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让孩子吃饱,对婴幼儿劝食的行为好吗?

导读: 不要逼孩子把饭吃光 吃饱后立刻停止劝食行为 幼儿的膳食平衡宝塔 多与孩子沟通,不要勉强进食 注意观察是否存在挑食

   节约粮食是我国的传统美德,为了宣扬美德,怕孩子养成浪费的习惯,很多家长每餐都要求孩子把自己碗里的饭吃光,即使孩子说已经吃饱了,仍然勉强他们再吃一点。那么,为了让孩子吃饱,对婴幼儿劝食的行为好吗?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不要逼孩子把饭吃光

  从专业的角度看,长期强迫孩子把饭吃完,其实是一种变相的惩罚,这会让他们处于精神紧张的状态,容易导致胃液分泌异常,消化功能紊乱,还可能会引起肥胖或营养不良等疾病。只有让孩子带着愉快的心情吃饭,才能吃得更香,更有助于消化吸收。

  

吃饱后立刻停止劝食行为

  1岁的孩子,自己就有拿勺子模仿家长吃东西的能力。孩子会说话时,家长应多鼓励孩子及时在饭桌上表达“已经吃饱了”,并在孩子表示吃饱后立刻停止劝食行为。

  

幼儿的膳食平衡宝塔

  参考中国营养学会膳食平衡宝塔,1~3岁的孩子每天要保证350毫升奶,100~150克谷类食物如米面等,蔬菜水果应略多于谷物,每天150~200克最佳;蛋、鱼虾、畜禽瘦肉,每天共100克即可。

  

多与孩子沟通,不要勉强进食

  3~6岁的儿童应和成人一样进食,孩子的饭量需要家长平时观察,多与孩子沟通,在他确实已经吃饱的状态下,不再勉强他们把饭吃完。若孩子饭量较小,家长可带孩子去医院做一个全面检查。若孩子的各项指标在正常范围内,就无需劝孩子多吃。

  

注意观察是否存在挑食

  此外,家长在平时也要注意观察,有时孩子说吃饱了,有可能是挑食,要耐心劝导,并调整其饮食结构。平时,家长也不要常对孩子说“这个好吃,那个不好吃”,以免给他们造成心理暗示,导致偏食和挑食。若孩子有一段时间表示不爱吃某种食物,可以过一段时间、等他忘记这种食物“不好吃”后,再与其他食物搭配给孩子吃。

  孩子每天能够消化并吸收的食量是有限的,因此,为了孩子的健康,父母们劝食的做法很不科学,然而对于一些挑食的孩子们来说,父母们更要耐心劝导,并为孩子们搭配合理的餐饮,确保他们吃得好,也吃得饱!

如何正确对待孩子在幼儿园的讨好行为

最近,在浏览一些幼儿教育论坛时,发现有一个话题讨论很热烈,说的是一些孩子在幼儿园里学会用食物玩具去“巴结”老师,或者去讨好其他小朋友,以期引起老师的其他小朋友的好感。一些家长对幼儿的这种“社会化”行为既好笑又担忧。好笑的是孩子竟然这么会耍“小聪明”,担忧的是孩子的这种“社会化”的行为是否有利于其成长?

一些参与讨论的“准专家型”的家长认为,幼儿在幼儿园里对老师和其他小朋友的“讨好”行为,一方面是其受社会影响的结果,另一方面是其心智逐步成熟的体现。这是一个自然的现实,家长们大可不必紧张。

有着一线幼教实践经验的专家认为,幼儿行为过早“社会化”,大背景是社会环境,关键因素在于家庭教育方式的缺失,这种社会化的行为对幼儿的成长有着诸多不利:

一是不利于幼儿培养正确的人生观。过早让孩子接触社会行为,会让孩子的人生观过早染上“金钱至上”的色彩,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二是不利于孩子今后的正常社会交往能力的培养。幼儿交往的过早“社会化”,无助于引导孩子学习掌握正确的社会交往能力。过于功利化的社会交往,有其客观存在的一面,但在日常的工作生活中起到的负面作用可能更大,不对孩子的“功利”交往方式进行及时纠正,将不利于其成长。

如何引导幼儿有学习交往走上一个正途,专家认为,应该多方面下手,以期起到根本的引导作用:

家长首先要以身做则,在家庭教育中正确引导孩子的言行。的确,幼儿在幼儿园的“行贿讨好”行为有社会影响因素的作用。但更重要的是,家庭教育在其中扮演着更为关键的推波助澜作用,一些家长在平时的家庭教育中以社会阴暗的一面说事,或者在日常家庭行为中毫不忌讳地进行“厚黑”行为,这也直接影响了幼儿的行为判断标准。

因而,家长日常的生活中,一方面要规避“功利”交往在孩子眼前出现,另一方面则更要以正确的言行来教育孩子,帮助孩子树立科学的人生观和社会交往意识。

其次,要注重家园共育的作用,如发现幼儿“功利”交往行为有强化的趋势,家长一定要注意和老师相互配合,要注重幼儿园正规教育。有的时候,老师的教育比家长的苦口婆心的说教更为有效。只有家园共同下功夫,才能帮助幼儿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与社会交往观。

来源:好育园

如何正确对待孩子在幼儿园的讨好行为

最近,在浏览一些幼儿教育论坛时,发现有一个话题讨论很热烈,说的是一些孩子在幼儿园里学会用食物玩具去“巴结”老师,或者去讨好其他小朋友,以期引起老师的其他小朋友的好感。一些家长对幼儿的这种“社会化”行为既好笑又担忧。好笑的是孩子竟然这么会耍“小聪明”,担忧的是孩子的这种“社会化”的行为是否有利于其成长?

一些参与讨论的“准专家型”的家长认为,幼儿在幼儿园里对老师和其他小朋友的“讨好”行为,一方面是其受社会影响的结果,另一方面是其心智逐步成熟的体现。这是一个自然的现实,家长们大可不必紧张。

有着一线幼教实践经验的专家认为,幼儿行为过早“社会化”,大背景是社会环境,关键因素在于家庭教育方式的缺失,这种社会化的行为对幼儿的成长有着诸多不利:

一是不利于幼儿培养正确的人生观。过早让孩子接触社会行为,会让孩子的人生观过早染上“金钱至上”的色彩,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二是不利于孩子今后的正常社会交往能力的培养。幼儿交往的过早“社会化”,无助于引导孩子学习掌握正确的社会交往能力。过于功利化的社会交往,有其客观存在的一面,但在日常的工作生活中起到的负面作用可能更大,不对孩子的“功利”交往方式进行及时纠正,将不利于其成长。

如何引导幼儿有学习交往走上一个正途,专家认为,应该多方面下手,以期起到根本的引导作用:

家长首先要以身做则,在家庭教育中正确引导孩子的言行。的确,幼儿在幼儿园的“行贿讨好”行为有社会影响因素的作用。但更重要的是,家庭教育在其中扮演着更为关键的推波助澜作用,一些家长在平时的家庭教育中以社会阴暗的一面说事,或者在日常家庭行为中毫不忌讳地进行“厚黑”行为,这也直接影响了幼儿的行为判断标准。

因而,家长日常的生活中,一方面要规避“功利”交往在孩子眼前出现,另一方面则更要以正确的言行来教育孩子,帮助孩子树立科学的人生观和社会交往意识。

其次,要注重家园共育的作用,如发现幼儿“功利”交往行为有强化的趋势,家长一定要注意和老师相互配合,要注重幼儿园正规教育。有的时候,老师的教育比家长的苦口婆心的说教更为有效。只有家园共同下功夫,才能帮助幼儿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与社会交往观。

来源:好育园

本文Hash:0fe3eb19e3eada62bc68e2fdee27fefac56ba31d

声明:此文由 Mike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