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乳期妈妈须慎用可待因药物

美国一名出生仅13天的婴儿因体内吗啡过量猝死,调查发现罪魁祸首竟是含有可待因药物的母乳。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17日警告说,哺乳母亲要慎用可待因药物,以免危及婴儿健康。

据美联社报道,可待因药物是女性产后普遍使用的止痛药物之一,多年来一直被认为是对哺乳母亲和婴儿都安全的药物。但最新的基因测试表明,可待因进入人体后,会通过新陈代谢转化为吗啡为产妇减轻痛苦,如果服用者的代谢能力很强,就会使吗啡通过母乳进入婴儿体内,产生严重的副作用。

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建议说,哺乳母亲服用可待因药物后,如果发现自己和婴儿都出现嗜睡的症状,应该立即就医。此外,医生在开可待因药物给哺乳母亲时,也应该选择短期内最低的有效剂量,同时密切注意服用者及其婴儿的反应。体内吗啡过量的婴儿可能会出现嗜睡、呼吸困难和无力等症状。

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说,该机构已要求药品制造商在可待因药物包装上注明可待因对哺乳母亲构成潜在风险。

另有医学专家指出,可待因止咳效果显着,但长期大量使用可能会成瘾,而且有痰的时候服用可待因药物,会让痰咳不出来,可能造成肺炎。

哺乳期的妈妈要注意慎用药物

在哺乳时期,母亲在服任何药物之前,要仔细阅读说明书,必要时征求一下医生的意见,并且坚持遵从能局部用药的就不要全身用药,能用中药治疗的则不用西药,能口服的不要打针,能用老牌药品的就不要用刚研制出的新药的原则。

在服药时要与医生商讨关于母乳喂养的有关问题。如果确需短时间内应用某些药物,对孩子的危害又较大,可暂停母乳喂养,等停药几天药物从母体中全部排出或代谢完之后,再恢复母乳喂养。若患有恶性肿瘤、精神病、甲亢等慢性或严重疾病时,应停止母乳喂养。

要了解一些哺乳期的女性应避免使用的药物以及影响。目前我国确认能对孩子造成伤害的药物有下列种类,应禁用。

①抑制泌乳药物,如溴隐亭等。

②抗肿瘤药物,如环磷酰胺,因为此类药物具有抑制骨髓造血的功用,同时也有致癌作用。

③抗精神病药,如奋乃静,这类药物多为镇定药物,可抑制神经兴奋,小儿食后可影响小儿智力发育,肝脏受损。

④抗凝药物,如阿司匹林,可引起小儿出血。

⑤抗甲状腺药,可引起小儿甲状腺功能减退,影响发育,使小儿智力低下。

⑥氨基类抗生素,如链霉素、卡那霉素,可损伤小儿听神经、肾脏。

⑦喹喏酮类抗生素,如氟哌酸等,可影响小儿骨骼发育。⑧四环素可影响小儿牙齿、骨骼发育,氯霉素影响小儿骨骼造血。

哺乳期用药需慎重这些药物新妈妈你别碰

【妈妈网特稿】哺乳期的饮食营养,不仅事关新妈妈的产后恢复,更对宝宝的健康有着密切的关系--妈妈吃了什么甚至用了什么都可能会通过乳汁影响到宝宝。因此,在哺乳期,新妈妈用药就需格外谨慎。有些药物尽量不要碰。

哺乳期哪些药物不能吃?

哺乳期尽量避免服用抗生素和磺胺类药物

感冒发烧或者发炎,应该是常见的疾病。一般出现上述病症时,多数人都会选择服用抗生素或者磺胺类药物。但是如果你是一位尚在哺乳期的妈妈,这些药就一定要慎重服用了。这一类的药品主要有青霉素、链霉素、氯霉素、红霉素(静脉注射)、四环素类、磺胺类等。由于抗生素和磺胺类的品种繁多,给药途径不同,在乳汁中排泄差异甚大,所以影响也不一。如青、链霉素可引起婴儿过敏反应和导致耐药菌株的产生。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缺乏的婴幼儿对来自乳汁中的氯霉素、呋喃类、磺胺药等异常敏感,此时由于患儿体内红细胞的磷酸戊糖通路代射障碍,导致血红蛋白变性,可引起溶血性贫血。

哺乳期尽量避免服用镇静药和吗啡类成瘾性镇痛药

哺乳期新妈妈用药要慎重

除了感冒发烧,新妈妈在带孩子的初期,往往也容易出现一些腰酸骨痛。这时候,也应当避免服用镇静药和吗啡类成瘾性镇痛药。这是因为,这些药物中的安定成分会经过乳汁进入宝宝的体内,可导致乳儿体重下降和高胆红素血症;溴化物可引发乳儿皮疹和嗜睡。癫痫乳母服用苯妥英钠、苯巴比妥时婴儿可发生高铁血红蛋白症而出现嗜睡、虚脱、全身淤斑。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吗啡类等成瘾性镇痛药因其较易进入乳汁内而浓度可比血浆浓度高上数倍,对6个月内的婴儿易引起呼吸中枢抑制而发生意外,应注意提防,千万勿乱投药物。

哺乳期尽量避免服用抗甲状腺药物

如果哺乳期的新妈妈需要接受抗甲状腺治疗时,就需要放弃母乳喂养。这是因为,当妈妈服用了基硫氧嘧啶、丙基硫氧嘧啶、他巴唑等药物时时,乳汁中药物的浓度可为血中浓度的3倍以上,最高可达12倍之多。含高浓度抗甲状腺药物的乳汁进入乳儿体内后,可抑制甲状腺合成甲状腺激素,还可促使甲状腺激素继发增高,在应用过程中可引起幼儿甲状腺肿和甲状腺功能减退,严重影响幼儿甲状腺正常发育。此外这类药物还可引起粒细胞减少、皮疹、黄疸等。

本文Hash:f1947ca212093d0d55ab5e0ed68bbf42ae5d56f5

声明:此文由 Mike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