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2个月宝宝的性格培养

早在1980年,卡斯比教授就同伦敦国王学院的精神病学家对1000名3岁幼儿进行了测试.受测试幼儿都被问到22个行为特点方面的问题。

根据面试结果,这些幼儿被划分为充满自信、良好适应、沉默寡言、自我约束和坐立不安5大类型。其中充满自信型幼儿占28%,良好适应型幼儿占40%,沉默寡言型幼儿占8%,坐立不安型幼儿占10%,自我约束型幼儿占14%。当这些孩子长到26岁时,卡斯比等精神病学家再次与他们进行了面谈,并且对他们的朋友和亲戚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他们成年后的性格基本没有改变。

卡斯比据此认为,宝宝性格特征在3岁之前已经基本定型,虽然在以后成长过程中有一些改变,但这种变化似乎不太明显。卡斯比教授因此倡议父母和幼儿园老师务必认真对待3岁以内宝宝的所作所为。不过,他也承认,一个人的性格到成年后又改变的情况的确存在,这取决于父母的教育方式以及宝宝将来所处的社会环境。如果能在宝宝3岁之前通过教育给宝宝施加影响,那么宝宝未来的发展走向就比较乐观,反之亦然。

培养幼儿良好的性格(0-1岁左右)

Whiting提出三代同堂的大家庭孩子更容易被娇生惯养,因为孩子可得到许多的养育者。在这种家庭里,父母角色更趋于扩散。他建议在这种家庭里,孩子与母亲保持紧密的接触,并且在最初几个月与其他家庭成员分开,这对于孩子早期人格发展是很重要的。

健全幼儿的人格

我们在实施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时,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

(1)帮助幼儿增强自知和自我接受的意识,发展幼儿的自主、自信和自制力;

(2)培养幼儿对他人的积极情感,学习适当表达自己情绪情感的方法;

(3)改善幼儿与人交往的技能,形成与人合作、分享和商量的品质;

(4)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一岁以前的婴儿,可以让他自己拿汤匙吃饭,拿拖鞋或递物品给大人,收集垃圾、把衣服、玩具放进篮子里等。

锻炼持久力,提高注意力

不要干预孩子的活动,特别是孩子高度集中注意力的健康活动。有不少孩子的注意力不集中与家长的教育方式有关。有些家长喜欢干预孩子的活动,如孩子正在聚精会神地搭积木,一会儿爸爸要他看电视,一会儿妈妈拉他去洗澡,孩子就无法集中注意力干完这件事。注意力的提高是在实践中培养出来的,没有实践的锻炼,注意力是无法提高的。所以,当孩子集中注意力活动时,父母尽量不要干预。

“独角戏”不仅能给孩子广阔的空间,帮助孩子学习专注身边的事物,更能帮助他们发掘自我和培养创意,为孩子日后的学习打好基础。所谓“独角戏”就是让孩子单独活动,给孩子自主权。让孩子演好“独角戏”,家长应该注意以下几方面:

a.保持恰当的距离

在训练孩子的独立能力时,父母不能紧紧地盯着孩子,这样孩子会感到很不自在;也不能干涉孩子玩,否则孩子就没有自由发挥的空间。父母要和孩子保持一定距离,给孩子自由的空间,当孩子遇到困难时,父母要给予指导,帮助孩子树立信心,战胜困难。当孩子沉浸在游戏中时,父母应该慢慢退出游戏,但不要让孩子觉察到。

c.给孩子选择时间的权利

父母要留心选择训练孩子独立能力的时间。一般来说,孩子吃饱了、休息好了,是“独自玩耍”的最佳时间。睡醒之后也是训练孩子独立能力的大好时机,这时候可以让孩子自己玩15-30分钟。父母不要只想到自己的时间安排,当孩子需要父母时,不要因为忙碌而把孩子安排在玩具堆中。培养幼儿对他人的积极情感,学习适当表 达自己情绪情感的方法;教会孩子学会正面思维,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人生。父母应该怎样教孩子学会正面思维,拥有积极乐观的精神呢?

d.保持和睦愉快的气氛,给孩子做出好的榜样

首先,拥有一个快乐和谐的家庭环境,是培养孩子正面思维的一个重要前提。父母不要在孩子面前吵架,不要大声训斥孩子。父母在教育孩子时要讲究方法策略,要给予孩子足够的尊重,不可粗暴武断地拒绝孩子的要求。其次,父母还要给孩子做出好的榜样。父母如果平时总喜欢唉声叹气,看待问题消极悲观,或者总是心情不快,悲伤抑郁,孩子自然会受到极大的影响。因此父母也要多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生活,以自己的快乐、开朗去感染孩子。

e.让幼儿学习接受挫折,父母对孩子的不合理要求,要说“不行”、“不可以”。

当幼儿情绪激动时,可用“忽视、不理会”、“转移注意力”等策略让其平息怒气,之后再说明道理。另外,必须鼓励孩子做通过努力才能完成的事情。当他失败时,要支持鼓励他或提供适当的帮助,让他体会通过努力获得成功的喜悦。变挫折为挑战,变失败为成功,使孩子的自信、自尊与内省智能得到培养和发展。

10-12个月宝宝的条理性培养

老听到有些爸爸妈妈的抱怨:“我家宝宝2岁了,总喜欢把玩具、奶瓶、毛娃娃什么的都摆摊似的放在地上,有的被踩脏了,有的被踢到桌子底下了。我每天帮他收拾好几次,但他一回家,又把东西全放到地上了。后来,我直接让宝宝自己收拾了,没想到他不愿收拾还闹别扭。到底怎么可以让宝宝有条理,把玩过的、用过的东西放回原位?”

其实,专家指出,宝宝在10-12个月已经学会取东西和放东西,各位爸爸妈妈应该抓住这个肢体发育时期,锻炼宝宝的条理性。

宝宝在10个月大的时候,已经能快速地、灵活地爬到自己想去的地方,而且能独自站立一段时间,也可以推着推车走几步,肢体已经比较协调,发育得比较好,动手意识也很强。因此,这时的宝宝可以灵活地拿起各种东西,和随意的把东西放下,再拿其他的东西,而且还可以把东西自由摆放玩乐。

刚开始,可能很多妈妈都没有注意到让宝宝自行“收拾”这个概念,放任自流地让宝宝随便把玩具放在地上,甚至乱扔。但如果父母能在这时候稍微注意,就可以帮助宝宝养成自己收拾东西的习惯,从而培养宝宝的条理性。

培养宝宝爱收拾,好条理的3妙招:

1.用通俗易懂的道理教导宝宝

为宝宝的玩具准备一个箱子,告诉宝宝这个箱子就是玩具的“家”,如果宝宝不把玩具放回箱子,就意味着玩具“无家可归”了,这时候,玩具就会“哭”了,甚至会“离家出走”哟!

如果宝宝是喜爱自己的玩具的,一定会表现出紧张和担心的。这样宝宝就会注意收拾自己的玩具,而不让自己的玩具“离家出走”,这时候应该夸奖宝宝是个好主人。如果宝宝依然采取不理睬的态度,妈妈可以收起宝宝最喜爱的玩具,告诉宝宝玩具已经“离家出走”了,如果宝宝表现紧张和答应以后一定会收拾,才把玩具还给宝宝,并为故事编一个完美的结局。

2.以身作则教导宝宝收拾玩具

宝宝总是喜欢观察和模仿父母的行为。各位爸爸妈妈可以根据宝宝这个特点,特意在宝宝帮宝宝面前收拾玩具,而且尝试邀请宝宝一起加入。这时喜欢模仿的宝宝,应该愿意和妈妈一起收拾玩具,妈妈也应该好好很享受这个亲子过程,并且对宝宝的主动参与给予赞扬和鼓励。

如果宝宝太淘气,还是不愿意参加收拾的话,也没关系,不用太责备宝宝,否则宝宝就会厌恶收拾这种行为,因为自己总是要挨骂。但一定要让宝宝观察妈妈收拾整理玩具的行为。这样将有助于培养宝宝自己收拾东西的好习惯。

3.醒目标记助孩子增加条理性

为了使宝宝记住物品的位置,各位爸爸妈妈可以考虑在物品上贴一些色彩鲜艳的标记,并且相对应的在柜子、书架、书桌、盒子上也贴些和物品颜色相同的、醒目标记,让孩子有意记忆。如,娃娃是发展椅子上的,可以贴一张小的红色的标记在娃娃上,再贴一张红色的标记在椅子上,一段时间后,当宝宝记住位置了,就可以更换其他物品了。

本文Hash:fa2d197345e30598e1f1a3ce99b79c7813b8e5c1

声明:此文由 梦相随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