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会使宝宝更脆弱吗?

作者简介

鲁杰,中国家庭教育学会理事、儿童心理专家、家庭教育专家、幼吾幼儿童心理教育中心主任,曾多次出席中央少儿成长在线、中央电视台宝贝一家亲、中央教育电视台伴随成长、北京八台妈妈宝宝专家咨询电视节目,是新浪网亲子中心,中国儿童思维网等多个大型网站的在线育儿专家,深受广大家长欢迎。

宝贝当然脆弱了,可是妈妈的爱就坚强吗

女孩儿果果特别娇嫩可爱,果果妈妈认为女儿的脸蛋和笑容是世界上最美的风景,妈妈亲吻女儿的脸蛋,永远都亲不够,她爱这个女儿胜过爱自己的生命,愿意为女儿去做一切事。

但是,果果妈妈最近挺焦虑,2岁多的果果去了幼儿园之后,一开始还挺听话,老师也说果果的适应性挺强,然而近几天果果就是不愿去上幼儿园,经常做出很为难、很痛苦的样子,可怜巴巴地含着眼泪对妈妈说:“妈妈,我太累了,我在家休息一天吧,我喜欢你,妈妈,我爱你,我要你。”

每逢这个时候,果果妈妈都不像脾气不好的妈妈那样简单粗暴,相反还会倍加关心,她总会很同情地看着女儿,蹲下身来搂抱住女儿,一下又一下亲着果果的脸,说的话比女儿还动情:“好宝贝,亲宝贝,你乖乖地去幼儿园,妈妈下午就去看你,我陪你上轮滑课,这样,我就能第一个接你了。”女儿亲了又亲妈妈,妈妈也赶紧回应着,同时抱了又抱果果。

可是,尽管妈妈极尽耐心,果果在幼儿园门口还是忍不住大哭起来。看着老师拉着果果的小手走进幼儿园大门,果果妈真希望自己是果果的老师,就这样牵着女儿的手,而且是紧紧地牵着,走上一辈子,然而她却不明白,正是自己对女儿过于厚重、过于紧张的爱,才让女儿变得越来越脆弱。

是妈妈的爱让女儿如此脆弱?

“是不是平时太溺爱果果了?”如果是朋友这么说、老师这么说,果果妈也许都能反思一下,可偏偏是果果爸这么说,所以果果妈尤其不能接受!

随着果果对上幼儿园的抵触情绪愈演愈烈,果果爸对果果妈的责备也越来越重:“都是你这当妈的太娇惯,别跟孩子那么腻味!你越腻着她,她越娇气,越离不开你。”而且,果果爸还准备就在最近找个时机,好好教育一下果果,让果果自己担待一下自己的事情,不要有什么事情都找妈妈。

这下可好,果果妈马上跟丈夫顶了起来:“宝宝本来就脆弱,你还那么大声音训她,孩子还不得更受心理刺激啊?!”而果果爸也有点着急:“你就这么惯着她,将来刺激她的人就不是我了!”可是,果果妈想象不到还有什么人能刺激果果,她只是坚定地认为,幼苗就是要呵护,任何灵丹妙药都抵不上妈妈的爱。

然而,果果对妈妈的“折磨”也开始升级了,她会找各种理由拖延晚上睡觉的时间,一趟一趟地上厕所,幼儿园老师也反映果果不睡午觉,一遍遍地上厕所,每次上厕所都告诉老师,而且眼睛紧紧盯着老师说:“老师,我要尿尿。”老师说:“你不用跟我说了,自己去吧。”可果果还是每次都告诉老师,为什么呢?因为原来发生过这样的事情:果果频繁尿尿,老师就给妈妈打电话,妈妈就接孩子去看病了。果果盯着老师看,就是为了让老师再给妈妈打电话,这样妈妈就能来接自己了。

妈妈的“关怀强迫”,真的会使宝宝更脆弱

据果果妈说,在自己小时候,妈妈就是这样对自己的。当让她回忆当时是她更需要妈妈、还是妈妈更需要她时,她沉思一会儿说:“幼小的时候当然是她更需要妈妈,但是另一方面,她觉得妈妈也需要她、离不开她,所以 要陪着妈妈才安心。”

在稍微仔细观察果果妈之后,我发现她说话的速度很快,就算是开心的事情,她也会急急匆匆地说出来,而不开心的事情则使她更焦虑。妈妈这样说话吐气,宝贝自然会感同身受地模仿。要知道,孩子就是用身体来学习身体、用感觉来学习感觉,尤其是对于血缘最亲近、朝夕相处的妈妈,宝宝更是连举手投足和话音神情都要尽力模仿和学。可是,急匆匆的、焦虑的爱意表达,并不符合生命的健康规律,更有悖于幼儿的身心成长。

当然,像果果妈这样的职业女性真的是十分辛苦而且可敬,她们有学历、有知识、有爱心,在家里她们想奉献爱心,然而当值得关注的事情过多时,她们的精神往往不够分配,因此对孩子的爱也容易“快节奏”起来。所以,请辛苦的妈妈对宝贝慢慢地说话、慢慢地爱。

妈妈会懒才会更爱宝宝

知道吗?这个年代懒妈才是最爱宝宝的那个人,你会当懒妈吗?

以下是要时刻提醒自己,和大家一起分享:

提醒自己,我要变懒。站在一旁看着你慢吞吞地收拾好自己的东西,慢慢地整理,不管时间走得飞快,直到你自己把东西收拾好,直到你慢慢习惯自己去整理,在整理中学会如何做才能最快最好最省事。而不是在一旁着急地指点,甚至伸手为你去做。

提醒自己,我要让自己变得狠心。看你笨手笨脚去穿脱衣物,不去想动作的缓慢会让你多受了一点凉导致感冒,而是去一旁忙自己的事情,让你自己多多锻炼,直到不久后,那点担心变成多余。

提醒自己,我要变得健忘。丢三落四,找不到东西的时候我不会成为你的搜索引擎,只有这样你才可能养成好的习惯。

提醒自己,不要太过敏感。别的孩子可以做到的,你也可以做到。受一些挫折也没什么大不了,严格要求未尝不是一种锻炼,又何况有时候能吃苦也不是什么坏事。

提醒自己,无论什么时候都不需要为你找借口,无论什么时候也无需把所有的责任归责于自己。不必给你太多干涉,你已经该学会为自己负责了。没有吃饱饭,没有获取足够的营养,那是你自己的事情,饿一顿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

提醒自己,没有我,你也可以做得很好。除了关心和爱不缺席,我要让自己在你的生活中越来越不重要。直到有一天,没有我,你依旧过得很好。

父爱:使宝宝更聪明

研究发现,由于大多数男性与女性行为方式的不同,父母对待孩子的方式也有所不同。比如,母亲抱起孩子时,动作往往非常温柔,可很多父亲却和孩子玩得更“疯”,从生理和心理上给孩子带来更高程度的兴奋。美国职业奶爸成风气养儿育女曾完全被当成女性的职责。近二十年来,心理学家与儿童发展专家逐渐发现,父亲分担育儿职责,对儿童的健康成长发育起着重要作用,某些作用甚至是母亲无法替代的。现在,在美国,父亲分担育儿职责成为一种时尚,在关心子女成长的中等收入家庭中尤为风行。已婚美国人休闲活动惯常以家庭为主体,周末在参观、购物中心、各种游乐场所,到处可见抱着、用小篮提着、背着、或是推着孩子的大男人。爸爸们做的还不止这些。有的爸爸与妻子平分育儿任务。一个著名的例子是:一本育儿杂志的编辑――特丽莎和弗莱德。他们两人是真正的合作者:两人在杂志上的署名是“联合编辑”,在生活中则联合育儿,每人都上两星期班,在家带两星期孩子。两人轮换,所以他们的一双女儿常问:这周是爸爸还是妈妈?从这种安排里,他们觉得获益匪浅:他们得以亲身体会不同环境中的父母的感受,促进了他们的编辑工作。更重要的是,他们觉得孩子从这种安排中获益良多。孩子吸取双方的优点,充满了活力。据报道,有两百万美国父亲选择留在家里带孩子,而让妻子去工作养家。有的家庭这么做是因为妻子收入比丈夫高,比如妻子是律师而丈夫是教师。有的是因为丈夫更有耐心,更喜爱教养孩子的经历。这些“全职爸爸”乐此不疲,还利用互联网互相鼓励,组织“全职爸爸协会”。父亲育儿宝宝更聪明专家们研究发现,由于大多数男性与女性行为方式的不同,父母对待孩子的方式也有所不同。比如,母亲抱起孩子时,动作往往非常温柔,可很多父亲却和孩子玩得更“疯”,从生理和心理上给孩子带来更高程度的兴奋。有研究表明,婴儿早在两个月大时,就能分清过来抱他的是男性还是女性。如果是父亲来了,他会全身紧张,心跳和呼吸加快,准备好和父亲“疯一场”。这种外在刺激对婴儿的大脑发育很有好处。很多父亲在孩子面临挑战和难题时,更倾向于鼓励孩子坚持,而母亲有时则想:“孩子还小,先算了吧!”妈妈们常常会低估自己宝宝的能力;而爸爸却会选择“逼”孩子一下,更多地鼓励孩子。父母在育儿行为方式上的差异可以互补,孩子在得到鼓励、推动的同时,也不乏耐心的呵护,这样才能既发挥孩子的潜力,又不致伤害孩子的心灵。

本文Hash:c87574624b461b181975b2c1db64bfcfd469d9e8

声明:此文由 jingling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