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营养不良的临床表现!

导读: 病因 临床表现 预防 膳食调理原则

  营养不良多见于3岁以下儿童。

  

病因

  1。喂养不当,能量及营养素摄入量不足,继而有消化吸收不良,同时有免疫功能下降,因而常伴有各种感染;2。在急性或慢性疾病之后,护理不当和营养失调,从而发生营养不良和多种维生素缺乏;3。低出生体重儿(早产儿、小于胎龄儿)因生长迅速,所需营养素相对高些,常因喂养不当不能满足其需要而发生营养不良或存在营养不良的倾向。以上原因常混合存在或先后发生,并互为因果。

  

临床表现

  儿童营养不良的早期表现是连续数月体重不增甚或下降,在儿童保健生长监测图上,体重曲线走向平坦或下倾。初期症状多为儿童表情淡漠,活动减少,不如过去活泼。进一步发展,会有精神抑郁,对环境事物不感兴趣,各系统脏器功能下降,免疫功能降低,常伴发呼吸道、消化道或泌尿系感染,或原有疾病迁延不愈甚或加重。营养不良迁延时日者身高明显落后,智能发展迟滞。

  在长期主要食用淀粉类食物(如米糊、面糊、肥儿糕、糕干粉、劣质奶粉)的婴幼儿中,虽然食物的总能量可以满足婴幼儿需要或略低于所需,但蛋白质长期不足,易发生营养不良性水肿。表现为婴幼儿体重微减或在正常范围的低限内,面色苍白,皮下脂肪充盈度好而充实度差,肌肉松弛无力。由于蛋白质不足,胶体渗透压下降,而有双下肢对称性水肿及其他部位水肿。总能量和蛋白质都长期不足时,则发生干瘦型重度营养不良(多见于非洲),婴幼儿体重下降达40%以上,外观呈老人状,并有多个系统的功能障碍。

  

预防

  1。从计划生育宝宝开始就要注重孕妇的合理营养,在整个妊娠期孕妇的体重应增加至少10千克,平均增加12千克,这样可以减少低出生体重儿概率,并使孕妇在产后有充足的乳汁哺喂婴儿。由于生活在儿童营养不良地区,这不利客观条件会对育龄妇女产生深刻影响。因此,应在社会上加强社区妇幼营养知识的日常普及宣传,推行平衡膳食的理念,并现场示教配膳操作,这也是预防儿童营养不良的有效基础工作。

  2。大力倡导母乳喂养和及时添加辅食。婴儿出生后半小时内开始喂奶,婴儿想吃奶乳母就哺喂和让婴儿频繁吸吮乳房,是增加乳汁分泌的重要方法。为保证有充分的母乳,要为产妇和乳母合理安排营养膳食。婴儿达4月龄时应添加辅食,要按程序逐渐增加新的食物品种使婴儿适应进食、接纳和消化食物及借此适当补充一些营养素并在巩固后过渡到换食牛奶。

  

膳食调理原则

  应遵循循序渐进、逐步补充、不急不躁、耐心谨慎的原则,安排患儿的膳食及相关诊治。

  第1步,配合医生诊治,积极治疗可能存在的原有疾病和寄生虫感染。

  第2步,稳定消化功能,协调机体内环境。由于患儿消化系统以及其他系统功能都处于低应变状态,若骤然增加总热量和蛋白质含量,可能会造成新的消化不良及降低原有功能水平。因此应在原来膳食基础上逐步过渡到平衡膳食,以满足多方面的需求。

  采用婴儿已熟悉的食物,观察其消化负荷及耐受情况,每三天或五天作适当增量调整。开始以半流食、流食为主以逐渐扩大胃容量,少量多次以减轻胃肠道负担,防止婴儿出现低血糖。待患儿情况稳定及其内环境趋于协调时再进一步调整膳食。情况稳定的标志是:经过膳食调理,食欲逐渐恢复,对外界环境开始发生兴趣,水肿减轻并逐渐消失。尽管在治疗后体重可能减轻,但这是水肿逐渐消失的结果,并非处理不当。

  根据患儿营养及健康情况,可采用的食物包括:

  高蛋白质类,如牛乳、配方乳、肉泥、肝泥、奶酪、鱼粉、蛋黄粉、蛋白粉、豆腐、动物血等;油脂类,如植物油、奶油等;其他,如米汤、稀粥、豆浆、代乳品、代藕粉、水果泥、菜泥等。

  第3步,在平衡膳食的基础上实施高热能喂养,在消化功能稳定的基础上逐渐(每3~5日)增加总热能至每天每千克体重585.8~836.8千焦(140~200千卡)和蛋白质3~5克。此时可适当增加油脂的摄入量,以其所提供的热能计,可达总热能的40%。在此期间小儿食欲旺盛,皮肤色泽红润,眼神明亮、灵活,对环境反应明显进步。膳食结构仍按多餐的方法由半流食过渡到以固体食物为主。当体重达到现有身高相应水平后,食欲会较前回落,这是正常现象,但皮肤、毛发继续保持原有良好状态。

  第4步,赶上正常身高体重。当患儿体重增至身高的相应水平后,机体各脏器功能正在继续好转。

  但总的来看,患儿仍落后于同龄儿。在整个膳食治疗期间要注意充分供给各种维生素和无机盐。

更多推荐:

冬季让宝宝健康出行

小儿怎样正确服用感冒药?

儿童过敏性疾病 切莫掉以轻心

孩子遗传个不高应及早做检查

正畸拔牙不会造成牙齿松动

小儿营养不良的表现

  小儿营养不良可分为消瘦型和浮肿型两种。消瘦型营养不良是由于总热量、蛋白质和各种营养素均缺乏引起。浮肿型则是小儿热量接近需要量,但由于蛋白质严重缺乏,所以当血清白蛋白下降至25克/升以下时,小儿会出现水肿,这在医学上称为营养不良性水肿。

  消瘦型营养不良轻症小儿会见皮下脂肪减少,肌肉松弛。重症的还会有各种内脏萎缩,全身各系统、器官均发生病理性改变的。如身体肌肉体积减少,细胞密度增加,细胞变性;肝脏发生脂肪浸润而呈脂肪肝;胰腺泡萎缩等。其次,长期营养不良的患儿,胰脂酶、胰蛋白酶、α-胰淀粉酶含量会降低;肠道表面细胞会萎缩,绒毛结构会发生退行性病变,肠壁变薄,粘膜皱壁消失,甚至脑神经细胞也会减少,脑内类脂、胆固醇和磷脂含量都会降低,有退行性变化,可出现脑电图改变。其他脏器,如心肌纤维则会混浊肿胀,淋巴组织和胸腺会显著萎缩等。

  消瘦型营养不良在婴幼儿临床上,则首先可表现为体重下降、身长不增,以后体内脂肪逐渐消失,逐渐消瘦,体重减轻。皮下脂肪的消耗顺序可首先是腹部,之后躯干、臀部、四肢,最后面部。当面颊脂肪垫消失时全身则可消瘦如老人。同时,消瘦型营养不良患儿除消瘦外,还可表现为皮肤苍白、干燥、松弛和失去弹力,肌肉松弛、萎缩,肌张力除偶见增强外,一般情况下表现低下,运动功能发育也见迟缓。这时,重症患儿体温还会偏低,精神会萎靡不振,活动少,有时还可表现烦躁不安,食欲低下以至消失,易发生腹泻,并可出现脱水、酸中毒等症状。另外,患儿这时也可出现有关维生素缺乏症的特殊症状,如结膜干燥、口角糜烂等。

  消瘦型营养不良患儿3岁以后发病的,某些患儿身高虽属正常而体重低下。有些还有皮下脂肪变薄,肌肉松弛,易疲劳、睡眠易醒,对脂肪耐受力低和常有中度贫血等症状。

  另外,根据体重、脂肪丢失程度,还可将婴幼儿营养不良分为三度,三度的标准是:工度:体重比标准体重低10%~25%,仅腹部脂肪变薄;Ⅱ度:体重比标准体重低26%~40%,臀部脂肪也变薄;Ⅲ度:体重比标准体重低40%以上,臀部、面部脂肪几近消失。此外也参考其他症状,如精神萎靡、肌肉松弛、皮肤弹性差等。这类婴幼儿可因营养不良的程度不同而有轻重不同的表现。

  此外,3岁以后的小儿营养不良可以分为轻度和重度。轻度营养不良小儿体重低于标准体重的15%~30%,重度为30%以上。同时也考虑皮下脂肪厚度、肌肉结实度、精神状态等。

  浮肿型营养不良小儿则多见于以淀粉类食物喂养的小儿,这类小儿轻者表现虚胖,重者伴有水肿。水肿一般先见于下肢,呈凹陷性,渐及腰骶部、外生殖器和手背。而胸、背、上肢常消瘦。严重的患儿还可有腹水及胸腔积液,皮下也可积液,皮肤紧张发亮。此外,这类患儿尚有其他营养不良的表现,如体格发育迟缓,精神呆滞、易激惹,皮肤干燥苍白、脱屑、色素沉着、有紫癜,易患褥疮或营养性溃疡,毛发也干燥易脱落,肌肉较松弛等。

小儿营养不良的现代体现

说到营养,现在的小孩正是处在过去所不能及的时期。人们的消费水平随着现代科技与经济的进步也在逐年增长。没有买不到的东西,只要家庭经济能承担的。可是恰恰相反,小孩的身体素质并不是加强了,而是越来越多的营养不良。其实妈妈都有一套自己的喂养方式,通过老人的传统经验、各种营养书籍、以及专家的指导。但是为什么还有营养性疾病出现呢?这个中原因就得从基本的源头出发来探讨。★营养失衡营养不均衡是导致营养性疾病的最大原因。营养失衡可出现两个极端:其一是偏胖,其二是偏瘦。有些小孩脾胃功能弱的就吸收不好导致营养缺乏,有些小儿则吃什么就吸收什么,长辈也乐在其中,但是体重是一个劲的上涨,成了胖小孩。也许家长不认为有什么不好,可胖会出现高脂血症、心血管疾病等。造成营养失衡的有几点因素:1、添加辅食不合理有些妈妈在给婴儿添加辅食时,不注意各个阶段的婴儿的发育状态,没有一定顺序的添加或什么最有营养就添什么,导致婴幼儿是吃什么拉什么或消化不了吐了或积食或影响到婴幼儿脾胃的正常发育。2、喂食不注重婴幼儿的发育过程婴幼儿的唾液腺一般在三月后才发育。对于一些植物蛋白和动物蛋白以及豆制品应分阶段喂养。牛乳和母乳虽属动物蛋白,但由于其颗粒小容易被吸收。2―3月的婴幼儿可以吃些鱼肉,搅碎成肉泥喂给宝宝。营养丰富且易吸收。只有在8―9月后的幼儿才可以吃动物蛋白或植物蛋白或豆制品。在这过程中可以适当的喝些菜汤,以增强肠道的消化蠕动。3、母亲太过营养妈妈生完小孩后,的确需要滋补,因为母亲在怀孕及生育过程中消耗了大量的体能和营养,中医上认为是气虚加血虚,需要大量的产后调养。但是母亲在坐月子的过程也是哺乳期。母子关系在胎儿脱离母体后通过哺乳来维系。当然也有抚摩等。妈妈通过乳汁将营养、免疫,也包括细菌、病毒。如若妈妈的营养过剩或大鱼大肉的导致乳汁内脂肪堆积,乳汁过厚就会导致宝宝消化不了或吐或泻或积,出现营养不良。进而出现宝宝偏瘦、体质下降、疾病百生。4、是先天不良葛医生通过多年的临床经验认为,不管是呼吸道疾病还是消化道疾病,都是粘膜免疫功能太弱所导致。呼吸道粘膜有其正常的免疫功能,在外来细菌的侵袭下会自动免疫防御。比如咳嗽就是一种防御功能的反映。消化道也一样。粘膜会通过咯痰把细菌排除,还有自身的免疫。有些小儿经常性犯病,最后只能通过中药来增强体质,还有锻炼。★情志小儿吃饭有时跟心情有关。虽然说婴幼儿是没有七请六欲,但是通过临床考证,厌食症的产生有极大一部分是因为家长在饭桌上说教所导致的。在压抑的情绪下怎么会有食欲呢?这是普遍家庭值得注意的。★厌食这与家长的饮食习惯、小儿的饮食习惯是紧紧相依的,还有情志。能否合理的喂养小儿,不是一句两句就能说完,各家各有不同的看法。但原因却是相同的。从根本去了解营养性疾病的发病原因,在生活中处处注意,从而在根本上防止。

本文Hash:18d0f75579aa82d6e697f6189b49a4d5ddd6d934

声明:此文由 一正一邪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