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孩子的意愿

否让孩子进行音乐专业的学习,不要只以父母的意愿做决定,要尊重孩子的意见。经过对孩子3岁前的种种考察,如孩子是否喜欢唱歌、是否喜欢听音乐、是否能记住许多歌曲、看到别人弹奏是否自己也想参加。有了意愿还要考察孩子的听力分辨是否良好、节拍能力是否良好。其中最关键的一条是孩子是否对音乐有爱好和兴趣,因为学习专业需要长久坚持,如果不是十分感兴趣就难以坚持。家长千万不要期望孩子接受专业训练后就会成为音乐家,这种想法如同小学生上学读了书就必定会当上什么家那样荒谬。音乐教育的目的是开发孩子的右脑,使孩子身心获得美的熏陶,成为接受全面教育的一部分。3岁孩子的兴趣主要是游戏,要使学习游戏化,新奇而好玩,引人入胜,从容不迫,每天练(玩)几次而不是呆板地久坐苦练,才能使孩子的兴趣维持长久。

家长教育孩子要善于尊重孩子的意愿

关于成功

关于成功,人们的说法不一。很赞同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对于成功的概括:

1.成功就是发展人成长的基础与背景各不相同,人在各自的基础上都会获得发展,而发展就是成功,最大的成功是人能够可持续发展,直至释放出生命的全部能量。

2.成功就是选择成功的道路千万条,但对于个人仅有一条最佳的路,即最适合自己发展的路。成功者就是选择了最适合自己的路。

3.成功就是和谐成功的非凡境界是三大和谐,即与人相处和谐,与社会相处和谐,与自然相处和谐。

按照此标准,我们不把孩子一个阶段成绩的优异看作是成功,也不把孩子具备某种特长或者才艺看成是成功,但这些孩子是学有所得,至少是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的。这是成功的必由之路。

没有谁能随随便便取得成功或成绩,孩子在学业或者某方面比较优秀,父母和孩子肯定有不为人知的努力和智慧,我们想通过教育个例和故事,来发现他们的做法中值得学习和借鉴的地方,给有家庭教育困惑的家庭一些启发。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别人的方法未必适合你的孩子,但是,有些思想和智慧却是可以学习的。

李季,男,18岁,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西伯来语系大一学生

父亲职业:企业高管

母亲职业:护士长

李季成长历程:小学就读于平阴县实验小学,中学六年在济南外国语学校度过。2010年10月中旬,以优异的成绩,由学校推荐报考北京大学,11月底获得北京大学的保送生考试资格,12月25日,在北京大学以保送生第18名的笔试成绩进入面试,经过三轮面试,于2011年1月7日,接到北京大学预录取通知书,6月接到北京大学正式录取通知书。9月,入北大学习。

教孩子明是非

懂道理

“教育孩子无小事,任何一件错误的事情,都不能以孩子小,还不懂事为借口而放任孩子”。谈到孩子的教育,李季的父亲李建首先提到这一点。

“孩子一生下来,没有是非观念,对于正确与错误,基本上没有区别能力,需要家长教育引导。因此,家长必须把握好孩子1到12岁的教育,帮他建立正确的认识。”李建说。他特别重视孩子12岁前的教育,注重教孩子明是非、懂道理。

“李季刚会走路的时候,奶奶照看他,奶奶的身体不太好,而李季又胖,出去玩走累了,奶奶背不动也抱不动,考虑到这一情况,我们就经常给他说,奶奶腰痛,出去玩,不能让奶奶背着、抱着,如果把奶奶累病了,就没人看你了。一个一岁的孩子,他能听懂吗?他能记着吗?他能理解吗?事实证明,他记住了。于是,在马路边上经常出现一老一小在路边休息一下,再继续走的身影。这样做,就是让孩子在幼小的心灵上懂得体谅老人。小的时候给他建立了正知正见,慢慢就会养成习惯,大了自然懂理、懂事。”

李建认为,对父母来说,教育孩子好比在一张白纸上画图案,而孩子成长的不可逆性要求家长不能反复涂抹与更改,必须斟酌好了,尽量让图画完美。在白纸上画一幅完美的图案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首先夫妻俩要共同努力,用心“作画”,同时,也需要周围的亲人的配合,有一个好的“创作环境”。比如,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姑姑叔叔等亲人,在对与错的问题上,父母必须保持一致。大人有分歧,孩子就会无所适从。

善于发现、积极引导孩子的爱好

李季的爱好颇广,绘画、汽车、军事、旅游、羽毛球、骑自行车、游泳等等都非常喜欢。在培养孩子兴趣上,李建感受是最深的,因为他费了很多心思和时间,他认为,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想要孩子学知识,家长一定不能急功近利,要善于“发现”,善于“借机”,然后加以引导,李季的爱好大多是这样培养出来的。

“李季刚会走路时,奶奶经常带他出去玩,那时单位门口都挂着写着单位名称的大牌子,白板黑字,字都很大,每天奶奶都领着他去认一个字,发现他都记住了,后来,扩展到认识商店招牌、公交车牌、广告标语上的字。渐渐地,孩子在玩中认识了不少字。有时,为了哄着他玩,就用笔在纸上画个小猪、小狗、小树、小汽车之类的东西(家里没人学过绘画,只能大体勾勒一个轮廓),他就跟我们学,也拿着笔在纸上画,勾画出一些他心目中的物体(当然,大部分我们是看不懂的),我们就由着他去画,慢慢地,发现他对画汽车情有独钟,一支笔、几张纸,他就会陶醉于他的想象世界中,一画就是一两个小时,我们从来不催促、不打扰他。从画汽车开始,孩子对汽车的兴趣越来越浓厚,后来又喜欢汽车玩具,我们就给他买来玩具,然后陪着他玩,他越玩越感兴趣,还会把所玩的汽车用平面的形式画出来。

“孩子三岁时,一次我去威海旅游,在海军博物馆看到了一个轮船模型,很漂亮,但这种模型必须买回去自己组装,当时我认为,组装模型能够锻炼孩子的动手、动脑能力,有利于大脑发育和开发,就给孩子买了一个。回家后才发现,这个玩具组装很复杂,要经过几道工序才能完成(剪、打磨、抹胶、根据图纸粘、组合等),三岁的孩子根本玩不了。于是我就动手做,让他从旁边看着、帮忙(当然是帮倒忙的时候多)。一个多月后,在我们父子俩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的第一个模型――中山舰峻工了,他看着、笑着,高兴的不得了,很有成就感,对组装玩具开始感兴趣。从那时起,我们经常去买各种玩具组装,这个爱好保持至今。

“孩子上学前,基本上就是在绘画、玩玩具、粘模型的快乐中度过的,在这个过程中,他的注意力、观察力、动手能力得到锻炼和发展,这些都为他建立好的学习习惯打下了基础。三年级时,随着识字量的增加,孩子开始对汽车杂志、军事书刊产生了兴趣,从此阅读开始伴随他成长”。

对于孩子的爱好上,李建的观点是,善于发现、积极引导、用心培养,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帮助、支持他,当然,爱好要建立在健康、有意义、有利于孩子成长的基础上,而不是放任自流。

用心陪伴孩子

父母是孩子成长的良师益友,也是孩子的伙伴。陪伴孩子的过程,是与其进行有效沟通、加深感情的好时机,也是及时发现问题、有效解决问题的时机,李建特别重视“陪伴”孩子。从儿子四岁开始,星期天的时间他一定是和儿子在一起的。单位的事情再忙也尽量不安排在周日,而同学、朋友的聚会、酒局,安排在周日的他也一概不参加,他就是要一心一意陪儿子,和儿子一起“玩乐”,爬山、散步、打球、钓鱼、玩汽车玩具等,都是他们喜欢的。他们常常边玩边聊,在玩中沟通、了解,爷俩的心就这样越来越近。在儿子眼里,李建是一个严厉但不蛮横,风趣但不失文雅,值得信任,又能交心的父亲。这让李建特别欣慰。他说,只有和孩子建立起良好的关系,教育才会有效,亲子关系如何,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教育的效果。

对孩子要言而有信

李建还特别强调,和孩子相处,一定要诚信,诚信是在孩子心目中树立良好形象的最佳方法。一些家长总是抱怨说:孩子说我们说话不算数。这肯定是家长没有做好,经常失信于孩子,造成了孩子的不信任。家长对孩子,承诺了的 事,一定要办到,要么别承诺,承诺了实在办不了,要耐心与孩子沟通,讲明原因,说清道理,下不为例。李季高一时,有一次提出让爸爸给买个尤尼克斯的羽毛球拍子,李建认为孩子想运动是好事,一个拍子也花不了多少钱,立刻答应了。可到了专卖店一看,孩子要的那个型号的拍子1800多元,确实很贵。但想到既然给孩子承诺了,就不能失信。还是买回来了。

还有一次,李建答应儿子周日带他出去玩,可单位临时有紧急会议,无法去。回家后,他给儿子解释清楚,得到了儿子的理解,后来又找时间补上了。

不仅对儿子守信,李建也要求儿子对他守信,互相守信,才能真正和谐。这让李季养成诚信的好品格,正是这点,使他在同学中“人缘”很好。在高二的“三好”和“优秀团员”评选中,李季在班级里全票通过,连老师都感到惊讶,老师说已经多年没有看到这种现象了。

现在有个流行的说法“富养女孩,穷养男孩”。怎么才算穷养男孩呢?

有人说要故意给孩子创造一些“吃苦”的机会。李建认为,那没有必要。完全可以利用生活中的机会锻炼孩子。从李季上小学开始,书包、自己的房间,都是自己收拾,大人决不代劳。做饭的时候,也不是让他在一边“等吃”,而是给大人搭把手――摘菜、递东西、包饺子时擀面皮等等,慢慢地,李季学会了做生活中的很多事情,不等不靠大人,如今,能做出一桌子菜呢!不仅如此,他还很会照顾人。李建说,他们家有个传统项目,就是每年一家四口(奶奶和他们一起住)出去旅游一次。从李季上初中开始,每次旅游中照顾奶奶的任务就是他的了。一出门,他总是牵着奶奶的手,即使松开了,也决不让奶奶离开他的视线,于是,他们家的出行就形成了奶奶和孙子牵手在前,爸爸妈妈并肩在后的图画。

李建说,如果一个人具备了生活中的诸多能力,就能体会到生活的乐趣,而一家人常常在一起沟通、交流,孩子就会感受到家的温馨,就会爱家人、有幸福感。

尊重孩子的意愿和想法

爸爸在孩子的心里面,都应该是一个高大的形象,让孩子感到安全,温暖。特别是能够尊重孩子的意愿和想法的爸爸。下面,小编为大家分析,爸爸应该如何去尊重孩子的意愿和想法。

尊重孩子的意愿和想法

尊重孩子的意愿和想法

--尊重孩子的意愿、想法,就是给孩子充分的自由。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需要这种自由的空气,爸爸要满足孩子这种需求。

・家教案例

陈锋星期天和爸爸去公园玩,他想玩划船。爸爸觉得两个人力量太单薄,肯定划不动,就不同意。陈锋却非要划船,还哭闹了起来。爸爸问道:“那你说怎么办吧,咱们两人是划不过去的。”陈锋一听连忙说:“我们可以和别人组合,再多点人加入,不就可以了吗?”

爸爸一听,拍拍儿子的脑袋说:“你这主意不错!”便和陈锋一起来到划船的地方。不一会儿,就找到一对母女组合,四个人一起高兴地坐上了小船。

・专家解析

爸爸要学会赏识、尊重孩子的意愿、想法。很多时候,即使孩子说得不对,爸爸也不要嘲笑、打击孩子,不要总让孩子按照自己的意愿来做事情,这样会压抑孩子的天性。

爸爸和孩子的内心世界不同,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会有表达自己意愿和想法的冲动,爸爸要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意愿,并试着去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

爸爸尊重孩子的意愿和想法,有助于孩子形成不依赖、不盲从于别人的个性。具有这种个性的孩子走入社会后,能施展自己的才能,更好地与社会融合。

爸爸要多给孩子选择的机会,每做出一个关于孩子的决定时,都先征询一下孩子的意愿。爸爸最好能和孩子一起共同做决定,这样能充分考虑到孩子的意愿。

孩子的一言一行,都是对未知世界的积极探索。爸爸要尊重他们的意愿和言行,过度地管束压制,会让孩子失去对生活的激情,放弃对未知世界的探索。孩子在每一次下决定中,都会有新的成长,学习到新的知识、感悟。

建议一不要遏制孩子的一言一行

孩子的每一言意味着他在独立思考,每一行意味着他在积极探索。孩子的一言一行,都表达着他的意愿和想法。爸爸要鼓励、培养孩子的探索精神,千万不要过度管束,否则会让孩子失去探索的兴趣和勇气。

孩子的体内有一股神奇的力量,推动他对身边的每一件新生事物都会产生好奇心,孩子正是在这些好奇心的推动下不断探索,不断地学习、成长。因此,爸爸要对孩子的这些特殊“言”“行”给予鼓励和尊重。

建议二坦然面对孩子的成长“意外”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总会出现各种“意外”:孩子因生气而摔坏玩具,上课吃零食,打架受伤……面对这些“意外”,爸爸要能够坦然面对。

一天放学后,刘剑对王群说:“你的帽子像女孩子戴的。”王群知道刘剑是在挑衅,于是和他扭打了起来。不一会儿,王群把刘剑的手抓破了,刘剑也把他的脸抓破了。

回家后,爸爸看到他的大花脸,笑道:“小英雄挂彩啦,出了什么事?”王群把帽子一扔,讲述了事情的经过。爸爸听后也乐了,对王群说:“他说你,你就动手打他,这可不是好的解决方式。下次你试着换另一种方式处理,效果可能会更好。”

孩子之间的“问题”“纠纷”,要留给孩子自己去解决,爸爸不要插手。“意外”也代表了孩子自己的行为意愿,是孩子对生活问题的探索结果。爸爸只要表明自己对待问题的态度就可以了,剩下的事情还是交给孩子自己来解决吧。

建议三不强硬推行自己的政策

爸爸不要强 向孩子推行自己的政策。如果想给孩子制定相关的规则、制度,最好征询孩子的意愿,双方共同协商制定。无论多小的孩子,如果不在乎他们的意愿,都会产生逆反。这样并不利于爸爸好政策的推行。

建议四赏识孩子的“好点子”

对于孩子的“好点子”,爸爸要多给予鼓励,让孩子喜欢献言献策。

张民家要装修新房子了,他对这件事表现得很积极,对爸爸说,他要天蓝色的窗帘,要有阿童木图案的书桌……爸爸听着孩子的要求,一一应允了。爸爸还请他对家里其他房间的装修也提提意见,他的好点子都获得了批准,爸爸还夸奖他的主意真不错,张民听后,心里也很得意。

爸爸赏识孩子的好点子,并不一定是孩子的意见有多好,赏识表现了对孩子意愿的尊重。这样会鼓励孩子独立思考,树立主人翁意识,让孩子变得有主见。

建议五用爱化解孩子的不良言行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不良言行,抽烟、酗酒、打架、逃学……面对孩子这些不良行为,打骂肯定是不行的。爸爸要多用关爱来挽救孩子,让孩子深知这些行为的危害。爸爸给予孩子爱和尊重,孩子也更乐意改正错误。

小编总结:做家长的,应该明白:爱孩子,首先要尊重信任孩子。尊重和信任,是现代教育的第一原则。尊重信任孩子,意味着爱护他们善良美好的心灵,意味着要有涵养和宽容待人的品格。爸爸不能控制孩子的发言权,要给他表达思想的空间,做孩子忠实的听众、知心的朋友。

本文Hash:87b3babdf81e9431ab87bbd1665f5ccc1754eb51

声明:此文由 leaf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