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病的妈妈不宜亲吻小婴儿

摘要:生病的妈妈不宜亲吻小婴儿,首都儿科研究所新生儿科主任医师吴婉芳指出,孩子的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建立,特别是刚出生的宝宝免疫力低下。感冒病毒、腺病毒等都是比较容易传染的病菌。如果母亲携带病菌,很可能通过亲吻把病菌传染给宝宝。..

首都儿科研究所新生儿科主任医师吴婉芳指出,孩子的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建立,特别是刚出生的宝宝免疫力低下。感冒病毒、腺病毒等都是比较容易传染的病菌。如果母亲携带病菌,很可能通过亲吻把病菌传染给宝宝。在医院,妈妈和宝宝同时患感冒、皮肤病、口腔溃疡等疾病的情况是很常见的。因此,爸爸妈妈最好不要亲吻还未满月的宝宝,生病时尤其不要亲吻宝宝。同时要学会拒绝亲戚朋友和新生儿特别亲密的接触,也要控制探视的人数。当父母出现上呼吸道感染时,和宝宝接触要戴口罩。妈妈肠胃不好时,不要给宝宝喂奶,更不要喂饭前自己先尝味道或试凉热,宝宝的餐具最好单独清洗。明确有传染性疾病的父母更不要和宝宝亲密接触,应积极治疗。

了解更多育儿知识,请进入育儿手册!

妈妈亲吻婴儿七大不宜

  妈妈的吻是传达母爱最直接的方式,也是母亲和宝宝之间沟通的最佳语言。然而这种亲昵带来的未必全都是甜蜜和温馨,也可能酿成致命悲剧。日前,英国《每日邮报》的一则报道引起广泛关注,英国母亲露丝•斯科菲尔德出生仅11天的女儿珍妮弗因她的亲吻染病而亡。珍妮弗死于“单纯疱疹病毒”,而这种病毒极可能是斯科菲尔德在怀孕后期染上,并通过亲吻等方式传染给她的。

  这位痛失爱女的母亲为此陷入深深的自责,并致函英国首相办公室,呼吁对孕期女性发出警告,避免同样悲剧重演。斯科菲尔德的现身说法,让“单纯疱疹病毒” 引起各方重视,更让不少人开始关注母婴亲吻的健康安全问题。健康863网的疾控专家提醒,新生儿免疫力和抗病力低下,如果母亲携带病菌,很可能通过口唇的亲密接触,把病菌传染给宝宝。妈妈们应做好相应的防护措施,尤其是在下列七种情况下,不宜亲吻宝宝。

  儿童性教育,路在何方?

  NO.1——出现水疱

  妈妈如果在面部、唇角、眼睛、手足等部位,出现米粒大小的水疱,几个或十几个连在一片,并且伴有发热或局部淋巴结肿大,就应警惕是否感染“单纯疱疹病毒”,因为上述症状正是“单纯疱疹病毒” 局部病毒感染的典型表现。“单纯疱疹病毒” 可通过亲吻等方式传播,对成人危害并不十分严重,却可能对婴儿致命,是小儿时期常见的病毒感染,好发年龄在1~4岁,以出生后第二年为发病高峰。

  防护措施“单纯疱疹病毒”症状表现的妈妈应在痊愈前尽量避免接触宝宝,并切忌亲吻宝宝。

  NO.2——浓妆淡抹

  爱美的妈妈们,总免不了浓妆淡抹。而化妆品不少都含有铅、汞或其他化学物质,如果妈妈不卸妆就亲吻宝宝,或让宝宝亲吻妈妈,这些有害物质就会进入宝宝体内,可能引起接触性皮炎、慢性铅中毒等病症。美国就曾报道过婴儿因与母亲脸贴脸,误舔食了母亲脸上的粉脂,而发生铅中毒的病例。

  防护措施,亲吻宝宝前唇部应彻底卸妆。>>>>彩妆技巧 惊艳性感

  NO.3——伤风感冒

  并不是鼻塞、流涕、打喷嚏、发烧等明显感冒症状,才值得妈妈们警惕。由于宝宝的抵抗力弱,免疫力差,稍不注意就可能被感冒病毒感染,甚而引发支气管炎、肺炎、中耳炎等症或合并脑炎、心肌炎,因此妈妈应对感冒病毒引起高度重视,即使自己只是出现轻微感冒症状,比如轻微的头疼、咽痛,也应避免相互亲吻等亲昵之举。

  防护措施。

  NO.4——口腔疾病

  亲吻是直接的口唇接触,如果妈妈本身有口腔疾病,如牙龈炎、牙髓炎、龋齿等,口腔中就会有大量致病病菌存在,通过亲吻宝宝,这些病菌就会进入宝宝的口腔,引发宝宝的口腔疾病或其他并发症。

  防护措施。>>>>手足口病的预防及治疗

  NO.5——出现皮疹

  妈妈一旦发现自己身上出现星星点点的皮疹,就应警惕是否是麻疹发作。因为许多年轻妈妈小时候没有得过麻疹,所以本身是麻疹的好发人群。麻疹患者是此病惟一的传染源,病毒存在于眼结膜、鼻、口、咽和气管等分泌物中,能通过口腔飞沫传播。而儿童本身就是麻疹的易感人群,尤以l-5岁小儿发病率最高,母子间的亲吻很容易传染此病。>>>>麻疹的传染方式和预防办法

  防护措施,应立即母婴隔离,并积极治疗。

  幼儿肾结石多发 宝宝要多喝水少吃盐

  NO.6——拉肚子

  拉肚子虽然是肠道传染 病,但致病的细菌是通过口腔进入肠道的,因此带菌者的口腔也是传染源。妈妈亲吻宝宝,或者给宝宝喂饭前,用舌头尝冷热等动作,都可能增加宝宝得痢疾的几率。

  防护措施,应尽量避免亲吻宝宝。

  NO.7——携带具传染性的肝炎病毒

  如果妈妈是肝炎病人或肝炎病毒的携带者,亲吻宝宝是不够安全的。甲肝的传播主要通过粪口途径和日常生活中的密切接触,而乙肝则通过注射、输血或血制品、密切接触、母婴等途径传染,乳汁、唾液、眼泪都是不安全因素。

  防护措施,应采取其他方式来呵护宝宝。

  最后需要提醒的是,传递母爱的方式有很多种,除了亲吻,眼神、语言、表情、拥抱等等,都是很好的亲子沟通方式。既能表达爱意,又能确保健康安全,才是积极而稳妥的。

  更多点击:

  新生儿要天天洗澡吗?

  小心母爱表达不当伤害宝宝

  巧妙化解婴儿分离焦虑

  婴儿情感是如何发展的?

妈妈亲吻婴儿七大不宜

  妈妈的吻是传达母爱最直接的方式,也是母亲和宝宝之间沟通的最佳语言。然而这种亲昵带来的未必全都是甜蜜和温馨,也可能酿成致命悲剧。日前,英国《每日邮报》的一则报道引起广泛关注,英国母亲露丝•斯科菲尔德出生仅11天的女儿珍妮弗因她的亲吻染病而亡。珍妮弗死于“单纯疱疹病毒”,而这种病毒极可能是斯科菲尔德在怀孕后期染上,并通过亲吻等方式传染给她的。

  这位痛失爱女的母亲为此陷入深深的自责,并致函英国首相办公室,呼吁对孕期女性发出警告,避免同样悲剧重演。斯科菲尔德的现身说法,让“单纯疱疹病毒” 引起各方重视,更让不少人开始关注母婴亲吻的健康安全问题。健康863网的疾控专家提醒,新生儿免疫力和抗病力低下,如果母亲携带病菌,很可能通过口唇的亲密接触,把病菌传染给宝宝。妈妈们应做好相应的防护措施,尤其是在下列七种情况下,不宜亲吻宝宝。

  儿童性教育,路在何方?

  NO.1——出现水疱

  妈妈如果在面部、唇角、眼睛、手足等部位,出现米粒大小的水疱,几个或十几个连在一片,并且伴有发热或局部淋巴结肿大,就应警惕是否感染“单纯疱疹病毒”,因为上述症状正是“单纯疱疹病毒” 局部病毒感染的典型表现。“单纯疱疹病毒” 可通过亲吻等方式传播,对成人危害并不十分严重,却可能对婴儿致命,是小儿时期常见的病毒感染,好发年龄在1~4岁,以出生后第二年为发病高峰。

  防护措施“单纯疱疹病毒”症状表现的妈妈应在痊愈前尽量避免接触宝宝,并切忌亲吻宝宝。

  NO.2——浓妆淡抹

  爱美的妈妈们,总免不了浓妆淡抹。而化妆品不少都含有铅、汞或其他化学物质,如果妈妈不卸妆就亲吻宝宝,或让宝宝亲吻妈妈,这些有害物质就会进入宝宝体内,可能引起接触性皮炎、慢性铅中毒等病症。美国就曾报道过婴儿因与母亲脸贴脸,误舔食了母亲脸上的粉脂,而发生铅中毒的病例。

  防护措施,亲吻宝宝前唇部应彻底卸妆。>>>>彩妆技巧 惊艳性感

  NO.3——伤风感冒

  并不是鼻塞、流涕、打喷嚏、发烧等明显感冒症状,才值得妈妈们警惕。由于宝宝的抵抗力弱,免疫力差,稍不注意就可能被感冒病毒感染,甚而引发支气管炎、肺炎、中耳炎等症或合并脑炎、心肌炎,因此妈妈应对感冒病毒引起高度重视,即使自己只是出现轻微感冒症状,比如轻微的头疼、咽痛,也应避免相互亲吻等亲昵之举。

  防护措施。

  NO.4——口腔疾病

  亲吻是直接的口唇接触,如果妈妈本身有口腔疾病,如牙龈炎、牙髓炎、龋齿等,口腔中就会有大量致病病菌存在,通过亲吻宝宝,这些病菌就会进入宝宝的口腔,引发宝宝的口腔疾病或其他并发症。

  防护措施。>>>>手足口病的预防及治疗

  NO.5——出现皮疹

  妈妈一旦发现自己身上出现星星点点的皮疹,就应警惕是否是麻疹发作。因为许多年轻妈妈小时候没有得过麻疹,所以本身是麻疹的好发人群。麻疹患者是此病惟一的传染源,病毒存在于眼结膜、鼻、口、咽和气管等分泌物中,能通过口腔飞沫传播。而儿童本身就是麻疹的易感人群,尤以l-5岁小儿发病率最高,母子间的亲吻很容易传染此病。>>>>麻疹的传染方式和预防办法

  防护措施,应立即母婴隔离,并积极治疗。

  幼儿肾结石多发 宝宝要多喝水少吃盐

  NO.6——拉肚子

  拉肚子虽然是肠道传染 病,但致病的细菌是通过口腔进入肠道的,因此带菌者的口腔也是传染源。妈妈亲吻宝宝,或者给宝宝喂饭前,用舌头尝冷热等动作,都可能增加宝宝得痢疾的几率。

  防护措施,应尽量避免亲吻宝宝。

  NO.7——携带具传染性的肝炎病毒

  如果妈妈是肝炎病人或肝炎病毒的携带者,亲吻宝宝是不够安全的。甲肝的传播主要通过粪口途径和日常生活中的密切接触,而乙肝则通过注射、输血或血制品、密切接触、母婴等途径传染,乳汁、唾液、眼泪都是不安全因素。

  防护措施,应采取其他方式来呵护宝宝。

  最后需要提醒的是,传递母爱的方式有很多种,除了亲吻,眼神、语言、表情、拥抱等等,都是很好的亲子沟通方式。既能表达爱意,又能确保健康安全,才是积极而稳妥的。

  更多点击:

  新生儿要天天洗澡吗?

  小心母爱表达不当伤害宝宝

  巧妙化解婴儿分离焦虑

  婴儿情感是如何发展的?

本文Hash:e4a2063f440cecbc7bc86351c2fea6696dc21976

声明:此文由 maylee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