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如何Hold住宝宝的反叛期

畅畅妈:

我清楚地记得,畅畅在1岁8个月的一天,试探着说了一句“不好”,重复了几遍后,她似乎觉得这句话无比美妙,于是嘴上整天挂着“不好”。

“穿衣服吧?”“不好!”

“尿尿去吧?”“不好!”

“睡觉吧!”“不好!”

我恶作剧地来了一句:“不好。”她想都没想就说“不好”!愣了几秒钟后,有点不好意思地笑了。

壮壮妈:

我们小区里和壮壮前后脚出生的孩子有七八个。记得当他们陆续进入2岁,突然之间变得问题多多。有的一夜之间从腼腆小生变成暴力小子,打、砸、抢,样样无师自通,小朋友见之,四散逃窜;有的原本听话乖巧,让叫阿姨就叫,却突然间变得死不张口;有的不好好吃饭,不好好睡觉,把个“不”字当口头禅……总之,让全家人头痛,软硬兼施,无所适从。

我也不知道从哪天起,经常被壮壮气得暴跳如雷、七窍生烟,一改往日的和风细雨,很难控制自己不冲他发火。有老太太还打赌似的跟我说:“他再长大点儿,你就该上手打屁股了!不信咱到时看。”

人生真是一步一个坎儿,到了2岁,果然“进步”了。家里有个2岁孩子,简直无时无刻都能炸开锅!

专家说:

这些都说明,孩子已经进入了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第一反抗期。

大人说东他们往往朝西,让走他们往往要坐,还常常会在人多的场合让大人下不来台,“不听话”很生动地描述了孩子们的真实状态,他们似乎热衷于跟大人作对,老辈人有一句俗话叫“孩子到桌子这么高就不好管了”,管理好叛逆期的孩子,是有一定难度的,何况还是一个都未必能说一整句话的孩子。

这时的孩子已经开始形成自己小小的“内心世界”,他想要拥有这个世界,而父母却总是希望他“听话”,这就使他总感到自己处处受限、被干扰;他只想让别人按他的想法做,而自己的能力又有限,往往只是别人在支配他;他的好奇心和探索欲空前活跃,可行为表现却多是破坏性的或出格的。

所有这一切令父母难以忍受,也让孩子自己经常遭受挫折与烦躁,因为他的尝试通常是败多胜少,比如他想自己吃饭,却怎么也不能把饭准确地送进嘴里,而他的语言能力又难以表达那些失落和不安,所以他就会发脾气、大哭大闹。

*反抗不是坏毛病

曾有专家做过这样的研究:将2~5岁的幼儿分成两组,一组反抗性较强,另一组反抗性较弱。结果发现,反叛性较强的幼儿中,有80%长大以后独立判断能力较强;反抗性较弱的幼儿中,只有24%长大以后能够自我行事,但是独立判断事情的能力仍比较弱,常常依赖他人。因此专家认为,反抗行为有时候意味着孩子有其独立自主的想法,不受干预也不受支配,这正是孩子发展判断力的良好时机,值得父母重视。若只一味要求孩子服从你,那么他的判断力就难以发展。

所以,对于6岁前的孩子,反抗不是什么坏毛病。

这是一个正常的心理发展过程,说明孩子长大了。父母要做的不是跟他对抗,而是帮助他顺利度过这一时期,减少反抗表现,并抓住这个关键期,发展孩子的独立能力。比如鼓励孩子的独立行为,进行生活自理能力培养;尊重他,尽量不用命令的口吻对他说话;在他独自游戏的时候尽量做个旁观者,不要总是指手划脚;多给他参与生活实践的机会,让他经常有事可做。

想自己吃饭是这一时期孩子热衷的事。据美国研究婴儿能力发展中心的研究发现,那些被顺应了自己吃饭这一需求的孩子,不仅学会了独立吃饭,同时还发展了自理能力、手眼协调能力和自信心。

孩子的目的不一定是想要自己吃饱饭,他的兴趣是在“自己吃”这一过程。所以,可以先把他基本喂饱了,再由着他自己折腾去;或者喂饭的时候给他一把勺,边喂边让他自己“吃”。宝宝几乎满脸沾满饭粒,但他不管这些,他只满足于“自己吃”的快乐。

*反抗期跟亲子关系的程度没必然联系

既然“不听话”的孩子难缠,肯定就有人问,是不是亲子关系处理得好的孩子不会叛逆?答案是否定的,两岁左右的叛逆完全是一个成长中的必然,孩子们都会经历,只有叛逆强弱程度和持续时间长短的差异,而家长如何应对才是体现抚养质量的指标,并且会影响到孩子将来的性格走向。

叛逆行为一般都源于对某种约束的反抗,青春期如此,两岁的“第一反抗期”也是如此。

为什么孩子会“不听话”呢?最主要的原因是,他们的自我意识提高了,终于能把自己和周围的环境区别开来,不满足于大人让他们做什么,强烈要求行为独立,迫切地想成为自己行为的主人。即使还没学会用“我”来指代自己,他们也会用名字甚至说“宝宝”来表达想要做什么:“宝宝自己拿”“宝宝自己走”……大多数宝宝在学会说“我”之前,有一段时间弄不清“你”和“我”的差异,也许他老听见我们称她为“你”,于是她就管自己叫“你”,就这样,他也常常急切地说“你自己要怎样怎样”。事实上,这个阶段的孩子是独立性和依赖性并存的,他们渴望挣脱大人去探寻未知世界,但一旦感知到危险,又会马上回到温暖的怀抱。

*叛逆会持续一段时间

孩子的成长不会像闹钟一样精准,很难准确地说孩子从哪一刻开始叛逆,从哪一刻就不再叛逆。孩子会在叛逆与环境对他的修正中逐渐明白一些规则,最终逐渐形成自己独立的人格。孩子的“不听话”或者犯错误都是他们在进行适应环境的尝试,从那个襁褓里宠物般的乖宝宝,到现在不断挣脱你的手去干你不让他干的事情;或者用有限的语言跟你顶嘴;或者赖在秋千上就是不下来;或者干脆就在商场的地上撒泼打滚,孩子的成长是无声的,这个恼人的阶段来了,作为家长的我们不要试图逆转这个过程,希望他们回到那个只关心吃喝的阶段,尽管我们会在他们的成长旅途中付出更多的精力和耐心。

怎样对待反抗期的宝宝?

童童妈:转移注意力

我每天为了把儿子从澡盆里“请”出来发愁。宝贝儿子太爱玩水,每次都是要硬把他从水中抱出来,接下来就是哭得气都接不上来,通常照着20分钟哭。几次下来,我几乎要崩溃。

强攻不行,就得智取。我就试着转移儿子的注意力。当他玩水不肯出来时,拿一件好玩的玩具,但一定不要是水中能玩的。儿子想要,我就借机让他先出来,到床上再玩。

儿子最盼望的时刻就是“睡前故事”时间,我对他说:“洗完就出来,妈妈给你讲故事,你今天最想听什么故事呀?”儿子开始把注意力转到故事上,再顺势来一句:“走,咱们挑故事书去。”儿子就顺理成章地被抱出水。

专家说:

当孩子乱发脾气、胡搅蛮缠的时候,我们一般都先给孩子讲道理,和他商量着来。但处于反抗期的孩子,道理往往是讲不通的,他们是“为了反抗而反抗”。孩子在与大人的抗衡中积累着“攻守”经验,了解到父母的处世原则。在与成人的对峙里,孩子体验到自身的坚持和退让,能对他人产生不同的影响和结果。胜利使他获得成就,同时也留下深刻的经验记忆;失败使他失望,但同样会鼓动他重组经验再次突围。所以我们说孩子“第一反抗期”的种种“反常”变化,并不是无 缘无故的“逻辑混乱”和“行为失控”。

设法转移孩子的注意,用另一种使他更感兴趣的事来吸引他,把他从正在跟你纠缠的事上转移出来。年龄越小的孩子,这招越灵。

小熊妈:冷处理

有次小熊生病,不能上幼儿园。小孩子病一场,脾气就长不少,这回我算是领教了。小家伙把撒娇耍赖发挥到了极致,有些事情我认为是确实不能满足他的,比如,他不许我吃饭,只能陪他玩——我就会严厉地告诉他:“妈妈把饭吃完就会陪你玩儿。妈妈不吃饭,没有劲儿,也会生病的,就不可能再陪你玩儿了。”但他还是不依不饶。我又说:“如果你还这样不讲理的话,我就不理你了,等你什么时候讲理了,我再跟你玩儿。”他再纠缠,我就真的不再理他,接着吃饭。可每到这时,家里立刻就会有人冲上去安抚他,而他又不买账,最后还得我出面收拾残局。

专家说:

这种事情很多家庭都会遇到,我们自己有时也做不到冷处理,因为那个孩子在那儿闹得实在是太让人心烦了!而且,很多大人都有一种想法,认为孩子哭闹就该去哄、去劝,置之不理是不负责任的。所以,经常是孩子一边大声哭闹,大人一边大声哄着,而且双方的声调都会越来越高,吵得筋疲力尽方才罢休。

所谓冷处理,就是暂时走开,不搭理孩子,让他自己慢慢冷静下来。看似很简单的方法,可是一到了实际运用时,不知道有几位父母能够做到。因为,更多的时候,你实在没办法无视孩子以及他的“可恶”行为的存在;或者是你总想尽快结束这种混乱局面,等不得他冷静下来。

冷处理,就是要让孩子冷静下来。冷静需要时间,需要有情绪转化的过程,这就是冷处理的作用。如果大人不给孩子这个时间和空间,并且自己也不冷静,只会加重孩子的负面情绪,让他更加心浮气燥。长此以往,想培养孩子的好脾气就有难度了。这就像在幼儿园里,老师的嗓门越大,孩子们越是听不见,老师轻轻说一句,孩子们却都安静下来了。所以说,孩子发脾气了,我们可要先控制好自己的脾气。

10招应对反抗期宝宝

1、不要发脾气,那没用

经常见到的场景是,大人越发脾气,孩子越不听指挥,僵持一番后,还是大人屈服。一个比较好的方法就是,实在难以遏制自己的愤怒时,不妨冷处理一下,跟叛逆期的孩子不要针尖对麦芒。

2、不要骤然叫停

叫停的结果是,他们一定会用大哭大闹,甚至撒泼打滚来对抗。我觉得比较好的办法是提前告知,而不是突然禁止做某事。

3、孩子没有时间概念

不要和孩子说还剩多久,因为两三岁的孩子没有时间概念,类似于数数的做法至少是有效的,等到孩子能够体会时间长短后,再去培养他们的时间观念不迟。

4、任何时候都不要恐吓孩子

家长希望用吓唬来让他们惧怕的做法非常值得商榷。无法兑现的惩罚,就跟无法兑现的奖励一样,不可轻易许人。

5、不要在孩子面前撒谎,哪怕是善意的

诚实是非常高贵的品质,我们在教育孩子要讲诚信的时候,必须先做到“言必行,行必果”。家长的实际行动比讲多少次“狼来了”都要管用。

6、用选择代替服从

如果简单命令孩子无效,不妨试试让他们做做选择题,既能增强他们的主动性,又不会削弱我们的影响力。

7、不要过分强调错误

孩子犯错误未必都是故意的,也许会有种种原因,我们当一一辨识,该指导就指导,该批评就批评,需要注意的是,无论用什么方法都不要过分强调这个错误。

8、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偶尔让孩子吃吃亏

< p>家长确实需要看护好孩子,但从另一个角度看,如果每次都是我们替他们辨别,他们未必真正明白危险的所在。在加强监控,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可以让孩子吃吃亏。

9、因势利导会卓有成效

蒙台梭利曾经说,当我们给孩子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后,唯一要做的工作就是等着他们长大。等候长大,肯定不是无所作为,只是顺应他们成长的规律。

10、避免孩子无谓的哭泣,但孩子哭了也不要怕

孩子的哭是一种语言,传递很多信息,其中有一种是不满,为什么会不满?家长跟孩子的很多冲突来自于没弄明白他们到底想做什么,所以我们首先要做的是,尽量地读懂他们。

妈妈妙招分享:

天蓝海蓝:两岁的孩子开始迷上涂鸦,墙壁是天然的画板,如果告诉他:“不,我不允许你在墙上乱画。如果你喜欢画,我可以给墙贴上一层纸,你往纸上画好了。”这样你转身以后才能放心,他要画在纸上而不是墙上。

亲宝贝:你可以禁止宝宝去动你书架上的书,如果你同时给他一个属于自己的小书架,他会很乐意照顾自己的小天地,而不再去骚扰大人的领地。

雪儿妈:用选择式的问题向孩子发问。如天气冷了,想让孩子戴帽子,可采用征询的口气引导孩子:“你是戴米老鼠的帽子,还是这顶红色的?”而不是直接命令他:“你得戴帽子!”

小文子:让孩子做事应提早通知。要开饭了,在饭好前就提醒:“看完这集动画片,我们就吃饭。”等到饭菜上桌,再想关电视,孩子绝不会从命的。

家有顺顺:我们还可以表面“顺其言”而实质“反其道”。比如对于不爱喝水的孩子,非让他喝他理都不理你。但如果我说:“不想喝就别喝,渴了再喝。我可想多喝一些水。”看到妈妈喝水,他可能会跟着要水喝的。

如何Hold住宝宝的第一个反抗期?

有没有发现,宝宝才两三岁,就开始小逆反了。快穿衣,不穿!来喝水,不喝!去午睡,不睡!……无论你对他说什么,让他做什么,他都会回应你“不”!恭喜你,宝宝的第一反抗期到了。不妨对照一下漫画家妈妈粥悦悦笔下的“叛逆小孩”,看看你家宝贝的表现如何?

看到这一幕幕令人崩溃的场景,很多妈妈一定感同身受吧。可是你知道吗?宝宝的叛逆,其实是他成长过程中的必经之路,心理学上称之为第一反抗期。宝宝说“不”,其实大有道理哦。

宝宝叛逆的三大理由

强烈好奇心一时难满足

宝宝两三岁后的好奇心越来越强,求知欲旺盛,什么都想摸摸、碰碰、看看,想探索所有不知道的领域,却不太知道危险和安全的概念。结果往往是大人越反对,宝宝越想去尝试;好奇心越得不到满足,宝宝就越发叛逆。

徘徊在独立和依赖之间

粥悦悦认为:“两三岁的宝宝已经开始有自己的主见了,他们对世界充满了好奇,想要挣脱爸爸妈妈的怀抱,来表现自己,但事实上又离不开父母的怀抱,于是矛盾的小人开始各种小叛逆。”

的确如此,宝宝在这个年龄段的心理状态会比较矛盾,一方面想要自己做事,一方面又能力有限,尚需依赖爸爸妈妈,自然而然就和自己较上劲了。

渴望表达意愿,语言能力有限

两三岁的宝宝迫切想要独立,想要让爸妈知道他的想法,但他的语言能力还比较有限,不太会表达,情绪激动的时候,不得不用哭闹、打人等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意愿。表面上看是宝宝爱发脾气,其实是宝宝迫切想要表达自己哦。

帮宝宝顺利度过第一反抗期

了解了小宝宝叛逆的原因,你就不难发现,解决问题的关键是先要和宝宝共情,站在宝宝的角度思考,然后用他能接受的方式解决问题。

漫画家妈妈粥悦悦的高招

粥悦悦早就看透了宝宝的小心思,针对不同的问题,找到了具体有效的解决方案。

穿衣好比钻洞洞:谁说穿衣没意思,想象成钻洞洞、钻隧道,宝宝自然就欢喜了。

可爱牙膏助刷牙:害怕宝宝不爱刷牙,用可爱的牙膏吸引他,一定奏效。

洗脸为了赶走眼屎先生:宝宝爱干净,当然怕脏脏的眼屎先生喽。

汽车要加油,宝宝要喝水:小汽车没油跑不动,宝宝不喝水当然没力气啦。

求抱抱,不如玩开火车:只要是好玩的游戏,宝宝再累也不会拒绝哦。

Parents支招:从游戏中找到乐趣和需求,亲子沟通更有效

对于两三岁的宝宝,游戏是最理想的沟通方式,可以起到亲子间双向翻译的效果。一方面,宝宝通过游戏完成该做的事,不仅找到乐趣,满足了好奇心,而且表达了渴望爸爸妈妈关注的需求。另一方面,父母通过游戏和宝宝交流,把关爱、鼓励、告诫等意愿以宝宝理解的方式告诉他,让宝宝会更乐于接受。你看,漫画家妈妈粥悦悦想出的高招儿,就是一系列有趣的游戏哦。

只要你花些心思,很多事情都可以变成游戏。比如,便便时间,如果宝宝只顾着玩,不肯去坐马桶,你可以和他玩“飞机喷气”游戏:拖起他的身体,像起飞一样,然后降落到卫生间,告诉他小飞机要喷气啦!这样做,宝宝是不是更愿意配合呢。或者,宝宝不想午睡时,你可以和他玩“陪睡睡”游戏:告诉他绒毛兔、小汽车等伙伴都累了,需要休息,请他陪伴小伙伴们一起睡觉,睡醒了才有精神继续工作,这样是不是更容易被宝宝接受呢?

Parents支招:尊重+支持宝宝,帮他树立自信心

正因为宝宝年龄小,所以更需要父母的尊重和鼓励,才能逐步树立起自信,真 自己做主。宝宝在矛盾为难的时候,明智的父母应该从旁支持,助宝宝一臂之力。

●对宝宝自己的事情,只要他能够做又愿意做,就要放手让他自己去做,不要横加干涉或包办代替,这样宝宝才能从父母的信任中,提高自信心,增长自己的能力。

●父母可以有意识地与被动的宝宝商量家里的事情,鼓励他自己做。做得好要给予表扬,做得不好也不要批评,而是多加鼓励。

●对待宝宝的反抗行为,父母要处理得恰到好处,既不能一味满足,也不能过多限制。否则容易造成宝宝的任性,或挫伤宝宝的自尊。

Parents支招:让宝宝了解自己的情绪,鼓励他多表达

宝宝两三岁左右,会体验到很多以前没有的情绪情感,比如快乐、悲伤、愤怒、恐惧、厌恶等,但宝宝还不大能理解这些情绪,也还不太会调节情绪。要想学会管理情绪,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还需要假以时日。

处于第一反抗期,宝宝时不时会闹情绪。父母要做的不是如何把情绪压下去,而是和宝宝共情,帮助宝宝疏导情绪,鼓励宝宝把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比如:“你是不是很失望,我也是。”“我知道你很伤心,想哭就哭吧。”这样做能让宝宝感受到,他自己的情绪是被你接纳的,并且通过你的

描述,宝宝能掌握更多的情绪词汇,如果再次体验到同样的感受,就知道怎么表达了。

情绪激动的时候,深呼吸能够帮助宝宝平复情绪,因为深呼吸可以减缓呼吸和心率,让更多的氧气进入大脑。在宝宝闹情绪的时候,不妨帮他一起做几个深呼吸。你可以伸出食指,假装是蜡烛,和宝宝一起吹“蜡烛”,来帮他做几次呼吸,让他慢慢平静下来。

Tips:关于第一反抗期

在儿童的心理发展过程中,2~5岁和12~15岁分别有两次特殊的发育时期,分别称为第一反抗期和第二反抗期,表现为情绪不稳,我行我素,不听话,不愿让别人干涉自己的事。

在第一反抗期,宝宝主要表现出什么事都要自己做,自己吃饭、自己拿勺叉、自己想干很多事。不让他做,他就会哭闹,本来听话的宝宝,会变得烦躁,不配合,不听话。尽管叛逆在不同的宝宝身上表现程度不同,却是一种普遍现象。面对宝宝的各种叛逆,父母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会产生不同的结果。

本文Hash:83b2e5834e82026dc1f12601ad24a75dba59d8ff

声明:此文由 梦相随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