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妈须知:宝宝补钙的4大误区

在孩子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家长都很注意给孩子补钙,但很多家长在给孩子补钙时容易走进以下误区,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

在孩子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家长都很注意给孩子补钙,但很多家长在给孩子补钙时容易走进以下误区,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

补钙的误区

一、五成网友认为液体钙更利于吸收。

钙剂溶解度高≠吸收快

值得注意的是,钙的吸收率是因人而异的。如果是碳酸钙类,它的吸收先经过胃酸的作用再被肠道吸收。如果胃酸情况正常、胃蠕动良好,钙剂吸收速度快。液体钙剂溶解度好并不代表吸收快,主要看钙剂里维生素D的含量。

市面上的液态钙软胶囊主要由碳酸钙、维生素D、明胶、纯净水、甘油组成。其中,对钙吸收有积极作用的主要是维生素D,它能促进小肠黏膜吸收钙和肾小管对钙的重吸收。不同形态的钙,最终均以钙离子的形式被肠道吸收,钙剂溶解度高并不代表吸收快。

二、钙不用补,多吃高钙食物即可。

高钙食物也难以满足人类对钙的需求

含钙最丰富的食物如牛奶、豆制品等,其含钙量也是有限的,如100毫升鲜牛奶含钙110毫克,100克大豆含钙190毫克,每天要食用800毫升牛奶或0.4公斤黄豆,才能够满足成人一天的钙需要量。可见即使高钙食物也难以满足人类对钙的需求。

三、补钙同时多进食蔬菜,有助于钙质吸收。

大量摄入纤维素会抑制钙吸收

饮食需要平衡,但如果你是补钙大军中的一员,需要注意的是,钙与纤维素容易结合成不易吸收的化合物。过多进食富含纤维素的食物会抑制钙的吸收。牛奶、鸡蛋含有丰富的蛋白质、钙质,两者都是补钙妙品。

但是如果两者同时进食,却会妨碍钙的吸收,长期食用还会诱发乳碱综合征。刘春霞指出,服用钙剂时应避免进食过于油腻的食物,大量饮用含酒精和咖啡因的饮料以及大量吸烟也会抑制钙剂的吸收。

四、补钙引起便秘是通病,无法避免。

补钙安排在两餐之间最合理

碳酸钙类钙剂经过胃酸作用时,生成氯化钙后到达肠道。其中15%被肠道吸收,85%跟食物中的草酸、植物酸、脂肪酸等结合成不溶性钙化合物,如碳酸钙、磷酸钙等,堆积多了就形成便秘。

补钙容易便秘的人,可以多喝水。补钙的时间最好安排在两餐之间,此时,食物对它的影响较小。适当的运动,增加胃肠蠕动也有效减少便秘。

宝宝补钙的三大误区(妈妈一定要知道)

钙质的缺乏给人带来的危害,根据不同年龄的危害也不同。老年人缺钙容易导致骨质疏松,年轻人缺钙一般会出现关节炎或者早衰的现象,而小儿缺钙容易导致发育迟缓或者是发生佝偻病。为些现在的年轻父母,都在婴儿时期为宝宝准备了补钙剂。正确补钙对健康有利,可是如果是盲目补钙也会给我们的健康带来危害。

最近,多家媒体披露,在我国,接近九成的家长会在宝宝6个月之前就开始给孩子补钙。报道中,有专家称“吃母乳再补钙那就是荒天下之大谬”,“世界上只有中国出现了这种不该发生的情况”,“婴幼儿全民补钙是错误而又危险的,补钙不当可造成肾结石,其危害远比三聚氰胺造成的肾结石严重得多”。

此消息一出,很多正在为孩子补钙的家长紧张起来:我的孩子该不该补钙?我的孩子已经补了一段时间钙,会不会有肾结石?近日,几位儿科医生、儿童营养学专家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广大家长不必因个别偏颇的说法而过度紧张。了解简单的婴幼儿营养知识,就可以化繁为简,帮助孩子茁壮成长。

误区一:补钙就能预防佝偻病

据报道,北京城区调查了218名家长,其中有202人在给孩子补钙,67%的宝宝4个月前就开始补钙,到6个月时,高达86%的宝宝在补钙。

针对这一现象分析,为数众多的家长热衷于给孩子补钙,主要是为了预防婴幼儿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据了解,由于发病率高、危害大,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缺铁性贫血、肺炎和腹泻一直是我国重点防治的小儿4种疾病。其中,佝偻病因表现为小儿生长迟缓、骨骼钙化不良而被俗称为“缺钙”。

事实上,缺钙只是该病的表现,根源则在于缺乏维生素D。因此,防治该病的关键是补充维生素D。维生素D能够促进肠道对钙的吸收,有利于钙沉积到骨骼。

很多人知道,多带孩子晒晒太阳可以达到补维生素D的效果。对此,儿童营养学专家、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副所长马冠生研究员提醒,母乳中维生素D含量较低,如果婴儿的户外活动时间少,单纯靠母乳喂养不能满足婴儿对维生素D的需要。

基于上述原因,婴幼儿被建议从出生起就补充维生素D。根据2008年中华医学会儿保学组和中华儿科杂志共同修订的《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防治建议》,婴儿出生1周~2周就应该开始补充维生素D,每天补充400国际单位,直到两岁。

卫生部前不久发布的《母婴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试行)》第二十六条也提出,“婴儿从出生开始,应当在医生指导下每天补充维生素D400~800国际单位”。

在美国,著名的《儿科学》杂志在2008年第122卷第5期发布《预防佝偻病和维生素D缺乏指南》,建议按不同的喂养方式:纯母乳喂养和混合喂养的婴幼儿,每天补充400国际单位维生素D;喝强化维生素D配方奶的婴幼儿,如果每天喝奶不足1000毫升,也要额外补充400国际单位维生素D。根据该《指南》,维生素D甚至要补到青春期。

误区二:吃母乳就不会缺钙

“当然了,要预防佝偻病、保证婴幼儿健康成长,钙的摄入也是必不可少的。”王丹华说。

在一些媒体报道中,有专家提出,如果有足够的母乳吃,不建议补充钙片。个别专家甚至称“吃母乳再补钙那就是荒天下之大谬”。对此,马冠生认为不能一概而论,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正常足月新生儿出生后6个月内一般不用补充钙剂。”马冠生解释,这是因为6个月内的婴儿完全靠喝母乳或配方奶提供营养, 而母乳和配方奶中都含有丰富、充足的钙。

“而绝大多数婴幼儿在6个月后开始添加辅食,这时,食物中如果不能摄取足够的钙,就需要额外补充。”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一位资深儿科专家告诉记者,由于饮食习惯的不同,我国婴幼儿添加的辅食多以谷物为主,不像欧美国家婴幼儿辅食中奶制品居多,因此要视辅食添加情况考虑适量补钙。

“婴儿哺乳方式的不同,确实在钙摄入方面有区别。”每100毫升母乳中含钙25毫克,而等量的配方奶粉中一般钙含量可达50毫克以上。“虽然母乳中钙磷比例更合适,更有利于宝宝吸收利用,但含量有限。而牛奶含钙高,但由于生物利用率较低,如果每天奶量不足600毫升,也需要再补钙。”

误区三:只有中国孩子在补钙

到底宝宝光喝奶摄入的钙够不够?世界卫生组织(WHO)和很多国家都提供了明确的摄入标准。根据WHO的《婴幼儿营养指南》,婴幼儿0~6个月时每天应摄入300毫克钙,7个月~12个月每天摄入400毫克,1岁~3岁为每天500毫克,4岁~6岁每天600毫克,7岁~9岁每天700毫克,10岁~18岁每天1300毫克。

即便如此,有国外生活经历的家长仍质疑,在国外怎么就没听医生说过要补钙?有专家更称“世界上只有中国出现了这种不该发生的情况”。

对此,儿科专家分析,这仍与饮食习惯有关:“你看欧美的超市,牛奶都是两三升包装的,而且都已经强化过钙了,他们的孩子常把牛奶当做饮料喝。而国内超市里卖的奶多是未强化钙的二三百毫升装,人们喝奶的习惯不同。”

在查阅我国婴幼儿膳食指南和美国、加拿大、北欧等国相关指南后发现,其中钙摄入量标准大致相同,国外有的甚至比我国的钙摄入量标准还高。

“判断孩子该不该补钙,不应只盯着国外,还应该结合自家宝宝的具体情况。比如早产儿、双胞胎、生下来体质弱或经常腹泻的宝宝,就需要强化多种营养,钙摄入量就应该是健康足月儿的两倍。”。

误区四:补钙不当会造成肾结石

更多婴幼儿家长担心的,则是类似三聚氰胺的悲剧重演。因为在一些媒体报道中,有专家声称,“婴幼儿补钙不当可造成肾结石,其危害远比三聚氰胺造成的肾结石严重得多”。

对此,专家认为不必过度恐慌,目前大多数家长在药房、保健品区买到的规范的婴幼儿补钙制剂,应该是严格按照正常摄入量制成的,其服用说明中推荐的摄入量一般不会造成摄入过量。“如果孩子真的患了佝偻病,那医生开药开的就是治疗量了。这是两个概念。”

单纯补钙不会有出现三聚氰胺式的严重后果。因为未经身体吸收的多余的钙,会随排泄系统排出体外。除非在过量补充维生素D的情况下,会由于钙吸收过多而导致肾结石。因此,给孩子补充维生素D和钙剂时,要按照推荐摄入量和制剂含量精确计算。最保险的办法,是咨询儿科医生等专业人士,在正确指导下补充。

关于婴儿补钙的问题,通过本文的详细介绍,相信妈妈们对于应不应该给孩子补钙的问题,都有了一定的了解。无论是补充哪种营养元素,并非越多越好,合适为宜,正确补充才能有利健康,否则只能适而其反。

怀孕多久能测出来()编辑

夏季宝宝补钙的4大误区

含钙丰富的食物是乳类,可用牛奶蒸鸡蛋羹,用牛奶蒸米饭,吃酸奶,用牛奶和面做点心等方法补充。鲜虾、虾皮、豆类等都含钙较多,这类食物在烹调过程中应尽量避免和草酸多的食物搭配混合制作。

孩子补钙的同时需要补充其他的维生素辅助身体更好地吸收钙,否则就算补充再多的钙,因为难以吸收也会缺钙。每吃一粒钙片的同时需补10微克的维生素D。阳光可以使得皮肤合成维生素D,正在补钙的孩子经常晒太阳,可以促进钙的吸收。

3岁以下的小宝宝都得或多或少地进行补钙,但是有不少家长因为对补钙了解得不是很全面,给宝宝用了错误的方法补钙,好心办了坏事。各位家长可要注意给宝宝补钙的4个误区。

误区一:口味太甜

给0至3岁宝宝的钙不能太甜,太甜会引起口味偏好,影响宝宝正常喝奶和喝水。奶味是最适合她们的味道,宝宝的味蕾正处在快速发育期,过重的味觉刺激会导致味蕾反应迟钝,因此不要过早给宝宝太甜的口味,否则会导致宝宝不爱喝水。更适合宝宝的应该是接近母乳的味道,淡奶口味就像母乳,不影响味蕾发育。

误区二:错过时机

等到孩子已经出现缺钙症状的时候再去补,那就有点亡羊补牢了。其实如果孩子的营养有问题,在生病之前就会有一些信号,妈妈们只要稍微注意下便能知道。如果孩子容易惊醒,易烦躁、手脚抽动、出牙迟、有枕秃圈,那就说明可能已经缺钙了,需要补充。这时候就开始补,时机也才比较好。

误区三:多多益善

有的家长十分重视给孩子补钙,又是钙片,又是钙奶,这简直比缺钙还严重。人是各种元素综合的平衡体,宝宝的平衡就更加脆弱。任何过量的做法对他们都可能是很大的伤害。中国营养学会给出的安全剂量是2000毫克,建议补钙剂量不要超过此范围。

误区四:不补维生素D

不少家长容易把缺钙和缺维生素D搞错了,狂补钙还是缺钙。其实是该加补些维生素D。维生素D是帮助人体吸收钙质的。如果总是给宝宝补钙还是不行,那是因为宝宝吸收不了,得考虑补充维生素D。

本文Hash:a22d092cd8521acb27ee1f3f29b37fe8b13fc020

声明:此文由 nihao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