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分数教育的误区

“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这是多少年分数教育下一句人人皆知的流行语。实际上,现在中国家庭父母对子女的教育大都仍属于分数教育。中国家庭分数教育是中国应试教育在家教中的反映,家庭的分数教育是学校的分数教育的反映。

应试教育把分数看成几乎是唯一评价学生的标准,它也是评价老师教育或效果的标准。这种分数教育观在家庭教育中必然使父母树立一个盯着分数不放的观点。孩子考了好分,父母荣耀,考试分数不仅成为孩子的命根儿,而且也成为父母的命根儿。

孩子考试分数高,父母心里非常高兴,当别人问起自己孩子考试分数时,父母便眉飞色舞,情不自禁。当自己的孩子考试分数低、考得不好时,当别人问起自己孩子的考试成绩时,家长往往遮遮掩掩,情绪低落,感觉自尊心受到很大的挫折。

有一位母亲是老师。她的儿子中考没考好,这个孩子平时学习成绩不错,在班里总是五名以内,没想到中考时数学错了两道题,一下子总分就掉下来了。知道孩子分数后,这位母亲心里非常难过,自尊心受到很大的打击。她觉得自己没脸见人。过去每当有人问起孩子考试成绩时,心情非常好;而如今碰到楼上楼下的邻居,人家问起来怎么说呢,这件事竟难为得这位母亲一个假期基本上没有出门,非出门不可了,也是很早或天黑了才出去,想尽一切办法来回避别人。她还做了几手准备,如果别人面对面问起这件事怎么办,怎么遮掩过去。

现在的家庭重视分数教育,这是应试教育的反映。一般来说我们并不反对分数,如果考试方法科学,那么学生考试的分数在一定意义上也能反映出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反映出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合理的考试方式、科学的考试方式所评定的分数还是有相当重要价值的。

对待目前学生考试的分数也要具体分析。一般说来,学生的考试分数高,在某种意义上表明学生掌握的知识比较牢。我们不能说考试分数好的学生将来走向社会必定是低能的,更不能说考试成绩不好的学生将来一定是有作为的人。

我是不赞成“高分低能”说法的。存在几个高分低能者那是有的,但不能笼统地、一般地讲高分低能。高分在某种意义上也是反映能力水平的。就说应试教育下,你死记硬背,也能反映记忆能力水平,何况我们现在考试也不能说全部都是靠死记硬背,不能这样讲。我们现在的考试是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现在考试的分数反映着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过程中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的掌握情况。现在关键的问题是把分数看得太重了,这才是问题的要害。当然还要改考试的方法,使考试比较真实地反映学生实际掌握知识的情况,反映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反映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如果是按照这套考试模式进行考试,学生的考试成绩越高,那就是高分高能。

目前,中国家庭的父母与子女谈话的最重要的主题是学习,是考试成绩、考试分数。父母经常向孩子询问的是孩子考试成绩怎样,而孩子经常向父母汇报的也是考试成绩怎么样。应该说父母关心孩子的考试成绩是正常的,问题在于我们现在的父母把精力和兴趣主要都集中在孩子的考试分数上,而家庭教育的主要任务被忽略了。

从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应该说家庭教育包括做人教育、个性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与创新教育。由于我们的父母把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用在分数教育上,因而对做人教育、个性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与创新教育忽略了。

一位40多岁的 女退休了,她说:我内退的目的就是在家把孩子的生活管好,帮助孩子学习,让他能考高分,我退休的价值就在于提高我孩子的分数。

有一位母亲对儿子讲,只要你考试名次在班里排前五位,妈妈就喂你吃饭,一直给你喂到上大学。

一对夫妻在讨论孩子成长情况时,爸爸说,这孩子不太懂礼貌,对大人和同学说话都没礼貌那怎么行呢。妈妈马上辩护说,只要孩子学习好,考试成绩好,礼貌不礼貌是小问题,有礼貌又怎么样呢,有礼貌考不好也没用,上大学看你分数,你过不了录取分数线再怎么礼貌也只能是落榜。这位母亲说,不要管太多了,管好他的学习最重要。要抓住重点,重点突破,想让孩子又讲礼貌,说话又文明,全面出击什么也做不好。

一名高一的学生在解一道数学题时,用自己想出来的方法解出了这道题,答案与书上的答案一样,但解题模式不一样。他很高兴地告诉了爸爸,爸爸却说:“可不要这样做,你现在做练习的时候,老师可能判你对,到高考就可能扣你分,书上怎么讲你就怎么做,老师怎么讲的你就怎么做,你不按老师的要求做,不按书上的要求做,高考要吃大亏的。”

作为家长,引导与帮助孩子提高学习成绩,也是应尽的义务,但是,作为家长应该投入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教育孩子怎么做人,怎么发展自己的个性,怎么培养孩子的健康心理,怎么培养孩子的创新精神。不能把所有的精力和时间几乎都用在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上,都用在孩子的考试分数上。

走出分享教育的误区

摘要:走出分享教育的误区,“从小薇还没满1周岁开始,我就教育她:做人要大方,不要抠门;无论吃的、玩的都应该与别的小朋友一起分享。现在孩子5岁了,在幼儿园从不争抢玩具,经常谦让别人,她还经常邀请小伙伴来家里玩并热情招待。..

“从小薇还没满1周岁开始,我就教育她:做人要大方,不要抠门;无论吃的、玩的都应该与别的小朋友一起分享。现在孩子5岁了,在幼儿园从不争抢玩具,经常谦让别人,她还经常邀请小伙伴来家里玩并热情招待。我一直为女儿的慷慨大方感到自豪。可是最近老师来家访时,特意提醒我说:小薇凡事过于忍让,总把好的食物和玩具留给别人,受了欺负也从来不吭声,将来走上社会很容易吃亏。难道我的大方教育错了吗?我该怎么办呢?”

小薇妈妈

“小鹏6岁了,一向很懂得礼让,家里分水果吃他总是挑最小的,于是我们每次都把最大的也给他作为奖赏。但是有一天我无意听到孩子跟小朋友说的话才明白事情的真相。小鹏正洋洋得意地教小伙伴学他那样,主动拿最差的东西,因为这样就会得到最好的。原来孩子早已摸透了我们大人的心思。他的分享行为只是一种策略而已,大方背后却是自私和狡猾。我很伤心,也觉得自己非常失败。应该怎样纠正儿子的想法呢?”

小鹏妈妈

分享、谦让是一种亲社会行为,也是人际交往中的重要规则。一个慷慨大方、乐于助人的孩子往往更讨人喜欢、受人欢迎。因而,分享教育通常是家庭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父母总是不厌其烦的告诉孩子:好吃的要分,好玩的也要分;把最好的让给长辈和客人……于是孩子有时懵懵懂懂的照做不误,博得一片赞美声;有时反抗性的大喊“我就是不给”,换得一场苦口婆心的教诲。在这样的不懈努力下,孩子的大方表现越来越令人满意,父母也开始引以为傲、倍感欣慰。然而,出乎意料的烦恼却接踵而来,正如上面例子中两位年轻妈妈所遭遇的那样。原来分享教育早已不知不觉步入了误区。

误区一:教育时机不当造成孩子软弱个性

孩子在3岁以前,还分不清“你的”、“我的”、“他的”的概念,尚未建立物权意识。这一阶段,父母可以对孩子自发性的分享行为予以肯定、鼓励和配合,为分享教育的顺利开展做好铺垫。倘若过早的向孩子持续灌输“分给别人、让给别人”的理念,他们会误以为分享、谦让是每个人都应该做到的事情。这些孩子跳过了从独占到分享的心理发展过程,容易忽视自己的真实需求。他们理解不了分享行为的可贵性,也无法体验分享带来的快乐。久而久之,“分”、“让”成了孩子日常行为的一种风格,日益凸显软弱的个性特征。

误区二:奖励方式欠妥助长孩子功利思想

父母认为孩子的分享、谦让都是建立在自我牺牲的痛苦之上,理应进行补偿和奖励。如果他主动拿了最小的苹果,那就把最大的也给他,“以资鼓励”。这种想法和做法本身并无过错,也确实能够起到培养孩子分享行为的效果。然而,在这一遍遍雷打不动的强化过程中,孩子逐渐发现了“拿最小的苹果大人微笑、称赞得到最大的苹果”这样一条规律,于是分享、谦让沦为了获得个人最佳利益的手段、计谋、招数。可以说,正是父母的强化不当助长了孩子的功利思想,损害了分享教育真正的意义。

如何走出分享教育的误区呢?

把握发展的阶段

父母应该明确一点,孩子的心理发展水平是开展分享教育的重要指南。0~1岁时,孩子开始表现出自发性的分享行为,如把玩具 别人、微笑等。父母要多给孩子创造机会感受分享的快乐。1.5~3岁的孩子已经懂得为他人着想,但争抢行为比较普遍,父母既要鼓励孩子大方谦让,又要保证孩子在分享的同时满足自己的需要。3~6岁的孩子更多的把分享作为一种交往手段,父母要侧重培养孩子的分享技能。

传达分享的内涵

为什么要教导孩子学会分享呢?可能的答案是“培养孩子的同情心和爱心”、“让孩子获得友谊、受欢迎”、“使孩子从小了解社会规则”……这些都是分享教育所蕴藏的内涵。因而父母不要只是简单地对孩子说“你应该把饼干分给别的小朋友吃”,还得告诉他这样做的意义。比如“你分给小朋友一半,他就会对你笑了,你们就能成为好朋友了”;“你想想如果饼干在别人手上,他不分给你吃,你心里会不会难过呢?”

尊重孩子的情感

面对十分钟爱的玩具,孩子也许确实大方不起来;他也可能拒绝与某些不喜欢的小朋友分享食物;身体不好或心情不佳的时候,他甚至格外的小气、吝啬。这些都是孩子率真天性的表现,父母应该理解并尊重。分享毕竟不是剥夺,更不是伤害。特别在最初把物品借给别人的那段时间里,孩子心中往往充满了沮丧、焦虑及后悔。他生怕小朋友不肯归还,又担心物品受损害。所以父母应该早点替孩子把东西拿回来,让他明白分享的过程是安全的。慢慢的,他就能坦然面对这种暂时的失去。

善用奖励的手段

奖励是分享教育的一种辅助手段,应根据情况适当加以运用。当孩子确实“忍痛割爱”时,及时对孩子进行物质嘉奖或精神鼓励,可以从一定程度上弥补他的失落情绪,并且强化他的分享意识。如果孩子只是把自己不喜欢的、不在意的东西给别人,父母就不需要有特别的表示。另外,奖励的方式最好能经常更新,原则上以精神性奖励为主,如口头表扬。还要注意处理强化行为到自觉行为的衔接过程,让分享、谦让成为孩子的自然之举。

此外,分享不仅仅是孩子之间的事情,家庭是他们学会分享的启蒙处所。父母要摒弃把最好的东西留给孩子的传统做法,大可以一切与孩子共享,并注重情感的交流和共鸣;同时为孩子树立大方和善的好榜样。

文/章淼榕

关键字:分享分享教育谦让

走出特长教育的误区

少儿英语培训、钢琴班、围棋班、美术班……现在,许多孩子玩耍的时间越来越少,家长们无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十八般武艺俱全”,望子成龙的心情可以理解,但让孩子接受特长教育,应该根据孩子的心理特点加以引导。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家长所期望的效果。

家长在特长教育上的误区

其一:一厢情愿。进特长班学习,对于许多孩子来说都不是心甘情愿的,有相当一部分是由家长一手包办。不少孩子对究竟该学什么、自己是否适合进行特长教育等问题都不甚明了,报名参加特长班的学习完全是家长的一厢情愿。

其二:贪多求全。一些家长盲目认为多学总比少学好,今天让孩子学钢琴,明天让孩子学美术,过两天又让孩子改学书法。不堪重负的孩子,平时忙双休日也忙,除了要完成学校布置的家庭作业外,还要忙写字弹琴或绘画,难怪有些孩子会发出这样的感慨:放学后,我宁愿被老师留下来也不愿立即回家!

其三:方法不当。特长教育对孩子来说,的确有其积极的一面。但是,孩子毕竟是孩子,贪玩是他们的天性,同时他们的兴趣与爱好都具有较大的可变性,今天喜欢的东西,明天也许就不再喜欢了。因此,家长要注意因势利导,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欲望,但事实上相当一部分家长却没有做到这一点,当孩子对学习生厌时,家长不是循循善诱地加以引导,而是采取强迫压制的办法逼着孩子去学,结果往往事与愿违。

如何走出特长教育的误区

首先,需要家长们端正认识。孩子不同于大人,不能用对成年人的标准去要求孩子,让孩子接受特长教育,应该根据孩子的心理特点加以引导。同时,家长还应该明白:儿童教育的内容极为广泛,包括知识教育、品德教育以及技能教育等多个部分,特长教育只不过是其中的技能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家长只能将其看作对学校教育的一种补充,只能在孩子力所能及的情况下进行。

其次,还需要有正确的教育方法。特长教育不同于学校教育的地方,在于它主要是培养孩子对某些技能学习的兴趣和欲望。因而在教育过程中应有张有弛,松紧有度,并给予孩子足够的自由活动的时间和空间。

2岁起开发潜能由兴趣选特长

在宝宝2岁左右时就应该扩展他的眼界,在认知方面培养孩子的兴趣。孩子2岁以后可以跟家长参加亲子互动等活动,开发孩子的潜能,尤其是在孩子的口语表达、肢体协调、乐感、表现能力等方面进行开发。老师、家长可以共同发现孩子的兴趣倾向,老师可以从专业的角度,而家长则可以根据孩子注意力的转移来发现孩子的兴趣所在。有些孩子听到音乐就很兴奋,节奏感很好,有些孩子拿起笔就要画画,喜欢按自己的想象搭配各种色彩,这些都是孩子兴趣的表现。

别期望孩子成艺术家

专家认为,4岁左右的孩子才能开始适当学习一些特长。应该从孩子无意识展现的一些爱好中为孩子选择一些特长,而不能不针对孩子的特点,不征求孩子的意愿,给孩子报各种各样的特长班。望子成龙是每个家长的正常心态,但是不要期望孩子能够通过兴趣班成为美术家、音乐家、舞蹈家……而应该通过上特长班,培养孩子的艺术情操和素质。

选择特长教育的方法

兴趣——任何学习都要和宝宝的年龄特征相结合,要从兴趣出发。对于宝宝而言,“好玩”即是学习的开始。小心呵护宝宝的兴趣,这是他主动学习的源头。

目标——不盲目制定目标,根据宝宝自身发展情况,难度适中,逐 递进。

态度——用鼓励、肯定来支持宝宝。如果遇到困难,要和宝宝一起面对,找出症结,分析问题。(记者张恺)

本文Hash:3a877c627963a32ab46abcdb30d6799fde523bef

声明:此文由 nihao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