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学走路时间有差异

有的小孩1岁不到就学会走路了,但是有的小孩1岁半了还在到处爬,宝宝学走路的时间各有差异,基本上在17个月以内学会走路都属于正常的,家长不必担心。

在孩子学走路的过程中,家长有几点可以做的,第一,你可以跪在宝贝面前,伸出双手拉住他的手,鼓励他迈步,朝向你走来;第二,你也可以站在孩子后面,用双手扶住他的腋窝处,跟着他一起走。开始时他或许需要你用力扶住,之后你只需用一点点力,他就能自己往前走了;最后,学走路也意味着摔跤和受伤的机会增多了,请为你的孩子准备一个相对安全的环境,减少他磕碰的机会,并且尽量让他在你的视线范围内活动,而且随时做好“救援”准备。

孩子如果在其他各方面都很正常,稍微延迟走路也许不是什么大问题,但要注意的是,有的孩子被大人扶着站立时双腿像棍子一样发直或像剪刀一样交叉,有的孩子表现为双手发抖或双手不停地颤动,在运动方面表现出手脚运动不灵活,协调能力差,或者让人感觉到走路的姿势很别扭。又或者他走路的时间已经远远落在其他同龄孩子后面,那就一定要带他去看专科医生了。

不学爬就学走不代表聪明

“宝宝真聪明,没学爬就开始学走了。”很多妈妈都把宝宝过早学走路看成是聪明健康的表现,不等经历爬的过程就直接教他走路了。

专家解释说,宝宝的脑神经及骨骼、肌肉发育都需要一个过程,由坐到爬、再到走是这一过程的相应表现。之所以先让宝宝学爬是因为这时候他的骨头特别柔软,很难支撑整个身体的重量,爬可以让脊椎、骨骼和韧带逐渐受力,慢慢增强各部分的力量。如果太早就让他站起来走,身子站不直,老想弯腰,腿的负重又太大,脊椎、骨骼就跟着弯曲,脆弱的小腿骨还会变形,长大了就会变成X形或O形腿。

除了骨骼、脊椎变形,不学爬就学走还影响宝宝视力呢。几个月大的宝宝视力发育还不健全,只能看清近处的东西,都是小“近视眼”,而爬可以让他看清有限范围内的东西,慢慢调整,让视力正常发育。但走路的时候就需要看较远的地方,宝宝看不清,只能眯着眼睛努力调整屈光度和焦距,无疑会损伤眼睛和视力,严重的还会患上先天性白内障、视神经萎缩、上眼睑下垂和近视,对眼睛造成一生的伤害。同时,宝宝都是在室内爬,可以避免强光对眼睛的刺激,而学走大都在户外,尤其是阳光强烈的夏天,紫外线和红外线会伤害视网膜,让眼睛出现刺痛、流泪等病症。

此外,宝宝爬的时候仰着头,前庭会受到刺激来增强平衡性,要是跳过这个环节去学走,长大后不但平衡差,而且连脾气都会变得暴躁,没有耐性。

学走路宝宝有自己的时间表

宝宝放开手自己走的第一步,无疑的是最重要的发展里程碑之一,也是大部分的父母们最兴奋期待而永难忘记的场景。但是,在这一刻来临前的等待,却充满了焦虑之情,颇为煎熬,尤其当看着朋友、邻居们的孩子较早便会走路时,更令有些父母不易释怀。

在这里,我们提出以下几个重要原则与观念,也许能对父母协助宝宝走路有些启示作用吧!

学走路,宝宝有自己的时间表

每一位孩子的发展表现都不相同,每一位都有各自的独特表现,独自走路当然也不例外。当这一天到来时,与宝宝的智能、体位大小以及父母的亲职能力都没有关系。孩子们不会“故意”晚学会走路,而父母亲也不能改变成加速宝宝学走路的速度。因此,我们首先提醒的是,不必过于心急,但是要保持密切注意,看宝宝是否有合宜的独自行走反应表现。

大部分宝宝在12~14月大时学会走路

根据过去的婴儿发展研究文献,以及粗动作发展专书“MotorAssessmentoftheDevelopinginfant”,绝大多数学者专家都同意,约50%宝宝在11、5个月可以放手走,而90%可以在14个月大独自行走,而100%都可以在18个月大自行走路。

当然在这长达半年之久的期间当中,孩子们的表现差异甚大,有的在前一天还是“爬虫类”,隔一天就变成“北京猿人”;有的则虽然早就想放手一搏,但常走一下就跌倒;有的便十分享受已会走的自由与乐趣,老是要大人带他出去走动。

父母们要牢牢记得,这一范围并非金科玉律,因为每一位宝宝仍有其独特发展时程表,只是仍然有一个被普遍认可的范围罢了!只要没有不当的外因阻碍宝宝独自行走,便不必过份担心;但若已过18个月大,而无法独自走路,也应尽速和专家医师们谘商,确认有无疾病存在,或者有阻碍因素需予以调整。

冬天,不是宝宝学走路的最佳时期

临床上,我们的确看到以上现象,远在1975年时,美国儿科医学会杂志中,就有文章指出这一观察,显见东西方的家庭都可能面临同一问题。至于原因何在?经分析检讨,吾人知道走路是一种粗动作发展的表现,与神经系统成熟度及双脚与脊椎的协调功能息息相关,因此冬天成长的宝宝,会表现得较晚行走,并非他们神经系统有问题或发育过慢,而是外界因素,尤其是“天寒地冻”下的衣物束缚所造成。

在高纬度国家,尤其暖气设备不佳的地区,的确父母们不得不然,以免孩子们遭受风寒之苦;但是,在若四季如春的情况下,仍硬是放不下心中块垒,以大人对寒冷的感受,限制孩子的发展,便是得不偿失了。

影响宝宝正常独自行走的不利因素

个人在门诊中的多年经验,可以将此一问题条列于下,供父母们参酌。如果能够小心谨慎地注意,勿使努力学习中的宝宝到压抑甚至剥夺,则孩子们的成长自然顺利可期。

1、宝宝的衣物穿得过多或过厚,以致影响活动性;

2、宝宝很少有机会在地上活动,因为太常被抱抚;

3、宝宝体重过重,超过同龄婴儿,以致缺乏“动机”;

4、宝宝生长不良,慢于同龄婴儿,以致肌肉骨骼不足;

5、宝宝对攀扶曾有不好的经验,以致畏惧不肯学;

6、宝宝十分着迷各种手部动作,以致减少走的机会;

7、环境中无法让宝宝扶着走,以致缺乏兴趣;

8、宝宝常被放置在学步车之内,以致没有走的机会。

学走路宝宝有自己的时间表

宝宝放开手自己走的第一步,无疑的是最重要的发展里程碑之一,也是大部分的父母们最兴奋期待而永难忘记的场景。但是,在这一刻来临前的等待,却充满了焦虑之情,颇为煎熬,尤其当看着朋友、邻居们的孩子较早便会走路时,更令有些父母不易释怀。

在这里,我们提出以下几个重要原则与观念,也许能对父母协助宝宝走路有些启示作用吧!

学走路,宝宝有自己的时间表

每一位孩子的发展表现都不相同,每一位都有各自的独特表现,独自走路当然也不例外。当这一天到来时,与宝宝的智能、体位大小以及父母的亲职能力都没有关系。孩子们不会“故意”晚学会走路,而父母亲也不能改变成加速宝宝学走路的速度。因此,我们首先提醒的是,不必过于心急,但是要保持密切注意,看宝宝是否有合宜的独自行走反应表现。

大部分宝宝在12~14月大时学会走路

根据过去的婴儿发展研究文献,以及粗动作发展专书“MotorAssessmentoftheDevelopinginfant”,绝大多数学者专家都同意,约50%宝宝在11、5个月可以放手走,而90%可以在14个月大独自行走,而100%都可以在18个月大自行走路。

当然在这长达半年之久的期间当中,孩子们的表现差异甚大,有的在前一天还是“爬虫类”,隔一天就变成“北京猿人”;有的则虽然早就想放手一搏,但常走一下就跌倒;有的便十分享受已会走的自由与乐趣,老是要大人带他出去走动。

父母们要牢牢记得,这一范围并非金科玉律,因为每一位宝宝仍有其独特发展时程表,只是仍然有一个被普遍认可的范围罢了!只要没有不当的外因阻碍宝宝独自行走,便不必过份担心;但若已过18个月大,而无法独自走路,也应尽速和专家医师们谘商,确认有无疾病存在,或者有阻碍因素需予以调整。

冬天,不是宝宝学走路的最佳时期

临床上,我们的确看到以上现象,远在1975年时,美国儿科医学会杂志中,就有文章指出这一观察,显见东西方的家庭都可能面临同一问题。至于原因何在?经分析检讨,吾人知道走路是一种粗动作发展的表现,与神经系统成熟度及双脚与脊椎的协调功能息息相关,因此冬天成长的宝宝,会表现得较晚行走,并非他们神经系统有问题或发育过慢,而是外界因素,尤其是“天寒地冻”下的衣物束缚所造成。

在高纬度国家,尤其暖气设备不佳的地区,的确父母们不得不然,以免孩子们遭受风寒之苦;但是,在若四季如春的情况下,仍硬是放不下心中块垒,以大人对寒冷的感受,限制孩子的发展,便是得不偿失了。

影响宝宝正常独自行走的不利因素

个人在门诊中的多年经验,可以将此一问题条列于下,供父母们参酌。如果能够小心谨慎地注意,勿使努力学习中的宝宝到压抑甚至剥夺,则孩子们的成长自然顺利可期。

1、宝宝的衣物穿得过多或过厚,以致影响活动性;

2、宝宝很少有机会在地上活动,因为太常被抱抚;

3、宝宝体重过重,超过同龄婴儿,以致缺乏“动机”;

4、宝宝生长不良,慢于同龄婴儿,以致肌肉骨骼不足;

5、宝宝对攀扶曾有不好的经验,以致畏惧不肯学;

6、宝宝十分着迷各种手部动作,以致减少走的机会;

7、环境中无法让宝宝扶着走,以致缺乏兴趣;

8、宝宝常被放置在学步车之内,以致没有走的机会。

本文Hash:6fe2445d47dccc6a6c9f827da680de0ca38e1d8d

声明:此文由 leaf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