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可能出现脑瘫的5种情况

进行密切监测,早期发现脑性瘫痪的蛛丝马迹,仔细观察婴儿的表现。

出生6个月以内的婴儿,出现以下情况时,要去医院作进一步检查,但是偶尔一次出现,不要过于担心,持续出现时,就预示着孩子不正常了。

少哭、少动、少吃

3个月以内的婴儿,睡眠时间较长,但觉醒狀态时,肢体自发运动很多,眼神灵活,哭声响亮,吸吮有力。可疑脑瘫的婴儿,肢体的自发运动很少,总是呈嗜睡状态,即使觉醒时,眼神也是迟钝的,哭声微,缺乏抑扬顿挫,声音比较直,听起來让人感觉不那么悦耳。吸吮没有力量,节奏感不强,吸吮和吞咽动作不协调,容易呛奶。

肌肉张力低下或过高

婴儿出生后,肌张力多是稍微偏髙的,如果把婴儿襁褓打开时,婴儿的肢体会迅速地屈曲拥抱。换尿布时,要想把孩子的肢体伸直,包裹起来,感觉孩子的小胳膊,小腿是满有劲的。如果感觉婴儿的肢体柔软无力,就要考虑是否异常。但是,如果孩子身体很硬,尤其是满月以后的婴儿,受到刺激肢体就非常硬,就是医学称的肌张力增髙,也不是正常的,也要及时看医生。

异常的姿势

在新生儿一章中,描述过新生儿正常的姿势,如果感觉孩子姿势不对劲,要仔细观察,是否有脑瘫的先期表现。

婴儿的上肢应该是向前屈曲的,如果肢向后背屈,或经常向后旋,或总是伸直,就有可能是异常的。爸爸托住婴儿腋下,试图让婴儿站立,如果下肢紧张伸直,两腿交叉,妈妈试图把孩子交叉的两腿掰开,但感觉孩子的腿很硬,就是肌张力很髙,也有可能是异常的,如果孩子像一摊软泥似的,也不能认为是正常的。过软或硬部有可能是异常的。

对外界缺乏反应

快3个月的婴儿,大多能认识妈妈的脸,见到妈妈时,会发出会心的笑,如果逗一逗孩子,还会出声地笑。如果孩子反应迟钝,对外界好像没有什么反应,也要高度警惕,即使不是脑的问题,也要进一步排除是否有耳聋或视力障碍。

发育能力与月龄明显不符

6个月以后的婴儿,脑瘫早期表现一般是比较好发现的,主要是运动功能的低下。如不会翻身;奶妈托住孩子腋下,让孩子站立时,婴儿不能站立,也不会跳跃;不会用单手拿物;不会坐等,总之,孩子的发育能力,与月份明显不符,各项指标都落后于同月龄的孩子。

脑瘫的早期发现是很重要的,但家长也不能过于紧张,看孩子的一举一动都不正常,总是忧心忡忡的,吃不好,睡不好。这会影响父母对孩子的养育兴趣,对孩子是很不公平的,仔细观察是对的,但变得神经质,就不对了,也会极大伤害孩子。有怀疑,及时看医生,经医生检查后,如果一切都是正常的,就应该放心了,不要背包袱。

新生儿出现这5种情况可能是生病了,赶快看医生!

新生儿的各方面都没有发育完善,稍不注意就可能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情况,但是新生儿却无法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因此家长要仔细的观察,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则要及时就医,避免更严重的情况发生。

新生儿出现哪些情况可能是生病了?

1、肚子又硬又鼓

新生儿的肚子大多都是鼓着的,看起来圆圆的,但是在两次喂奶之间,肚子应该是软软的,如果宝宝在没有喝奶的情况下,肚子特别的鼓,而且也特别的硬,或者宝宝已经超过两天没有大便,甚至出现了呕吐的情况,则要及时就医,可能患了肠道疾病。

2、长期皮肤发青

因为新生儿的神经系统也没有彻底发育完全,因此调节体温的能力比较差,很容易出现双手或双脚发青的情况,进行保暖之后则会有恢复正常,变成粉红色。有时在哭闹的时候,脸部以及臀部也会略微发青,但是停止哭闹之后则会恢复正常。如果发现宝宝的皮肤颜色长期都发青,则要及时就医,很有可能是心肺功能有问题,是缺氧导致的。

3、排便异常

正常情况下,新生儿在出生两天之内会排出大便,而且是墨绿色或者黑色的,这是常说的胎便。如果宝宝出生之后并没有在24小时之内排出大便,或者排出的大便带有血丝,则要及时告知医生,并进行全面的检查。

4、发生呛咳

新生儿吃奶的速度太快,或者母乳快速分泌,宝宝来不及吞咽,则有可能出现呛咳的情况,但一般不会持续很长时间,在几秒之内就会消失。如果新生儿呛咳的时间持续的比较长,或者吃奶的时候频繁出现呛咳的情况,建议及时就医,可能是肺部或者消化系统有问题。

5、过度哭闹

哭闹是新生儿主要的表达方式,饿了、尿了、想让妈妈抱的时候,都会哭闹,但通常需求得到满足之后就不会再继续哭闹。如果宝宝哭闹的时间比较长,或者哭声特别奇怪,比如特别大声,听起来更像是尖叫,而且无论如何安抚都没有停止,则要及时就医,很有可能是生病了。

新手妈妈还要注意观察新生儿黄疸的情况,如果在出生后的2~3天开始出现黄疸,在两个星期之内消退,则不需要过度紧张,属于生理性黄疸,也有少数母乳喂养的宝宝,黄疸持续的时间比较长,但只要能够正常的吃奶,大便也没有变白的情况,则可以继续观察。如果出生后24小时内,就出现了黄疸,或者同时出现了其他症状,则要及时就医,可能是病理性黄疸。

新生儿易出现的5种状况

.h1{FONT-WEIGHT:bold;TEXT-JUSTIFY:inter-ideograph;FONT-SIZE:22pt;MARGIN:17pt0cm16.5pt;LINE-HEIGHT:240%;TEXT-ALIGN:justify}.h2{FONT-WEIGHT:bold;TEXT-JUSTIFY:inter-ideograph;FONT-SIZE:16pt;MARGIN:13pt0cm;LINE-HEIGHT:173%;TEXT-ALIGN:justify}.h3{FONT-WEIGHT:bold;TEXT-JUSTIFY:inter-ideograph;FONT-SIZE:16pt;MARGIN:13pt0cm;LINE-HEIGHT:173%;TEXT-ALIGN:justify}DIV.union{FONT-SIZE:14px;LINE-HEIGHT:18px}DIV.unionTD{FONT-SIZE:14px;LINE-HEIGHT:18px}

若能在事前多阅读相关资讯,或许可让自己不会那么紧张!以下是宝宝在出生1个月内最容易出现的让妈妈紧张的5种状况,妈妈掌握了宝宝的情况以后,便可以轻松应对忙乱的产后新生活了。

1.宝宝出现黄疸?!

“宝宝的皮肤和眼睛怎么看起来黄黄的?是不是有黄疸啊?”“小宝宝的黄疸指数偏高,需要让他住院接受蓝光照射……”

状况释疑~宝宝都会有黄疸吗?

当胎儿在母体时,血液中所代谢的胆红素会通过胎盘到达母体,借由妈妈的肝脏帮忙代谢。刚刚脱离母体时,宝宝的肝脏还无法立刻自己处理胆红素,无法顺利代谢胆红素,而引起皮肤、眼白泛黄,于是就会产生新生儿黄疸。新生儿黄疸分为2种:

1.生理性黄疸生理性黄疸是新生儿出生24小时后血清胆红素由出生时的17~51μmol/L(1~3mg/dl),逐步上升到86μmol/L(5mg/dl)或以上,临床上只出现黄疸,没有其他不适症状,宝宝的吃奶情况和精神状况都良好,黄疸会在1~2周内消退。生理性黄疸时足月儿的血清胆红素不超过204μmol/L(12mg/dl),早产儿不超过255μmol/L(15mg/dl)。

2.病理性黄疸黄疸出现得早,宝宝生后24小时内就开始出现黄疸,并且持续的时间长,出生2~3周后仍持续不退甚至加深,或减轻后又加深,血清胆红素大于12~15mg/dl。黄疸的程度较重,宝宝皮肤呈金黄色,手心、足底亦有较明显的黄疸,伴有贫血或大便颜色变淡,以及体温不正常、食欲不佳、呕吐等。

妈妈帮手~学会观察黄疸的程度

1.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内出现黄疸时,应立即送医院,考虑新生儿溶血症。如治疗延误,可会造成严重后果,甚至导致死亡或核黄疸。

2.即使是出生后2~3天出现的黄疸,妈妈也应注意观察黄疸加重的程度。如黄疸持续超过1周(早产儿超过2周),或者黄疸不仅不减轻反而加重,应该立即宝宝去医院,以免发展为病理性黄疸。

3.对有黄疸的宝宝,应注意检查其脐部及皮肤有无化脓性感染。还要注意观察宝宝的一般情况,如食欲、精神反应、呼吸等,如有异常,应考虑感染引起的黄疸。

4.要注意大便的颜色,如果大便呈深黄色,提示血液中的红细胞被破坏过多;如果大便由黄白色渐呈黄色,常提示肝脏功能不正常;如大便呈灰白色或白陶土色,说明胆红素未随胆汁从胆道中流出,要考虑有先天性胆道闭锁的可能。

2.宝宝还要剪指甲?!

“不是说新生儿不能剪指甲吗?”“可是他的指甲长得好快啊,老抓来抓去的。”

状况释疑~常给宝宝剪剪指甲

新生儿的指甲长得比较快,并且新生宝宝的手脚经常会乱舞乱抓,不小心就会抓破娇嫩的皮肤,所以需要妈妈经常给新宝宝剪剪指甲。有些妈妈不敢也不会给新生儿剪指甲,就将宝宝的两只小手包起来或戴上手套,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这样做可影响宝宝手部精细动作的发育。因此,防止新宝宝抓破皮肤最根本,也是最有效的方法是经常给他剪指甲。

妈妈帮手~剪指甲小窍门

婴儿的指甲剪应该是钝头、前部呈弧形的小剪刀;剪指甲时一定要抓牢宝宝的手,避免因晃动而弄伤宝宝,可以在宝宝睡觉时进行;用拇指和食指握住宝宝的指甲,另一只手拿着剪刀从 边沿着指甲的自然弯曲转动,剪下指甲,不要剪得太深,以免伤到宝宝;摸摸指甲,不要有棱角或尖刺,以免宝宝抓伤自己;如果不慎伤了宝宝,要立刻用消毒纱布或棉球止血,涂抹点消炎药膏即可。

本文Hash:bea32563efc31db2b6a7cd3d499d63c00f5d50e3

声明:此文由 ninja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PCbaby育儿网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