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的性格和心理如何形成?

  性格,也会慢慢“长大”

  心理遗传学认为,孩子的性格一半来自遗传,这包括直系亲属的DNA遗传以及血型遗传;一半则来自后天发展,包括孩子所处的生活环境、家庭氛围、教养方式,甚至包括居住条件和饮食习惯。并且随着孩子的慢慢长大,在社会生活中接触的范围扩大,他的性格趋向社会性,受环境的影响加深,成长道路中各种错综复杂的外要因素都会影响其性格的形成。事实上,在人的一生中,其性格都有变化和被重塑的可能。这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性格既有稳定性,又有可变性的特征。

  性格,从婴儿开始

  你是否也有同样的感受?似乎有些宝宝一出生就很乖巧,不哭不闹,家长带了就很省心;有的宝宝生下来后夜夜啼哭……差别为什么会如此之大呢?对此,儿童心理研究专家给出的结论是:这是由婴儿的先天气质决定的。气质是一个与遗传有关、属于先天的、新生儿自出生的瞬间即表现出不同的气质,而且具有相当的稳定性。这种气质随着宝宝日后在成长中的实践,慢慢就养成了特定的性格。

  以前人们一直认为,家长对待婴儿的态度和行为完全是由父母一方的个性、价值观念、教育观念和对孩子的期望决定的,然而,现代心理学的研究却表明,这种观点过于绝对。事实上,许多实验已经表明,婴儿本身的气质特征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父母对待婴儿的态度和方式。而婴儿的气质类型主要有3种:平易型、困难型和迟缓型。

  平易型婴儿:生活有规律、情绪愉悦、容易接受新事物、适应新环境、实现新要求,因而护理起来比较容易,父母也就更愿意对他提供更多的关怀和爱抚,对待孩子的态度也更积极。这些都会对亲子关系产生积极的影响,增进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感情,婴儿也会因此而觉得自己被父母关心、重视,因而情绪、行为表现都会更加积极,发展也会更为迅速。

  困难型婴儿:护理起来比较困难,他们的生活没有规律,情绪比较消极,他们很难对环境和父母感到满意,因此往往使父母感到束手无策,甚至认为自己是不称职的父母。久而久之,父母就会对孩子失去耐心,对孩子施加压力、催促孩子、或者向孩子让步,这些都会使孩子变得不耐烦、困惑甚至对父母产生敌意,从而形成一个消极的循环圈,这些孩子护理起来也就更为“困难”。

  迟缓型婴儿:和困难型婴儿有些相似,他们同样对洗澡、新事物和陌生人反应消极,但是由于他们的这些消极反应不如困难型儿童那样强烈,因而家长对他们也比较有耐心。

  “根本性格”——最真实的性格

  “根本性格”是心理遗传学中性格的深层部分,即:活泼、开朗、冷静、急躁等几方面受遗传影响很多,现在几乎已经成为定论。“根本性格”的遗传,关系到家庭气氛,而一个家庭轻松民主或严肃沉闷的氛围,又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最终性格的形成。

  在现实中,绝大多数人的性格为混合型,性格再开朗的孩子也有内向的时候,而急躁的孩子在处理事情中也会表现冷静的方面。是“根本性格”不起作用了吗?不!“根本性格”是在多数情况下、在关键时候起作用。面对一个只剩一半的苹果,有的孩子会满怀感恩地想:“太好了,我还有一半苹果”,而有的孩子会不免沮丧:“就剩下这半个苹果了!”

  谁会影响宝宝的性格?

  性格的形成是个体和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而人则是环境中的重要因素。

  0~1岁的宝宝生活需要完全依赖于成人的照顾,而每天烦琐的吃、喝、拉、撒、睡等生活照顾过程中,成人的性格特征、育儿方式、待人接物、兴趣爱好、言行举止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宝宝。如一个温柔细致,做事有条有理的成人在育儿过程中就会表现得细致周到,呵护有加,这就可能影响到宝宝,使他也表现谨慎细心的性格特征,而性格风风火火的成人也可能会影响宝宝,使他变得外向活跃,不拘小节。可以肯定地说,宝宝的照料者,也就是和宝宝接触最多的人,会对其性格的形成有着一定的影响。

  当然,宝宝还在不断地长大,在他今后的成长道路中还会有各种错综复杂的外要因素影响其性格的形成。事实上在人的一生中,其性格都有变化和被重塑的可能。这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性格既有稳定性,又有可变性的特征。

  近年来,一些西方心理学家通过研究告诫父母要关注3岁前的宝宝,因为他们的研究显示:在3岁前,宝宝的性格就已形成。

  Tips:

  母爱可改变婴儿性格和心理

  英国科学家称:母亲对子女的关爱方式能决定他们成人后的心理健康状况,因为母亲的爱抚能永久改变婴儿的基因活动,并对其行为和心理健康产生长期影响。因此,给婴儿多些亲吻、拥抱,将有助于孩子的心理健康。

(编辑:张蔚蔚)

如何培养宝宝的谦和性格

对于现在的每一个家长而言,谁都害怕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但我们仍然需要培养一个懂得谦让的孩子。谦让的品格与孩子最终在人生的竞争中获胜并不矛盾。

人生有很多挑战,而现在对于很多家长来说,培养宝宝是最为关键的一环,他们希望宝宝们健康快乐、乐观积极,并且在他们的性格中还希望有很大的谦和,因为谦让和竞争是平衡的关系.

根据儿童心理学家鲁道夫·谢弗的说法,长期或经常被要求压抑自己的感受和需求,为他人做出牺牲的孩子往往对自己的价值估计和判断会比其他孩子低。我们需要在竞争和谦让之间掌握平衡。指出:培养一个懂得谦让的孩子,不是培养孩子总是委曲求全或自我牺牲。

在有的时候出现了一些小状况,如有一些争端实在不算是问题。孩子在一起打架了,如果你的孩子只是偶然被打了,不用操心,下次没准儿局面就会反过来。如果你的孩子总是被打,总是被欺负的那个,那就需要思考一下,他为什么每次都被“选中”。一定有更深刻的原因,不是你当时去挡一下或告诉孩子打回去就可以解决的。

专家建议此刻大人在参与处理争端的时候,要注意补偿做出让步的孩子。比如,东东来做客,一定要玩丹丹心爱的小火车,在大人的干预下,丹丹委屈地把火车给了小客人。此时,家长可以表扬一下丹丹,或者从爸爸的书房里拿一般不给他碰的小物件让他玩会。谦让不是要剥夺孩子的权利,而是要让他们懂得有时为了缓和矛盾,跟别人更好地相处,我们需要让步。而这些让步往往也是有价值且会有补偿的,不是因为你没有资格去获得那些好东西。

让孩子自己去决定,很多时候,孩子并不想去争什么。一个玩具,别人实在不给,自己一会儿也就忘了或者索性去玩别的了。家长生怕孩子此一让就会让一生的想法,反而打破了孩子的自主选择,使孩子受制于他人和一时一地的外在处境。然而,对人的一生来说,内心强大才是真正的强大,才能使孩子在离开父母的庇护之后,面对生活的挫折和起伏能承担起责任,保护好自己和家庭。研究者早已发现,最能调节自我情感、使用自我转移策略的儿童,也往往是最能与同伴交往的儿童。孩子之间发生小争端的时候,让它去,让孩子自己去处理。根据心理学家班杜拉的社会认知理论,人对自己行为的后果一般会有两个看法,一是内控型的,认为自己的作为决定了后果;另一个是外控型的,认为外在的原因决定了后果,比如运气或他人。外控型的人在解决问题时,喜欢使用防御机制,而不是积极寻找解决方案,所以常常失败。每次面临冲突时,如果家长都鼓励孩子冲上去,或者一味要求孩子谦让,其实都是在以他人为坐标,而非孩子自己的需要和主动的行为为中心。

到底如何培养宝宝们的谦和心态,对于家长尤为值得深思,家长需要抓住宝宝的特点和心态,恰到好处地进行教导,为孩子的未来打下基础。

本文系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出处!

色彩影响宝宝的心理和性格

宝宝在很小的时候就对色彩很敏感,其实色彩还可以影响宝宝的心理和性格。父母可以看下文章多了解一些哦!

色彩与孩子的心理成长和个性发展影响重大。不同的颜色能给孩子带来不同的世界,家长能一早认识这点,在开发孩子的心智上就能更到位。从婴儿期开始早教过程就刻意用一些颜色引导宝宝。

色彩与孩子的心理及情绪,有着相当的关联性,是项灵敏的指示器,色彩偏好与性格有很大关系,孩子对色彩的选择,甚至可以透露出他当时的情绪是快乐还是忧伤。可以说色彩对儿童心理特征的影响无处不在。

当宝宝呱呱落地,第一次睁开眼睛时,是不能马上感受到色彩带来的美感。专家告诉我们,刚出生的婴儿是没有光感的,孩子的视觉要比其他感觉发育迟缓一些。不过很快,当出生五天左右,婴儿就会表现出对纯红色与纯黄色的偏爱,两个月左右就能正确区分红色和绿色了,四个月时能区分黄色和绿色。这些“好色”的小家伙们喜欢那些艳丽的色彩,脑袋会随着红色、黄色等明亮的物体而转动,喜欢玩彩色的玩具,喜欢看妈妈穿红色的衣服,而他们的绘画本就更加五颜六色……怎么会这样呢?那些色彩对于孩子来说有什么特殊意义与作用吗?我们该怎么对待孩子这种“彩色酷爱症”呢?

颜色,对孩子的心理健康与个性发展意义重大,眼睛是孩子认识世界的窗户,颜色是组成世界的重要元素。越是纯的、明亮度高的、饱和度大的色彩对视觉的刺激越强。如红、橙、黄、绿、蓝、紫等是视觉敏感色,容易引起孩子的注意。澳大利亚心理学家维尔纳的实验证明:儿童,特别是学龄前儿童,对于事物的认识、辨别、选择多是根据对视觉有强烈感染力的色彩进行的。可见色彩在儿童的视觉空间上,以及引起儿童心理注意的倾向上占有何等重要的位置。

此外,心理学家们很早就发现了颜色对人心理活动的调节作用。一般说来,红色容易使人兴奋,蓝色容易使人安静,绿色容易使人具有活力。

美国著名儿童心理学家阿尔修勒博士,曾进行过为期一年的儿童色彩调查研究。他的研究发现,对于孩子们来说,色彩有其固定的意义。一般说来,酷爱黄色的孩子依赖性较强,宁愿一辈子扮演小孩子角色;爱好蓝色的孩子则具有老大或自私的倾向;红色意味着性格较为刚烈,调皮而感情丰富;粉色除了象征着充满爱心以外,也意味着具有高度的审美观,优雅,温柔,体贴;紫色是爽朗的代名词,个性上较为随和,没有什么心机,具有宽容的胸怀以及极强的好奇心和上进心;喜欢橙色的孩子个性较为活泼外向,人缘很好,但有点自我中心,不懂得体谅别人,有点粗枝大叶。值得注意的是,如果你的孩子酷爱紫、黑、墨蓝等颜色时,就要探究其心理背景了。

当然,阿尔修勒博士的这些结论对于我们观察孩子的个性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但并不能绝对化。孩子对颜色的偏好与执着并非与生俱来的,它是在成长中受到家庭、环境、教育不同程度的影响而形成的。这提示我们:应重视色彩在孩子心理发展中的影响。因此我们在为孩子选择家具、玩具、图书时都应仔细考虑颜色因素,为孩子搭配出一个缤纷且健康的彩色环境。

那么,该怎样合理运用色彩来装饰孩子的房间呢?在运用不同色彩装饰儿童房间时我们应注意以下几点:

(1)体积较大的家具不宜用太过鲜艳的颜色,而应保持柔和的色调,如粉色、浅蓝色、淡黄色等,以减少过强的刺激。这样有利于心情的放松和平静,有利于睡眠以及形成固定的习惯 还有利于稳定个性的养成。

(2)体积小的、易于拿取的物件应采用鲜艳的颜色。鲜艳的色彩有利于视觉的丰富、思维的活跃。这样我们便可以在为孩子营造一个温馨柔和环境的同时,适当地刺激他的兴奋点,调动他的活力与积极性。

(3)可定期变换孩子室内的布置,这对于发展儿童的审美知觉十分重要。

(4)对于大一点的孩子来说,可让他们参与自己房间的布置。

本文Hash:62d27de3d6d654219443d3ad2dcd265e060131b5

声明:此文由 梦相随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