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脑膜炎的诱因?该如何治疗?

  新生儿抵抗力低,免疫功能未完善,没有防御能力,一旦皮肤破损后或致病菌附着在皮肤上就会滋生成为感染灶,成为侵入体内的门户,那么新生儿脑膜炎有什么症状呢?

  新生儿脑膜炎,又被称为是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新生儿化脑、新生儿细菌性脑膜炎。相对于成人性脑膜炎由各种病菌、细菌、其他微生物引起的靠近大脑和脊髓的疾病,新生儿脑膜炎主要是指新生儿期化脓菌引起的脑膜炎症,是常见的危及新生儿生命的疾病,常为败血症的一部分或继发于败血症。

  新生儿脑膜炎在临床上的表现主要是为烦躁不安、哭闹尖叫、易激惹、严重者昏迷抽搐,有时表现反应低下、嗜睡、拒奶等症状。检查时,可在小儿口腔两侧颊粘膜上发现白色小点,周围发红,这些小点被称为麻疹粘膜斑。一般来说,新生儿脑膜炎伴随着高烧情况出现,发热第3-4天,小儿出现红色皮疹,开始出现在耳后、面部,逐渐向全身发展,此时体温较前更高,还可能有呕吐、腹泻、咳嗽等表现。

  新生儿脑膜炎如果发现及时、治疗及时,能大大降低新生脑膜炎死亡率和相应后遗症。

  新生儿脑膜炎的早期表现:不吃奶、吸奶无力、呕吐、多睡、不停地吵闹,当换尿布提起双下肢时会突然尖叫、惊哭、双眼发直、挤眼、歪嘴、吐沫,面部肌肉不对称抽动,某一侧肢体突然抽动或活动差,发热,前囟门膨出。

  前囟门是观察新生儿颅内疾病的窗口,新生儿主要解剖特点是前囟门尚未闭合,头颅各骨缝愈合不牢。前囟门也叫大囟门,位于头顶两块顶骨和两块额骨之间呈四边形,正常为2.5厘米X2.5厘米大小,平坦,略凹于骨缝边。而患脑膜炎的新生儿则前囟门明显增大且饱满,高凸出骨边,愈合不牢的各骨缝也会裂开,缝变大,这是由于颅内压力增高所致,有缓冲的余地,所以早期症状表现不很明显,细心观察,才能得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

  新生儿脑膜炎的诱因:如身上有小脓点,皮肤有破溃史,如口腔黏膜受到大的人为擦挫伤,如大人用口嚼食物喂无母乳的婴儿引起腹泻,久治不愈,失衡的肠道菌群进入血液到达脑膜也会引起脑膜炎;还有,新生儿头皮有血肿,用针刺破抽放血液而感染成脑膜炎等等各种诱因。

  清楚新生儿脑膜炎的症状表现之后,在孩子患病之后,也要知道主要的治疗方法。那么,新生儿脑膜炎如何治疗?

  1、抗生素治疗

  尽早、大剂量、足疗程,选择易进入脑脊液的杀菌剂。病原菌不明确时,可根据本地区的新近病原菌情况来选择抗生素,一旦病原菌明确则根据药物敏感试验选用抗生素。

  2、并发症治疗

  (1)硬膜脑下积液:少量积液无需处理。如积液量较大引起颅内压增高时,应做硬脑膜下穿刺放出积液。有的患儿需反复多次穿刺,大多数患儿积液逐渐减少而治愈。个别迁延不愈者,需外科手术引流。

  (2)脑室膜炎:进行侧脑室穿刺引流以缓解症状。同时,针对病原菌并结合用药安全性,酌情选择适宜抗生素脑室内注入,但疗效不确切,应尽量避免。

  3、对症和支持治疗

  (1)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定期观察患儿意识、瞳孔和呼吸节奏改变,并及时处理颅内高压。

  (2)及时控制惊厥发作,输注新鲜血浆、血或丙种球蛋白等。

  (3)监测并维持体内水、电解质、血浆渗透压和酸碱平衡。对有抗利尿激素异常分泌综合征表现者,积极控制脑膜炎的同时,适当限制液体入量,对低钠血症症状严重者酌情补充钠盐。

  (4)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在危重症患儿中的应用仍有争议。对于有长期发热、脑脊液蛋白高、外观浑浊等情况时,可小剂量短期应用以缓解病情。

  相信通过阅读本文,您对新生儿脑膜炎有了一定的了解,所以家长平时一定要细心观察自己的宝宝,留意宝宝的任何动作,发现异常一定要及时就医,以免耽误病情。

新生儿肺炎应该如何治疗?

(一)治疗

应采用综合措施,加强护理,保持呼吸道通畅,除保暖、供氧等外,应积极控制感染,针对不同病原予以抗生素治疗,适当限制液量,纠正酸中毒,对症处理,防治并发症。

1.一般治疗尽快清除吸入物,给氧,加强护理和监护,注意保暖,使患儿皮温达36.5℃,室内空气要新鲜,环境温度22~26℃,相对湿度在55%~60%。吸净口咽、鼻部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定期翻身拍背有利于痰液排出。

2.供氧有低氧血症时可根据病情供氧,维持血氧在6.65~10.7kPa(50~80mmHg),不超过16.0kPa(120mmHg),以防氧中毒。重症并发呼吸衰竭者,可用持续正压呼吸或气管插管后机械通气。

3.抗生素新生儿出生后一旦发现呼吸增快即开始抗生素治疗:细菌性肺炎以早期静脉给予抗生素为宜,原则上根据病原菌选用抗生素:

(1)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如金黄色葡萄球菌可用耐酶青霉素、第一代头孢菌素或氨苄西林(氨苄青霉素)。

(2)革兰阴性菌:大肠埃希杆菌等肠道杆菌肺炎可用氨苄西林和阿米卡星(丁胺卡那霉素),铜绿假单胞菌、重症或对一般抗生素耐药者,可选用第三代头孢菌素。

(3)B族溶血性链球菌肺炎:GBS肺炎可选用青霉素和氨苄西林(氨苄青霉素)治疗3天,以后用大剂量青霉素,疗程10~14天。

(4)李斯特菌肺炎:可选用氨苄西林(氨苄青霉素)。

(5)衣原体肺炎:首选红霉素,剂量为每天50mg/kg,共2~3周。

(6)病毒性肺炎:可用利巴韦林或干扰素治疗,单纯疱疹病毒可用阿糖腺苷或阿昔洛韦(无环鸟苷)静脉滴注。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可用利巴韦林(病毒唑)雾化吸入3~7天。

(7)厌氧菌感染:首选甲硝唑(灭滴灵)静脉滴注。

4.对症处理体温不升者应保温;烦躁、惊厥者及时进行镇静、止痉;止咳平喘、强心、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等对症处理。发生心力衰竭应给予吸氧、控制补液量和速度、使用强心药等。合并气胸,做胸腔闭式引流等治疗。

5.支持疗法

(1)保证营养及液量:保证营养供给,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2)增强抗病能力:输新鲜血或血浆,每次10ml/kg,根据病情可少量多次应用;应用人血丙种球蛋白或人血白蛋白增加免疫功能,对某些肺炎有一定疗效,500mg/(kg·d),可用3~5天。

(二)预后

新生儿肺炎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可遏制病情的进展,多数新生儿肺炎经过积极有效的救治能够完全治愈,不留任何后遗症和不会复发。但严重的肺炎,合并全身其他器官的感染或损害,如果是神经系统的损害,会有后遗症的可能。

新生儿脑膜炎的症状及治疗

  新生儿抵抗力低,免疫功能未完善,没有防御能力,一旦皮肤破损后或致病菌附着在皮肤上就会滋生成为感染灶,成为侵入体内的门户。

  新生儿脑膜炎的早期表现、吸奶无力、呕吐、多睡、不停地吵闹,当换尿布提起双下肢时会突然尖叫、惊哭、双眼发直、挤眼、歪嘴、吐沫,面部肌肉不对称抽动,某一侧肢体突然抽动或活动差,发热,前囟门膨出。

  前囟门是观察新生儿颅内疾病的窗口,新生儿主要解剖特点是前囟门尚未闭合,头颅各骨缝愈合不牢。前囟门也叫大囟门,位于头顶两块顶骨和两块额骨之间呈四边形,正常为2.5厘米X2.5厘米大小,平坦,略凹于骨缝边。

  而患脑膜炎的新生儿则前囟门明显增大且饱满,高凸出骨边,愈合不牢的各骨缝也会裂开,缝变大,这是由于颅内压力增高所致,有缓冲的余地,所以早期症状表现不很明显,细心观察,才能得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

  新生儿脑膜炎的诱因,皮肤有破溃史,如口腔黏膜受到大的人为擦挫伤,如大人用口嚼食物喂无母乳的婴儿引起腹泻,久治不愈,失衡的肠道菌群进入血液到达脑膜也会引起脑膜炎;还有,新生儿头皮有血肿,用针刺破抽放血液而感染成脑膜炎等等各种诱因。

  新生儿脑膜炎的治疗

  B组链球菌脑膜炎的治疗,建议用青霉素G每日50万u/kg或氨卡青霉素每日300-400mg/kg,加上庆大霉素每日0.75mg/kg。

  革兰氏阴性杆菌脑膜炎治疗较为困难,典型的用药氨卡青霉素加一种氨基糖甙类药物。第三代头孢菌素(如头孢氨噻)是治疗已证实的革兰氏阴性杆菌脑膜炎(或败血症)或那些肯定的败血症的首选药物。

  脑膜炎的特殊临床情况也影响抗生素的选择,例如生后一周内怀疑有败血症而给予氨苄青霉素和庆大霉素治疗的新生儿,以及出生几周后发生败血症和脑膜炎者应合并使用万古霉素及与以前不同类型的氨基糖甙类(如丁胺卡那霉素)或第三代头孢菌素(例如头孢氨噻)。

  具体的用药还是要结合不同患儿的具体病情来决定。

上一篇 下一篇?

本文Hash:51825ed1c996113c32cf628764452a1c2b0e1a2b

声明:此文由 maylee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