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孩子看到父母在“生活”

当孩子看到父母做爱的时候,父母会有什么反应呢?我们的父母可能会斥责孩子,“警告”孩子不许随便进入父母房间,也不许对别人说;或者对孩子的好奇问题避而不答。

瑞典的孩子就比我们的孩子幸运些,因为他们的父母绝对不会严厉地对待他们。瑞典是性开放程度很高的国家,其父母也很早就开始对孩子进行性教育。他们亲昵或性生活时被小家伙瞧见了,会十分坦然,一点儿也没有惊慌失措,他们会轻松地告诉孩子,我们也在玩呀,就像你和小朋友玩捉迷藏,不过我们是大人的玩法,你们是小孩子的玩法。孩子听了,立即恢复了轻松,自己玩去了。

讲究浪漫的法国人,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让青少年懂得男女两性的差别、人的发育和成熟以及妊娠分娩等生理科学知识,而且还要他们知道生命的可贵和男女友爱的重要性。在街头碰到一对青年恋人忘情接吻时,大人会停下来,向孩子讲述爱情的幸福滋味,告诉他们性爱是自然的、美妙的,它并不可怕,也没有罪恶性,可怕的是人们对它的不正确态度。

在国外,重视青少年性教育,培养健康的性心理,从儿童时期就已经开始了。

日本文部省出版的小学第一册《卫生》课教书封面就是一名妇女分娩的情形,产妇分开大腿,一个婴儿的脑袋正钻出产道。这一画面比较直观地回答了许多儿童爱问的问题:我从哪里来?在初高中,日本每所学校里都有专门由专家学者成立的“协助者协会”,负责向学生提供各种性咨询、性教育,并编写性教育指导手册。

美国从小学一年级起就开始传授生育、两性差异、个人卫生、手淫、性道德等知识。初中阶段讲生育过程、性成熟、月经、遗精、性约束等知识。进入高中时期讲婚姻、家庭、性魅力、同性恋、性病、卖淫现象、性变态等知识,并向学生发避孕套。

新加坡针对近年来女学生怀孕率不断增多的不良情况,在学校专门开辟了性教育课,教导学生们如何对待友谊、如何对待异性朋友、如何对待感情、如何对待早恋等,高度重视他们的青春期心理问题,并为孩子创造一些同异性接触的机会,教育他们如何掌握适当的尺度和分寸,理智地对待和异性的交往,不去跨越友谊的界线。同时对社会上一些不良的影视出版物、电脑黄毒等大力抵制,打击各种诱使少女犯罪的不法分子。

父母要和孩子生活在一起

我的观点是:教育孩子最重要的是父母要和孩子生活在一起。

法国有个思想家,叫帕斯卡尔,他说人生有很多的麻烦都是因为你不能呆在自己的屋子里造成的。在我看来,今天中国教育最大的麻烦,和帕斯卡尔这个观点很近似,第一个麻烦就是父母不能跟孩子生活在一起,第二个麻烦就是很多父母下班后不能及时回到自己的家中。实际上养育孩子比所谓的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情感,每个父母在孩子身上最重要的投入就是陪伴。

在格林童话里,有个国王问他的大臣能不能让他的女儿,在他第二次看到时就长大成人了,大臣说可以,然后就把孩子带到别的地方养,直到十几年以后再带回到国王面前。这是童话故事,生活中若有这样的事一定有大麻烦。

我的孩子会是莎士比亚吗

美国有一个哲学家叫乔治・桑塔雅纳,他说,上帝在创造英国天才诗人、剧作家莎士比亚的时候,是加倍精制的。什么叫加倍精制?就是好像在这个天才身上,上帝是特别用心用力的,大概天才成为天才,都得有上帝在创造人时特别的用心才行。其实这个“上帝”也可以就是我们每一个父母,我们每一个父母都可以把自己的孩子看做是我们的莎士比亚,需要我们加倍的“精制”。

其实把自己的孩子看成就是一个莎士比亚,首先关心的不是他的天分,天分是很难判断和预见的,天分大概也是后天很难再帮上什么忙的,“父母不傻,孩子大概也不会太傻”,但父母要真的遗传了什么“傻”,那则是我们要讨论的另外一个问题。我现在说的是我们要把“加倍精制”理解为对孩子细致的关爱,这种关爱的落脚点首先应该放在把孩子培养成一个正常的健康的人上。受到疼爱的孩子不一定都会成为天才,但受到疼爱的孩子一定会更为健康,更为聪明,更有幸福感,也就是父母抚爱的手,能使我们从孩子脸上看到天真、自然和明亮的欢乐。

母亲代表着安全

在童年,母亲的存在就代表着安全。一个孩子童年时所受的伤,并不来自他生活的处境,甚至也不是来自疾病,最可怕的伤都来自母亲。这样的伤害也是永久性的。

要修复童年时所受的伤害,往往漫长而又艰辛,最通俗而又深刻的比喻就是:它是心灵上的一道伤疤。

而童年时对孩子的忽视、缺乏关爱、对孩子的厌恶和过早的与孩子分离,都会造成终身的伤痕。人是很难养的,童年时“养不好”,后果一定很严重。

美国儿童研究专家朱迪思・维奥斯特认为:一个人“要能在形体上与心理上成为一个独立的个体,要能在外在形体上独立,要能从内心深处自我感觉独特。这都是非常困难的,在我们脱离母体的童年时对孩子的忽视、缺乏关爱、对孩子的厌恶和过早的与孩子分离,都会造成终身的伤痕。有时候,我们必须忍受一些丧失,虽然这些丧失也许会用我们的获得做补偿。但如果母亲在我们年纪太小、尚未有所准备、恐慌无助的时候离开我们,这样的离去、痛失和分离的代价,也许过于沉重。”

因为年幼时艰难分离会导致心灵的创伤,因为它侵犯了人与人之间最基本最重要的联系――母子纽带。这纽带教我们要爱和如何爱。要是没有这种最早的爱恋的依附,我们就不能成为健全的人。临床医学研究也表明,在童年时缺乏母亲温暖,很少被母亲拥抱的孩子,一生都会对拥抱充满着饥渴,同时对拥抱产生紧张与恐惧,在复杂的社会生活中,人际关系会成为很重大的很难改善的困扰。

我认识的一位有严重自闭倾向的少年,终日把自己关在家里与电脑为伴,他的困扰就 是童年烙下的,父母离异之后,他的母亲就是在街上看到他,也不与他相认、打招呼。作为一个母亲,这样的冷漠与狠心确实太可怕。蒙台梭利也强调过,一个人无论是身体与心灵的病症的缘由如果可以追溯到童年,那几乎是很难医治的。

全家一起吃饭,孩子更优秀

美国明尼苏达州大学的营养学家兹泰尼研究发现,她说发现79%的青少年都喜欢跟父母在一起吃饭,他们认为晚餐的时候全家人坐在一起吃饭比吃什么都更为重要,很多研究表明,其实全家人一起吃晚餐,对孩子的帮助在以下这些方面都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有助于孩子获得较好的营养,较高的学业成绩,跟父母在一起吃饭的孩子,一般不会抽烟、喝酒、吸毒、打架、过早性行为。哪怕父母双方,只有一个人能够赶上晚餐,能够跟孩子在一起就餐,也同样能达到以上的一个效果。波兰著名的电影导演基耶斯洛夫斯基对自己童年的餐桌和童年的成长也有生动的描述:

人的一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童年吃早饭时拍你手的那个人,即你的父亲、你的祖母或你的曾祖父。还有你的家庭背景,这一点很重要。4岁时因你吃早饭时淘气而打你的那个人,后来会把第一本书放在你的床头柜上,或者在圣诞节时送给你,而这些书塑造了我们,它们教给我一些东西,使我对一些事情有些敏感。我所读的书,特别是童年读的,塑造了今天的我。

整个童年,我的肺都不太好,一直有得肺结核的危险。当然,跟许多男孩一样,我也经常踢足球或骑自行车,但由于病情我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坐在阳台上,盖着毯子呼吸新鲜空气。一开始,我不怎么识字,母亲就念给我听,随后,我就非常迅速地学会了识字。我甚至晚上在被子里头借助小手电或蜡烛的光看书,有时一下子读到天亮。

我居住的那个世界到处都是朋友,自行车随处跑,冬天用泡菜桶的厚木板制成的雪橇滑雪,这就是真实的世界。书的世界以及各种不同的冒险对我同样真实。只有一个卡缪和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世界的说法不符合实际,它们只是一部分,还有牛仔和印第安人的世界,有汤姆・索亚和那么多的英雄,不管是好文学还是坏文学,我都同样感兴趣。我不敢说我从陀思妥耶夫斯基或一些写牛仔冒险的三流作家中学到很多东西。我不知道。我不愿意作这样的区分。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我一直知道生活中的内容比在商场中能触摸到或买到的一些物质的东西多得多,准确地说,这是通过看书得到的。我不是个长时间追忆梦境的人。一醒过来我就把它们忘了――如果做梦的话。但在童年时我和其他每个人一样做过梦――噩梦,梦中有人追我而我却逃不掉。我们都做过那样的梦。我还梦见飞过地球。我有过彩色的梦,有过黑白的梦。我能清楚地记得这些儿时的梦只是方式有点奇怪,我无法对它们进行描述,现在当我做类似的梦时――不管好坏,有时确实会做那些梦――我立刻就意识到那源于我的童年。

在中国,每天有8%的父母不和孩子说一句话

人生最重要的一课是在童年的餐桌和客厅开始的。在我们中国的家庭中,对这些问题也同样重视吗?

在我的问卷调查中,中学生一天时间没有跟父母说过话的达到了8%左右,最高的达到了18.9%,和父母一起用餐每周能够达到7次以上的不到一半,有烦恼能找父母交流的不到15%。(表略)

孩子在童年时,你不和他生活在一起,你不和他在一起用餐,不陪他说话,随着孩子渐渐长大,你可能就不知道怎么和孩子交流,你也难以与孩子交流,甚至你和他交流的姿态都会不太自然,这样的错失你可 能根本就难以改善与弥补。最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是一种生命性的行为,你必须在孩子还在童年时就尊重他这样的需要,用心培植他这样的需要,肯定他这样的需要。人与人之间,包括家人之间一旦形成隔膜,你想改善它,麻烦不在于道理上有什么难以理解――交流是一种习惯,是一种文化方式,是一种生命的自然――尤其在亲人之间,我们往往更会在意自己的内心感受,改善也会变得更为困难。比如,有些孩子一听到父亲的声音马上就失语,一些很想表达的、温暖的话语在父母面前就是表达不出来,即使能够勉强说出来,自己也觉得别扭。在我们中国家庭这样的问题相当的普遍。

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就在生活点滴

有一次,在公共汽车上见到一家三口。爸爸把座位让给了一位老人。被妈妈抱在怀里的女儿跟妈妈嘀咕了一阵悄悄话。

爸爸饶有兴趣地问:“女儿说什么?”

妈妈回答:“她说你是这个(妈妈比划着举起小手指)。座位都没了,别人不给你坐。”

这对年轻的父母兴致盎然地说着女儿的趣事。

我不知道,一笑之余,在下车后,在回家后,他们会不会给孩子讲爸爸为什么没有了座位。

孩子和父母共同生活的日日夜夜所发生的各种事情,可以说是父母对孩子的隐性教育。父母的教育能力往往在这些不经意中清晰地流露出来,在潜移默化中感染孩子,这也正是言传身教的作用。

一位母亲在信中写了她是如何指导孩子从上课不敢发言到大胆举手的:

孩子也有她的缺点,上课不积极发言。孩子不积极发言的原因不是不懂,而是害怕,害怕讲不好老师会责怪,同学会笑话。我们经常这样问孩子:“宝宝,今天上课你发言了吗?”“没有,我不敢。”“那老师提问,即使回答得不完全,或是回答错了也没有关系,老师会及时纠正,并会讲给你听的,说不定老师还会表扬你今天有进步了,能大胆发言了呢!”当我说完这段话时,我发现我的孩子眼睛亮了一下,“老师会吗?”“会的,一定会的!”后来我听孩子回来说的话就是:“今天我敢发言了,老师还表扬我了呢。我以后还要积极发言。”从此也增强了她的自信心。

这位母亲帮女儿分析了问题,在平常中解决了孩子的薄弱环节,又没有伤到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不用强迫,不用言语刺激,一样解决了事情。

很少见到消极抱怨的父母会教育出一个乐观积极的孩子。父母是孩子人生之初的榜样和保护神,孩子的行为首先从模仿父母的行为开始。孩子渐渐长大了,他们的行为方式和习惯也受到父母的最大影响。

一封信里这样写道:

孩子处在集体当中有磕碰是难免的,我总是告诉孩子能忍的就忍让一下,实在解决不了再告诉老师。老师每天看管那么多孩子,也告诫孩子不要总是告状。于是,女儿就自己解决了一次。她对班里两个总是犯“浑”打她的同学进行了报复处理,将他们的铅笔盒扔进了厕所里。事后,我告诉女儿,这件事处理得不当,这样一来不但没有解决问题,而使自己又犯了个错误,还需要买两个新的铅笔盒还给同学。

而我周围的同事则干脆告诉孩子,自己不要主动打人,但别人第一次欺负你时,你就给他个狠的,让他和其他同学知道你不是好惹的,以后就再没人敢欺负你了。

于是,我的忍让教育换来的只是女儿今天胳膊上青一块,明天手上又被挖破了。

这位母亲在教育上遇到了一个难题,她的忍让教育在现实和周围环境面前显得软弱无力。而孩子在母亲既否定,又没有有效建议的情况下,会变得不知所措。

家庭不是与世隔绝的净地,它与复杂多变的社会密切地联系在一起。父母对人生、对社会现象的种种看法和观点,就是对孩子的一种潜在教育影响。当父母在家里谈论社会现实时,这里面一定会带着自己的人生态度、思维模式和价值观念。面对孩子,这份评价的责任就重了。

因此,为了能让孩子得到正面的教育,父母一定要注意生活中自身的示范作用,给孩子树立一个好榜样。

本文Hash:2169c023cd7f5de71aa0b2432af164b52cb089d4

声明:此文由 梦相随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