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人者应该先受教育

・教育者要首先受教育。

・父母对子女的教育方式,必须适应21世纪社会对劳动者、对人才的要求。

・21世纪的社会是高度开放的社会,家庭教育必须开放。

・做人教育是中国家教的光荣传统。

・父母要成为孩子的贴心人。

・创新心理素质是由创新人格、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组成,三者相互联系,但又不能相互取代。

・家庭教育在培养孩子的创新心理素质方面,起着奠基的作用。

・言教与身教相结合,身教胜于言教。

・模仿与感染是身教成功的心理机制。

每个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家庭教育观念,但是每个国家每个民族的家庭教育观念是不断发生变化的,是为适应社会发展而进步的,绝不会停留在不变的静止状态。

当然,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家庭教育的转变不是短时间完成的,它需要一个较长的转变过程。但是不管时间怎么长,观念转变是必然的。不转变就适应不了社会的发展,适应不了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适应不了新时期对高素质人才的需要。家庭教育方式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转变越快,对子女的好处越大。不适应社会发展的家庭教育观念必然影响孩子,受害者也首先是孩子。

育人者应该先受教育

一、家长要首先受教育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21世纪是创造力大开发的时代,21世纪是人类健康水平大提高的时代,21世纪是人类文明高度发展的时代,21世纪是竞争化的时代。因此21世纪对家庭教育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我们很多家长认为家庭教育可以无师自通――谁不会生孩子养孩子教育孩子,生养教都是自发的!还有些家长延续了父辈育儿的观点:我爸我妈没学什么不是照样把我们培养成人了吗?

其实,教育是一门科学,教育孩子也是一门科学,不可能无师自通,也不是靠一知半解就可以做好家庭教育工作的。要教育好孩子必须学习,必须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不能认为管吃、管穿、管住就可以了,做到了管吃、管穿、管住还远远没尽到做父母的责任。

我们现在不少家长忽视自我心理素质的提高,忽视教育者自身的教育。教育者要首先受教育。不少家长教育孩子都是根据自己的意愿,常常不顾孩子的心理特点和孩子身心发展的具体情况。

从我们目前调查的情况来看,有三分之二的家长在对孩子的教育方式上是不成功的。教育方式不当,或多或少对孩子的健康成长产生不良影响,与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愿望背道而驰。难道我们的家长喜欢自己的孩子受到不良家教的影响吗?不是的。不少家长认为自己的教育方式是对的,他们认为就是“棍棒底下出孝子”。他们的愿望是好的,但是愿望和效果是两回事。不良的家教对孩子的智力开发及学习成绩、个性和心理健康的发展都有一定的负面作用。家长要教育好孩子,首先自己要受教育,要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与心理素质。

社会在发展,人类在进步,未来社会是学习化社会,每个人都要学习,活到老学到老。为了面对21世纪对家庭教育的需要,我们的家长应该怎么来提高自己的素质呢?

就目前情况来讲,我认为应侧重提高以下几方面的素质:

首先提高价值观的科学性。人们对各种事物如劳动、贡献、成就、消费等在心目中的好坏感觉总是不同的,这就构成了人们不同的价值观。有人追求赚钱,有人追求贡献,有人追求实惠。我们提倡符合人类进步、符合社会发展的价值观。个人价值观符合社会发展的方向,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有助于社会的进步,这种价值观 是科学的、正确的。如果个人价值观损害社会,不符合社会的发展方向,这种价值观就是非科学的、不正确的。家长的科学价值观对子女心理健康的发展,对子女心理素质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经济时代并不是降低人类的道德水平,而是对人类的道德水平提出新的更高要求,它要求人们的知识为全人类服务,为社会进步服务。

笔者曾经与一位高考取得成功的学生的家长谈话,他说,名人是人我们也是人,诺贝尔奖获得者是人,我们也是人。只要我们刻苦、努力奋斗,名人能做到的事情,我们也能做到。为社会作贡献多,就是名人。他认为培养孩子不是为了多赚几个钱,不只是为了孩子上了大学有个好职业。他要培养他的孩子在科学上做出贡献。笔者希望他进一步谈一下他的教子经验。他说这很难,因为你的方法别人不一定接受。每个人对孩子的要求不一样,对孩子发展方向的要求不一样。笔者说是不是说教育子女的价值观决定教育孩子的方法。他说可以这样讲。

其次家长要学会有健康的生活方式。父母是孩子第一个老师,家庭是孩子第一所学校。父母的健康生活方式对子女的高尚情操、高尚人格和心理健康的形成与发展都有密切的关系。父母不良的生活方式,例如抽烟,酗酒,赌博,不节制地搓麻将、玩扑克,大吃大喝,大吹大擂等,都会对儿童心理发展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

育人者应该先受教育

第三,要学会科学的家教方法。从目前我们调查情况看,父母的教育方式科学的约占30%。因此,提高父母教育水平,改变不良的家教方式,提高科学的教育水平也是我们家长学习的任务。

家长应该学习些心理学、教育学的知识、理论与方法,树立正确的教育观点,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我曾在一次家教会上问一百多名家长,有谁看过心理学、教育学的书籍,结果只有七名家长举起了手。现在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不少家长工作压力与心理压力都很大,也有不少家长生活比较清闲,生活压力工作压力并不大。不管工作压力大还是不大,都应该抽出一点儿时间学习一下心理学与教育学的基本知识与方法,用科学的方法结合自己孩子的具体情况来培养孩子。

笔者与一些家长交谈,觉得要把孩子教育好首先家长要转变观念。否则你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愿望将化为泡影。

一位家长每天都看报,看的大都是暴力、言情方面的东西,看得津津有味。他的女儿聪明活泼,在念小学三年级,挺爱唱歌跳舞。有时孩子在他看暴力小说时跟他说话,问他点问题,他经常不耐烦,把孩子轰出房间或者责骂两句。笔者曾经与他讨论过这个问题,他说:“小女孩能歌善舞将来就能有出息,用不着怎么指导她,树大自然直。再说我也没有时间看那些心理学、教育学的书籍,我看看这些言情小说多有意思。”

小编总结:看来有些家长不看心理学、教育学的书并不是因为忙,说忙只是一种推脱,是一种借口,尽管他们的愿望是把孩子培养成有出息的人。但他们教育观念仍停留在家教无师自通的怪圈里,跳不出这个圈。我们要做一个合格的家长就必须走出这个怪圈。

教育孩子应该先从教育家长开始

看着她想到了我自己的妈妈。我上的只是一个普通的机关幼儿园,看不出任何培养哈佛新生的潜质。在每天送我上幼儿园的路上,妈妈都会教我背一首唐诗。在我上小学之前已经背会了300首。进了小学要学习拼音,我开始很吃力。妈妈就把每个字母、音节写成小纸片,每天用这些小纸片和我玩游戏。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妈妈就叫我写日记,用拼音夹着汉字。她反对我重复写“我第一次……”的题材,而是问我每天好玩的事情,哪怕只是同学间的一个玩笑。她说:“等你长大了同学的名字都模糊了的时候,成长的快乐却不会消失。”

我从很小的时候开始学画,于是妈妈便支持我画板报。我的板报从小学二年级画到了高三毕业。

每隔一段时间妈妈会主动问我要不要把一些朋友请到家里来玩,她和爸爸会给我们准备吃的,然后就出去了,让我们在家闹翻天。每当我的朋友过生日的时候,她都会和我一起准备一本我最喜欢的书送给他们。妈妈说:“书是人类最好的朋友,而你喜欢的书表现了你的性格,朋友翻书的时候就会想到你。”所以到现在我送出的生日礼物只有书。

上初中要学英语,为了女儿的英语入门得轻松一点儿,在我开始学之前,40岁的妈妈跟着电视里的《Followme》节目自己学英语,等我上了初中妈妈就和我一起学。于是我的英语入门变得很轻松,轻松便有了兴趣,我的英语从来都是班里前3名,从初一到高三。其实,我上初二以后在英语方面妈妈就已经帮不上我了,但是在我入门最关键的时候,妈妈扮演了领路人这样一个至关重要的角色,而这个角色是老师无法代替的。

后来到北京上大学,再到欧洲,妈妈都让我自己作决定,她说以后的路都是我自己走。但是,无论在哪里,我都能感到母亲的目光,目光里是女儿的背影。

这么多年来,母亲牺牲了很多她自己的娱乐时间,努力地做我最好的朋友。初中的时候,班主任旁敲侧击地告诉我妈妈,我和一个男生有早恋的苗头,那时我正失去了年级第一的“头衔”。妈妈只是一笑置之,告诉我:“你们要一起当年级的头几名。”现在那个男生已经是西南财经大学的博士,我每次回国都会拿这个开玩笑。

现在,妈妈早已不再过问我的学业,只是跟我唠叨家里的狗狗又闯了什么祸,叫我注意身体,在她的眼睛里我还是那个要妈妈抱的女儿。

并不是只有读哈佛的父母才能培养出读哈佛的子女,但是所有读哈佛的学生,他们的父母都有一个共性,就是重视孩子学习的能力、做人的准则和社交的本领。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和孩子一起成长。

哈佛对21世纪的新生提出的入学条件是:学习成绩,课外活动和性格修养。对照这样的标准父母应该怎样做才能成为合格的父母?做儿女只有一次,做父母也只有一次。所有的父母都应该问自己:“我们准备好了吗?准备好了和孩子一起成长,成为他们最好的朋友了吗?准备好在自己做错的时候向孩子道歉了吗?准备好牺牲打麻将的时间为孩子和他的朋友准备一个party了吗?准备好了有一天,当他们收拾行李离开家的时候,给他们一个结实的拥抱了吗?”

孩子的成功始于父母。做父母不是一件自然而然、无师自通的事情。教育孩子应该先从教育自己开始,不合格的父母永远无法教育出合格的孩子。

教育孩子应该先从教育家长开始

看着她想到了我自己的妈妈。我上的只是一个普通的机关幼儿园,看不出任何培养哈佛新生的潜质。在每天送我上幼儿园的路上,妈妈都会教我背一首唐诗。在我上小学之前已经背会了300首。进了小学要学习拼音,我开始很吃力。妈妈就把每个字母、音节写成小纸片,每天用这些小纸片和我玩游戏。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妈妈就叫我写日记,用拼音夹着汉字。她反对我重复写“我第一次……”的题材,而是问我每天好玩的事情,哪怕只是同学间的一个玩笑。她说:“等你长大了同学的名字都模糊了的时候,成长的快乐却不会消失。”

我从很小的时候开始学画,于是妈妈便支持我画板报。我的板报从小学二年级画到了高三毕业。

每隔一段时间妈妈会主动问我要不要把一些朋友请到家里来玩,她和爸爸会给我们准备吃的,然后就出去了,让我们在家闹翻天。每当我的朋友过生日的时候,她都会和我一起准备一本我最喜欢的书送给他们。妈妈说:“书是人类最好的朋友,而你喜欢的书表现了你的性格,朋友翻书的时候就会想到你。”所以到现在我送出的生日礼物只有书。

上初中要学英语,为了女儿的英语入门得轻松一点儿,在我开始学之前,40岁的妈妈跟着电视里的《Followme》节目自己学英语,等我上了初中妈妈就和我一起学。于是我的英语入门变得很轻松,轻松便有了兴趣,我的英语从来都是班里前3名,从初一到高三。其实,我上初二以后在英语方面妈妈就已经帮不上我了,但是在我入门最关键的时候,妈妈扮演了领路人这样一个至关重要的角色,而这个角色是老师无法代替的。

后来到北京上大学,再到欧洲,妈妈都让我自己作决定,她说以后的路都是我自己走。但是,无论在哪里,我都能感到母亲的目光,目光里是女儿的背影。

这么多年来,母亲牺牲了很多她自己的娱乐时间,努力地做我最好的朋友。初中的时候,班主任旁敲侧击地告诉我妈妈,我和一个男生有早恋的苗头,那时我正失去了年级第一的“头衔”。妈妈只是一笑置之,告诉我:“你们要一起当年级的头几名。”现在那个男生已经是西南财经大学的博士,我每次回国都会拿这个开玩笑。

现在,妈妈早已不再过问我的学业,只是跟我唠叨家里的狗狗又闯了什么祸,叫我注意身体,在她的眼睛里我还是那个要妈妈抱的女儿。

并不是只有读哈佛的父母才能培养出读哈佛的子女,但是所有读哈佛的学生,他们的父母都有一个共性,就是重视孩子学习的能力、做人的准则和社交的本领。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和孩子一起成长。

哈佛对21世纪的新生提出的入学条件是:学习成绩,课外活动和性格修养。对照这样的标准父母应该怎样做才能成为合格的父母?做儿女只有一次,做父母也只有一次。所有的父母都应该问自己:“我们准备好了吗?准备好了和孩子一起成长,成为他们最好的朋友了吗?准备好在自己做错的时候向孩子道歉了吗?准备好牺牲打麻将的时间为孩子和他的朋友准备一个party了吗?准备好了有一天,当他们收拾行李离开家的时候,给他们一个结实的拥抱了吗?”

孩子的成功始于父母。做父母不是一件自然而然、无师自通的事情。教育孩子应该先从教育自己开始,不合格的父母永远无法教育出合格的孩子。

本文Hash:21d3726a2b42dcdd3e9d14a2fc9488d90a7781f2

声明:此文由 飞舞九天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