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 维生素AD同补效果更好

导读: 现实情况:我国宝宝超半数体内维生素A含量不足 营养需求:维生素A、D 一个都不能少! 1+1>2 维生素A、D同补效果更好 维生素A与维生素D最佳比值3:1 各年龄阶段宝宝维生素AD的补充标准


1+1>2 维生素AD同补效果更好

  

现实情况:我国宝宝超半数体内维生素A含量不足

  妈妈网有不少住在国外的妈妈,她们说维生素D在欧美国家是被指定需要每日补充的,却没有明确规定每天补充维生素A,那为什么我国提倡维生素A、D都要补呢?

  欧美国家营养机构或医学组织根据本国婴幼儿的营养素摄取水平,推荐其每日摄入一定量的维生素D,却对维生素A没有明确要求。很多母亲听闻此信息后,就理所当然的嫁接到自家宝宝身上,开始担心维生素A过量问题,进而只为宝宝补充维生素D。然而现实情况是,我国宝宝超半数体内维生素A含量不足!

  由首都儿科研究所发起的《中国六岁以下儿童维生素A缺乏情况调查》显示:中国整体0-6岁儿童维生素A缺乏情况不容乐观, 维生素A缺乏率为11.7%,亚临床缺乏率为39.2%,合计超过半数存在维生素摄入不足的情况。同时,更值得注意的问题是,小于6个月婴儿的维生素A缺乏率为33.4%,亚临床缺乏率为45.70%。” 这说明,在我国0-6岁儿童中有超过50%的宝宝存在体内维生素A含量低下的问题,而6个月以内的小婴儿缺乏率更高达79.1%。因此,对于尚在哺乳期和辅食摄入量较少的宝宝来说,维生素A的补充是非常必要的。

  

营养需求:维生素A、D 一个都不能少!

  维生素A和维生素D是我国婴幼儿时期最易缺乏的两种营养素。权威医学机构发布的《亚临床状态维生素A缺乏的防治方案》和《佝偻病早期综合防治方案》中明确指出:推荐每日维生素A补充量为1500-2000IU,推荐维生素D每天补充400-800IU。由于天然食物中含维生素A、D十分有限,宝宝通过辅食摄入的维生素A、D量较少,因此,单纯依靠饮食摄取是不能满足婴幼儿生长需要的。并且,婴幼儿户外活动有限,接触紫外线的几率也就越小,因此本身合成的维生素D量不足,所以要额外补充维生素A、D。

  然而很多家长在没有给孩子解决摄入不足的问题的时候,却开始担心过量问题了,这种想法对解决中国孩子维生素AD缺乏问题相当不利。很多欧美等发达国家由于饮食习惯、经济观念、气候条件、甚至人种等因素均和我国情况不同,居民整体体内钙、铁、维A等营养素储备相对多。因此维生素A缺乏不是普遍问题,所以不推荐常规补充维生素A。而对于中国的宝宝来说,在此建议家长们,在营养素补充问题上,维生素A、D 一个都不能少!

  

1+1>2 维生素A、D同补效果更好

  而对于宝宝来说,决定着身体是否强壮的骨骼发育,和抗病能力的免疫系统,都是需要维生素A与维生素D共同作用的,只有两者共同发挥作用,才能在体内产生1+1>2的效果。

  我们都知道,维生素D的主要功能是促进肠道内钙的吸收,并使它沉着在骨骼、牙齿等需钙器官,此外,维生素D还可以促进肾脏对钙的重吸收,从而减少钙质流失。但是很多父母却容易忽略,维生素A对婴幼儿的骨骼生长也有着重要作用。当婴幼儿体内缺乏维生素A时,骨组织将会发生变性,软骨内骨化过程将会放慢或停止,并且可使肾小管上皮损伤,影响钙的重吸收,使骨量下降,骨质疏松,骨密度下降。因此,维生素AD的同时补充,对宝宝的骨骼生长至关重要。

  同时,维生素AD对孩子的免疫能力也起着重要作用。例如,维生素A对维持上皮细胞的完整性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宝宝如果体内缺乏维生素A,会导致皮肤干燥、抵抗力下降等症状,此外,维生素A有助于巨噬细胞、T细胞和抗体的产生,增强婴幼儿抗御疾病的能力。而维生素D则具有很强的抗菌活性,它可通过多种机制降低感染风险。2011年Youssef等综述多项研究认为,维生素D能活化B和T细胞,提高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的活性,有助于有效的系统性抗菌作用,减少病原菌直接侵袭。

  

维生素A与维生素D最佳比值3:1

  权威医学机构发布的《亚临床状态维生素A缺乏的防治方案》和《佝偻病早期综合防治方案》中明确指出:推荐每日维生素A补充量为1500-2000IU,推荐维生素D每天补充400-800IU。《中国药典》也明确规定,在0-7岁的儿童,维生素A与维生素D需要量的最佳比值为3:1。而医生在给孩子推荐维生素AD制剂也会参考《中国国家处方集(儿童版)》,其中明确提出婴幼儿的维生素AD指导剂量为:维生素A 1500-2000国际单位,维生素D 400-800国际单位。

  对于0-3岁婴幼儿来说,需要维生素A与维生素D共同作用,可以发挥双重作用来促进骨骼发育、提高自身免疫功能。专家最后表示,只有针对中国宝宝的特点,根据每日推荐摄入量,为其补充科学配比的维生素AD,才能保证孩子全面健康的成长。

  

各年龄阶段宝宝维生素AD的补充标准

  专家建议,具体的补充剂量也应参考宝宝更为具体的年龄划分,0-1岁宝宝的补充剂量为维生素A 1500国际单位、维生素D 500国际单位,1-3岁宝宝的补充剂量为维生素A 2000国际单位、维生素D 700国际单位。并且新生儿出生15天开始补充,且应连续补充到3岁,而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多胎等情况应提前到出生后1周开始补起,且补充剂量应首先服用1-3岁规格,3个月后恢复0-1岁规格,保证这部分宝宝先天营养不足问题,以达到后天追赶的目的。

1+12维生素A、D同补效果更好

【妈妈网特稿】维生素是宝宝成长发育的必需物质,特别是维生素A和维生素D。宝宝出生后,医生都会提醒家长,孩子出生后15天开始就应补充维生素AD制剂,这是因为宝宝自身合成量低、且摄入途径有限,而这两种营养素却有着非常重要的功能,对视觉系统、骨骼发育、免疫系统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我国宝宝超半数体内维生素A含量不足

现实情况:我国宝宝超半数体内维生素A含量不足

妈妈网有不少住在国外的妈妈,她们说维生素D在欧美国家是被指定需要每日补充的,却没有明确规定每天补充维生素A,那为什么我国提倡维生素A、D都要补呢?

欧美国家营养机构或医学组织根据本国婴幼儿的营养素摄取水平,推荐其每日摄入一定量的维生素D,却对维生素A没有明确要求。很多母亲听闻此信息后,就理所当然的嫁接到自家宝宝身上,开始担心维生素A过量问题,进而只为宝宝补充维生素D。然而现实情况是,我国宝宝超半数体内维生素A含量不足!

由首都儿科研究所发起的《中国六岁以下儿童维生素A缺乏情况调查》显示:中国整体0-6岁儿童维生素A缺乏情况不容乐观,维生素A缺乏率为11.7%,亚临床缺乏率为39.2%,合计超过半数存在维生素摄入不足的情况。同时,更值得注意的问题是,小于6个月婴儿的维生素A缺乏率为33.4%,亚临床缺乏率为45.70%。”这说明,在我国0-6岁儿童中有超过50%的宝宝存在体内维生素A含量低下的问题,而6个月以内的小婴儿缺乏率更高达79.1%。因此,对于尚在哺乳期和辅食摄入量较少的宝宝来说,维生素A的补充是非常必要的。

营养需求:维生素A、D一个都不能少!

维生素A和维生素D是我国婴幼儿时期最易缺乏的两种营养素。权威医学机构发布的《亚临床状态维生素A缺乏的防治方案》和《佝偻病早期综合防治方案》中明确指出:推荐每日维生素A补充量为1500-2000IU,推荐维生素D每天补充400-800IU。由于天然食物中含维生素A、D十分有限,宝宝通过辅食摄入的维生素A、D量较少,因此,单纯依靠饮食摄取是不能满足婴幼儿生长需要的。并且,婴幼儿户外活动有限,接触紫外线的几率也就越小,因此本身合成的维生素D量不足,所以要额外补充维生素A、D。

然而很多家长在没有给孩子解决摄入不足的问题的时候,却开始担心过量问题了,这种想法对解决中国孩子维生素AD缺乏问题相当不利。很多欧美等发达国家由于饮食习惯、经济观念、气候条件、甚至人种等因素均和我国情况不同,居民整体体内钙、铁、维A等营养素储备相对多。因此维生素A缺乏不是普遍问题,所以不推荐常规补充维生素A。而对于中国的宝宝来说,在此建议家长们,在营养素补充问题上,维生素A、D一个都不能少!

1+1>2维生素A、D同补效果更好

而对于宝宝来说,决定着身体是否强壮的骨骼发育,和抗病能力的免疫系统,都是需要维生素A与维生素D共同作用的,只有两者共同发挥作用,才能在体内产生1+1>2的效果。

我们都知道,维生素D的主要功能是促进肠道内钙的吸收,并使它沉着在骨骼、牙齿等需钙器官,此外,维生素D还可以促进肾脏对钙的重吸收,从而减少钙质流失。但是很多父母却容易忽略,维生素A对婴幼儿的骨骼生长也有着重要作用。当婴幼儿体内缺乏维生素A时,骨组织将会发生变性,软骨内骨化过程将会放慢或停止,并且可使肾小管上皮损伤,影响钙的重吸收,使骨量下降,骨质疏松,骨密度下降。因此,维生素AD的同时补充,对宝宝的骨骼生长至关重要。

同时,维生素AD对孩 子的免疫能力也起着重要作用。例如,维生素A对维持上皮细胞的完整性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宝宝如果体内缺乏维生素A,会导致皮肤干燥、抵抗力下降等症状,此外,维生素A有助于巨噬细胞、T细胞和抗体的产生,增强婴幼儿抗御疾病的能力。而维生素D则具有很强的抗菌活性,它可通过多种机制降低感染风险。2011年Youssef等综述多项研究认为,维生素D能活化B和T细胞,提高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的活性,有助于有效的系统性抗菌作用,减少病原菌直接侵袭。

1+1>2维生素A、D同补效果更好

维生素A与维生素D最佳比值3:1

权威医学机构发布的《亚临床状态维生素A缺乏的防治方案》和《佝偻病早期综合防治方案》中明确指出:推荐每日维生素A补充量为1500-2000IU,推荐维生素D每天补充400-800IU。《中国药典》也明确规定,在0-7岁的儿童,维生素A与维生素D需要量的最佳比值为3:1。而医生在给孩子推荐维生素AD制剂也会参考《中国国家处方集(儿童版)》,其中明确提出婴幼儿的维生素AD指导剂量为:维生素A1500-2000国际单位,维生素D400-800国际单位。

对于0-3岁婴幼儿来说,需要维生素A与维生素D共同作用,可以发挥双重作用来促进骨骼发育、提高自身免疫功能。专家最后表示,只有针对中国宝宝的特点,根据每日推荐摄入量,为其补充科学配比的维生素AD,才能保证孩子全面健康的成长。

各年龄阶段宝宝维生素AD的补充标准

专家建议,具体的补充剂量也应参考宝宝更为具体的年龄划分,0-1岁宝宝的补充剂量为维生素A1500国际单位、维生素D500国际单位,1-3岁宝宝的补充剂量为维生素A2000国际单位、维生素D700国际单位。并且新生儿出生15天开始补充,且应连续补充到3岁,而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多胎等情况应提前到出生后1周开始补起,且补充剂量应首先服用1-3岁规格,3个月后恢复0-1岁规格,保证这部分宝宝先天营养不足问题,以达到后天追赶的目的。

宝宝同时补充维生素A和D 才能够1+1>2

  维生素是宝宝成长发育的必需物质,特别是维生素A和维生素D,宝宝自身合成量低、且摄入途径有限,而这两种营养素却有着非常重要的功能,对视觉系统、骨骼发育、免疫系统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越重要的维生素,补充方式也就越值得我们注意,今天,小编就来给宝爸宝妈们详细讲解一下,如何补充维生素A和维生素D,才能达到1+1>2的效果!

 

 维生素A、D的作用

  维生素A和维生素D是宝宝成长所必需的营养元素,但缺乏维生素A和维生素D究竟有什么危害,不少宝妈对此还比较模糊。宝妈一般都知道,维生素A对于宝宝的视力发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缺乏维生素A可导致暗光下的视力障碍,出现夜盲症或干眼症。其实,维生素A对宝宝的生长发育和免疫系统建设也具有重要作用。维生素A缺乏会引起宝宝骨骼生长不良及生长发育迟缓,抵抗力下降,易发生腹泻和呼吸道感染,严重的会发展成小儿肺炎或者支气管肺炎疾病。

  而维生素D的主要功能是促进肠道内钙的吸收,对宝宝骨骼的生长发育具有重要作用。缺乏维生素D,宝宝对钙质吸收率还达不到10%,同时身体抵抗力也会降低,并影响智力发育。

 

 维生素A、维生素D 同补效果更显著

  对于不少选择母乳喂养的宝妈来说,需不需要补充维生素A和维生素D也是困扰她们的一个问题。其实,维生素A和维生素D是我国婴幼儿时期最易缺乏的两种营养素。

  据《中国六岁以下儿童维生素A缺乏情况调查》显示,中国整体0-6岁儿童维生素A缺乏情况不容乐观,尤其值得注意的问题是小于6个月的小婴儿的维生素A缺乏率为33.4%,亚临床缺乏率为45.70%。这说明在我国,有将近50%的宝宝存在体内维生素A含量低下的问题,因此对于婴幼儿及时补充维生素A是非常必要的。

  此外,由于天然食物中含维生素A、D十分有限,宝宝通过辅食摄入的维生素A、D量较少,因此,单纯依靠饮食摄取是不能满足婴幼儿生长需要的。并且,婴幼儿户外活动有限,接触紫外线的几率也就越小,因此本身合成的维生素D量不足。

  而对于宝宝来说,决定着身体是否强壮的骨骼发育,和抗病能力的免疫系统,都是需要维生素A与维生素D共同作用的,只有两者共同发挥作用,才能在体内产生1+1>2的效果。并且,中国营养协会根据婴幼儿时期营养需要量,推荐维生素A及维生素D两种成分必须按照3:1的比例进行科学摄入,《中国药典》也有此明确规定。因此,维生素A与维生素D同补,对宝宝的身体健康而言意义重大。

 

 维生素AD的补充标准

  根据《中国国家处方集(儿童版)》中的标准,婴幼儿的维生素AD指导剂量为:维生素A 1500-2000国际单位,维生素D400-800国际单位,每日按照这个剂量补充,是安全、有效的。

  专家建议,具体的补充剂量也应参考宝宝更为具体的年龄划分,0-1岁宝宝的补充剂量为维生素A 1500国际单位、维生素D500国际单位,1-3岁宝宝的补充剂量为维生素A 2000国际单位、维生素D700国际单位。并且新生儿出生15天起开始补充,且应连续补充到3岁,而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多胎等情况应提前到出生后1周开始补起,且补充剂量应首先服用1-3岁规格,3个月后恢复0-1岁规格,保证这部分宝宝先天营养不足问题,以达到后天追赶的目的。

 

 久久健康网母婴频道的小编温馨提示:

对于妈妈们来说,无论是补充维生素AD还是其他的营养元素,不仅要了解这些元素对宝宝成长有哪些帮助和作用,还应正确掌握补充这些营养元素的科学标谁,只有这样才能养育出更加健康、聪明的宝贝。

  (编辑:荀满满)

本文Hash:bb57fe863815a788ed9f3064aad612bb7fed4832

声明:此文由 BitettFan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