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在交往中学会交往

在幼儿园中,小朋友之间打架之类的不友好现象时有发生。老师和家长对此都要有正确认识。幼儿在心理上往往以自我为中心,不了解别人的心理和感受,不容易接纳别人的意见,正是通过争辩、说理、吵架,才能逐步了解别人的感受,从中学习忍让、宽容、适应别人。孩子一般不会像成人一样,由于利益的冲突而记恨对方,他们冲突后可以马上和好。因此,应抓住孩子“吵架”这一机会,引导孩子与他人相处,学会既不霸道、任性,又不处处退让、委曲求全,鼓励孩子找出解决的办法,逐步能自己解决同伴间的矛盾冲突,更好地与人交往。

怎样教孩子学会交往呢?

1.创设环境,培养幼儿的交往兴趣。幼儿在平等和谐的交往氛围中,他们才敢说话,爱说话。游戏活动是培养幼儿交往能力的最好、最适当的途径之一。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也随着幼儿游戏活动的丰富,他们已不满足于一个人玩,而是渴望着与同龄儿童的交往。年少时与小伙伴们相濡以沫、互相帮助,会换来长大后与朋友们的齐心协力,同舟共济。

在角色游戏中,教师鼓励能力强的孩子,让性格开朗的孩子多与内向的孩子接触,让他们在交往中取长补短,互相影响。

2.提供机会,培养幼儿交往的愿望。家长应适当地带孩子进入自己的社交圈。在外出做客时,要求孩子观察成人间的交往;家中来客人,让孩子参与接待,让座、端茶,谈话……让孩子在交往中学习交往,有利于消除孩子交往中的羞涩、恐惧心理。另外,还可以让孩子做一些需要交往的事情,如:拿牛奶、取报纸、买小的日用品,等等,增加孩子交往的机会。做父母的应尽可能创设条件让孩子结识更多的朋友,除了允许、鼓励孩子去邻居家串门,与邻家孩子共同玩耍,还可有意识地把住在附近的小朋友邀请到家里来。为孩子买来新图书、新玩具或可口的食品,并让孩子去邀请小伙伴来阅读、玩耍、品尝,使家庭拥有热情友好的氛围,成为小朋友们乐意来做客的场所。

3.启发引导,让幼儿掌握交往的技术。孩子应当学会交往的技能,如:分享、轮流、协商、合作等等。分享对于独生子女来说尤为重要,因为独生子女家庭中好吃的、好玩的往往是让孩子独占的。轮流、协商和谦让,在幼儿园最能体现,其实在家庭中也同样重要。比如:每天晚上看电视,选什么频道就有轮流、协商和谦让的问题。播放儿童节目时通常让孩子看,但到了“新闻联播”节目时间,就应让大人看,大家轮流。有时候,一部动画片、一场足球赛和一部连续剧同时播放,孩子想看动画片,爸爸想看足球赛,妈妈要看连续剧,怎么办?这就有协商和谦让的问题了。这些看起来不起眼的小事情,其中也包含了教育的契机。

合作,往往以分享、轮流和协商为基础。孩子到了五、六岁以后,合作的意向和愿望才十分明显地表现出来。在大班,可以让幼儿通过集体组合画,来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在各种科学小实验中,也需要孩子共同努力才能得以最后的成功。在家中,家长也应适宜地引导,比如,和幼儿共同小制作,让孩子做小助手,与大人一起合作完成某一件事,可以让孩子从中懂得心齐力量大的道理。

让孩子在交往中学会分享

现在的孩子为什么不懂得分享?孩子的各种“假”分享又是怎么样来的?如何引导孩子学会分享呢?不同阶段的孩子有不同的教育方法。充实自己生活中见到过太多不懂得“分享”的孩子。其实也难怪,如今的孩子大多是家中独苗,被人捧着护着,属于他的东西从不需要分给别人,不属于他的东西也会有父母长辈千方百计为他弄来。尽管开始只是一只苹果一个梨,但生活点滴的力量可以“穿石”。成长在这样环境中的孩子,容易凡事都以自我为中心,难以与人友好相处,更谈不上与人分享、合作。分享为何流于形式在银行工作的张女士已经是一名七岁孩子的妈妈,她提出,在现在的家庭生活中,往往都是一家四口人或者更多的人围绕一个孩子的模式,许多家长也意识到让孩子与人分享,不独占,学会想着别人是一件很重要的事。但是在真正的培养过程中,孩子的“分享意识”却往往流于形式,很多聪明的孩子会发现爷爷奶奶不是真的吃,只是假装吃。孩子一旦发现这个“玄机”,下次就变得很“大方”了。可是孩子的“分享”意识并没有真正建立起来,如果有人真的将他给出的东西吃了,他就会想不通:“不是每次大人都不会真吃吗?不是假装的吗?怎么把我挑出来的最大的给吃了呢?”对此,金宝贝历山中心孙老师认为,孩子分享意识的建立是一个缓慢的过程。最初的自发性的“分享”行为是在一岁左右,孩子有时会把玩具给别人,对着别人微笑等。到两岁以后,孩子的自我意识开始发展,但这时的争抢是一种普遍的行为表现。分享意识的培养是在孩子的自我意识建立之后才能发展的,孩子对自己有了一个认识,同时也开始思考别人是怎么想的,这时给孩子关于“分享”的概念,他才会理解的。不同阶段不同施教英才?银座幼教集团赵春梅总园长认为,家长应该在孩子出现自发性分享行为时,给他积极、正面的鼓励,为以后的分享教育做准备。两岁后,孩子开始能替别人着想时,家长就可以让孩子知道“不会因为你想到别人,你就得不到了”,也就是说让孩子在与人分享时,自身的需要也能得到满足。到三岁以后,孩子才能将分享作为一种交往手段,在与别人的交往中使用,慢慢体会着与别人分享带给别人的快乐。赵园长认为,帮助孩子学会分享,必须注重孩子的心理发展特点,同时给予必要的外在强化,才能帮孩子真正地建立起分享意识。增进友谊适时鼓励强化分享意识金色摇篮婴幼园李冬梅园长认为,孩子自身需要的满足,是建立分享意识过程中的一个必须考虑的条件。对自己十分喜欢的玩具,你让孩子与人分享是一件很困难的事,如果一定要让孩子“忍痛割爱”,就有些过于牵强了,因为成年人有时也不能做到。这种情况下,给孩子奖励也许能让他做到分享,却不是应该提倡的。我们还是提倡在可以“分而享之”的情况下,给孩子语言的肯定,给孩子一个拥抱,亲孩子一下,让孩子知道分享不是强人所难,分享是与人共享快乐。只有适时地奖励,才能帮助孩子理解分享的真正内涵,才会使分享转化为内在的、自发的行为。李园长还提醒说,让孩子学会分享,而不是教会孩子分享。分享,不只是一种行为方式,更是一种美德。让孩子学会分享,关键在于体验。体验分享,才能从内心理解分享的意义。小编总结:孩子大多数都是家里的独苗,所以他们的分享意思比较差,让孩子学会分享,是要自发的、内在的,而不是教会孩子分享,分享,是一种快乐。(兼职编辑:梁隽红)

让孩子学会交往成就交际高手

父母是否注意你家宝宝的交往能力?如果宝宝不善于与别人交际是属什么原因呢?帮宝宝找到症结所在,扭转起来就很容易。父母们都该把宝宝向交际高手方向培养,毕竟多交朋友对成长有利无害。

有一项研究把儿童按社交地位分成5种类型:受欢迎的儿童、被拒绝的儿童、矛盾的儿童、被忽略的儿童、一般的儿童,并把“被拒绝的儿童”和“被忽略的儿童”统称为“不受欢迎的儿童”。另一项追踪5年的研究表明,如果不进行干预,“不受欢迎”幼儿的社交地位将就此固定,不会有什么改善。

非但如此,相比其他幼儿而言,这些幼儿还是幼儿园里的低成就者,而且在成年以后,偏离社会的行为也比较多:“被拒绝的”幼儿容易发展成反社会人格,而“被忽略的”幼儿容易发展成神经质的人格。这项研究给予我们这样一个启示,那就是:对儿童的交往问题,家长不能等闲视之,必须及早干预。帮助幼儿克服交往障碍,使其成为受欢迎的人。由于篇幅所限,这里只谈几类常见的幼儿交往问题及其教育策略。

问题描述不愿交往

有些幼儿不愿意与同伴交往,即使在外边,也只和大人在一起,不主动去找小朋友玩。有的甚至当同伴主动找到他时,他也采取“回避政策”。这类幼儿不愿交往的原因可能有三。

1、缺乏交往动机。有些家庭以孩子为中心,对孩子的各种需要几乎是无条件满足,而且总有人陪儿童游戏。当幼儿总有人陪伴在身边时,他们难以产生找同伴游戏的动机。还有些幼儿只愿意与成人交往,是因为成人总让着他,与同伴交往,他就需要协调、商量,甚至还要想办法解决冲突,为了“省事”,他宁可与成人交往。

对于这类幼儿,家长应及早对其进行“心理断乳”。也就是说,家庭不应以幼儿为中心,而应“人人平等”。当幼儿长到3岁左右,有了一定的独立能力时,就应给他一个简单的时间表,让他明白,家庭成员有聚在一起的时候,也有各自工作、游戏的时候,彼此之间不能互相干扰。幼儿“心理断乳”的及早进行,不仅有助于他们产生同伴交往的动机,而且是促进其独立性发展的“关键策略”。实践证明,及早进行“心理断乳”,也有助于缩短幼儿刚入幼儿园时产生的“分离焦虑”时间。

2、有过失败的交往经历。有些幼儿由于有过负面的交往经历,比如被同伴欺负过,而不愿意再与同伴交往。他们采取回避的方法,目的在于保护自己免受伤害。对于这类问题,家长应细心观察,找出问题的症结,然后“对症下药”。孩子若是被同伴欺负过,家长不妨直接带领孩子与同伴交往两三次,为幼儿“壮壮胆”,当幼儿学习到交往技能,体会到交往的乐趣后,家长就可以撤了。

3、个性原因。有些幼儿由于受遗传或自身个性特点影响,比较内向,不愿与人打交道,而只喜欢与物打交道。对于这类幼儿家长可以引导,但不要指望一蹴而就。家长要尽可能引导幼儿与同伴多一些交往,否则孩子就失去了一个很重要的学习途径。

需要说明的是,年龄较小的幼儿(大约在3岁以下)不愿交往是正常现象,因为这时他们还处在“单独游戏时期”或“平行游戏时期”。但3岁以后,幼儿应表现出逐渐增强的交往需要,如若不是,家长应从以上方面寻找原因。除此之外,家长应考虑“自闭症”的可能,不要讳病忌医,要及早带孩子到专业机构去治疗。

问题描述不敢交往

有些幼儿害羞、胆小,想与小朋友交往却不敢交往。比如,想交换玩具却不敢说,让父母带着交往,等等。造成幼儿不敢交 往的原因有两个:一是缺乏交往经历和经验,幼儿对于没有经历或经历少的事情总怀有恐惧心理;二是不自信。因此,除了多带幼儿进行交往外,比如,到有孩子的邻居家串门,与朋友一起带着孩子出门游玩等,还要重点培养孩子的自信心。除了一般性的培养,让孩子与比他们年幼的同伴交往被证明是一个较为有效的策略,因为年龄的优势会为他们带来能力的优势。当孩子在与较小幼儿交往过程中积累起丰富的交往经验、建立起自信时,他们就逐渐敢于交往了。

幼儿在3岁左右出现不敢交往的情况比较多,因为这时他们正处于想交往又不会交往的阶段。随着交往经验的丰富,他们会变得乐于交往,如果还不敢交往,那多是自信心不足所致。

问题描述不会交往

有些幼儿愿意交往,也敢于交往,却由于采取了不适宜的交往行为而在交往过程中经常出现问题。这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

1、被欺负。有些幼儿总被一个或几个孩子欺负,他们不敢反抗,只有回到家里向家长诉说,家长既心疼又生气,但常常不知怎么办才好。此消彼长是一些事物存在的规律,这个规律也同样存在于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上。当一个幼儿欺负另一个幼儿而没有遭到反抗时,他就会逐渐胆大起来,更加强化了欺人的行为。其实,幼儿最初的欺负行为都是尝试性的,当这种行为遭到反抗时,他一定会收敛一些。因此,当幼儿第一次回家报告被欺负时,家长在搞清楚纯属欺负行为时,一定要告诉孩子应勇敢地反击。

比如,鼓励孩子对欺负人的幼儿说“我不喜欢你这样做”“你再这样,我就不客气了”等等。有些幼儿由于性格懦弱或别的原因不敢反击,家长则可以陪伴在孩子的身边,但切记一定要让孩子自己处理,家长不能包办代替,也不要给孩子形成仗势欺人的印象,要让孩子以理服人,在反击过程中积累交往经验、增强交往技能才是最根本的目的。

其次,教孩子几个“绝活”也是提高幼儿社交地位的策略。幼儿往往崇拜能力比自己强的人,对于这样的同伴他们也很少产生欺负的动机。因此,在业余时间教孩子一些技能,如折纸、变魔术等,有助于他们“震慑”住喜欢欺负人的同伴。

2、自我中心。有些幼儿比较自我中心,在游戏过程中,不愿意把自己喜欢的玩具给同伴,总希望别人都听他的,好拔尖,总要占据“好事”……这种幼儿由于其行为不符合“游戏规则”而常常成为不受欢迎的人。其实,对这类孩子的教育使用“自然结果法”就很好。即:当幼儿由于自己的行为而不受欢迎时,家长再及时介入,在孩子感到最“痛”的时候帮助他找出原因及对策。幼儿的“乐群性”使他们这时很容易接受家长的建议。轮流、分享、协商等都是幼儿应该学习的重要的社交技能,或曰“游戏规则”,在交往过程中,要让幼儿逐渐习得这些技能从而逐渐成为受欢迎的人。

3、攻击性强。有些幼儿喜欢打小朋友、抢别人的玩具,从而成为不受欢迎的人。比如,当他们想加入正在进行的游戏小组时,他们经常会采取强行进入的办法,从而遭到同伴的拒斥。他们缺乏相应于游戏情境的交往策略,研究证明,模仿他人的行为、显示出一致、说与游戏有关的话等,都是加入游戏小组的有效策略。针对攻击性强的幼儿,家长可采取与孩子讨论、讲故事等方法,使幼儿明白自身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办法。告诉幼儿,当与同伴发生冲突时,可采取以下步骤:倾听别人的想法,平静地陈述自己的想法,达成共识。

幼儿在与同伴的交往过程中,太懦弱和太“自我”都会出现 问题。要想让幼儿把握好交往的分寸、自如地进行交往,必须让幼儿进行“实地学习”。那种怕幼儿出问题而把幼儿关在屋里的做法是绝不可取的,幼儿只有在经历无数次成功和失败的交往后,才能真正成长起来。

本文Hash:89cce913e38beb4f8911cb6154836f87cef5949d

声明:此文由 nihao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