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你们跟我一起成长

我与上濒

朱丹桐(13岁)人大附中初二学生

记得还是在4年前的那个夏天,北京最热的那几天,我第一次接触上濒。一周不到的夏令营让我至今难以忘怀,也对以后我的生活、成长有很大的影响。上濒是一个窗口,让我认识、了解了世界,我像鸟儿一样自由地在蓝天下飞啊飞……

坚强。2006年的夏令营,有一天下午,我们在沙滩上做游戏,我们营的营员违反了上一个游戏的规则,小白让我们营背对其他继续进行游戏的3个营自己反思。我是这个营的营长,刚想说些什么眼泪就不听话地落了下来。兰海过来了,她叫我们营的队员以后所有行动听我的指挥。看见大家都冷静下来了我也不哭了,不过我有些不服气,为什么是兰海来帮我解决的,而不是我自己呢?从那以后我明白了要坚强,不能再为一点挫折就轻易地掉眼泪。因为我知道,以后还会碰到很多困难,我也将自己去面对。

冷静,稳。记得已经有一阵子了,很多人都在跟我说“稳”这个字。兰海说,我原来像是热锅上的蚂蚁,有一点事情就急。在“天外飞仙”那次冬令营的最后一天,我跟徐玉鑫,我们营的一个比我大1岁的男孩子吵了起来,仅仅是因为对一个游戏的看法不一样。其实后来一想,如果当时冷静一些,听听他是怎么想的,听听营里其他队员的建议,在跟他们说说我是怎么想的也就不会吵起来了。后来,遇到一些事情要去解决的时候,我知道了首先要有一个冷静的头脑。

团队。上濒每一次的活动都是以团队的形式进行的。就比如说最近参加的一整天的城市任务,我们一共被分成了3个队,要求每个队之间、队员之间的距离不能超过3米,超过了就要接受惩罚。也就是说,我们必须在一起,因为我们是一个团队。

还有一次冬令营,每一个活动都是所有的营员在一起想办法完成的,虽然最后得了第2名,大家也都很开心,因为这是大家一起努力的结果。而且在冬令营结束之后,我们营的带队老师常松在网上还给我们营的所有人写了封信。我觉得就是在那次冬令营后,我才真的明白了团队合作的含义。

大家在一起玩儿。每次参加上濒的活动,老师们都想尽办法带着我们玩儿,大家一起玩儿。而且他们都能让不同年龄的孩子觉得活动挺有意思,让很多第一次参加上濒活动的孩子还想再来参加。虽然有时候我们玩儿得挺累,或者把我们折腾得挺惨(像我一下子喝下了两杯半豆汁,还有半杯洒在衣服上了),但是每次和朋友们、和老师在一块儿玩儿都觉得挺爽,也锻炼了能力。这一点我好像说不太清楚,但是好像就是因为大家在一起玩儿才让我特别喜欢上濒。

来自老师们的爱。上濒的每一个老师都有自己的特点,兰海很开朗,常松很细心,小白总是有一些新的想法,说的话让人听不懂……但是无论性格怎样,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他们都爱我们,爱上濒的每一个孩子。

在上濒,虽然每次活动都在不同的地方难为了我们,而且在完成这些任务的时候,一旦我们遇到困难他们又总是说什么“这个游戏你们都完不成”这类的话,但是我知道,只有完成了这些任务我们才真正锻炼了能力,增长了见识。每次的活动,他们为了我们能玩得开心,有时候提前好几个月就开始策划。每年的冬夏令营,晚上,在大家可能都睡熟了的时候,他们还在对当天的情况做着总结,或者计划着第二天的活动。有时候某个老师会突然对你发脾气,但是之后想想还不是为了我们好。

所以,我感谢上濒,感谢朋友们和所有的老师……谢谢你们,帮助了我这么多, 谢你们跟我一起成长!哼,俺们是一伙儿的,以后也要一块儿自由地飞啊飞啊飞……

让我们一起感受孩子的成长

“妈妈,我什么时候能长大?”开始懂事起,宝宝就时常会问这样的问题。长大,对于孩子们而言,充满着无限的向往,因为只有长大了,他们才可以冲破所有的禁忌,去做一切他们想做的事情。

但现实是,宝宝还没有长大,他们不能像爸爸一样开车上班,不能像妈妈一样做美味佳肴,不能像医生一样给病人打针,不能像老师一样出考卷考学生,不能……太多的“不能”遏止了宝贝们发散的思维,而只有长大,所有的“不能”才会变成“能”。

成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什么时候才能长大呢?遥遥无期。不,不是这样的,宝贝,你每天都在成长,你的未来并不遥远。让我们一起感受成长吧。

和奶瓶“拜拜”

“我不要奶瓶!”曾几何时,宝宝不愿意再使用自己的奶瓶,为什么大家都用饭碗吃饭,都用水杯喝水,我却要用奶瓶。强烈的模仿,让宝贝希望自己与大人一样。于是,婴儿时期的奶瓶就被高高地搁在橱柜的上方。

这是没有用的餐具了吗?不,宝贝,这是你成长的印记。因为你的成长,你学会使用水杯;因为你的成长,你开始用小勺子吃饭;因为你的成长,你不再需要妈妈追着你喂饭,而是像模像样地坐在餐桌前自己吃饭;因为你的成长,你跟奶瓶说“拜拜”,告别了婴幼儿时期,开始了崭新的童年时光。

衣服变小了

“妈妈,小妹妹的背带裤真好看。我也要穿她那件。”

“宝宝,你穿不下,衣服太小了。”

“为什么?”

“因为你长大了。”

长大了,就意味着衣服也要变小吗?亲爱的宝宝,这可不是妈妈的变戏法。如果爸爸妈妈还保留你一周岁前的衣服,不妨拿出来做个小小的试验,你是否还穿得下那时的衣服呢?即便穿得下,衣服一定把你包得像个小粽子,裤子也一定遮不全你的小腿。宝贝,你长大了,需要更大号的衣服了。待到你能穿下爸爸的白衬衫,那你就真正成为大人了哦。

身高尺的见证

成长是什么?是你可以不用爬到凳子上就可以看到桌上的饭菜,是你可以不用妈妈抱就能够到电视机的按扭,是你可以自己拿到书架中间的卡通书……成长的最大一个特征就是:宝宝长高了!“我长高了吗?怎么知道我长高了呢?”让我们来问问身高尺吧。

去年,宝宝站在身高尺前才8cm,今年,宝宝的小脑袋可以齐身高尺上93cm的刻度了,不一样的刻度标志着小宝贝正努力长大呢。

父母可以在家中为宝宝备上一个身高尺,让宝宝自己来观察身体的变化。而不挑食,营养全面,也是宝贝健康成长的必要条件。要想超过身高尺,宝宝需要均衡营养,加强锻炼哦。

和小树苗一起长大

“这是什么花?”

“这花真好看”

“妈妈看,花上有蝴蝶!”

……

宝贝们总喜欢问些关于植物的问题,富有好奇心的他们总能从这些绿色生命中获得更多的认识。他们通过观察来了解植物的生长特点。父母可以利用宝宝的这一喜好,让他们明白什么是“成长”。

可以为宝宝购买一些植物的种子,和宝宝一起将种子种下,用泥土盖上它,期待绿色生命的发芽。这也是一堂不可多得的生物课,在播种时可以让宝宝观察种子的形状、大小和颜色,待它发芽了,再观察芽孢的形状、颜色,记录植物成长的每一个阶段,给宝贝讲述植物的成长过程,让他们了解空气、水、阳光对植物成长的作用。植物需要照料,就像宝宝需要爸爸妈妈的呵护,他们在温暖的呵护中逐渐长大,会和眼前的这棵小树苗一样,直到长成一棵大树。

用植物的生长过程比喻宝贝的 成长,相信宝宝也乐意接受这样的灌输。在他们幼小的心田里,人生的良种也开始发芽了。

图画书里的“成长”

《彼得的椅子》是美国作家埃兹拉・杰克・济慈创作的一本图画书。故事很简单,却涉及到一个极其深刻而又常常被忽略的主题:成长的自觉。

彼得有了一个小妹妹,妈妈不让他大声搭积木,爸爸要把他以前睡过的摇篮、婴儿床和高脚椅都漆成粉红色,被小妹妹用。彼得想坐坐那把椅子时,才发现自己坐不进了,他太大了。故事描绘到这里出现的图片也很有意思。画面上所有的视线都集中到了尴尬万分的彼得身上。“众目睽睽”之下,他突然意识到自己长大了。这是一个孩子对自己成长最初的一种自觉。

不知道我们的宝宝有没有和彼得类似的经历呢?即便没有,那么先来听听彼得的故事,让宝宝知道原来长大是可以这样被感知的。

爸爸妈妈可以多寻找一些关于成长的故事,在故事中,让宝贝明白,自己每天都在成长中,而这是一个多彩且缓慢的过程。

让我们一起感受孩子的成长

“妈妈,我什么时候能长大?”开始懂事起,宝宝就时常会问这样的问题。长大,对于孩子们而言,充满着无限的向往,因为只有长大了,他们才可以冲破所有的禁忌,去做一切他们想做的事情。

但现实是,宝宝还没有长大,他们不能像爸爸一样开车上班,不能像妈妈一样做美味佳肴,不能像医生一样给病人打针,不能像老师一样出考卷考学生,不能……太多的“不能”遏止了宝贝们发散的思维,而只有长大,所有的“不能”才会变成“能”。

成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什么时候才能长大呢?遥遥无期。不,不是这样的,宝贝,你每天都在成长,你的未来并不遥远。让我们一起感受成长吧。

和奶瓶“拜拜”

“我不要奶瓶!”曾几何时,宝宝不愿意再使用自己的奶瓶,为什么大家都用饭碗吃饭,都用水杯喝水,我却要用奶瓶。强烈的模仿,让宝贝希望自己与大人一样。于是,婴儿时期的奶瓶就被高高地搁在橱柜的上方。

这是没有用的餐具了吗?不,宝贝,这是你成长的印记。因为你的成长,你学会使用水杯;因为你的成长,你开始用小勺子吃饭;因为你的成长,你不再需要妈妈追着你喂饭,而是像模像样地坐在餐桌前自己吃饭;因为你的成长,你跟奶瓶说“拜拜”,告别了婴幼儿时期,开始了崭新的童年时光。

衣服变小了

“妈妈,小妹妹的背带裤真好看。我也要穿她那件。”

“宝宝,你穿不下,衣服太小了。”

“为什么?”

“因为你长大了。”

长大了,就意味着衣服也要变小吗?亲爱的宝宝,这可不是妈妈的变戏法。如果爸爸妈妈还保留你一周岁前的衣服,不妨拿出来做个小小的试验,你是否还穿得下那时的衣服呢?即便穿得下,衣服一定把你包得像个小粽子,裤子也一定遮不全你的小腿。宝贝,你长大了,需要更大号的衣服了。待到你能穿下爸爸的白衬衫,那你就真正成为大人了哦。

身高尺的见证

成长是什么?是你可以不用爬到凳子上就可以看到桌上的饭菜,是你可以不用妈妈抱就能够到电视机的按扭,是你可以自己拿到书架中间的卡通书……成长的最大一个特征就是:宝宝长高了!“我长高了吗?怎么知道我长高了呢?”让我们来问问身高尺吧。

去年,宝宝站在身高尺前才8cm,今年,宝宝的小脑袋可以齐身高尺上93cm的刻度了,不一样的刻度标志着小宝贝正努力长大呢。

父母可以在家中为宝宝备上一个身高尺,让宝宝自己来观察身体的变化。而不挑食,营养全面,也是宝贝健康成长的必要条件。要想超过身高尺,宝宝需要均衡营养,加强锻炼哦。

和小树苗一起长大

“这是什么花?”

“这花真好看”

“妈妈看,花上有蝴蝶!”

……

宝贝们总喜欢问些关于植物的问题,富有好奇心的他们总能从这些绿色生命中获得更多的认识。他们通过观察来了解植物的生长特点。父母可以利用宝宝的这一喜好,让他们明白什么是“成长”。

可以为宝宝购买一些植物的种子,和宝宝一起将种子种下,用泥土盖上它,期待绿色生命的发芽。这也是一堂不可多得的生物课,在播种时可以让宝宝观察种子的形状、大小和颜色,待它发芽了,再观察芽孢的形状、颜色,记录植物成长的每一个阶段,给宝贝讲述植物的成长过程,让他们了解空气、水、阳光对植物成长的作用。植物需要照料,就像宝宝需要爸爸妈妈的呵护,他们在温暖的呵护中逐渐长大,会和眼前的这棵小树苗一样,直到长成一棵大树。

用植物的生长过程比喻宝贝的 成长,相信宝宝也乐意接受这样的灌输。在他们幼小的心田里,人生的良种也开始发芽了。

图画书里的“成长”

《彼得的椅子》是美国作家埃兹拉・杰克・济慈创作的一本图画书。故事很简单,却涉及到一个极其深刻而又常常被忽略的主题:成长的自觉。

彼得有了一个小妹妹,妈妈不让他大声搭积木,爸爸要把他以前睡过的摇篮、婴儿床和高脚椅都漆成粉红色,被小妹妹用。彼得想坐坐那把椅子时,才发现自己坐不进了,他太大了。故事描绘到这里出现的图片也很有意思。画面上所有的视线都集中到了尴尬万分的彼得身上。“众目睽睽”之下,他突然意识到自己长大了。这是一个孩子对自己成长最初的一种自觉。

不知道我们的宝宝有没有和彼得类似的经历呢?即便没有,那么先来听听彼得的故事,让宝宝知道原来长大是可以这样被感知的。

爸爸妈妈可以多寻找一些关于成长的故事,在故事中,让宝贝明白,自己每天都在成长中,而这是一个多彩且缓慢的过程。

本文Hash:0eeb9d009b3fa15400fe3662cdefefce230acc7a

声明:此文由 Mike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