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强大脑”从胎宝宝时培养

人类大脑发育的关键期在0~6岁。胚胎从形成开始,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几乎贯穿整个孕期,此时,胎儿神经细胞发育所需的营养素是否足够就显得尤为重要。

《最强大脑》这档综艺节目近日来一直被大家热议,原因就是参加节目的选手各个都“身怀绝技”,所展示的脑力让坐在电视机前的我们不禁感到汗颜,而我们自己多么希望自己的脑力能达到他们的水平。可是这已经是一种奢望了,因为对于成人来说大脑的发育已经完成。但如果你是一位孕妈妈,那么你还有机会在宝宝身上实现你的梦想。

人类大脑发育的关键期在0~6岁。胚胎从形成开始,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几乎贯穿整个孕期,此时,胎儿神经细胞发育所需的营养素是否足够就显得尤为重要。如果胎儿大脑营养素补充不足,可导致其脑细胞生长与发育不正常,甚至产生弱智;严重缺乏时,可能导致胎儿由自身中枢神经系统控制的代谢无法正常进行。当婴儿出生时,脑重大约为400克,几乎达到成人脑重的30%。因此,从怀孕的第一个月就应该保证摄入足量营养,让胎宝宝在大脑发育时营养不缺失。

胎宝宝大脑发育所需的8大关键营养素

胎宝宝的大脑发育既然对营养素的种类和数量有明确要求,那么下面我们就把这些营养素的种类,孕妈妈每日需要补充的量,以及主要的食物来源,给孕妈妈们简单介绍一下。

蛋白质

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的基础物质,胎儿在母体生长发育的过程中是离不开蛋白质的。它构建着胎宝宝身体的各个组织和器官,包括大脑。如果缺乏,大脑细胞不可能生长,神经发育就会不完全。所以孕妈妈饮食中要注意优质蛋白质的摄入。

优质蛋白质的食物来源:鱼肉、鸡肉、猪肉、牛肉、鸡蛋、大豆等。

营养TIP:

1.优质蛋白质虽好,但要控制量,根据2000年的《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值》,孕早、中、晚期蛋白质增加的推荐值分别是:5克/天、15克/天和20克/天,如果将鱼禽肉蛋类加起来,每日的摄入量分别为:225克/天、275克/天和300克/天。

2.注意吃肉制品时不要摄入肥肉,同时尽量增加白肉在肉类中的占比。

脂类

脂类包括脂肪和类脂,对大脑发育有益的DHA和ARA就属于构成脂肪的基本物质,磷脂属于类脂中的一种。

DHA和ARA是组织细胞的组成部分,对线粒体膜和细胞膜的结构发育特别重要,如果缺乏对脑细胞的合成是有严重影响的。DHA在人体大脑皮层中含量高达20%,人脑及神经组织中ARA含量一般占总多不饱和脂肪酸的40%~50%,神经末梢高达70%。

磷脂可与蛋白质结合形成脂蛋白,并以这种形式构成细胞的各种膜,维持细胞和细胞器的正常形态和功能。磷脂保障大脑细胞膜的健康及正常功能,确保脑细胞的营养输入和废物输出,保护脑细胞健康发育,是神经细胞间信息传递介质的重要来源,充足的磷脂可提高信息传递速度。

DHA的食物来源主要是鱼类,尤其是深海鱼,亚麻籽油中含有丰富的亚麻酸,可以在体内合成DHA。

ARA的食物来源较为丰富,我们常吃的植物油如大豆油、玉米油、葵花籽油、核桃油等都富含ω-6系列脂肪酸,可以在体内合成ARA。

磷脂的食物来源有蛋黄、瘦肉、动物脑、肝、肾中,机体自身也能合成所需要的磷脂。

牛磺酸

牛磺酸是一种含硫非蛋白氨基酸,因为最早是从牛黄中提取出来的,所以因此而得名。牛磺酸在体内以游离状态存在,不参与体内蛋白质的合成,但它却与部分氨基酸的代谢密切相关。牛磺酸在脑内的含量丰富、分布广泛,能明显促进神经系 统的生长发育和细胞增殖、分化,其在脑神经细胞发育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牛磺酸的食物来源:食物中存在广泛,动物肝脏、脑、肾中含量较高,另外,海鱼、贝类和紫菜含量也很高。

营养TIP:

1.牛磺酸属于水溶性氨基酸,所以如果食材煮食,建议喝汤。

2.牛磺酸的来源依赖食物摄入,且与摄入量呈正相关,所以孕妈妈要注意对此类食物的摄入。

铁是血红蛋白的重要组成成分,血红蛋白载着氧气运送到身体的每一个部分,我们都知道大脑如果缺氧会造成脑细胞的死亡;铁还是很多酶的辅基,参与身体各种生理代谢,胎宝宝如果缺铁会对大脑造成不可恢复的损伤。动物试验表明,短时期缺乏可使幼小动物脑中铁含量下降,以后补充铁可纠正身体内铁储存,但对脑中铁没有作用。所以孕妈妈要注意对含铁高的食物进行补充。

铁的食物来源:动物全血、动物肝脏、畜禽瘦肉类、鱼类等。

营养TIP:

1.动物食品中的铁为血红素铁,更好被人体吸收,所有动物性食物补铁优于植物性食物;

2.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可以将三价铁还原为二价铁,从而促进铁在人体的吸收。建议吃补铁食物时,多吃一些新鲜蔬果。

锌对近百种酶起着催化作用,在脑组成中也必不可少,并且它作为一个调节基因表达的因子,还会影响到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胎宝宝缺乏锌的的体征就是一种或多种锌生物学功能降低的结果,可能造成今后宝宝精神和智力方面的问题,如情绪不稳、多动症、情感稳定性下降和认知损害等。

锌的食物来源:贝壳类海产品、红色肉类、动物肝脏等。

营养TIP:

维生素A可能通过某一途径而影响体内锌的吸收与贮存,建议吃补锌食物时,注意富含维生素A食物的补充,如动物肝脏、胡萝卜、南瓜、西兰花等。

碘在国人心中的分量举足轻重,因为解放前,很多内陆地区出现呆小病的患儿,表现症状为身材矮小、智力低下,这均是缺碘引起的。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料,缺碘时甲状腺激素合成减少,胎宝宝神经元树突和轴突的形成、胶质细胞的生长,神经系统功能的发生与发展,以及脑血液供应等均有赖甲状腺激素的作用,所以如果缺乏会造成宝宝智力低下。九十年代开始,我国开始在食盐中强化碘,做成碘盐,由此保证人群对碘的摄入。由于现在物资比较丰富,人们缺碘的现象已经不严重了,近几年,国家对碘盐中的碘含量在逐渐降低。但针对孕妇这个特殊人群,碘需要量比正常人要高,碘对胎儿大脑的发育至关重要,所以会强化碘,在售盐区有专门的孕妇专用碘盐。

富含碘的食物来源:所有海产品均富含碘,如果不经常吃海产品,建议用孕妇专用碘盐。

硒是“神经递质”代谢正常的必需营养素,对胎宝宝脑功能是非常重要的。同时硒还能拮抗有害重金属,如铅、砷、镉等,而这些重金属如果残留在胎宝宝体内,会对大脑造成损伤,直接影响宝宝的智力。

硒的食物来源:不同地区的食物含硒量会明显不同,但总体来说,高蛋白质食物含硒量会高一些,如动物内脏、海产品、畜禽肉等。

营养小TIPS:

生活中,孕妈妈要避开一些重金属含量较高的食物,如爆米花、用报纸包裹的食物、膨化食品等。

B族维生素

B族维生素可谓是维生素中的大家族,目前发现的共有八个成员,它们分别是:维生素B1(硫胺素、抗脚气病因子)、维生素B2(核黄素)、维生素B3(烟酸)、维生素B5(泛酸)、维生素B6、维生素B7(生物素)、维生素B12、维生素Bc(叶酸)。它 在胎宝宝生长发育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直接或间接作为新陈代谢中辅酶,尤其关系到神经系统能否正常传导,如果缺乏会影响胎宝宝大脑的发育。

富含B族维生素的食物来源:广泛存在于动植物食品中,如动物内脏、鸡蛋、豆类、酵母、全麦粉、小米、玉米、糙米、新鲜绿叶蔬菜等。

从上面推荐对大脑有益的食物来看,动物性食物偏多,孕妈妈要注意不要只顾着宝宝的大脑发育而偏食,合理均衡饮食更为重要。祝每个胎宝宝都能健康成长,成为将来的“最强大脑”。

时间概念要从宝宝胎儿期培养

幼儿的时间观念很模糊,掌握一些表示时间的词语,理解其含义,对孩子来说,无疑是必要的。当孩子真正清楚了“在……之前”、“立即”或“马上”等词语的含义后,孩子也许会更规矩些。当宝宝有一些要求时,妈妈经常告诉他“吃过午饭”或“等爸爸回来”、“午睡之后”等等以作为时间的概念。因为这样宝宝就立刻听懂了,而且还能耐心地等待到应诺的时间。这是幼儿的时间概念,因为孩子不认识钟表,也不懂得几点是什么意思。

掌握时间概念是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的重要基础,良好的时间观念对于幼儿适应集体生活以及未来的学校生活具有重要意义。培养孩子良好的时间观念,养成不拖拉的好习惯,应该从小开始,甚至可以从母亲怀孕开始,一直培养到成年,但各年龄阶段的培养要求和方式不同,在3岁前早期教育阶段就要抓紧培养。在此之中,规律的生活十分重要。

胎儿期:孕妇应让胎儿在胎内的生活有规律,首先自己的生活就要有规律。按时进餐、睡眠、工作、学习、休息、娱乐、散步等,养成良好的时间观念,就可以给胎儿以积极的感应时间。

初生到1岁:新生儿出生1个月后对新环境逐步适应,就会随母亲为他的生活安排而产生了初步的时间观念,养成按时睡眠,按时吃奶,按时要人抱起逗乐,而逐步在新环境中调节好生理节律,使“生物钟”按时走。随着月龄的增长,婴儿也逐步感知时间的概念,到了吃奶的时间会哭着表示肚饿了,吃完奶后间隔一定的时间排出尿,会哭着要母亲调换尿布。当他睡足、吃饭以后就哭着要求母亲抱起逗乐,玩累了就会在规定的时间自动入睡。若是母亲没有时间观念,不按规定时间安排婴儿的生活,婴儿的生活混乱,就不可能对时间建立条件反射,也不可能有良好的时间观念。

1岁至2岁:这时期孩子的动作发展已能自由行走,双手会做点小事情,并能用简单的词来补充动作的不足表示自己的心愿。父母可以指示他用动作和语言来培养时间观念。例如:每到清晨醒后,孩子会爬起来要求起床、穿衣;随后指着毛巾要洗脸、洗手;走到桌边要吃早餐。到了时间要上托儿所,母亲上班了会挥手表示再见,晚上累了会走到床边要睡觉。这种时间观念形成后,孩子会逐步变得不需要成人每次教,而自然的会去做,以后就会养成做事遵守时间,不拖拉的好习惯。

要给宝宝固定睡觉时间,睡觉的时间越固定,孩子们越容易执行。但因为小宝宝的时间概念尚不清晰,所以固定的睡觉准备活动较易使孩子想到上床睡觉的时间到了。比如:“动画片结束了,宝宝就该上床睡觉了。”比较适宜的准备活动是读书、讲故事或者听音乐。切忌睡前做剧烈活动,比如用枕头打仗或玩球让孩子更兴奋。记住:一旦给孩子规定好上床睡觉的时间就不要改变。不要把“天黑了”当作孩子上床睡觉的标准,因为夏天白天很长,这种说法会引起麻烦。

2岁到3岁:孩子已能用完整的语句表达自己的要求,这时应该让他接受时间刺激来锻炼他的语言能力。例如教孩子每天早上7点钟按时起床、7点半吃早点,8点钟上托儿所,下午4点或5点接他回家,6点或6点半吃晚饭,晚上8点半上床睡觉。这时可以给孩子做一个玩具钟,虽然孩子还不能识太多的数字,但可每天教他拨动指针转动到一定的位置来表示当时活动的时间,使他逐步感知时间,懂得按时作息。此外还要帮助孩子严格遵守时间。如画图、玩玩具、做游戏等都要按时进 行,按时结束。从小要养成守时、遵时、惜时、对时间有紧迫感。因为时间不抓紧一松懈就会拖长,使孩子注意力分散、思想不集中,就不能很好地完成他应做的事。孩子思想上有了时间观念就不会做事“慢吞吞”、“拖拖拉拉”。

时间概念要从宝宝胎儿期培养

幼儿的时间观念很模糊,掌握一些表示时间的词语,理解其含义,对孩子来说,无疑是必要的。当孩子真正清楚了“在……之前”、“立即”或“马上”等词语的含义后,孩子也许会更规矩些。当宝宝有一些要求时,妈妈经常告诉他“吃过午饭”或“等爸爸回来”、“午睡之后”等等以作为时间的概念。因为这样宝宝就立刻听懂了,而且还能耐心地等待到应诺的时间。这是幼儿的时间概念,因为孩子不认识钟表,也不懂得几点是什么意思。

掌握时间概念是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的重要基础,良好的时间观念对于幼儿适应集体生活以及未来的学校生活具有重要意义。培养孩子良好的时间观念,养成不拖拉的好习惯,应该从小开始,甚至可以从母亲怀孕开始,一直培养到成年,但各年龄阶段的培养要求和方式不同,在3岁前早期教育阶段就要抓紧培养。在此之中,规律的生活十分重要。

胎儿期:孕妇应让胎儿在胎内的生活有规律,首先自己的生活就要有规律。按时进餐、睡眠、工作、学习、休息、娱乐、散步等,养成良好的时间观念,就可以给胎儿以积极的感应时间。

初生到1岁:新生儿出生1个月后对新环境逐步适应,就会随母亲为他的生活安排而产生了初步的时间观念,养成按时睡眠,按时吃奶,按时要人抱起逗乐,而逐步在新环境中调节好生理节律,使“生物钟”按时走。随着月龄的增长,婴儿也逐步感知时间的概念,到了吃奶的时间会哭着表示肚饿了,吃完奶后间隔一定的时间排出尿,会哭着要母亲调换尿布。当他睡足、吃饭以后就哭着要求母亲抱起逗乐,玩累了就会在规定的时间自动入睡。若是母亲没有时间观念,不按规定时间安排婴儿的生活,婴儿的生活混乱,就不可能对时间建立条件反射,也不可能有良好的时间观念。

1岁至2岁:这时期孩子的动作发展已能自由行走,双手会做点小事情,并能用简单的词来补充动作的不足表示自己的心愿。父母可以指示他用动作和语言来培养时间观念。例如:每到清晨醒后,孩子会爬起来要求起床、穿衣;随后指着毛巾要洗脸、洗手;走到桌边要吃早餐。到了时间要上托儿所,母亲上班了会挥手表示再见,晚上累了会走到床边要睡觉。这种时间观念形成后,孩子会逐步变得不需要成人每次教,而自然的会去做,以后就会养成做事遵守时间,不拖拉的好习惯。

要给宝宝固定睡觉时间,睡觉的时间越固定,孩子们越容易执行。但因为小宝宝的时间概念尚不清晰,所以固定的睡觉准备活动较易使孩子想到上床睡觉的时间到了。比如:“动画片结束了,宝宝就该上床睡觉了。”比较适宜的准备活动是读书、讲故事或者听音乐。切忌睡前做剧烈活动,比如用枕头打仗或玩球让孩子更兴奋。记住:一旦给孩子规定好上床睡觉的时间就不要改变。不要把“天黑了”当作孩子上床睡觉的标准,因为夏天白天很长,这种说法会引起麻烦。

2岁到3岁:孩子已能用完整的语句表达自己的要求,这时应该让他接受时间刺激来锻炼他的语言能力。例如教孩子每天早上7点钟按时起床、7点半吃早点,8点钟上托儿所,下午4点或5点接他回家,6点或6点半吃晚饭,晚上8点半上床睡觉。这时可以给孩子做一个玩具钟,虽然孩子还不能识太多的数字,但可每天教他拨动指针转动到一定的位置来表示当时活动的时间,使他逐步感知时间,懂得按时作息。此外还要帮助孩子严格遵守时间。如画图、玩玩具、做游戏等都要按时进 行,按时结束。从小要养成守时、遵时、惜时、对时间有紧迫感。因为时间不抓紧一松懈就会拖长,使孩子注意力分散、思想不集中,就不能很好地完成他应做的事。孩子思想上有了时间观念就不会做事“慢吞吞”、“拖拖拉拉”。

本文Hash:b3388a215c4d59ba593e95588768add8c7440a48

声明:此文由 cliff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