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的本质即是游戏

著名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认为:“儿童的本质即是工作(活动),工作即游戏,玩具就是儿童工作的材料,有玩具,其工作才不致落空;有玩具,才能引起儿童工作的兴趣,也才会专心地去操作学习,也才能帮助其自我建构与神经发展。玩具的提供与应用,直接关系着儿童学习的效果。”鲁迅先生曾说,“游戏是儿童的天使。我们要关注儿童的成长,必须关注儿童的游戏;要关注儿童的游戏,必须重视儿童使用的玩具。”事实上,纵观中外学前教育史可以清楚地看到,举凡强调学前教育者,莫不重视玩具的教育价值。当代学前教育研究和实践也充分证明,玩具对宝宝认知能力的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促进作用。促进感知能力的提高感知觉是宝宝认识外界事物、增长知识的主要途径。在幼儿的中期,由于言语能力还比较低下,宝宝获得的信息主要是通过感知觉获得的形象信息,而玩具以其生动夸张的形象、鲜艳明亮的色彩刺激宝宝用各种感官去接触。在与玩具的接触的过程中,宝宝通过眼看、耳听、口尝、手摸,接触各种不同材质的玩具,加强了感官的感受性和观察力,促进了感知能力的提高。爸妈在家里应该为宝宝创设具有丰富玩具的环境。玩具的准备应考虑到玩具的颜色、大小、形状等特点,要为宝宝准备颜色各异、对比度比较明显的玩具,玩具的大小应考虑到宝宝的身高特征。另外,在宝宝与玩具接触的过程中,爸妈要加强对宝宝感知能力的指导,让宝宝“跳一跳”能摘到苹果。如可以引导宝宝摸一摸绒布类、丝绸类、塑料类玩具,让他说说感受。看一看,让他看看玩具的颜色的不同,让他挑选自己喜欢颜色的玩具去玩,比较玩具颜色的深浅,让宝宝对颜色有初步的意识。举一举,让他感受玩具的重量,还可以让他举一举气球和大积木,说说哪个更重。促进宝宝想像力的发展玩具具有虚拟性或象征性的普遍特征,并以“假装”为标志,给宝宝提供了想像的充分自由或空间。宝宝与玩具接触的过程中经常发生以物代物或以物代人的现象,即把玩具作为现实生活中真实存在的物品或人。爸妈要做玩具的“有心人”,认真思考玩具的用法,启发宝宝的想像力。前段时间我发现女儿非常喜欢玩“荧光棒”,就组织了一个“神奇的荧光棒”的家庭活动,参加人都是女儿的小朋友。活动主要是让大家说出棒可以当作什么用,并当场表演荧光棒的用途。女儿说,“可以当粉笔。粉笔这么长,老师就不用换粉笔了。”丁丁说,“可以当面条。这么粗,面条就可以变少很多了。”“还可以当小树枝。就是冬天没有树叶的小树枝。”……这些都是我以前没有想到的呢。

儿童文学是孩子的“游戏”

游戏是儿童自我表达和表现的活动,是儿童世界思维和想象的反应,具有非真实性、内在动机、过程导向、自由选择和积极情绪等特征。而儿童文学则是专为少年儿童创作的文学作品,不但要求主题明确,形象鲜明,语言浅显,情节生动,想象丰富,还要使其内容、形式及表现手法都尽可能适合于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通俗易懂,喜闻乐见。主要具有韵文性、直观性、幻想性、童趣等特征。

一、从游戏基本特征看儿童文学作品

游戏是儿童自我表达和表现的活动,是儿童世界思维和想象的反应,具有非真实性、内在动机、过程导向、自由选择和积极情绪等特征。而儿童文学则是专为少年儿童创作的文学作品,不但要求主题明确,形象鲜明,语言浅显,情节生动,想象丰富,还要使其内容、形式及表现手法都尽可能适合于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通俗易懂,喜闻乐见。主要具有韵文性、直观性、幻想性、童趣等特征。以下将就游戏与儿童文学作品关联密切的特征进行分析。

(一)非真实性:游戏事件与日常生活经历有联系也有区别,是根据游戏框架和儿童世界界定的。在儿童世界中,内在现实超越了外在现实,物体的“创新意义”取代了通常意义。游戏行为也很少有约束和限制,想象世界中规则和规范是由儿童决定并实施的。而很大部分的儿童文学作品从取材、内容到撰写的方式方法均具有一定的想象成分,是儿童真实世界的非真实再现,儿童由此可以逃离此时此地的限制去经历各种新的可能性。

(二)自由选择:自由选择是儿童游戏的一个重要因素。游戏活动中,儿童使用的材料、活动的内容、进行的过程都是自由选择的,不存在强迫和被动的成分。而儿童文学作品中的人物、情景等虽然不是儿童现时的自由选择,但其展现的文学世界中主人公的自主性仍然是很大的。而目前许多玩具和软件开发商则将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与科技相结合,推出了一系列可自主编创的软件,使得儿童在与文学作品的互动中的自由选择性更大。

(三)积极情感:游戏通常充满着“愉悦及欢乐”。即使有时游戏也会伴随着忧虑、不安或些许恐惧,但这种恐惧似乎也具有快乐的本质。而儿童文学作品也是如此。愉悦的积极情感是文学作品吸引儿童的重要因素之一,常常会使儿童感到趣味盎然;而即使在成人眼中认为是“残酷”的童话结局,对儿童而言也有一种宣泄的快感。

由此可见,儿童游戏与儿童文学作品在本质上具有相通之处。儿童文学本身具有一定的游戏特征,甚至可以说,儿童文学作品是从儿童的游戏和生活中提炼而来的。以下将就儿童文学作品中的游戏世界描述进行举例阐述。

游戏是儿童发展的需要

从心理学来看,把各个年龄段的主要活动定义为基本活动。对于成人来说基本活动就是工作,工作以后才能适当的休息,虽然我们生活中的一些事情对人们来说也是游戏,但是成人必须以工作为主要基本活动。而游戏是幼儿阶段的基本活动。所谓基本活动有两个含义:一个是满足基本生活需要的活动,在生活中所占次数最多的活动;另外一个是在生活发展中有重要意义、重要影响的活动。

对幼儿来说,游戏是基本活动。表现为小孩子吃饱了,喝足了,一有时间,一有精力就去玩,甚至把生存需要的活动都转变为游戏。好比说,让他去洗脸,刷牙,孩子就会借这个机会到水龙头玩水。小孩子是非常喜欢游戏的。那么为什么小孩子要游戏,要玩?因为幼儿游戏是人身心发展各个方面的需要。首先我们看一看,小孩子有哪些方面的需要。身心发展的需要可以从各个角度去认识,但是有一些最基本的需要。

第一个方面的需要是和生存活动相关的需要。例如吃、喝、睡等。和生存需要在同一个层次上的还有安全的需要,即他的周围环境是否对他有安全感。安全需要是在大人满足他基本活动需要基础上形成起来。他哭,给他提供食物;尿湿了,给他换尿布。孩子逐渐对外界环境有一个安全的感觉。很多材料中有这样一个图片,许多小孩子喜欢被大人玩,做父亲的喜欢把小孩子往上抛,孩子也会很高兴,咯咯的笑。为什么孩子在腾空时不觉得害怕呢?因为他对大人有一种安全和信任。这就是一种安全和信任的需要。这个需要是成人满足他基本生存需要的基础上产生起来的。在这个层面上还有一个身体活动的需要,这个层次是和身体活动有关系的。归纳起来,有三个需要:1.生存需要、2.安全需要、3.身体活动需要。

第二个层次的需要是认知活动的需要。认知活动的需要是孩子表现出的对事物的好奇、好动。认知活动的需要是小孩子好奇,对事物探索,对什么事情都是想摸摸、动动。这些都是认知活动的需要。

另外,孩子生下后,在和外部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产生社会性交往的需要。这也是第三个层次的需要。刚开始是和成人交往,成人是社会性交往的最早对象,以后又逐渐的过度到与伙伴的交往。孩子在这个层次上面,自我认识逐渐发展,同时他还有一个自我肯定的发展需要。

本文Hash:09f39c906be927ccd996caf0d1cfb43c4ee8d097

声明:此文由 nihao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