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期宝宝应该要如何护理

合理喂养

4个月以内的婴儿,要鼓励用母乳哺喂。母乳喂养婴儿在我国是一种良好的传统习掼。但近年来,母乳喂养率在我国各地城乡都比以往低。1983年全国21个省市自治区直辖市,采用统一的调查表格,统一的调查方法,共调查了95132例0-6个月婴儿,调查的主要对象为婴儿的生母。调查结果表明,o~6个月婴儿母乳喂养率在城市平均为47.9%,农村平均为74.0%,与世界卫生组织于1980年在上海召开的基层妇幼保健工作区间会议上所提出的指标(到1985年80%的婴儿有4个月的完全母乳喂养)还有一定的距离。影响母乳喂养率降低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要保证母乳喂养成功,首先需要全体医务工作者,尤其是妇幼卫生工作者的努力宣传、指导和科学工作者的研究。

在指导合理喂养过程中,要提请家长注意观察婴儿的粪便,特别是在婴儿开始逐步增添辅助食品后,可以帮助家长及时判断某种辅助食品的增加是否过量,婴儿的肠胃对该食物是否适应。若喂食过量和不定时,以及食物成分不适宜婴儿消化功能,都很容易引起婴儿消化功能紊乱或腹泻。本来婴儿机体营养储备就不足,腹泻时间一长,就会引起营养缺乏症,甚至贫血。因此,每当增添一种新的辅助食品,就应注意观察婴儿的消化功能。

促进感知觉发展

感知觉是一种简单的基本认识过程,它是人类对客观事物认识的第一步。一切高级的心理活动如思维等都是在感知觉的基础上产生的。因此,积极促进婴儿的感知觉发展,对他们的心理发展是极为重要的。

初生婴儿的视觉、听觉器官在结构上与成人基本相同。近年来的研究丧明,婴儿期是感知觉发展的快速时期。婴儿感知觉发展的大体趋势是:大约在生后第1个月末开始出现视线集中在某个物体上,4个月左右,视线可追随物体移动180°。接着是听觉定位,以及视觉、听觉分辨能力的提高等。

婴儿的感知觉是在生活实践中通过成人的教育发展起来的。因此,要结合婴儿的特点,结合一日生活的实践,教育、训练他们由近及远认识生活环境,促进感知觉发展,培养他们的观察力。

体格锻炼

体格锻炼能增强人体各系统的功能,增强身体对周围环境的适应能力,提高婴儿身体素质。

预防接种

预防接种是预防传染病有效手段之一,对疫苗可以预防的传染病来说,预防接种不仅有降低人群易感性的作用,还有减少和消除传染源的作用。婴儿时期对各种传染病都有较高的易感性。为保护婴儿身体健康,必须切实地按照我国卫生部制定的全国计划免疫工作条例规定的免疫程序,为1岁以内婴儿完成预防接种的基础免疫。

预防感染

呼吸道感染、腹泻等感染性疾病常发生于婴儿期,严重地威胁婴儿健康,必须积极预防。

夏季宝宝伤风感冒护理要点宝宝发热应该如何护理

最近天气炎热,人体消耗大,睡眠又不好,加上开空调、吹风扇,很容易导致小朋友伤风感冒。面对这种情况,专家提醒,孩子体温不太高,宜物理降温,而在护理上要格外注意。

很多家长一看见孩子发烧就乱了手脚,生怕发热会烧坏脑子。实际上宝宝发烧不一定是坏事。发热是身体对病毒或细菌入侵后,体内白细胞为了吞掉细菌而迅速增加,耗氧增加而引起的。

发热时人体免疫功能明显增强,这有利于清除病原体和促进疾病的痊愈,是人体抵抗疾病的表现,也是自身抗体形成的过程。因此,专家表示,当宝宝发热时,关键在于弄清孩子发烧的原因,如果只是感冒引起的发烧,护理就显得格外重要了。

多喝温水

对发热的孩子来说,首要的是保证水量充足,因为发热时会消耗很多水分,身体出汗多,若水分不够,影响体内毒素排出,故勤喂水很有必要。所以发烧时,让孩子多喝些温水,增加机体代谢废物的排泄,保持鼻黏膜的湿润,有利于预防呼吸道疾病。但必须强调的一点是饮料不能代替白开水。出汗多时可稍增加食盐摄入量。

切忌“捂汗”

有部分家长认为孩子发热时应多穿多盖“捂汗”,这样做不但不能降温反而使小儿体温骤升,甚至造成高热惊厥。因为小儿汗腺不发达,通过“捂汗”,不易达到“发汗”的目的。因此,小儿发热应少穿衣服,以促进散热。出汗后要及时抹干,以免着凉。

温水擦浴

小儿皮肤薄嫩,皮下血管丰富,发热时可采用温水擦浴、退热贴外敷等物理降温。给孩子用温水擦浴时,水温应以35℃—40℃为宜。擦浴要擦全身的皮肤,注意用力要均匀,还可用按摩手法刺激血管被动扩张,促进热的发散。擦至头颈部、腋窝、胸部、腹股沟等血管丰富处停留时间稍长些,以助散热。四肢及背部各擦3-5分钟。擦浴时应注意避免对风受凉,擦浴后用大毛巾将宝宝包好,并多给宝宝喝些温开水。

安全使用退热药物及退热栓

退热药都会有不同程度的副作用,一定要在医师指导下应用。服用一种退烧药之后,如果4小时之内还不退烧,可以再服用一次。需要提醒家长,不可为了加强退烧效果,让宝宝多服几次退烧药或将剂量增加。

小儿退热栓从肛门塞入,主要由直肠吸收,退热疗效较好,毒副作用少。但是长期大量用药会导致肝肾功能异常,所以连续使用不得超过3天,有皮疹等过敏反应的,则不能用。

遇上宝宝换牙期应该如何护理

在换牙期,乳牙与恒牙共存,恒牙刚刚萌出,特别是作为“咬合关键”的“六龄牙”,体积大、咬合面窝沟多,容易滞留食物残渣,加之多数儿童不爱刷牙,喜食甜食,常常发生龋坏,一旦发生,应及早治疗。此时最重要的是教会孩子正确地刷牙。

在换牙期,乳牙松动即将脱落时,儿童常习惯用舌舔松动的牙,这是一种不良习惯,会影响恒牙的正常萌出,应及时给予纠正,以防错位咬合———即牙排列不整齐。

换牙期乳磨牙易患龋病,如龋齿引起根尖病,可影响继发恒牙的生长萌出,因此要注意乳磨牙龋病的及时治疗和预防,决不能有乳牙迟早要换,坏了也不必治的错误观念。应当尽量使乳牙保留到恒牙萌出,如乳牙过早缺失,常导致继发性恒牙萌出间隙不足而引起牙列不齐,甚至导致恒牙埋而不出。

孩子到六七岁左右,恒牙就开始陆续萌出,替换原有的乳牙。有些孩子恒牙虽已萌出,乳牙却常常不肯“让位”,形成“双层牙”,造成恒牙排列不整齐。引起乳牙滞留迟脱的原因很多,最常见的是孩子进食过于精细,没有充分发挥牙齿的生理性刺激。牙齿的主要功能是咀嚼食物,咀嚼食物能促进乳牙牙根的生长发育以及自然吸收、脱落。

因此,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应让孩子多吃些海蜇、花生、甘蔗等耐嚼食物,以保持对乳牙良好的刺激作用,促使乳牙按时脱落。当孩子门牙和后磨牙都已萌出,可给其增加些芹菜、玉米、苹果等食物,使换牙顺利完成,让孩子拥有一口健康整齐的牙齿。

宝宝换牙期需要较多的钙,因此就要注意给孩子加强营养,多吃些富含维生素和钙质的食物,如蔬菜、水果、牛奶等。

本文Hash:f8ea63e6aa8150b96911c71c259a97662253afd9

声明:此文由 BitettFan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