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物多玩开发思维

李准则是我班的一名男孩,他性格活泼好动,又很会玩,常常想出一些稀奇古怪的玩法,令老师防不胜防。因此,他经常违反纪律,是班上有名的小捣蛋,多数幼儿不爱跟他玩,因为和他玩了后常会发生“料想不到”的事。久而久之,他便成为老师心目中的“皮孩子”,当然也是我们关注的焦点。

星期二上午,为了引导幼儿创造出一物多玩的“报纸”新形象,开阔幼儿的思路。我带幼儿来到户外,为每位幼儿提供一张报纸和一个纸球外,就再没有作任何解释了,只对他们说:“你们想怎么玩就怎么玩,玩的方法越多越好。”

一开始,孩子们拿着我给他们的报纸不知所措。我有意识地又说了一遍:“没有关系,你们想怎么玩就怎么玩!”这时有几位幼儿开始动起来,但他们大多数只是拿着报纸跑来跑去。李准则听完我的话,点点头,乐呵呵地拿着报纸转身走开去。他的背影仿佛在告诉大家:今天我要给你们露一手。我并没有急于追问,只是在一旁静观。

在玩的过程中,我惊奇地发现平时活动不太认真的李准则,此时正玩得入神,两眼放出好奇的光芒。只见他一会儿将报纸贴在胸口跑来跑去;一会儿卷成一长条做障碍物,来回跳;一会儿又揉成一团,当“手榴弹”扔……“李准则,你真会动脑筋,玩的方法真多!还能想出其它有趣的办法吗?”我忍不住朝他竖起了大拇指,他开心地笑起来,笑得这样自信。在我的鼓励下,他积极思维,捕捉灵感玩得异常投入。这时,我发现周围有好多孩子都被李准则地表现给吸引了,也有跃跃欲试地样子。“李准则,如果你能将你玩的方法教给大家,那么你的本领就更大了!你愿意吗?”“愿意!”他回答得很干脆很响亮。于是,他结束了自顾自一个人玩的表现,向小伙伴们招招手,把自己创造的许多玩法讲给小朋友听,由于想象力特别丰富,思维独特,受到小朋友的喜爱。而其他幼儿在尝试了一段时间后,加上受李准则的启发,创造性思维崭露头角,玩得方法也开始多起来了。有的幼儿将报纸卷成一长条拿在手上当“金箍棒”;有的幼儿将报纸铺在地上当垫子,做仰卧起坐;有的幼儿合作将纸球放在报纸上,两个人拿着报纸载着球来回地走;还有的幼儿合作将报纸卷起来放在地上作障碍物,来回跳……整个活动,孩子们玩得十分尽兴,从他们的眼神中,我看到了创新思维的火花。

反思:

在“一物多玩”中,我看到了李准则的“闪光点”,看到了他的聪明才智,独特思维。正如陶行知说的,人类社会处处是创新之地,天天是创新之时,人人是创新之人。我们的教育对象——幼儿,正处于人生的起步,也是创造力旺盛、充满好奇心的年代,幼儿园里处处洋溢着幼儿创新思维的火花,需要教师及时捕捉,及时开发和引导。幼儿的个性是有个别差异的,这从“一物多玩”的活动中不难发现。有的孩子能从活动中获得足够的动机和乐趣而无需教师干预;有的孩子则依赖性较强,常常要教师的肯定,鼓励和帮助;还有的孩子相对比较外向,社会性交往的需要较强,愿意帮助别人等。就以上案例而言,李准则也许就属于第一种类型的孩子吧。我们不仅要允许班内幼儿的发展速度,活动内容、方式的多样化,还应该有不同的指导、回应策略,去满足不同幼儿的需要和发展。因此对“皮孩子”李准则来说,给他提供充足的空间,创造自由的氛围,让他充分发挥创新思维,这种 略可能比较有效。

苏霍姆林斯基曾精辟地指出:“教育技巧的奥秘之一正在于:幼儿从一好老师那里很少听到禁止,而经常听的是表扬和鼓励的话。”我们应多对幼儿说“让我们试一试”、“当然可以”一类的话;要多鼓励,多表扬,多支持,多肯定,多承认,多接纳,多容忍,要多给幼儿自由的机会,营造出积极的环境气氛,鼓励幼儿创造的气氛。

其实每个幼儿除了有自己的看法、观点和思想外,都还有着自己独特的气质和性格特点。每一种个性又都有它的优势和不足。就像李准则一样,他虽然很“皮”,却又有着自己最与众不同的一面。承认并尊重他们的个性是实现创新教育的前提。只有他们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得到更好的发挥。作为新世纪的幼儿教师,要想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首先自己必须先成为一名创新型教师。让我们“接过孩子抛来的球!”学会倾听儿童,关注儿童,使孩子进入主动学习的状态,使自己成为孩子的伙伴,成为孩子成长的有力支持者吧!

本文Hash:afe2f32f9b4052a02e17fd0fdefda8a3a00a9d62

声明:此文由 ninja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