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方奶粉:家长的认识误区

家长的认识误区》》》

A.不喝含DHA的奶粉不意味智能下降或低下

“加入DHA确有益处,美国科学家的研究结果曾表明,加与不加DHA对婴儿的智力发育确有差别。当然,如果不喝加DHA的奶粉,并不意味着智能下降或低下。”中国营养学会妇幼分会的一名专家指出,对于正常生长发育的婴幼儿来说,只要供给其人体必需的脂肪酸,像亚油酸和亚麻油酸,就能够在体内合成DHA等长链的不饱和脂肪酸,也就是说,合理膳食就能满足婴儿对各种营养素的需要。

B.奶粉不是蛋白质含量越高越好

母乳蛋白质含量每100毫升1.5克,牛乳含3.3克,是母乳的2倍多,但母乳中的含量最有利于保证婴儿生长发育所需,因此不是蛋白质越高越好,过高的蛋白质可加重肾脏负荷,对婴儿肾脏有潜在的损害。

五大选配方奶粉的误区

一、给婴儿买配方奶粉要买贵的,因为越贵的奶粉越好

如果仔细研究一下各种奶粉的配方成分表,很容易就会发现,其实从奶粉的配方角度来讲,其中的营养成分无非就是那些,同类产品的价格都不应该相差很多。但有些奶粉制造企业会利用爸妈们的消费心态,故意炒作价格,所以爸妈们选择的时候要擦亮眼睛。一般来说,进口奶粉相对要贵一些,但并不说明它们的质量就一定优于同类的国内奶粉。

二、味道越香浓的配方奶粉越好,不仅口味婴儿喜欢,而且里面的营养含量高

由于中国人饮食讲究色、香、味,因此生产商就有意识地在奶粉中添加一些香兰素、奶香精等芳香物质,使其冲饮时香气扑鼻,以增强人的食欲。但芳香物质仅能改变奶粉的口感,并不能增加奶粉的营养。所以,奶粉不能仅以味道是否香浓来论其好坏。

三、婴儿喝配方奶粉容易上火,在奶粉中多加糖就可以“败火”

解误:许多父母认为喝奶粉婴儿容易上火,总是要加一些糖“败火”。

有的甚至一勺奶粉就要配一勺糖,这种做法是不对的。按照配方奶粉的成分,饮用时并不需要另外加糖。如果加糖过多,会导致营养搭配不合理,造成婴儿体内高糖,容易导致婴儿肥胖。

四、婴儿生长发育需要大量的钙,含钙量和浓度越高的配方奶粉越适合婴儿

解误:其实各厂家的配方奶粉原料牛奶本身的含钙量差别并不大

有些厂家为了寻找卖点,在天然牛奶当中加进了化学钙,人为提高了产品的含钙量,但过多的化学钙并不能被人体所吸收利用,反而会使大便变得坚硬,难以排出,久而久之还容易在人体中沉淀,甚至造成结石。

上述就是对选择奶粉的误区的介绍,现在应该有了解了吧,希望本文对您有帮助,在选择奶粉的时候一定不要盲目,要有正确的判断。

家长对孩子成长认识的四大误区

每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凸显的特质是不同的,这取决于很多因素的影响。家长要做的是了解孩子的特点,创造适合他成长的环境。但是很多家长缺乏对孩子成长的正确理解和认识,普遍存在着四大误区。

误区一:孩子发呆就是有问题

如果妈妈看到孩子一个人坐在房间里,什么都没做,只是看着窗外的天空发呆,一般都会认为孩子是不是有什么问题,或者是在浪费时间。其实并非如此,孩子发呆也是一种学习,尽管可能本身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在干什么,但也是处于一种学习状态中。

因此,家长应该理解孩子在成长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特点,顺其自然,让他们的天性得以发展,创造适合他们自由成长的环境。

误区二:“迷信”智力测试

很多妈妈在孩子成长过程中会经常买智力测试和智力开发的书来锻炼孩子,测验结果有时候很不尽理想。这时妈妈们就会很着急,担心自己的孩子是不是大脑发育不健全等等。

其实,智力测验只能了解到孩子某些方面的能力,如果根据这个分数而贴上”笨孩子的标签“,那么就会因此而忽略孩子在其他方面的能力,对这些孩子的成长发展造成伤害。而孩子的能力系统是多方面的,不应简单地以一次的测试成绩判断他的智力,也不要因为一两个方面能力的薄弱,而否认了孩子的整体能力;相反,应该全面了解孩子的综合能力并根据孩子的个性,采用个性化的教育方式。

误区三:“慢孩子”就是“笨孩子”

学一件事情比别的孩子速度慢,到了一个新环境很长时间不适应等,这些行为都容易被家长和老师认为是“笨孩子”的表现。

其实,这些只是适应性低的表现,并不代表这些孩子的能力不行,只是这类孩子的一种行为方式。也许,“慢孩子”可能学一首诗的速度比较慢,但他们一般相应地会记得比较牢、比较久,这是他们学习事物的一种习惯方式。而且,这些“慢孩子”长大后很有可能具备其他“快孩子”没有的优势——在遇到不良刺激比如吸毒、偷窃等诱惑时,不像那些接受快的孩子一样容易改变,而是抱着审视的态度去接受。

误区四:孩子“爱动”就是“多动症”

在课堂上,总有一些孩子会说说话,做做小动作等,来扰乱课堂秩序,而这些孩子往往被老师认为是有多动症的。

根据列文博士八大系统理论,这类孩子其实属于运动机能占优势,故喜欢用肢体代表语言。所以,并不是所有“爱动”的孩子都是真的患有多动症。有的孩子比较聪明,听老师讲了一半课程,就已经掌握了基本要领,知道下面该讲什么了,感觉无聊便开始做做小动作。对于这类孩子,老师和家长更应学会了解其特点,采用不同的方式来进行教育。比如,老师可以在孩子感觉无聊时提个问题,夸奖一下,调动其兴趣继续听下去。

本文Hash:5fa5e10e8c2ce12f1ba438efc055844835639c38

声明:此文由 BitettFan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