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时发现宝宝智力发展障碍

宝宝智力的发育是否正常,在很多方面都有体现,但是由于家长的忽略,大部分智力发育问题在明确表现出来时才被家长注意到,这是非常危险的。因此,在早期养育的过程中,就要及时观察宝宝的各种表现,以及早确定宝宝的智力发育水平。婴幼儿智障具体表现有:

四肢协调能力弱。会走路后两脚依然相互乱碰,直到2-3岁仍出现。

视觉功能发育不佳,不注意注视周围人和事物。

微笑出现得时间很晚,不注意别人说话,对声音缺乏反应。

咀嚼晚,喂养困难,吃固体食物的时候,容易出现吞咽障碍和呕吐。

不爱哭闹、撒娇,非常安静。

正常宝宝在3-4个月时,经常躺在床上看自己的双手。但智力低下的宝宝在6个月后仍持续有这样的行为。

正常宝宝在6-12个月后,经常将东西放进嘴里,当手的动作比较熟练时,就不再用嘴。但智力发育落后的宝宝用嘴的动作持续到很晚,有时到2-3岁还把玩具放进嘴里。

正常宝宝在15-16个月后就不再把东西随地乱丢,而发育迟缓的宝宝持续的时间要长。

正常宝宝在1岁时停止淌口水,有缺陷的宝宝持续时间要长。

在清醒时,智力低下宝宝有磨牙动作,而正常宝宝没有。

智力低下的宝宝有时需要反复或持续刺激后才引起啼哭,哭时经常发出喉音,有时哭声尖锐或尖叫,也有时哭声无力。正常宝宝的哭声常有音调变化。

对周围事物缺乏兴趣或兴趣短暂、精神不集中、反应迟钝是智力低下的重要特点。

智力低下的宝宝多表现为多睡和无目的地多动。

在观察上述行为之余,家长可以带宝宝去进行心理测验,这种方法可以测查宝宝的智力发展水平。但不能完全依照这个测查给宝宝的智力下定义,古往今来,被认为弱智的孩子成为科学家不是没有先例,象爱因斯坦、爱迪生都是如此。只要家长耐心地教育宝宝,他的智力水平应当有所提高。

宝宝听力障碍须及早发现

今天是第十一次全国“爱耳日”。为进一步提高公众对植入人工耳蜗可以重建听力,切实改善重度听力障碍儿童康复状况的认识,普及听力障碍预防与康复知识,推动我国听力障碍预防与康复事业持续健康发展,今年“爱耳日”活动主题确定为“人工耳蜗--重建听的希望”。

“乖巧”的孩子应引起家长的关注

38岁的林女士喜得贵子,与爱人沉浸在初为父母的喜悦中。6个月大的儿子一向很乖,每天吃得饱,睡得香。虽然早产了两个月,却胖乎乎的,一天,林女士不小心将玻璃杯掉到地上,“啪”地一声震醒了正在熟睡的婆婆,她们以为这一声会把宝宝吓哭,可谁知正在小床上躺着玩的宝宝,对这一声令人不安的响动全然不知。林女士赶快叫来爱人,两人在宝宝身后大声呼唤,又是拍手又是摇铃,可宝宝的反应总让他们失望。焦急的父母立刻带宝宝去医院检查,发现宝宝患了重度感音神经性聋,虽然患病原因还不清楚,但医生建议先戴助听器。

引起听力障碍的原因多种多样

谈到这个问题,海军总医院全军耳鼻喉科研究中心的刘阳副主任医师介绍说:我国每年新增聋儿近3万名,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60岁以上的老年人达到1.4亿人,其中30%以上有听力障碍,需要提供服务和帮助;青少年听力健康保护和成年人职业性耳聋的预防和康复,也应当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以下是引发听力障碍的几方面原因:

遗传因素:遗传性耳聋占所有耳聋病人的50%,并且其中绝大部分为难以治疗的感觉神经性聋,如不能早期发现,往往会严重影响聋儿康复训练的效果。

药物:庆大霉素是造成中毒性耳聋的主要药品,对耳的前庭和耳蜗有损害,儿童使用庆大霉素会造成不可逆性的听力下降。另外链霉素、卡那霉素、利尿剂、奎宁和氯喹、避孕药、重金属制剂等都是耳毒性药物,应当慎重用以上药物。

噪声:持久的过强的噪声会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不良的影响,尤其是对听觉器官产生损害,噪声对内耳黏膜和毛细胞有很大的损伤,导致神经性耳聋。

感染与疾病:流行性脑脊髓膜炎、麻疹、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感冒等疾病可使神经节细胞变性萎缩或发炎溶解;也可能侵犯听神经干,使其发炎或被周围炎症遗留的瘢痕牵拉压迫,有时也可使听神经核的细胞水肿,甚至溶解而导致耳聋。

外伤:外伤使鼓膜穿孔可造成传导性耳聋;颅脑外伤、内耳受损、突然爆震或气压突然变化可引起神经性耳聋。

精神及情绪:精神紧张、压力过大及情绪激动可使听力短期内下降造成突发性聋。

人工耳蜗是目前人体中最成功的人造器官

刘阳介绍说:人工耳蜗又称电子耳蜗,是一种特殊的声-电转换装置。是目前人体中最成功的人造器官,是迄今为止治疗各种极严重耳聋的唯一有效方法,电子耳蜗好比一个换能器,是模拟人体耳蜗功能的声-电换能装置,将环境中的声音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并将电信号传入患者耳蜗,刺激耳蜗残存的听神经,从而产生听觉。所有的人工耳蜗都包括两部分:一是通过手术装入耳内的接收器;另一部分是患者随身携带的耳外部分,包括语音处理器、麦克风、导线及传送器。

5岁前是人工耳蜗植入的最佳时间

刘阳副主任医师强调指出:人工耳蜗植入,最佳年龄应为12个月至5岁,在聋儿5岁前进行是最佳时间,因为孩子听力发育最活跃是在12个月到5岁左右,这时候是接受语言发育最高峰,过了这个阶段接受语言的能力就明显下降了。若术前患者能戴3至6个月的助听器,并进行听力康复训练 将对术后言语能力的提高有很大帮助。

并非所有的患者都适合耳蜗植入

刘阳建议,符合以下条件的人可考虑人工耳蜗植入:全身健康状况良好,能接受全麻手术,患者本身具有强烈改善听力的愿望,双耳深度感音神经性耳聋(80分贝以上),戴助听器的听觉康复训练3个月无效,可考虑植入手术;先天性和后天性耳聋的患儿,年龄1至5岁,手术后能配合康复训练,耐心受训,有时间保证的。

并不是所有耳聋的患者都能行人工耳蜗植入术。有两种禁忌:一是绝对禁忌,包括耳内严重畸形、无耳蜗畸形;严重智力障碍者、无法配合语言训练者;严重精神疾病者;中耳乳突有炎症尚未清除者。二是相对禁忌:身体状况较差者;不可控制的癫痫;康复训练条件不足者。

及早发现孩子聋不聋

年轻的妈妈们应注意观察婴幼儿的听觉发育状况。一旦发现婴儿时常抓耳、易激惹和睡眠易醒,对周围声音没反应,不能将头准确转向生源时,就应该去医院进行检查,以便及早治疗或采取相关的措施。一般来说,只有传导性耳聋有可能通过药物、手术治疗恢复部分或全部听力,而其他几种类型的耳聋则需要戴助听器,重度或极重度聋儿和戴助听器无效者,需植入人工耳蜗,才能得到听力与语言的康复。

孩子耳聋发现得越早越好。发现得早,才能早期戴助听器,早期进行听力语言训练,这就是通常所说的聋儿康复的“三早”原则。对于新生儿听力早期检查,可用耳声发射仪,这种仪器可在48至72小时内客观地检测儿童的听力,一般来说,有下面五种情况之一者,就属于听力、语言残疾高危儿:

1、出生的时候体重低于3公斤;

2、颈部有畸形;

3、家族中有遗传性耳聋病人或父母是近亲结婚;

4、生儿母亲患过性病、梅毒或在妊娠早期患过风疹、单纯疱疹、用过耳毒性药物;

5、生时不顺利,难产窒息。

防治耳聋要从孕期抓起

防治耳聋要从孕期抓起,刘阳副主任医师建议准妈妈们在围产期应注意减少听力损伤,这其中包括:计划妊娠,避免母亲慢性疾病或感染对早期胚胎的影响;扩大产前诊断范围,不局限于染色体疾病诊断;有家族耳聋史夫妇的胎儿应作耳聋基因产前诊断;减少围产期对胎儿、新生儿听力的不良影响因素,如宫内及出生后感染、缺氧、早产、噪声、高胆红素血症等。特别需提醒注意的是,母亲在孕期或孩子在出生后应禁用耳毒性药物。

家长应该要及时发现宝宝智力障碍

宝宝智力的发育是否正常,在很多方面都有体现,但是由于家长的忽略,大部分智力发育问题在明确表现出来时才被家长注意到,这是非常危险的。因此,在早期养育的过程中,就要及时观察宝宝的各种表现,以及早确定宝宝的智力发育水平。

婴幼儿智障具体表现有:

-四肢协调能力弱。会走路后两脚依然相互乱碰,直到2-3岁仍出现。

-视觉功能发育不佳,不注意注视周围人和事物。

-微笑出现得时间很晚,不注意别人说话,对声音缺乏反应。

-咀嚼晚,喂养困难,吃固体食物的时候,容易出现吞咽障碍和呕吐。

-不爱哭闹、撒娇,非常安静。

-正常宝宝在3-4个月时,经常躺在床上看自己的双手。但智力低下的宝宝在6个月后仍持续有这样的行为。

-正常宝宝在6-12个月后,经常将东西放进嘴里,当手的动作比较熟练时,就不再用嘴。但智力发育落后的宝宝用嘴的动作持续到很晚,有时到2-3岁还把玩具放进嘴里。

-正常宝宝在15-16个月后就不再把东西随地乱丢,而发育迟缓的宝宝持续的时间要长。

-正常宝宝在1岁时停止淌口水,有缺陷的宝宝持续时间要长。

-在清醒时,智力低下宝宝有磨牙动作,而正常宝宝没有。

-智力低下的宝宝有时需要反复或持续刺激后才引起啼哭,哭时经常发出喉音,有时哭声尖锐或尖叫,也有时哭声无力。正常宝宝的哭声常有音调变化。

-对周围事物缺乏兴趣或兴趣短暂、精神不集中、反应迟钝是智力低下的重要特点。

-智力低下的宝宝多表现为多睡和无目的地多动。

在观察上述行为之余,家长可以带宝宝去进行心理测验,这种方法可以测查宝宝的智力发展水平。但不能完全依照这个测查给宝宝的智力下定义,古往今来,被认为弱智的孩子成为科学家不是没有先例,象爱因斯坦、爱迪生都是如此。只要家长耐心地教育宝宝,他的智力水平应当有所提高。

本文Hash:42f42259e4c0c3d650b50b250d77b4c1507ed5bc

声明:此文由 maylee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