷的毒性可以忽略,所以一般说砷的毒性关注的是无机砷。

有砷,不代表不安全

砷不是人体所需的元素。除了大量摄入时的急性中毒,长期少量地摄入也会有致癌的风险。但是在自然界的水中,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砷。而水稻在生长过程中会起到富集砷的作用。所以,在我们每天摄入的含微量元素的食物中,大米是无机砷的重要来源。也就是说,“安全的大米”不是“绝对不含砷”的大米,而只能是“砷含量低于某个安全限”的大米。

世界卫生组织根据科学实验数据,制定了无机砷对人的“安全上限”:每天每千克体重的摄入量不超过2微克。所谓“安全上限”,是指摄入量在这个值以下时,不会观察到任何异常。超过这个限,就可能会有人出现某些方面的异常。

根据这个“安全摄入上限”,有些国家会制定大米的安全标准。比如中国的大米要求每千克中无机砷含量不超过150微克。[1]一个75千克的人,每天可以吃进150微克砷不出现任何不良反应,这相当于一千克无机砷含量刚刚及格的大米。在欧美国家,由于大米不是他们的主食,就没有制定安全标准。

米粉里的砷安全吗?

婴儿米粉是从大米而来的,其中含有砷也就毫不奇怪。按照WHO的安全上限,一个10千克的婴儿,每天可以摄入砷的安全上限是20微克。而中国《婴幼儿谷类辅助食物标准》(GB10769-2010)[2]中规定砷含量上限是每千克300微克(添加藻类的产品),按照这个上限来算,10千克的婴儿每天可以吃67克米粉(而不会过量摄入砷)。显然,正常婴儿是不会吃到这个量的,所以卫生部的专家认为目前的安全标准没有修改的必要,还是有根据的。

虽然欧美人群不以大米为主食,不过他们的婴儿最早的辅食也一般是米粉。这是因为米粉主要是碳水化合物,易消化而几乎没有过敏的记录。2008年的《环境污染》杂志发表了一篇英国科学家的一篇论文[3],测量了当地主要品牌婴儿米粉中的砷含量。在17个样品中,含量最低的是每千克60微克,最高的160微克,中间值是110微克。他们指出,这17个样品中有35%超过了中国大米的安全标准(指每千克150微克的大米标准,而不是每千克300微克的婴儿辅食标准),应该引起重视。

有意思的是,“有机米粉”并不意味着砷含量低。这项研究的目的是引起社会对于婴儿米粉中砷含量的关注,但是也并不是说因为“米粉中有砷”就不能吃了。

再来看那篇报道,显然“婴儿食品中含有有毒物质砷”完全不值得大惊小怪。以前的婴儿食品不是“没有砷”,而是没有“检测过有没有砷”。在关键的具体含量上,报道给了一个语焉不详的“早餐麦片含1.7微克砷”,并没有说是多少麦片中含有1.7微克。1千克中 是1克中含有1.7微克,有着质的区别。

其实,即使不是1千克,而是“一份”麦片中含有1.7微克砷,都还是相当安全的。至于拿“两次米糊的摄入量”跟母乳相比,就更加莫名其妙了。米糊又不是用来代替母乳的,而关键的问题在于“两次米糊的摄入量”跟安全上限相比如何,而不是跟母乳相比如何。

实际上,美国环境署(EPA)认为婴幼儿摄入砷的高风险途径不是食物,而是水和土壤。很多地下水等“天然水”中含有相当高浓度的砷,某些地区的土壤中也含有比较多的砷。即使是在合格的饮用水中,也可能会有相当含量的无机砷。美国的饮用水中,砷的安全上限是每升10微克。如果用这样的水来冲婴儿奶粉,按照每天几百毫升的通常用量,所摄入的砷也有几微克,是值得注意的一部分了。所以在美国,一般推荐用专门的婴儿用水。

17种婴幼儿米粉营养不达标与有毒有害物危害一样大

说起让人不放心的食品,除了人人皆知的地沟油、瘦肉精、染色馒头之外,婴幼儿宝宝口粮——配方奶粉及营养米粉也总是不让人省心。虽然自国家对乳制品行业加大了监管力度之后,近期也没有听说哪个配方奶粉有严重影响宝宝健康的事件发生。

但近日,婴幼儿营养米粉貌似走上了配方奶粉的“老路”,据食药总局发稿称,2015年第二期食品安全监督抽查发现,有17种婴幼儿营养米粉营养成分严重不达标,对宝宝的健康影响和添加有毒物质危害一样大。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2月27日公布2015年第二期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信息,在特殊膳食食品抽检不合格名单中,17种不合格食品全部为婴幼儿米粉,不合格原因主要是钠、钙、维生素A、维生素B2、维生素C等营养成分含量不达标。

本次共抽检133家企业,580批次产品,生产时间2014年,涉及品牌有美力优、迪斯尼、宝多美、维享、博尔慧、贝乐素、博诚食品、迪米熊、德其尔。以汕头市康园食品有限公司为例,其美力优牌金装婴幼儿营养米粉(肉丝番茄)钠含量检测结果为1.4mg/100kJ,远低于24.0mg/100kJ的国家标准;

汕头市培芝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迪斯尼牌黑米红枣配方营养米粉1段维生素A含量为6μgRE/100kJ,低于14—43μgRE/100kJ标准值;江西天方实业有限公司生产的博诚食品牌淮山薏米金钻配方营养米粉,钙含量为8mg/100kJ,低于12mg/100kJ的国家营养成分指标。此外,烟酸、菌落总数也是产品不合格的主要项目。

17种婴幼儿米粉营养成分不达标

那么米粉营养成分不达标,会给孩子带来什么样的后果呢?不是笔者危言耸听,其实营养不达标和食品有毒的后果是一样的。你想,婴幼儿时期的孩子本身可以吃的食物是有限的,他们每顿的食物都是为了满足生长所需的。

如果长期食用不达标的米粉,那么可能会给婴幼儿的成长带来无法弥补的遗憾。以维生素A为例,其缺乏的影响除损害眼角膜的正常发育外,还会导致婴幼儿易患肺炎、麻疹等疾病。

添加辅食有助于婴幼儿锻炼咀嚼吸收的能力、也是其接受天然食物的过程,是婴幼儿生长发育的重要阶段。尤其像米粉这一类辅食,已经成为每个孩子必吃的食物。在生产和制造过程中,不能有半点不负责的表现。内容来源于:http://money.163.com/15/0303/09/AJP7RHRE00254SK5.html

()小编摘自于网易财经

米粉喂养婴儿有何不妥

>母乳不足或牛奶不够,米粉类食品可以作一些补充。市场上名目繁多的糕干粉、健儿粉、米粉、奶糕等,均以大米为主料制成。其中所含的79%的碳水化合物,5.6%的蛋白质,5.1%的脂肪及B族维生素等,不能满足婴儿生长发育的需要。如只用米粉类食物代乳喂养,因其蛋白质质量不好,含量也少,则会出现蛋白质缺乏症,不仅使婴儿生长发育迟缓,影响婴儿的神经系统、血液系统和肌肉的增长,而且抵抗力低下,免疫球蛋白不足,易罹患疾病。长期用米粉喂养的婴儿,身长增长缓慢,但体重并不一定减少,反而又白又胖,皮肤被摄入过多的糖类转化成的脂肪充实得紧绷绷的,医学上称为泥膏样。但外强中干,常患有、佝偻病,易感染支气管炎、等疾病。

在新生儿期便加用米粉类食品就更为不合适。因为新生儿唾液分泌少,其中的淀粉酶尚未发育。胰淀粉酶要在婴儿4个月左右才达成人水平,所以3个月之内的婴儿不要加米粉类食品。3个月以后适当喂些米粉类食品,对胰淀粉酶的分泌有促进作用,也便于唾液中的淀粉酶得到利用,产生的热量可节约蛋白质与脂肪的消耗,也是价廉物美的食品。但不能只用米粉类喂养,即使与牛奶混合喂养婴儿也应以牛奶为主,米粉为辅。

相关资讯:

本文Hash:74965de5fd548aeba5a00c371477d77a8d94bb72

声明:此文由 jingling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