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辩别宝宝哭闹是否正常

有时间宝宝总是爱哭闹,特别是新生儿容易出现这种问题。由于宝宝还没有到说话的年龄,有任何不适只能用哭闹来告诉妈妈们。那么我们如何来辩别宝宝哭闹是正常的还是生病了呢?宝宝哭声简单鉴别

正常的哭声:

哭声清脆、婉转,伴随全身扭动,两脚蹬踢,面色正常,反应良好。

一般新生儿在饥饿、口渴、排便前后或黑暗中的时候都会哭。

护理不当的时候。婴儿也会哭,这也是婴儿啼哭的重要原因。如过热、过饱、衣着过紧、衣服里有异物等,或被突然的巨大声响惊吓时,都会引起啼哭。这都属于正常的哭声。

异常的哭声

患肺炎的婴儿:往往哭声比较低,伴随吃奶不好,有时会有呕吐,反应比较差。如果有短促的低弱哭声,伴随多汗和面色青灰,则应该警惕合并心衰的症状。

感染的婴儿:往往不哭也不动声响,精神萎靡,吸吮差。

神经系统疾病的婴儿:会有躁动、激惹、突然高声尖叫等现象,有时还会伴随抽搐。

家长应对方法:

(1)排便后哭闹:尿布湿或还有大便,请及时更换干爽尿布。

(2)喂奶时哭闹:反复避开奶头,边吃边哭。应该是乳汁过急了。

(3)饥饿时哭闹:发生在喂奶前,声音洪亮、短促、有规律,常伴吸吮动作。应该及时哺乳。

(4)想睡觉的哭闹:对这时哭闹的宝宝,要给予安静的环境,并把灯光调暗。

(5)穿衣不合适引起的哭闹:热了、凉了或者衣服太紧等等,都可能导致宝宝哭闹。适当增减衣服、被褥或给宝宝放松束缚。

(6)高需求的哭闹:对这样的宝宝要多给一些搂抱和抚摸,并且与他多说些话,唱唱儿歌也可以。

(7)疾病引起的哭闹:感冒鼻塞、发热、腹泻等。都会引起新生儿哭闹。哭声高调、剧烈。应及时到医院诊治。

当早期宝宝的生理要求被满足,如哺乳、洗浴、睡眠或抚触之后,宝宝会表现出对社会交往的适应性(如亲情的建立)和良好的反应。年轻的养育者,让孩子在良好的呵护下健康成长吧!

如何鉴别宝宝听力是否正常

听力损失往往是隐匿的,多继发于或伴发于一些全身性疾病,而且婴幼儿和学龄前儿童一般不能准确叙述耳部症状,如耳胀、耳闷、平衡障碍、听力下降等,容易造成漏诊。

家长应密切观察婴幼儿听觉与言语的发育。此时期正是婴幼儿言语发育、智力发育和情感形成的最佳时期,听觉障碍将直接影响婴幼儿的语言、智力发育和情感的形成。

从新生儿到1岁半时,听觉发育分为五个阶段―――

听性反射期:从出生到出生后3个月,当忽然听到大于60dB的声音,宝宝会出现全身抖动、两手握拳、前臂急速屈曲或皱眉头、眨眼、睁眼等反应;

听性反应期:4-6个月,宝宝对声音有反应,可辨别妈妈的声音;

定向反应期:7-9个月,宝宝能主动地向声源方向转脸;

语言反应期:10-11个月,叫宝宝的名字有反应,能学说“爸爸”、“妈妈”;

言语学习期:满周岁到一岁半时,按听到的言语能作出反应。

从新生儿到1岁半时,语言发育分为五个阶段―――

哭啼期:出生后到3个月,饿了、冷了、尿垫湿了要啼哭;

“呀呀”学语期:4-6个月,高兴时会“呀呀”学语,梦中会发出笑声;

理解语言期:7-9个月,如问“妈妈在哪里?”婴儿可眼望着妈妈;

模仿语言期:10个月到一周岁,能模仿大人说的简单话,说出简单词;

语言学习发育期:1岁以后,随着年龄成长,语言日趋丰富。

对于学龄前儿童,家长应密切观察小儿日常言行和情感的改变。有听力损害的儿童往往语言发育迟缓,构语吐字不清,说话时音调较高,看电视时不自主地靠近电视或调大电视的音量开关;听力损害时间较长,小儿可以发生性格上的改变,如不愿意上幼儿园,不合群,喜欢独处,产生对监护人的过度依赖,易激惹,或有自闭倾向;学习技能如练钢琴或跳舞时,患儿平衡功能不好,视听对乐谱反应迟钝,注意力不集中等。如有上述改变,应及早进行全面的听力、智力检查。

如何判断宝宝听力是否正常

  一个刚出生的新生儿,不会表达,怎样可以判定其听力是否正常呢?有两种方法。一种是科学、客观的技术方法,即应用先进的技术设备进行新生儿听力筛查,由专业人士通过对新生儿听力测试结果的客观判定,来及早确定其是否有听力问题,通过此项技术,可以在孩子3个月内明确诊断听损伤,并能及早干预、及早康复。

  若无此条件也可在孩子的生长发育过程中,通过家长的细心观察发现孩子的听力是否正常。当然后一种方法不如客观仪器测试科学准确,家长需要更多孩子语言发育的知识去判断,且容易发现延迟,影响及时的康复治疗。

  对于家长来说,一个刚出生的新生儿,他什么时候可以听到声音并作出反应呢?从许多科学实验中发现,人类在胎儿时期已经具有听声音的能力,因此,一个新生儿已经有了听母亲声音的经验,在他出生后就可以分辨出自己母亲的言语声。

  那么多大的声音孩子才能察觉到,我们怎样才知道孩子的听力是否正常呢?通过仔细观察我们可以发现,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对不同强度的声音会作出各种反应。

  正常听力的新生儿到四个月的婴儿,在吵闹的环境中入睡后,会被较大的声音(90dBSPL)吵醒,比如,大型运货车从孩子周围驶过的声音、电锯的声音等。在安静的环境中,稍大的谈话声(50dB~70dBSPL)可以唤醒婴儿。对于突然出现的强声,如较大的鞭炮声,婴儿会发出惊跳反射的动作,即身体四肢的瞬间抖动。

  婴儿到3~4个月时,对言语声非常感兴趣。当他听到周围的谈话声(50dB~60dBSPL)即使说话人在他视野以外,已开始把眼球或头转向声源方向,但还不会对声音定位。

  5~6个月的婴儿由于言语声的刺激,开始进入牙牙学语的初期,可以反复无意识地重复言语声如“ pa.pa.pa。”“ma.ma.ma。”对各种声音都感兴趣,会转头主动寻找声源。

  7~9个月的婴儿已经可以很好地控制头颈部活动。在安静的环境中,当有人呼唤他时,会把头转向说话的人,也会直接去探寻发出声音的物体。但当声音来自他的上方或下方时,还不能直接把头转向上方或下方。孩子已会跟随声音发出咯咯笑声或咕咕声。

  9~13个月的婴儿开始对自己的名字和其他感兴趣的声音作出反应,并开始有意识地模仿言语声,学习简单的言语,如“妈妈”。

  1~2岁的幼儿听觉能力已经基本接近成人水平,言语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也进一步发展,能够完成向他发出的各种简单指令。已经学会十几个词的发音,一两个简单的句子。这都说明幼儿能准确地听到言语声,并听懂语言。

  如果家长经过反复细心的观察,仍不能肯定自己孩子听力是否正常,应及时到正规的医院作进一步的检查和确诊。

本文Hash:f369c12f127e92bd1685d3a8093145e6790e2968

声明:此文由 飞舞九天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