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宝宝奶粉妈妈最常犯的四个错

奶粉是婴幼儿宝宝不可缺少的“口粮”,买奶粉对爸妈来说也是一门必修课,作为爸妈必须懂得如何为自己的宝宝购买合适的奶粉。一些爸妈们在购买奶粉的过程中,容易掉入一些陷阱里,如:过于追求奶粉的品牌,过于计较某些品牌里面所标榜的营养成分。

相信不少爸妈都有买奶粉的经验,扪心自问你们现在真的懂得买奶粉了吗?网上经常有一些爸妈们分享自己买奶粉的心得,小编发现有些爸妈经常会犯的一些错误,赶紧来看看你是否也有犯这些错误吧。如果有,就要立即改掉啦!

不要盲目追求品牌

有的妈妈会认准某些大牌子,只信赖某个大牌子的奶粉。其实品牌与品牌之间并没有什么特别大的差异。国产品牌奶粉,在生产和制作上,都必须严格按照国家的标准,因此品牌之间没有较大的区别,价格虽略有高低,但从营养成分的角度分析,相差无几。同样,进口奶粉或合资奶粉,品质上的差异也并不是很大的。

因此,不必过于执着地追求名牌奶粉,应该更关注宝宝是否适合喝该牌子的奶粉。

在选择配方奶粉时还要考虑一些个别性原则,比如:有哮喘、腹泻和皮肤问题的宝宝,最好就是选择脱敏奶粉;缺铁的宝宝,就要挑选补充高铁奶粉;而早产儿则应选择易消化的早产儿奶粉。如果宝宝腹泻,最好能立即换用不含乳糖的配方奶粉。当然,这些具体选择最好是在临床儿科医生指导下进行。另外,一旦孩子适应某种品牌的奶粉,请不要随意更换。

从颜色外观上不能差别奶粉的品质

很多爸妈认为挑选奶粉要挑“看上去有点黄的”,认为“奶粉越黄,说明奶的含量越是充足”。这种想法是不正确的。有些奶粉之所以黄色,有可能是因为在奶粉中加入了天然的色素,所以看上去也会比较黄。

另外,现在很多奶粉里都强化了的营养素,比如强化铁剂、强化维生素A、维生素D等,为了保存这些强化的营养素,在包装上就进行了一些特殊处理,比如有些营养素要求避光保存,包装上采用一些非透明的材料来包装,父母在选购时就看不清里面的状况了。

不必对某种特殊的营养成分过于计较

目前市场上的奶粉,不管是国产的还是进口的,只要是喂养1岁内婴儿的,各种奶粉中含有营养成分都大致与母乳接近。虽然,有些品牌的奶粉中强化了某些营养成分,但是对于婴儿来说,增加的营养成分并没有对孩子起到比较明显的效果。

除了喝奶以外,6个月以上的宝宝还要吃辅食,有的营养成分宝宝是食用辅食的过程中一样可以得到补充。由此可见,爸妈们不必在选购时,为了某一两种营养成分而精挑细选了。

不必对奶粉的加工工艺过于偏执

奶粉的加工是一个非常成熟的工艺,而且无论是进口或合资奶粉、还是国产奶粉,它们的加工方式都大同小异。只要能得到国家批准,正常上市的,它们的工艺都是合格的。现在制作奶粉,采用的工艺主要是干混和湿混,但是两种工艺所制作出来的奶粉,他们之间的营养成分差别都不大,不足以引起宝宝营养不良等情况发生。

一般市场上出售的进口奶粉价格较高,这并不是因为进口奶粉与国内奶粉在营养成分上的出入所造成的,而是由于运输的成本、更高的利润、加工的过程中营养的丢失可能会少一些等多种因素造成的。所以国产奶粉的价位低,最主要的原因是成本相对较低。

()

冲调奶粉妈妈最常犯的4个错

奶粉,是母乳的最佳替贷食品。除了纯人工喂养的宝宝以及混合喂养的宝宝离不开配方奶粉之外,断奶后的宝宝也需要奶粉来“代劳”。

宝宝喝的奶粉,当然得由我们的你爸妈妈来帮忙冲泡。很多新手父母都以为,不就冲个奶粉么,谁不会呀。把奶粉和水加在一起,适当搅拌不就OK了吗?

其实,冲调奶粉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绝不是把水和奶兑在一起就万事大吉了。冲调奶粉不仅要掌握水温、奶与水的比例、程序也不能混乱。

对新手爸妈来说,冲调奶粉是成为合格父母的第一关。但调查发现,其实很多菜鸟父母在宝宝奶粉冲调时都犯了错。奶粉冲不好,究竟是哪些细节在作怪?

冲调水温不当

在成年人眼里,冲奶粉,目的地就是可以喝,那把水倒进去,搅和搅和不就成了吗?非也非也,冲婴儿奶粉,相当有讲究,水温至关重要。

有的爸妈认为幼小的宝宝抵抗力差,宝宝使用的奶瓶奶嘴都要经过高温消毒,奶粉也应该用沸水冲调才对,这种想法可是不对的哟。首先,水温过高会破坏奶粉中的营养素,如维生素C、维生素B,使宝宝营养不足;

其次,还会导致蛋白质变性失活,无法被消化吸收,宝宝容易积食上火。那既然水温不能太高,低点行吗?答案当然是:不行!水温偏低,奶粉不易泡化,直接影响奶粉的溶解,同样不利于宝宝的消化吸收。

通常婴儿奶粉都有冲调说明,在冲调奶粉之前,爸妈们别忘了多瞧两眼。虽说不同牌子的奶粉有不同的配比说明,但一般来说都是用40摄氏度左右的温水冲较好。水温的重要性是知晓了,那怎么控制水温呢?

方法很简单,冲调奶粉时,可以用手腕内侧皮肤测温,以感觉温热而不烫手为宜(部分有经验的妈咪说因为手部温度感觉比口腔的高,最好比温热稍微热一点),也可先将1/3的凉开水和2/3的热开水混合,然后放入适量奶粉摇匀。

水与粉比例不当

水温的重要性咱是知道了,接下来就说说冲调比例这个小细节。新闻报道曾经提到过,有个妈咪因为母乳偏少,要给孩子喂奶粉,但她又担心孩子营养跟不上,每次冲奶粉,都会多加一大勺,把奶泡得浓浓的,没想到宝宝出生两个月了,体重却一直没增加,咨询了医生才知道原来是奶过浓惹的祸。

为啥不能给婴儿喂太浓的奶?来科普科普,刚出生不久的婴儿胃肠消化功能较弱,而牛奶中主要是酪蛋白,不易消化。若牛奶过浓,小宝宝就更难消化吸收了,轻则出现消化不良、大便干燥,严重的可能会引起坏死性出血性小肠炎。当然,奶粉冲得太稀也不行,宝宝容易出现营养缺乏,导致个头小、消瘦等情况。

一般来说,按照奶粉的标准比例冲泡是最容易的,但也可以根据自家宝宝的特殊情况来进行微调。如何才能浓淡得宜,这就要靠爸妈们细心地观察了。

一般开始时可以多加水,然后观察宝宝是否老是短时间内就哭闹着要吃,同时注意观察宝宝的大便。如果大便正常或略干,而宝宝经常哭闹有饥饿想吃的表现,那就是奶粉太稀,宝宝营养不够,可以稍加浓一些;如果宝宝没有老想再吃的表现,而大便过稀并有奶瓣,那就是牛奶太浓,宝宝消化不好,就得适当将牛奶调稀一些。

奶与水的顺序不当

奶粉冲调的正确次序是,先将自来水烧开,晾至50-55°,取合适水量,注入奶瓶,将奶粉加入到温水中。但很多新手爸妈们都是把奶粉先放入奶瓶内,再用温水冲泡,这样的次序可是会导致奶粉冲调不均匀,出现结块、溶解不充分的问题。

其次,次序不对还影响奶粉浓度 。奶瓶外边都会有刻度线,如果先加奶再加水,最后仍然是到刻度线的话,其实奶已经过浓了。最正确的应该是加入水后,再加奶粉,搅拌成奶液后,稍微涨出刻度线,这就是合适的浓度啦。

冲调时过度搅拌

都说习惯成定式思维,我们成年人冲奶是先放奶粉再放水,然后还要找个调羹之类的器皿搅拌,让它快速溶解。但在宝宝奶粉这,搅拌也是罪过啊。

通常给宝宝冲奶粉,爸妈们都是直接用奶瓶冲的,在水中加入正确量取的奶粉量后,为使奶粉溶解更加均匀不结团,需要稍微进行摇晃助溶。但有些新手爸爸没这耐心,会比较粗鲁的摇晃奶粉,上下左右前后各个方向摇晃,甚至于找根筷子之类的大力搅拌。

虽说搅拌不会令奶粉营养流失,但是会产生其他让宝宝不舒服的问题哦。在冲奶粉时大力摇晃或者用筷子搅拌,更多的空气趁机混入奶液中,从而产生大量的气泡。宝宝喝了这种奶液,容易胀气吐奶。

正确做法是这样的:手握奶瓶中上部,沿同一方向摇晃瓶底,使在水平面上旋转。速度不宜太快,不产生气泡为宜。若产生气泡,应静置等气泡消失才给宝宝饮用。

护理新生宝宝90后妈咪最常犯的10个错

在育儿的道路上,很多妈妈都时常犯错。尤其是咱们这些90后,完全就没带过孩子,也没有看过其他人怎么带孩子的菜鸟麻麻,经常犯错。

例:有些麻麻看孩子脸上长疹子就以为是上火了,于是就拼命的给孩子“灌”黄莲水;还有些妈妈,每次看到新奶粉,都想给宝宝更换,想让孩子换种新口味;更有些妈妈倒听途说,以为把孩子的眼睫毛剪了再长,就会长得更长点,更漂亮点。

错了,错了,全错了。黄莲水固然有清热解毒之功效,但并不适合新生儿啊;更换奶粉固然能给孩子换不同口味,但这对于宝宝那脆弱的肠胃无疑是一种“挑战”。在育儿的路上,究竟还有多少麻麻在犯类似的错呢?今天,小编就为大家盘点一下关于新生儿的喂养及护理误区:

1、给新生儿喂黄连水:

在民间,黄连确实常用于治疗新生儿的黄疸,也有的老辈人会用筷子沾一点黄连水喂给新生儿,寓意“先苦后甜”,但是黄连偏凉性,不管三七二十一就给新生儿喂不好,而且任何药物都含有毒性,新生儿肠胃发育不完全,吃了有毒性的食物很容易造成伤害,甚至死亡。至于治疗黄疸,建议爸爸妈妈还是遵医嘱给宝宝治疗为好。

2、频繁换奶粉:

频繁给宝宝换奶粉的人的想法是,觉得同一种配方奶可能在某些方面有欠缺,经常更换宝宝营养更全面,其实这对宝宝的肠胃是一种挑战,宝宝更换奶粉应当循序渐进,按比例更换。

3、给新生儿枕枕头:

新生儿一般不需要使用枕头;婴儿长到三四个月时,其颈椎开始向前弯曲,这时睡觉时可枕1厘米高的枕头;七八个月学坐时,婴儿胸椎开始向后弯曲,肩也发育增宽,这时孩子睡觉时应枕3厘米高的枕头。枕头过高、过低都不利于宝宝睡眠和身体正常发育。

4、给新生儿挤奶头:

老一辈认为如果不及时为女婴挤乳头,孩子长大了就会形成乳头内陷。其实给宝宝挤奶头很容易发炎,而且所谓的看见的宝宝乳头如蚕豆大小涨硬还有奶水,那只是新生儿的一种生理现象,几周后会自动消失。

5、为新生儿擦马牙、挑破螳螂嘴:

在新生儿时期,唾液腺的功能尚未发育成熟,口腔粘膜极为柔嫩,比较干燥,易受破损,加之口腔粘膜血管丰富,所以细菌极易由损伤的粘膜处侵入,发生感染。轻者局部出血或发生口腔炎,重者可引起败血症,危及新生儿的生命,其后果是极其严重的。

6、给新生儿剃胎毛、眉毛、睫毛:

有些风俗认为把胎毛甚至眉毛全部剃光,将来孩子的头发眉毛会长得又黑又密又漂亮,其实头发长得快慢细粗多少与孩子的生长发育、营养状况及遗传等有关。

小编记得关于宝宝剃毛发生的悲剧:一个爱美的妈妈为了自己的宝宝眉毛以后能长得浓密,就想给宝宝刮干净重新长,但是又担心宝宝不配合,所以给喂了安眠药,结果药物过量,孩子就再也没有醒来……

7、给新生儿包蜡烛包:

老一辈认为,只有把宝宝紧紧地裹直了,他才不会长成罗圈腿,而且还能保暖、会睡得安稳、不会受惊吓。其实宝宝在母亲的子宫内中生活时,自由自在地伸伸手、踢踢脚,不受任何约束。

在出生之后,妈妈反而把宝宝捆裹在“蜡烛包”内,让他的四肢活动受到了限制失去了自由,这种做法会影响宝宝运动功能的正常发育,对宝贝的发育不利。如果裹得太紧,还容易造成髋关节脱位,不利于宝宝的健康。

8、给宝宝剃光头:

婴儿皮肤薄嫩抵抗力弱,剃刮容易损伤皮肤引起感染,尤其长湿疹的头皮不能剃刮,更易 染。宝宝头发过浓密,且逢夏季,建议剃短,但不剃光头。

9、脐疝绑硬币:

在民间关于宝宝疾病治疗的一些偏方有很多,比如出现了脐疝,就有人说用硬币压管用,母婴专家指出,很多宝宝曾深受其害,绑了一个月的硬币,脐疝反而越来越严重,这个方法实在不奏效。

第一,硬币细菌异常多,消毒不完善容易造成皮肤过敏感染。第二,宝宝活动量大,硬币根本无法固定。科学的方法是消毒后,用一小团医用棉花,对准肚脐压下去,使其平坦。并贴上医用防水敷料。注意及时更换,避免皮肤过敏,或者给宝宝用专用的脐贴。有什么不适还是要求助医生,不要迷信广为人传的土方法。

10、给新生儿喂米油、米汤:

有人觉得米汤熬制以后上面的那层米油十分有营养,有些大人甚至在给宝宝冲制奶粉的时候都用米油代替白开水,其实新生儿应该喂配方奶或者母乳,适当喂点白开水,不能喝米汤,米汤作为辅食应该4个月后添加,宝宝肠胃还吸收不了米汤的营养。

(/)

本文Hash:994b749c623a7c59bd74b62d0ef21cc9b2c4332a

声明:此文由 一正一邪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