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不吃饭根据年龄选择喂养方式

虽然很多家长每天绞尽脑汁、换着花样给孩子做吃的,可因为没有了解孩子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的消化功能特点,最后还是造成饮食不规律,甚至消化吸收紊乱,出现营养不良。重庆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院长李廷玉教授推荐了一份“进食时间表”,建议家长根据孩子的年龄,选择合适的喂养方式。

宝宝吃饭一定要跟着年龄走

0到1岁阶段

此时孩子的胃容量小,不需要严格限制他们的进食量和进食间隔时间。如果孩子头转过来、使劲张口,则可能表示他饿了。正常足月儿可以参考下面的大致规律。

0―3个月时,可以“按需喂养”,吃奶不需要严格定时,饿了就吃,但一餐尽量吃饱。

4―6个月时,宝宝可以从一日8餐减为一日6餐。超过5个月大的宝宝,半夜睡觉时最好不要再喂奶,以便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可以完全人乳或配方乳喂养,添加辅食量要少。

7―10个月时,宝宝仍以每日6餐左右为宜,4―5餐吃奶,1―2餐吃饭。睡前吃奶后至早上睡醒之间,可以不再进食。

10个月―1岁时,可以每日5餐,其中3餐奶、2餐饭,早餐包括奶、鸡蛋、面包或馒头,中午和晚上与家人正餐一起吃。

1到3岁阶段

宝宝从1岁左右开始能咀嚼固体食物,到了3岁之前,一般乳牙全部出齐,咀嚼能力进一步增强。因此,1岁以后,除每天吃液体的奶或母乳外,还要有意识地学习咀嚼固体食物。正餐最好以粮食类为主,奶类为辅食。

此时,妈妈还要注意培养宝宝良好的饮食习惯,包括在固定的地方规律进餐,培养宝宝自己集中精力进食,进餐的时候不玩玩具、不看电视、不做游戏,家长不要强制追喂等。

学龄前阶段

这个时期孩子的主动性和好奇心日益加强,对食物的选择有了一定自主性,而且模仿能力很强,是儿童良好饮食习惯形成的关键时期。

家长应做到食物多样、谷类为主,配合适量的鱼、禽、蛋、瘦肉,多吃新鲜蔬果,清淡少盐,每天喝奶,常吃豆制品。此外,除三餐外孩子每天需加1-2次点心,定时、定点、定量用餐。

根据宝宝年龄选择断奶方式

“躲猫猫”的妈妈对宝贝是一种伤害

妈妈不要为了断奶把自己“藏”起来,虽然减少和宝贝的接触机会有可能让宝宝断奶,但却会对宝宝造成不良影响。宝宝在没奶可吃的同时又失去了妈妈的陪伴,会承受一定的心理压力,情绪也会变得很差,较小的孩子会因此哭闹不停,大一点的孩子更是有可能造成营养跟不上。妈妈藏起来只会让宝贝被动接受接受母乳替代品,对孩子的身心都没有益处。建议妈妈断奶时主动调整宝宝的营养和情绪,让宝宝愉快地断奶。

突然断奶也不靠谱

断奶时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突然性的断奶不仅会伤害到宝宝,对妈妈的身体也无益,涨奶、乳管堵塞、乳腺炎也许会找上妈妈,建议妈妈们最好从一天中最不受欢迎的喂奶时间开始逐渐减少母乳喂养次数,同时要开始用奶瓶喂养宝宝,以使宝宝逐渐适应奶瓶。

某些情况下的吃奶对于孩子来说必不可少,如发现宝宝突然变得烦躁不安、黏人、爱生气,则说明断奶进行得太急,这时要适当放慢断奶的步伐。遇到宝宝发烧或者拉肚子,则要多补充几次母乳,增强宝宝的抵抗力直到身体完全康复。宝宝的断奶过程反复不定,作为妈妈要耐心调整,而非逼着他遵从我们自己的意愿。

年龄不同断奶技巧各异

每个宝宝的个性及对母乳的迷恋程度均有不同,所以妈妈最好针对自己的宝宝做“断奶计划”,找到合适的转移法让宝宝顺利断奶。半岁以下的宝宝断奶时,妈妈可以继续用奶瓶来替代母乳喂养,满足此时宝宝很强的吸吮需求。如果宝宝已经超过6个月大,妈妈可以适当的添加一些辅食,如米粉、果泥、菜泥等。如果是给1岁以上宝宝断奶,妈妈需要考虑用其他的方式呵护他、陪伴他,如增强和宝宝的沟通,一起讲故事、挠痒痒、唱歌、看动画片,多和宝贝做亲密的动作,让亲密感慢慢替代哺乳时的感受,并帮助宝宝尝试和接纳新鲜事物,让共同的活动减弱宝贝对吸吮的需求。总的说来,要想自然地完成断奶过程,妈妈可遵循以下方法:逐步减少给宝宝喂母乳次数、缩短给宝宝哺乳时间、尽量不用乳头哄宝宝入睡或哄哭闹中的宝宝、给宝宝看有宝宝自己吃饭的或电视画面。

宝宝不吃饭是不当喂养方式引起的

每当吃饭时,孩子在前面跑父母在后面追,相信这种情景在很多家庭中都会出现,给小儿喂食成了大多数家长的难题,那么,宝宝们为什么会不爱吃饭呢?据调查显示,23.08%的家长表示自己的小孩具有严重的厌食习惯,83.33%的小孩不肯在吃饭时间里乖乖吃饭。

高达86%小儿厌食是由于不良饮食习惯、不当喂养方式引起的

面对种类繁多、五色缤纷的食品,小孩为什么还会出现厌食症呢?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临床营养科主任刘喜红博士指出,小儿厌食是现今小儿常见的一种症状,并不是一种单一的疾病,以1-6岁的小孩多见,严重者可导致营养不良、贫血、佝偻病及免疫力低下,出现反复呼吸道感染,对儿童生长发育、营养状态和智力发展也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另外,刘喜红博士表示对于小儿厌食首先我们应该要认清楚一个误区,有的家长发现孩子吃的少了,或是不想吃东西了,就断定是厌食,这样太草率了。刘喜红博士表示,一般来说,小儿厌食的年龄在1——6岁之间,食欲不振、厌恶进食、甚至拒食达2个月以上,才能诊断为小儿厌食。但要排除那些可以导致厌食的慢性疾病及微量元素缺乏和维生素缺乏。

那么,小儿厌食是由哪些原因引起的呢?刘喜红博士指出导致小儿厌食的原因有很多:首先,某些慢性病,如消化性溃疡、慢性肝炎、结核病、消化不良及长期便秘等都可能是厌食症的原因(仅占9%)。但是,大多数小儿厌食症不是由于疾病引起,而是由于不良的饮食习惯、不合理的饮食制度、不佳的进食环境及家长和孩子的心理因素造成的,比例高达86%,例如小孩边吃边玩,或进食时家长不时逗弄、训斥,或家长过分注意儿童进食,强制喂食等,使小孩产生厌食心理。

添加“辅食”的最佳时机:4-6个月

然而,一岁以下的小孩厌食是由什么导致的呢?刘喜红博士表示若是1岁以下的婴儿,特别是新生儿发现有明显食欲低下者,多为疾病所致,应该引起重视,可能是由败血症、结核病、佝偻病和各种营养缺乏症等。

另外,一岁以下的婴儿添加半固体食物过早(4个月内)或过晚(6个月后)或添加的方法或方式不正确,均可增加将来宝宝挑食、偏食或厌食的风险。根据身长月增值,将生长期分为三个阶段:>3cm为高速生长期;2——3cm为快速生长期;<2cm低速生长期。刘喜红博士建议婴儿添加半固体食物(俗称“辅食”)的最佳时机是生理成熟度处于快速度生长期:即日历年龄4——6个月,身长月增值2——3cm,并出现其他食物引发出来的欲望。刘喜红博士特别提醒妈妈们在给4-6个月的宝宝添加“辅食”时,不能用奶瓶喂食,要用勺子喂食,以便锻炼宝宝的咀嚼能力以及咀嚼和吞咽的协调性。

小儿进食不仅在于“吃什么”,更关键是“怎么吃”“在哪吃”

如何应对不肯吃饭的宝宝呢?大多数家长没有意识到,宝宝不肯在吃饭的时间里乖乖吃饭,与父母本身的态度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对待不吃饭的小孩,家长应该采取正确的矫正行为。举了个例子,有的小孩在吃饭时经常边吃边玩,吃一口玩几十分钟再吃另一口,这样便延长了吃饭的时间,等到下一顿吃饭的时刻,小孩自然就不饿,小孩潜意识里面形成了边吃边玩的状态,久而久之家长也会产生不耐烦的情绪,大声呵斥小孩,强制喂食,让小孩对食物产生了逆反心理。这时候家长应该采取负性诱导,如妈妈此时可以说:不要吃那么快,小心噎到,这时小孩就会越大口大口的吃,而 不是很多家长经常说的快点吃,多吃点;另外也可以实行正性诱导,比如:宝贝我的吃完了,你能把你的给我吃吗?要不你再吃一口,剩下的给我吃吧?这时宝宝就会将碗中的食物迅速吃完。

其次,吃饭的氛围也很重要,压抑的氛围会影响食物的摄取,因此要杜绝强制喂食的现象,如果小孩在一个地方呆不住,可以换地方喂食,这样能有效的增强小孩食欲。另外,二岁以后的小孩应该要学会自己吃饭,1-2岁就应训练小孩拿勺子的能力,不仅能增强儿童的自信心、受挫能力,而且对小孩性格的塑造、能力的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本文Hash:538924b1c11b15190a84cceb2c9baf62fd3467e6

声明:此文由 一正一邪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