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天环境影响孩子的性格形成

内向父母也能生出外向宝宝:性格决定命运,所以能让孩子拥有一个乐观开朗的性格尤为重要,如果想要让孩子具有良好的性格,在母亲体内的时候就要关心这方面。性格虽然是看不到的,但其中的一部分却是从精子和卵子受精时就开始形成了的。因此,胎儿时形成的记忆在出生后也会表现为婴儿的性格行为。性格和习性也属于天性。那些一见陌生人就脸红耳赤的人之所以这样,正是因为他们的遗传因子中携带了惧怕陌生事物的遗传因子。

胎教除了应关注胎儿的身体健康、大脑的发育,更应把注意力投向胎儿的性格形成。

然而现代人却有一种认识上的误区,他们认为对性格的形成产生主要影响的还是后天环境。

当然,后天环境是非常重要的。

一名叫斯蒂芬的美国学者对此曾进行过一次实验,他最终得出的结论是:天生的羞涩完全可以矫正过来。他的实验对象是猴子,他把一只极容易害羞的幼猴交给了一只经验丰富的母猴,结果这只幼猴明显地克服了羞涩的特点。后来,这只幼猴长大后还成为了这只猴群的首领。

之所以有那么多人认为后天环境对性格造成的影响很大,完全是因为它带来的可视性效果,而且这个效果是完全可以测定的。

但是,如果想要让孩子具有良好的性格,在母亲体内的时候就要关心这方面。一般来说,很多孩子的性格都是遗传自父母。正所谓“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来会打洞”,这不仅是外貌上的相似,就连性格也是如此。

性格虽然是看不到的,但其中的一部分却是从精子和卵子受精时就开始形成的。这是因为,卵子和精子中包含着绵延数万年的祖先的遗传因子的缘故。

有些孩子之所以会羞于面对陌生的事物,是因为他们收到了大脑传来的“无条件躲避陌生事物”的信息,并在行动中表现出来。那么,对这条信息的条件反射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形成的呢?它并不是从出生以后开始形成的,而是从胎儿时期就开始形成。因此,胎儿时形成的记忆在出生后也会表现为婴儿的性格行为。

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地都具有性格上的缺点。虽然无法告诉别人,但所有父母都会希望自己的某些缺点不要被孩子继承。要想解决这个问题,那就应该认真地进行有针对性的胎教。

怎么做才能让胎儿形成良好的性格呢?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一个内向的母亲是用什么办法生出一个活泼而外向的孩子的。

想要生出性格活泼的孩子,孕妇就要首先努力改变自己的性格。

从内向型的空间走出来,积极参加社交活动,并在这种活跃的氛围里进行胎教。当然,想要改变自己的气质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但只要下定决心,任何事情都将变得不再是那么困难。而且孕妇自己也可以趁着这个机会适度改变自己的性格。如果孕妇怀着愉快的心情去参加电视台组织的演播室或家庭主妇的音乐教室,在愉悦而吵闹的氛围中,胎儿在遗传方面所不足的外向性格也会得到充分的补充。如果不想去参加此类活动,孕妇也可以试着和要好的朋友天南地北地聊天。

第二个就是夫妻两人进行愉快的性生活。性生活可以让男人和女人表现出自己最为外向和奔放的一面。为了增加快感,不仅可以说出平时羞于启口的话语,平时很内向的妻子也有可能因丈夫的爱抚而发出迷人摄魂的呻吟声(在进行性生活时,没有女人会向自己的丈夫询问“老公,我可以感到高潮吗?”的问题)。实际上,的确也没有比此时更适合赤裸裸地表达感情的时机了。另外,性生活也是肌肤间最为美妙的接触。此时,皮肤上的细胞会 过脊髓传达到大脑皮质。尤其是脸部的14个肌肉,在进行性生活时最为活跃。这些信息都会通过母亲的大脑连接到体内的胎儿。

家庭环境影响孩子的性格

人在生长发育过程中,自身内在的动力与外界环境构成一系列的矛盾,对各种矛盾如何解决的反映表现为个人的性格。性格主要是在后天环境中形成的,一旦形成之后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但也有一定的可塑性。

儿童性格特征分5个时期。

1、信赖——不信赖(婴儿期):此期婴儿的生理需要完全依赖成人及时给予满足。如果婴儿与亲人之间没有建立依赖关系。就可产生不安全的心理状态,可能出现情绪问题;

2、自主感——羞愧及怀疑(幼儿期):此年龄期饮食、大小便均有一定的依赖性,故此时出现违拗性行为及语言,以及依赖性行为,二者交替出现;

3、主动——内疚(学龄前期):此期生活自理能力进一步提高,主动性加强,但当主动行动遭到失败时可产生失望与内疚的心情;

4、勤奋——自卑(学龄前):此期小儿发现自己有某些方面突出成熟的能力,而且这些成熟,得到社会的认可。如果小儿不能发现自己勤奋的潜力,则将产生自卑;

5、身份感——身份混淆(青春期):当一个人对自己体格、智能、情绪等品质感到满意,有明确的意志与目标,并预知这些品质能得到亲人的认可时,认为已达到了个人身份的建立。青春期儿童的体格,认知能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要求都在变化,如果在感情问题、伙伴关系、职业选择、道德价值等问题处理不当,即可产生身份紊乱。

家庭环境在儿童性格形成中有特别重要的作用,俗称“家庭是制造人类性格的工厂”。在家庭因素中主要有教养方式、家庭结构、家庭气氛、孩子在家庭中的地位等。

1、教养方式:

(1)父母教养比较民主,则孩子独立、大胆、机灵、善于与别人交往协作,有分析思考能力;(2)父母过于严厉,经常打骂,孩子则顽固、冷酷无情、倔犟或缺乏自信心及自尊心;(3)父母过于溺爱,孩子就任性、缺乏独立性,情绪不稳定、骄傲;(4)父母过于保护孩子,则孩子被动、依赖、沉默、缺乏社交能力;(5)父母教养意见有分歧,孩子就警惕性高,两面讨好,易说谎,投机取巧;(6)父母支配型教养孩子,孩子就顺从、依赖、缺乏独立性。

2、家庭气氛:一般和睦的、互相尊重、互相理解、在事业和生活上互相支持的家庭气氛,对孩子的性格有积极的影响。相反,父母间的争吵、隔阂、猜疑甚至关系破裂(父母离异或父母病故)青少年犯罪率高。

3、家庭结构:有研究表明,来自两代人家庭的儿童在好奇心、坚持性、伙伴威望、与人关系及对劳动态度上均优于来自三代人家庭的儿童。这主要与三代人家庭中祖(外祖)父母对孩子的溺爱等因素有关。

4、孩子在家庭中的地位:在目前我国独生子女普遍的社会,如果不注重对独生子女进行有意识的培养、教育,很容易使他们形成任性、不关心别人、自私等不良行为。如果对独生子女进行正确教育,亦可形成如尊敬师长、关心同伴、不挑食、爱劳动等良好性格。此外,父母文化、职业、家庭经济状况等对孩子性格亦有一定影响。

总之,家庭环境在儿童性格形成中起着重要作用,我们家长只要正确教养,给孩子创造一个和睦的家庭氛围,必然使孩子有一个良好的性格,能够健康成长。

本文Hash:9398997dd29e50f91dc2cf3844d90048c12bf7c2

声明:此文由 链世界-开阳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