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宝宝有害的七类儿童玩具

但并非所有的玩具都对孩子有益,广东武警医院耳鼻咽喉中心王希军教授指出,有些玩具因为噪音过大,会损伤孩子的听力,有些形成不可逆的听力下降,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有机构曾对七类儿童玩具(载人电动玩具车、弹簧发声玩具、惯性玩具等)噪声的分贝进行了测试,其中载人电动玩具车的噪声达74-97分贝;玩具机动车、连射的机关炮等,在10厘米内噪声会达到80分贝以上;还有一种大型“音乐枪”,噪声可达110分贝以上。

小儿对声音的感应要比成年人灵敏。

例如,一些经过挤压能吱吱叫的空气压缩玩具,一直是父母们逗引婴儿的玩具,但该玩具在10厘米内吱吱的声响可达78~108分贝,这对婴儿难免会造成惊吓,并损伤听力。另外,还有些幼儿玩的冲锋枪、大炮、坦克车等玩具,在10厘米之内,噪音会达到80分贝以上,长时间玩肯定会损伤儿童的听力。

王教授指出,在人的耳蜗里,存在着1.5万到2万个弱小但却非常精密的“感应接收器”。

一旦它们受到损伤,就不能再把声音传送给大脑了,而这种损伤多是不可逆的。婴儿在出生后一个月就已具备较完善的听觉,由于儿童的鼓膜、中耳、内耳的听觉细胞十分娇嫩,对噪音就更为敏感。如果玩具的噪音超过70分贝,就会对儿童的听觉系统造成损害。如果噪音经常达到80分贝,儿童会产生头痛、头昏、耳鸣、情绪紧张、记忆力减退等症状。因此,家长在给孩子挑选玩具时应该考虑噪声因素,不要一味地求新,求怪,应尽量挑选那些益智的玩具品种,避免孩子接触高音喇叭、电钻等高噪音环境,放电视机、收录机的音量宜适中,即使家里有噪音大的玩具,也应尽量少玩,以减少噪音带给孩子的危害。

对于噪音引起的孩子听力下降,家长也不必过于惊慌,应到正规的医院接受适当的治疗,例如改善微循环、增加神经营养和配合氧疗等,小儿的听力损伤相对容易恢复。只要及早发现问题,接受治疗及定期检查,就能避免噪音对孩子的成长产生更大的影响,切不可拖延。

给宝宝定时的喂奶对宝宝是有害儿无益的

  婴儿总是在通过各种方式,竭尽全力地把自己的渴望传递给母亲,想吃奶的啼哭也是其中之一。

  但是,当婴儿明白自己无论怎么哭都吃不到奶时,他就会渐渐放弃这种正确传递自己情绪的欲望。而母亲却为了自己的方便,在婴儿不想吃奶时硬喂,在婴儿想吃奶时又不喂,这样一来,婴儿在刚刚降临这个世界之际,其正确的身体感觉便被扭曲了。

  这种无视婴儿要求的喂养方法,是不科学的。食欲的节律,是婴儿身体上的要求,是因人而异的,硬要在时间上整齐划一,实际上是个极大的错误。

  成功地让婴儿习惯了定时喂奶,母亲可能会感到很轻松,但对于婴儿的感觉却是一种伤害,并且危及其素质。婴儿丢失了正确传递自己感觉的方法,结果会变成一个没有毅力、精神压抑、缺乏生气的人。

  有的人很不愿意在婴儿身上多花精力,也不陪伴婴儿睡觉,这是很大的错误。对于婴儿来说,亲密的接触(这里是指抚摸性接触)是相当重要的。所以,父母要尽量地多抱婴儿。

  如果把还不到两个月的婴儿送到托儿所去,那么,婴儿受到的抚摸将大大减少。这样做的结果很可能导致婴儿拒绝吃奶,即使吃了也会吐出来或者是大便变稀等等。这个时候,如果母亲能意识到这是由于自己与婴儿的交流过少造成的,从而尽量增加对婴儿的抚摸,那么,婴儿的这种症状不但会消失,而且身体也会明显地胖起来。

  总是缠着母亲不放的孩子,并不是那些在幼小的时候充分享受到母爱的孩子。事实正好相反,若是孩子依恋的情绪从一生下来就没有得到过满足,便会出现这种现象。

  由于夫妻都工作等原因,婴儿得不到应有的关照和抚爱,他的内心会毫无察觉地萌生出因得不到足够的母爱而产生的愤怒。这将成为隐患,成为种种问题产生的根源。

  前面提到的杉田先生,在其著作中就举过类似的例子:秋雄一向是个优等生,被公认为考入国立一流大学是毫无问题的,可出人意料的是,他一连四次都没有考取。杉田先生究其原因,做了如下的解释:

  原来,秋雄幼小的时候,母亲出于经济上的原因一直在工作,这样一来就不可能在秋雄的身上花多少精力了。因此,秋雄在潜意识中对母子之间感情的贫乏怀有了很深的愤怒。虽然他曾对母亲发泄过不满,然而却遭到母亲的拒绝。在经历过几次这种痛苦的挫折之后,他便带着复仇的情绪,用考试失败这种怪僻的方式,来引起父母对自己的注意……

  久久健康网温馨提示:像这样在婴儿两个多月时就把他托给别人,自己外出工作,势必导致婴儿长大后变成一个总也离不开母亲且内心存在隐患的人。在人生的最初阶段被隔断了爱的孩子,会变得无法正常地与他人沟通,并且带着这种极大的缺陷长大成人。现在夫妻双双外出工作的潮流,更加重了这种倾向。

  (编辑:苗皓)

玩玩具对宝宝的性格有暗示作用

儿童的天性是玩。通过玩,孩子们感触现实、认识世界,增长才智;而玩的时候是不能缺少玩具的。不同年龄的儿童心理发展水平不一,选择玩具及玩法自然不同。比如:婴儿眼睛喜爱追逐色彩鲜亮的物品,手中摇动能发出响声的玩具。1岁的孩子不仅看,还要动手去拿,那是想亲自感觉一下物品,体会物品的质地、温度。2——3岁时开始对能活动的玩具感兴趣,似懂非懂之间什么都要摸摸。3岁以后的孩子更是喜欢自己动手摆弄玩具,摆弄甚至拆毁东西是因为他太好奇了。“这是怎么回事儿?我一定要弄明白。”于是,便出现了在大人看来的“破坏”行为。1、喜欢怀抱绒毛类玩具的孩子,有可能是一些感情丰富、细腻、依恋、温情的人。绒毛玩具常常是各种可爱的小动物,即可当做玩具,也可以视为伙伴;可以哄着它玩,也可以用它来发泄情绪,能满足孩子不同时刻的感情需要。另外,绒毛玩具特有的柔软质地,对性格孤独、胆怯,渴望关怀的孩子有安慰、稳定情绪的作用。2、喜欢拼装玩具的孩子,通常好奇心强,容易被吸引,注意力保持较久,做事比较有耐性。拼装玩具需要孩子脑、手、眼配合,锻炼其动手能力和协调能力。塑料拼装玩具的色彩漂亮、反复拆装且较安全,是幼儿的必选玩具。3岁以内的儿童随搭配,到4——5岁时就可以要求他们根据图型安装成一个“命名”的物品,也可以鼓励他们发明创造“自编”图形。3、有的孩子喜欢运动性玩具,比如说:球、车、枪、剑、棍、棒等物。这些孩子从小好动,经常做出踢、跑、跳等动作,被家长认为“不安稳”。他们通常精力充沛、胆量较大,对内心的情绪不加掩饰,动作就是他们的“言语”,是一种表达方式。这样的孩子喜欢简单的玩具,他的快乐源于活动本身,玩具在其中只是一个“饰物”。4、还有的孩子喜欢电动玩具,一按电钮开关,玩具就可以让他们开心一刻,但这类玩具的缺憾是只能看到“表面热闹”,无法探知其内部秘密。也有的家长因为电动玩具价钱最贵易损坏,就只让孩子看着家长操作,而不让他亲手触摸。这样做的结果是只搏得孩子一乐,他对玩具的兴趣不会维持太久,更不要说培养探索精神了。

本文Hash:024bb316ab02bb5a88fc6fed035d63a24b270d67

声明:此文由 lizhen002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