晒太阳或补维D可防乳腺癌

最新一期《美国流行病学杂志》发表报告说,多晒太阳可增加体内维生素D的含量,具有预防乳腺癌的作用。

该报告由美国南加州大学肿瘤中心和维克森林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共同完成。研究人员选择了居住在旧金山海湾的1788名乳腺癌患者和2129名正常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便携式反射计测定他们额头和腋下皮肤颜色的深度,并根据两者的差值将研究对象的日晒程度分为低、中、高3组。然后研究人员对乳腺癌患者和正常对照人群的皮肤颜色进行比较。结果发现,原来皮肤颜色较浅者(表现为腋下皮肤色浅),其日晒的时间越长(表现为额头的皮肤色深),患恶性乳腺癌的几率就越低。

该研究小组负责人约翰博士认为,多晒太阳可以促进体内维生素D的合成,因此可以减少恶性乳腺癌的发生率。不过研究人员也发现,日晒只对那些皮肤颜色较浅的人才有这种效果。研究人员还指出,女性可以通过其他途径摄取更多的维生素D,因为日晒过多对机体会有一些不良影响,如可增加患皮肤癌的风险。□廖联明

宝宝晒太阳补维D防佝偻病

  宝宝长得好、长得快,都是父母们的心愿。医生提醒,长得快的宝宝身体营养吸收和代谢得更快,一不小心,就会出现“供不应求”。医生建议,对于“快高长大”的宝贝,爸爸妈妈们应当更加注重科学喂养,勤晒太阳,多多练习翻滚坐爬,一项都不能偷懒。

  长得快也会得“佝偻病”

  吱吱的宝贝刚满7个月,长得又白又胖,十分可爱。上周,吱吱带着宝宝去做儿保,医生却告知宝宝骨密度低,是佝偻病。对此,吱吱十分不解:宝宝吃得好睡得好,活泼又可爱,怎么会缺钙?!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新生儿科主任黄为民介绍,佝偻病有许多种,最常见的就是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医学上对该病的定义是由于儿童体内维生素D不足致使钙、磷代谢失常的一种慢性营养性疾病。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特征是:由于钙磷代谢失常,使得正在生长的骨骺端软骨板不能正常地钙化,而造成骨骼的病变。

  佝偻病多发在体弱、腹泻、缺乏阳光的婴儿身上,但不代表发育中等以上水平的宝宝不会患。黄为民称吱吱宝宝所得的佝偻病和补钙也是没有关系的,“宝宝生长发育过快,如果体内的维生素D不足,钙充足却吸收不了,就有可能患此病”。

  维D最好通过阳光补充

  “5 岁以下儿童、孕妇、乳母都是维生素D缺乏的高危人群。”黄为民解析,现在很多爸爸妈妈都知道科学喂养的重要,宝宝基本上都不缺营养。但是,尤其是住在大城市里的宝宝,由于空气、环境等种种原因,很少接触阳光,接触户外,因此即使每天都有充足的营养,但是却吸收不好。如维生素D,就需要通过阳光来补给,没有阳光,单纯靠口服维生素D滴剂,钙也不能很好地吸收。

  黄为民提醒,并非晒太阳就可以 “万事大吉”,“如何晒”也是要讲方法。建议夏季在早晨8点前,傍晚5点后将宝宝脱光光在阳光下晒15分钟,休息一下,再晒15分钟,其作用比穿着衣服晒一个小时还要好;最好每天都能晒晒,不要隔着玻璃、树阴、纱布,直接晒,加起来一天有两个小时(穿衣状态,不穿衣一个小时),就足够了。

  提醒

  确诊佝偻病还需依据生化指标

  黄为民介绍,佝偻病发病的早期,会出现哭闹、睡眠不安、汗多枕秃等表现,在宝宝开始站立、学走路时可能出现X形腿或O形腿。“宝宝夜啼、出汗多,由于汗水刺激,宝宝睡不安稳,就经常摇头擦枕,以致枕后脱发 (枕秃);又比如宝宝出现佝偻病,坐久了,由于腹压使得肋骨外顶,就可能出现肋骨外翻,但如果是左侧稍肋骨外翻,则可能是胃吃饱后坐久后产生的,妈妈不用太过紧张,未必就是佝偻病。”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典型症状是,宝宝数月大时出现夜啼、多汗、继而头颅会呈“方盒样”,1岁左右肋骨呈“串珠”状,手腕、脚踝处的骨骼增厚,就像戴着手镯、足镯一样。这些典型症状也就是诊断佝偻病的依据之一。

  久久健康网母婴频道的小编温馨提示:佝偻病的诊断还需要依据生化指标来判断:查微量元素、血钙都不能作为诊断的依据,诊断佝偻病的生化指标是看血清1,25-(OH)2D3是多少,这才是一个可靠的指标。

  (编辑:荀满满)

夏季BB晒太阳可停补1-3个月维D

10个月大的乐乐晚上睡觉时总会出很多汗,她还出现了枕秃(脑袋跟枕头接触的地方有一圈儿头发明显稀少)。有着丰富育儿经验的乐乐的奶奶很肯定地说,孙女是患了缺钙造成的佝偻病,于是让乐乐妈去药店买一些钙制剂给乐乐吃。

出于慎重起见,乐乐妈带乐乐去医院做了检查,结果发现,虽然乐乐确实患了佝偻病,但是并非钙摄入不足,而是缺乏维生素D,进而引起钙吸收障碍所致。医生说,乐乐需要补充的不是钙制剂,而是维生素D。

孩子出生后两周~两岁,都要预防性补充维生素D

郑州市儿童医院儿童保健部副主任医师朱晓华说,佝偻病是一种婴幼儿期常见的疾病,是由于维生素D缺乏引起体内钙、磷代谢紊乱,而使骨骼钙化不良的一种疾病。佝偻病患儿会出现夜惊、枕秃、多汗、牙齿发育不全等症状,严重者会出现鸡胸、X形腿、O形腿等骨骼畸形。此外,佝偻病还会造成孩子抵抗力下降,容易合并肺炎、腹泻等疾病,影响生长发育。

预防佝偻病的发生,首先要让孩子获得足够的维生素D,然而,两岁以内的婴幼儿生长发育很快,机体对各种营养物质的需求量也比较大,因此很难从食物中获得足够的维生素D,于是《佝偻病早期综合防治方案》建议,孩子出生后两周,最晚4周,就要开始预防性补充维生素D,即每日补充400国际单位的维生素D,一直补到孩子两岁。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在最初3个月应每日补充800国际单位的维生素D,以后减至每日400国际单位即可。

孩子两岁以后,生长发育速度减慢,户外活动增多,饮食日益多样化,一般已不需要预防性补充维生素D了。

预防性补充维生素D的婴幼儿,夏季可暂停1~3月

人们除了从饮食中可以获取一部分维生素D,经常晒太阳,通过紫外线照射皮肤也可以促进机体维生素D的合成。朱晓华说,夏季,孩子们外出活动的机会多了,加之阳光中的紫外线比较强,孩子们很容易就能获得人体所需的维生素D,对于预防性补充维生素D的孩子来说,夏季完全可以通过经常晒太阳来代替补充维生素D。

很多家长可能觉得,夏季阳光中的紫外线太过强烈,而婴幼儿的肌肤又很娇嫩,经常晒太阳很容易引起皮肤问题,甚至会导致中暑。朱晓华指出,所谓晒太阳,并不是把孩子直接放在太阳底下晒,而是要选择在阳光不是特别强烈的上午8点~9点、下午6点~7点,让孩子在树荫下或阴凉处等阳光不能直射到的地方玩耍或休息两个小时,让孩子的头、手、脚以及能露的地方尽量露出,这样,阳光中的紫外线会通过树叶、地面反射或折射到孩子暴露出的皮肤部位,在不损害孩子皮肤、不导致孩子中暑的情况下,促进机体维生素D的合成。

“在夏季,如果家长可以做到经常带孩子进行户外活动,那么预防性补充维生素D的孩子就可以暂停补充1~3个月,等到了秋季,再开始补。”朱晓华解释说,维生素D并不是补得越多越好,它是一种脂溶性维生素,并不能通过尿液直接排出体外,一旦摄入过多,容易在体内大量蓄积引起中毒,孩子可能出现恶心、呕吐、烦躁不安、低热,继而出现腹泻、酸中毒等,严重者可出现肾、血管、心肌、肺、皮肤、角膜等组织钙化,引起肾功能损害等。

另外,需要提醒的是,夏季孩子进行户外活动时出汗比较多,所以要为宝宝准备一些水。

一旦确诊佝偻病,夏季除了晒太阳仍须补充维生素D

预防性补充维生素D的孩子,夏季可以通过晒太阳来代替补充维生素D,但是如果孩子已经出现夜惊、多汗、枕秃等佝偻病的症状,家长就要及早带孩 去医院检查。倘若医生通过症状并结合骨碱性磷酸酶活性测定、骨密度检查等确诊孩子患了佝偻病,这时,即便在夏季,即便孩子外出活动比较多,还是要在医生指导下补充维生素D。

“有一点要提醒,很多家长会带孩子进行血钙检查,一看血钙检查结果正常,就认为孩子不缺钙,更不会缺乏维生素D,事实上这很不可取。”朱晓华说,早期缺钙,血液中钙含量不足时,机体为了维持平衡,将骨骼中储存的钙质吸收利用,导致血钙检查是正常的,但事实上机体已经缺钙了。

本文Hash:1d51c5f4d51c07e5219f34a3e36fc8e64bd69814

声明:此文由 BitettFan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