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喂养要按宝宝生理需要

经历由传统的母乳喂养再到奶粉喂养,又回到新时代倡导母乳喂养,可见,母乳喂养对宝宝的健康成长是有益的。但是受一代又一代婆婆的传统观念影响,很多妈妈喂养母乳的时候都陷入了一些误区,硬生生地按婆婆或者老妈说的话去做,结果导致这宝宝过早的断奶,或者污染了奶源,宝宝也吃得不舒服。现在让小编给妈妈们点评一下做法,教妈妈们打破这些“军规铁律”。

误区一:过分准时喂奶

有些妈妈看完一些育儿书籍之后,上面提到每隔2-4小时就准时给宝宝喂一次奶。生搬硬套的妈妈还真严格按照书本的教条来做,早晚一分钟都生怕宝宝出什么问题,尽管宝宝饿得吵嗅觉闹闹,也要狠心地等到规定的钟点才给宝宝喂奶。

铁律打破法:按需哺乳

小编辣评:妈妈不必过分按照书本所说的来做,只要是宝宝想吃奶的时候,就要适应宝宝的生理需要,同时宝宝多吮吸,可以使妈妈的奶量更多。

误区二:每边乳房吸20分钟

妈妈看完育儿书之后,又是生搬硬套地把宝宝每边乳房放20分钟,也不管宝宝有没有喝到奶水。

铁律打破法:不以吮吸时间为计算标准

小编辣评:妈妈要注意区分两个概念,“含着乳房”和“吸到奶水”是有明确分别的,宝宝在一边乳房能吸上20分钟的奶水,他就可能已经饱到不想再吃另外一边了,如果宝宝含着乳头20分钟,却只真正吸到1分钟的奶水,宝宝肯定是吃不饱的。如果感到宝宝没有真正吸到奶水,可以挤压乳房,让乳汁持续流出,帮助宝宝吮吸。

误区三:多吃肉汤补充奶水营养

新妈妈们坐月子的时候,自家婆婆和老妈都会一个劲地给自己补这补那,恨不得把生产过程损耗的“元气”一次过补回来,什么鸡鸭鱼肉、十全大补汤一起上阵,真有不把妈妈补得白白胖胖势不罢休之势,其实婆婆和老妈还不是为了小孙子喝到充足营养的奶水。

铁律打破法:不吃过分油腻食物

小编辣评:哺乳期的母亲其实并不适合摄入过多油脂类的食物,尤其是动物的脂肪。否则很容易导致宝宝消化不良,其中一个表现就是宝宝的大便呈现油性或者有奶瓣。

误区四:妈妈生病了,马上给宝宝断奶

喂养母乳时间长达6-12个月,这么大跨度,妈妈们有时候生个小病在所难免,一般妈妈们害怕病了会感染到母乳,都小心翼翼地照顾着自己的身体,但有的妈妈一旦生病,就立马给宝宝断奶。

纯母乳喂养,宝宝还需要补充维生素A吗

根据文献报道母乳中维生素A的含量为40~70微克视黄醇当量/分升,胡萝卜素含量为20~40微克视黄醇当量/分升,按母乳维生素A含量50微克视黄醇当量/分升,婴儿如果每天平均吃母乳750毫升婴儿维生素A的摄入量为375微克视黄醇当量/日。

我国乳母的泌乳量每天大约为750~800毫升,纯母乳喂养的婴儿每天从母乳中获得的维生素A的需要量为375~400微克视黄醇当量/日。因此纯母乳喂养的宝宝从母乳中能够获得足够的维生素A。宝宝6个月时开始添加辅食,注意辅食中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A的食品就能够获取足够其生长发育所需要的维生素A的量了。

母乳喂养也要按宝宝的个性来喂养

妈妈在进行母乳喂养时,可以考虑下新生儿性格方面的因素。专家认为,不同性格的新生儿吸吮母乳的方式也不同,应当对“型”而喂,充分尊重小宝宝的个性行为,适应他的消化和需求。

迫切型新生儿

一靠近母亲乳房便立即迫切地含住乳头及乳晕,开始有力地吸吮,直到满足才停止。对这类新生儿,母亲应及早开奶,喂奶次数应增加些,持续时间更长些。

兴奋型新生儿

由于太激动,致使其不能很好地含接乳头而大哭。吸吮母乳时,应充分让婴儿休息。喂奶过程中适时刺激婴儿,使其保持清醒而坚持吸够乳汁。当其哭闹时千万不要强行喂奶,可以尝试将婴儿抱起,用手轻拍婴儿背部或轻抚其头足。

休息型新生儿

吸奶数分钟即需休息数分钟才肯再吸,不强迫他快吸反而时常能吸得很好。婴儿常在吸奶时入睡,母亲不能误以为婴儿已经吃饱,喂奶时间应稍长些。母亲多留意宝宝的表情,鼓励和帮助宝宝吸食。

延迟型新生儿

在出生最初几天显得对吸吮母乳毫无能力及兴趣,被动地等着奶水入口才吞吐下去。妈妈应当坚持让这类婴儿反复吸吮母乳,并用手挤出少许乳汁到婴儿口中,让婴儿品尝到乳香,可逐渐适应并产生兴趣。

品尝型新生儿

常需含住乳头并先尝一点乳汁后才肯开始吸吮,假如强迫他快吸反而会使他生气而大哭。母亲除耐心喂哺外,重点要懂得如何引起婴儿吸乳的兴趣,例如可先挤些乳汁在奶头上,再用奶头去碰婴儿的鼻尖和嘴唇。

本文Hash:61626129c0a5337291b79a56f7f11758031a15e4

声明:此文由 nihao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