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奶是准妈妈的好食物

据测定,每500毫升牛奶含有丰富的蛋白质16.5克、糖22.5克,钙600毫克、维生素A200个国际单位……能满足人体每天所需要动物蛋白的50%,所需要钙60%,所需要能量16%。牛奶,已经普遍的进入的老百姓家庭饮食,它的营养的价值已经得到老百姓的认可。

因此,牛奶是最接近人体天然需要的食品,是人类最好的食品,所以在每天的饮食中,不要忘了喝牛奶,尤其是孕妇更应该每天要保证喝一杯牛奶,能促进胎儿的发育。

每天喝一杯牛奶至少有下列好处:

睡前喝牛奶有催眠作用;

牛奶中酪氨酸能促进快乐激素大量增加;

牛奶中的钙能增强骨骼的生长;

牛奶中的维生素可提高视力;

酸奶和脱脂乳可增强免疫系统功能。

牛奶中的铁、铜和维生素A有美容作用,可使皮肤光滑;

准妈们:面包干是减轻孕吐的好食物

早孕反应导致吃不下的影响:

1、可能会引起叶酸、锌、碘等微量营养素缺乏,增加胎儿畸形发生的风险。

面包干是减轻孕吐的好食物

2、还可导致B族维生素缺乏,加重妊娠反应。

3、呕吐严重者还可引起体内水及电解质丢失和紊乱,血液中过高的酮体将通过胎盘影响到胎儿发育。

故孕早期必须保证每日摄取不低于150克碳水化合物,以保障胎儿的能量需要,也可避免酮症酸中毒对胎儿早期神经系统的不良影响。那些严重呕吐、完全不进食者,需在医生指导下,通过静脉补充葡萄糖、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素。

对付孕吐多吃碳水化合物的食物

谷类、薯类和水果富含碳水化合物。谷类一般含碳水化合物约75%,薯类含量为15%~30%,水果约含10%,其中水果的碳水化合物多为糖,如糖、葡萄糖和蔗糖,可直接吸收,较快通过胎盘为胎儿利用。

为减轻恶心、呕吐的症状:可选择面包干、烤馍片、饼干等碳水化合物含量多的食物。

胃口不佳者:可选择香蕉、土豆、山药、南瓜等食物。

轻微的恶心呕吐可以不必进行治疗,更不要禁食或少吃。相反,如果多吃一些食物,还会感觉好一些。最好每天吃6次饭,少吃多餐,不吃油腻和辛辣食物,可缓解恶心、呕吐等症状的发生。

治疗孕妇呕吐,医生往往会建议服用少量维生素B6以止吐,但不能长期过量服用,否则,对胎儿是有害的。研究表明,与维生素B6一样,生姜同样可以减少孕妇反胃、恶心、呕吐。

解析:准妈妈喝羊奶好还是牛奶好?

准妈妈在孕期想要补充营养可以喝牛奶和羊奶,可是,哪种牛奶营养成分更高,孕妇喝了会更好呢?

孕妇饮用羊奶能使胎儿发育良好,羊奶是产前产后的最佳营养食品。

羊奶中含有烟酸(维生素B5)等助眠安神物质,睡前半小时饮用一杯,具有一定的镇静安神作用。由于羊奶极易消化,晚间饮用不会成为消化系统的负担,还不用担心脂肪堆积,影响身材。

羊奶营养成分全,是最接近人类母乳的天然乳品。羊奶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微量元素和维生素。不仅可以满足婴幼儿生长发育的营养需要,而且羊奶中的凝乳颗粒及脂肪球比牛奶小而软,能让儿童更容易消化吸收。羊奶中还含有较多的免疫球蛋白,可提高婴幼儿免疫力和抵抗力。另外羊奶的核酸含量较高,对婴幼儿大脑发育、增强智力十分有益。羊奶中的上皮细胞生长因子也是婴幼儿肠胃及肝脏等器官发育的重要因子。尤其是羊奶不含过敏原,是易过敏体质孩子的最佳选择。

羊奶与牛奶相比还有其自身的一些优势:

1.和牛奶相比,羊奶更容易消化,婴儿对羊奶的消化率可达94%以上,减少胃酸分秘。很多人对羊奶的膻味敬而远之。其实,只要在煮的时候放几粒杏仁或一小袋茉莉花茶,煮开后,把杏仁或茶叶渣去掉,就可以基本上除掉膻味。

2.与牛奶相比,除更富于营养外,羊奶还具有如下的优点:首先,羊奶含有与人奶相同的上皮细胞生长因子,该因子可提高人体免疫力并有修复呼吸道、肠胃等黏膜的功能,有效地预防和减轻感冒、支气管炎、肠胃溃疡等病痛。其次,羊奶和人奶的蛋白质形态相似,不含过敏原,在胃中形成比牛奶更小、更细软的凝乳,有利于人体吸收,且不会产生蛋白质过敏,特别适合过敏体质和肠胃不佳的人群。第三,羊奶的脂肪球大小与人奶相同,仅为牛奶的三分之一,可以更快、更完全地被人体吸收,不会造成脂肪堆积,长期饮用身体结实强;比而不发胖。

3.对于妇女来说,羊奶中维生素E含量较高,可以阻止体内细胞中不饱和脂肪酸氧化、分解,延缓皮肤衰老,增加皮肤的弹性和光泽。而且,羊奶中的上皮细胞生长因子对皮肤细胞有修复作用。

4.有一种说法是怀孕期间试着喝几个月的鲜羊奶,小孩不但骨骼好,而且白净。

5.新鲜的牛、羊奶都是要经过专业消毒的,如果没有专业的设备,就要经过高温沸腾,一沸腾不要马上关火,还应该多煮一会儿,这样才能杀菌。

本文来自论坛,由网友发布,本站仅引用以提供参考,不代表本站赞同文章的观点。如您认为本文在内容和知识产权上侵害了您的利益,请与我们联系

本文Hash:9da2b7c2d6c1c49a1c4a65cba28227fbae55a1ad

声明:此文由 Mike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